玩SUP要穿什麼?從裝備挑選到場合搭配,新手老手都適用的全方位指南!

你是不是也常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朋友開心站在立槳(SUP)板上,暢遊在碧海藍天之間,心裡也蠢蠢欲動,想跟著下水體驗一下呢?但問題來了,當你決定踏出這一步,第一個浮現腦海的疑問可能就是:「玩SUP要穿什麼啊?」這可不是隨便抓件衣服就能解決的事喔!一套合適的SUP服裝,不只關乎你的舒適度,更直接影響到安全和活動體驗呢!

精準快速回答: 玩SUP時,核心原則是選擇快乾、透氣、防曬且便於活動的服飾。依據天氣和水溫,可選擇泳衣、防曬衣(水母衣)、海灘褲、排汗衫、運動內衣、溯溪鞋或水陸兩用鞋。氣溫較低時則需考慮防寒衣。同時,救生衣、腳繩、防水袋等安全與輔助裝備也絕對不可少。

Table of Contents

為什麼玩SUP不能隨便穿?舒適、安全、體驗一次到位!

還記得我第一次玩SUP的時候,因為是朋友臨時約的,我也沒想太多,就穿了件棉質T恤和一條運動短褲就下水了。結果勒?濕透的棉T緊貼在身上,又重又黏,風一吹還特別冷,整個超不舒服!而且,由於沒做好防曬,脖子和手臂曬得紅通通,晚上睡覺都覺得刺痛。那次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原來玩SUP要穿什麼,真的不是小事!

一套適合的SUP服裝,絕不只是好看而已,它肩負著多重使命:

  • 提升舒適度: 想像一下,在水中活動時,如果衣物材質悶熱、吸水後變得沉重,那種不適感會大大影響你划槳的興致。快乾、透氣的材質能讓你在濕了以後也保持相對乾爽,不再「濕黏黏」。
  • 保障人身安全: 防寒衣物能避免失溫,防曬衣物則能有效阻擋紫外線,預防曬傷甚至皮膚癌。而合身的服裝也能減少纏繞的風險,讓你行動更自如。
  • 優化運動表現: 輕量、彈性好的服裝讓身體更靈活,划槳時不受拘束,讓你輕鬆應對各種姿勢變化,站立、跪姿、坐姿都能得心應手。
  • 延長戶外樂趣: 穿得對,就能減少環境因素帶來的不適,讓你更長時間地享受立槳的樂趣,不必因為曬傷或受寒而提早收隊。

這就好像登山要穿排汗衣、跑步要穿跑鞋一樣,每一項運動都有其專屬的「戰袍」。所以,別再小看SUP服飾的選擇啦!接下來,我就帶你深入了解,如何從頭到腳,為你的SUP之旅打造一套完美的裝備!

SUP服裝選擇的核心原則:快乾、防曬、保暖、靈活度

要解答「玩SUP要穿什麼」這個大哉問,我們得先掌握幾個核心原則。這些原則就像是燈塔,指引你如何在琳瑯滿目的戶外裝備中,挑選出最適合你的SUP穿搭

1. 考量天氣與水溫:靈活應變是王道

這是決定你穿多少、穿什麼材質的第一步。台灣從南到北、從夏季到冬季,氣候變化很大,水域(海邊、湖泊、溪流)的水溫也各有差異。

  • 炎熱夏季或溫暖水域(水溫25°C以上): 以輕薄、透氣、防曬為主。目的是散熱、防曬傷。
  • 春秋兩季或微涼水域(水溫18°C-25°C): 需要兼顧保暖與防曬。可能需要多層次穿搭。
  • 寒冷冬季或低水溫水域(水溫18°C以下): 保暖是首要考量,防寒衣是必需品,以防失溫。

我的經驗是,即使是夏天,早晚或陰天出海,風吹起來還是會有點涼意,所以準備一件薄外套或防風衣,總是有備無患。

2. 防曬與防護:不只防黑,更防傷

水面反射的紫外線強度比陸地更高,如果你不做好防曬,半天就能讓你「曬傷」。

  • 物理防曬: 穿著長袖、長褲的防曬衣(水母衣),這是最有效且環保的防曬方式,比塗防曬乳更持久。
  • 化學防曬: 選擇海洋友善的防曬乳,均勻塗抹在裸露的皮膚上。記得要選防水型,並且定時補擦。
  • 額外防護: 帽子、太陽眼鏡,能保護臉部、眼睛不受陽光直射。

很多運動醫學專家都強調,長時間的紫外線曝曬不僅會造成皮膚老化,更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所以防曬不僅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健康啊!

3. 活動方便性:自由自在才能玩得盡興

SUP是全身性運動,需要划槳、平衡、甚至做瑜伽,所以服裝必須:

  • 彈性佳: 確保你在划槳、起身、甚至落水再上板時,都不會感到束縛。
  • 合身但不緊繃: 過於寬鬆的衣服濕了容易沉重、阻礙動作,太緊繃則會影響血液循環和舒適度。
  • 輕量化: 減少身體負擔,尤其是在水中。

想像一下,如果你穿著一件牛仔褲去玩SUP,那簡直是自找麻煩!所以,選擇運動專用的機能服飾絕對是明智之舉。

4. 安全裝備:絕對不能妥協

這部分雖然不完全是「穿」在身上的服飾,但絕對是玩SUP的必備品,而且它們的穿戴方式也關乎你的整體舒適度。

  • 救生衣: 這是鐵律!不管你會不會游泳,都必須穿!台灣許多水域管理單位也明文規定。
  • 腳繩(Leash): 確保你落水後,板子不會被水流帶走,讓你永遠有地方可以抓附。

我常跟朋友說,寧可多帶,也不要少帶,尤其是在安全方面,千萬別抱著僥倖的心態!

玩SUP服裝大解析:從上到下,新手老手看這裡!

掌握了核心原則,接下來我們就來分部位細看,玩SUP要穿什麼才是最專業、最舒適的選擇!

1. 上身服飾:機能性是關鍵

上身是防曬和保暖的重點區域,選擇對的材質和款式至關重要。

  • 涼爽天氣/溫暖水域(夏季、春末、初秋):排汗衣、防曬衣(水母衣/衝浪衣)
    • 材質: 首選聚酯纖維、尼龍、萊卡(彈性纖維)等合成纖維。這些材質快乾、透氣、排汗性佳,而且有很好的彈性,能讓你划槳動作流暢。
    • 款式:
      • 水母衣(Rash Guard): 通常是長袖,貼身設計,提供優異的UPF(紫外線防護係數)防曬功能,是物理防曬的最佳選擇。有些還會加入抗菌處理,減少異味產生。我很推薦大家選擇UPF50+的款式,防護力十足。
      • 排汗衫: 如果不喜歡太貼身,或覺得太熱,一件輕薄的長袖排汗衣也是不錯的選擇。同樣要選擇聚酯纖維等快乾材質,避免棉質。
    • 我的小撇步: 顏色淺一點的水母衣,吸熱會比較少,穿起來體感溫度會比較舒適喔!
  • 微涼天氣/溫暖水域(春秋、陰天):薄款防風外套、輕量防潑水夾克
    • 在防曬衣或排汗衣外,加穿一件薄款的防風外套或輕量防潑水夾克,可以有效阻擋風寒,尤其是在清晨、傍晚或風大的水域。
    • 材質: 選擇具備防風、輕微防潑水功能的尼龍或聚酯纖維材質。重點是輕量,即使濕了也不會過於笨重。
  • 寒冷天氣/低水溫(冬季、高山湖泊):防寒衣(潛水衣)
    • 當水溫低於20°C,甚至更低時,防寒衣是不可或缺的。它由氯丁橡膠(Neoprene)製成,透過隔絕一層水在皮膚和衣物之間,利用體溫將水溫提高,達到保暖效果。
    • 厚度: 防寒衣有不同厚度(通常介於1.5mm到5mm以上),依水溫選擇。例如,1.5-2mm適合台灣冬季南部或春秋北部;3mm適合台灣冬季北部或山區水域。
    • 款式: 有全身式(Full Suit)、短袖短褲式(Shorty)、長袖短褲式等。玩SUP時,短袖短褲的短版防寒衣會提供更好的靈活度,但如果水溫真的很低,全身式會更安全。
    • 合身度: 務必選擇合身但不影響活動的防寒衣,太鬆會讓水進出太多而影響保暖效果。
  • 女性專屬:運動內衣
    • 穿在防曬衣或防寒衣內,選擇速乾、支撐性好的運動內衣。避免棉質,以免濕了不乾,造成不適。

2. 下身服飾:兼顧防護與活動性

下半身的選擇同樣要考慮到摩擦、防曬和保暖。

  • 炎熱季節:泳褲、海灘褲、水母褲(leggings)
    • 泳褲/海灘褲: 如果是天氣炎熱,主要在玩水、曬太陽,那輕薄快乾的泳褲或海灘褲就很適合。但要注意防曬,可能需要搭配防曬乳。
    • 水母褲(Leggings): 我個人非常推薦!長版的水母褲(防曬褲)能提供從腰部到腳踝的全面防曬,避免大腿和小腿曬傷。它通常由萊卡或聚酯纖維製成,彈性好、快乾、貼身卻不緊繃,非常適合SUP運動。而且,它能減少皮膚與SUP板的摩擦,站立或跪姿都更舒服。
  • 微涼季節或需加強防護:短版防寒褲、壓力褲
    • 如果覺得長版水母褲太熱,但又想增加保暖或防護,可以選擇短版防寒褲(如1.5mm的氯丁橡膠短褲),或是具備壓縮功能的運動壓力褲,有助於穩定肌肉。
  • 寒冷季節:長版防寒褲
    • 搭配防寒衣上身,提供全面保暖。

3. 足部裝備:抓地、排水、保護三合一

赤腳玩SUP雖然自由,但在不熟悉的水域,鞋子能提供保護和更好的抓地力。

  • 水陸兩用鞋/溯溪鞋: 這是最理想的選擇!它們通常具備:
    • 優異的排水性: 濕了能快速排水,不會積水。
    • 防滑鞋底: 在濕滑的SUP板面或岸邊提供良好的抓地力。
    • 腳趾保護: 防止在移動或落水時踢到石頭、珊瑚礁等。
    • 速乾材質: 減少不適感。

    我曾因為沒穿鞋,不小心在岸邊踩到尖銳的碎石,那滋味可不好受!所以一雙好的水陸兩用鞋,絕對值得投資。

  • 防滑拖鞋: 如果只是短程、在熟悉的沙灘水域活動,輕便的防滑拖鞋或涼鞋也可以,但上板後建議脫掉。
  • 赤腳: 如果你對水域環境非常熟悉,確定沒有尖銳物或危險,赤腳可以提供最好的板感。但請務必評估風險!

4. 頭部保護:遮陽與防護

  • 遮陽帽/漁夫帽: 選擇有帽繩或可調節鬆緊的款式,避免被風吹走或落水時遺失。寬帽簷能有效遮蔽臉部和脖子。
  • 太陽眼鏡: 水面的反光非常強烈,長時間曝曬容易對眼睛造成傷害。選擇偏光鏡片能有效減少眩光,看清水中狀況。務必搭配眼鏡繩,防止滑落。

5. 其他必備配件:有備無患,樂趣加倍

這些雖然不是直接穿在身上,但卻是玩SUP體驗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 救生衣(Life Vest/PFD): 再強調一次,這是絕對必須的!選擇合身、浮力足夠的款式。市面上有背心式、腰包式等多種,但對於初學者和一般休閒玩家,背心式提供最全面的浮力,也最容易穿脫。
  • 腳繩(Leash): 將腳繩綁在腳踝(或小腿),另一端連接到SUP板上。萬一落水,板子就不會飄走,你永遠有個浮具可以抓附。
  • 防水袋/手機防水套: 這是用來保護你的貴重物品(手機、鑰匙、錢包)的。
    • 防水袋: 依容量選擇,可以裝水、零食、毛巾、備用衣物等。務必選擇有可靠捲口或拉鍊密封設計的。
    • 手機防水套: 讓你可以邊划邊拍照,記錄美景。選擇有頸掛繩的款式,並在下水前先測試防水功能。
  • 防曬乳: 選擇海洋友善、防水係數高的防曬乳,並記得定時補擦。
  • 飲用水與能量補給: 即使在水上活動,水分補充也超級重要!帶上足夠的飲用水,以及一些能快速補充能量的點心(如能量棒、果凍)。
  • 個人藥品: 如果有暈車、暈船體質,可事先服用暈船藥。其他如過敏藥、創可貼等也可備用。
  • 小毛巾: 上岸後擦拭身體或板子用。

我曾經因為沒帶水,在海上划了兩個小時渴到不行,差點中暑!所以這些小細節,真的會影響你的整體體驗。

不同情境下的SUP穿搭建議:要因地制宜

了解了單品,現在我們來看看在不同情境下,可以如何搭配你的SUP裝備

1. 陽光普照的夏日海邊(高溫、高濕、強光)

  • 上身: 長袖水母衣(UPF50+),內搭運動內衣(女性)。
  • 下身: 長版水母褲或泳褲/海灘褲(搭配足量海洋友善防曬乳)。
  • 足部: 水陸兩用鞋或溯溪鞋。
  • 頭部: 寬邊遮陽帽(有帽繩)、偏光太陽眼鏡(有眼鏡繩)。
  • 必備: 救生衣、腳繩、防水袋(裝手機、水、零食、防曬乳)。

我的建議: 夏天最怕曬傷,物理防曬絕對是首選。長袖長褲的水母衣褲,不僅防曬效果好,萬一不小心跌倒,也能減少與板子或水中礁石的摩擦。而且濕了也很快乾,清爽不黏膩。

2. 涼爽秋日的湖泊或溪流(氣溫適中、水溫可能稍低、微風)

  • 上身: 速乾排汗衣或薄款水母衣,外搭輕量防風防潑水夾克。
  • 下身: 長版水母褲或薄款防寒褲。
  • 足部: 水陸兩用鞋。
  • 頭部: 輕便鴨舌帽或漁夫帽。
  • 必備: 救生衣、腳繩、防水袋。

我的建議: 秋天早晚溫差大,水溫也可能比氣溫低。多層次穿搭會是最好的選擇。防風外套在風大時能提供很好的保護,划槳累了休息時,也不容易著涼。

3. 清晨或傍晚的微風水域(氣溫較低、光線柔和、可能起霧)

  • 上身: 長袖排汗衣,外搭一件薄款防寒衣上身(如1.5mm),或較厚的防風夾克。
  • 下身: 長版水母褲或薄款防寒褲。
  • 足部: 水陸兩用鞋。
  • 頭部: 輕便帽。
  • 必備: 救生衣、腳繩、防水袋。如果光線昏暗,考慮攜帶防水頭燈或小型信號燈。

我的建議: 清晨和傍晚的景色特別美,但氣溫較低,很容易著涼。這時候適度的保暖比夏季更重要。即使不下水,身體濕了風一吹也會冷。我會特別留意保暖,多帶一件預備衣物。

4. 長途探險或特定訓練(長時間、多變環境)

  • 上身: 依天氣選擇水母衣或防寒衣,可能搭配輕量化防水透氣外層。
  • 下身: 長版水母褲或防寒褲。
  • 足部: 專業溯溪鞋或水上運動鞋。
  • 頭部: 防曬帽、偏光太陽眼鏡。
  • 必備: 救生衣、腳繩、大容量防水袋(裝備用)、備用衣物、充足的水與食物、急救包、口哨、通訊設備(手機或衛星電話)、地圖/GPS。

我的建議: 長途探險或專業訓練,裝備的「機能性」和「可靠性」會被放到最大。多帶一套備用衣物,並確保所有防水裝備都能應對長時間的潮濕環境,非常重要!

我的SUP穿搭小撇步與經驗談

玩SUP的這些年,我累積了一些實用的小撇步,希望能幫到大家。

1. 多層次穿搭原則:適應萬變天氣

這幾乎是所有戶外運動的黃金法則。即便在夏天,我也會穿著防曬衣,然後隨身帶一件薄外套。早晨有點涼意,穿上外套;太陽出來熱了,脫掉;休息時風大,再穿上。這樣就能輕鬆應對天氣的變化,保持身體的舒適度。

2. 材質選擇的重要性:別再穿棉質了!

這點我一定要再三強調:絕對不要穿棉質的衣物去玩SUP!棉質吸水後會變得非常沉重,而且乾得很慢,風一吹就容易導致失溫,在水上更是災難。請選擇以下機能材質:

  • 聚酯纖維(Polyester): 快乾、輕量、耐用,是排汗衣和水母衣的常見材質。
  • 尼龍(Nylon): 彈性好、耐磨、快乾,常用於泳褲和戶外服飾。
  • 萊卡/彈性纖維(Lycra/Spandex): 提供出色的彈性,讓衣物更合身、活動更自如,常與其他纖維混紡。
  • 氯丁橡膠(Neoprene): 防寒衣的主要材質,提供優異的保暖效果。

3. 顏色選擇與視覺效果:安全與舒適兼顧

我個人偏好選擇顏色鮮豔的服飾,特別是救生衣,亮色系在海上能見度高,萬一發生狀況也更容易被發現。淺色系的防曬衣在夏天吸熱較少,體感會比較涼爽。深色系則較能吸熱,在氣溫較低時反而有助於保暖。

4. 事後清潔與保養:延長裝備壽命

玩SUP回家後,別急著把濕衣服丟一邊!

  • 徹底沖洗: 所有的服飾和裝備,特別是防寒衣,都要用清水徹底沖洗,去除海水鹽分、泥沙或湖水髒污。
  • 自然陰乾: 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烘乾,這會損害布料的彈性和壽命。懸掛在通風處自然陰乾即可。
  • 防寒衣保養: 防寒衣特別需要注意,沖洗後可以用專用清洗劑清洗,再陰乾。妥善收納,避免摺疊產生永久摺痕。

我的防寒衣都是這樣保養,用了好幾年還跟新的一樣呢!

SUP安全不容忽視:裝備是第一道防線

無論你玩SUP要穿什麼,最重要的還是安全!有些裝備是為了安全而生,絕對不能省略。

1. 救生衣的重要性

再三提醒,無論你會不會游泳,水性多好,都請務必穿上救生衣!我常常看到有些玩咖仗著自己泳技好就不穿,這非常危險!海上狀況瞬息萬變,一個不小心抽筋、撞到頭,或者遇到突如其來的強流,救生衣就是你的最後一道防線。它能確保你漂浮在水面,等待救援,爭取寶貴的時間。

選購建議:

  • 浮力: 確保浮力符合你的體重需求。
  • 合身度: 穿起來要合身,但不能影響活動,尤其是在划槳時。過大容易滑脫,過小則不舒服。
  • 材質: 速乾、透氣且不易吸水的材質。
  • 亮色系: 選擇黃、橘、紅等鮮豔顏色,增加海上能見度。

2. 腳繩(Leash)的正確使用

腳繩是防止板子漂走的關鍵。它通常有兩種連接方式:

  • 腳踝式: 最常見,綁在腳踝處。
  • 小腿式: 綁在小腿,在特定情況下(如河流)可能更方便。

使用注意事項:

  • 檢查狀況: 每次下水前檢查腳繩是否有磨損或斷裂的風險。
  • 正確連接: 確保一端確實綁在自己身上,另一端連接在SUP板的腳繩栓上。
  • 避免纏繞: 雖然腳繩有彈性,但也要留意不要讓它纏繞在水中植物或礁石上。

3. 其他安全小配備

  • 口哨: 放在救生衣口袋裡,遇到緊急狀況時可以吹響求救。
  • 防水頭燈/信號燈: 如果預計會在清晨、傍晚或光線不佳時活動,帶一個以增加能見度。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能在關鍵時刻救你一命。請務必將安全放在第一位,享受SUP的樂趣!

常見問題與解答:SUP新手必讀!

Q1: 玩SUP穿防寒衣會不會太熱?

這個問題的答案完全取決於「水溫」和「氣溫」。防寒衣是為了在低水溫下提供保暖,它的原理是利用身體和衣服之間的一層薄水來升溫。所以,如果水溫很高(例如夏季的南部海邊),即使氣溫不高,穿防寒衣也會非常熱,甚至有中暑的風險,因為它會阻礙身體散熱。

我的建議是,當水溫達到25°C以上時,防寒衣就太熱了。這時候應該選擇快乾、透氣、防曬的水母衣。只有在水溫較低(約20°C以下),或者你在寒冷季節、清晨傍晚等低溫時段下水,才需要考慮穿防寒衣。一般休閒玩SUP,通常選用1.5mm或2mm的薄款防寒衣就足夠了,可以依據個人對寒冷的耐受度調整。

Q2: 沒穿鞋子玩SUP可以嗎?

可以,但有條件限制。在某些情況下,赤腳玩SUP能讓你更直接感受到板子的回饋,有些經驗豐富的玩家也喜歡這種感覺。然而,赤腳存在潛在的風險:

首先,在岸邊上板或下板時,你可能會踩到尖銳的礁石、碎玻璃、貝殼,或是被不明生物刺傷。其次,如果你需要在水上移動,或是在不熟悉的水域落水,赤腳可能會讓你難以在濕滑的環境中站穩或尋找支撐點。最後,長期站在SUP板上,腳底直接接觸板面,也可能因為摩擦而感到不適。

所以,如果你選擇赤腳,請務必確保你熟悉水域環境,確定沒有潛在危險物。對於新手或在不確定水域,我強烈建議穿著水陸兩用鞋或溯溪鞋,它們能提供必要的保護和抓地力。

Q3: SUP服裝可以穿棉質的嗎?

絕對不行!強烈不建議!這是玩SUP的一大禁忌。棉質衣物雖然吸汗,但在水上活動中卻是致命缺點。棉質吸水後會變得非常沉重,緊貼在身上,不僅活動不便,還會造成體溫迅速流失(因為水蒸發會帶走熱量)。

濕透的棉質衣服乾得很慢,在有風的環境下,很容易導致身體失溫,尤其是在非夏季或風大的水域。此外,濕棉T的摩擦力也可能造成皮膚不適。所以,請務必選擇聚酯纖維、尼龍、萊卡等快乾、排汗的合成纖維材質。

Q4: 近視的人玩SUP怎麼辦?眼鏡會不會掉?

近視族群玩SUP確實需要特別注意。你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法:

1. **配戴拋棄式隱形眼鏡:** 這是最方便的選擇,沒有掉落或模糊的風險。但請注意,如果眼睛對海水或水域環境敏感,可能會有不適,建議選擇日拋,用完即丟,保持衛生。

2. **配戴有度數的運動眼鏡:** 這類眼鏡通常有防滑、防震設計,可以搭配眼鏡繩或頭帶,牢牢固定在頭上。選擇偏光鏡片還可以減少水面眩光,提高能見度。

3. **配戴一般眼鏡搭配眼鏡繩:** 如果不想特別購買運動眼鏡,可以將你平時的眼鏡綁上浮力眼鏡繩。這種繩子不僅能防止眼鏡滑落,萬一真的掉進水裡,也能讓眼鏡浮在水面,更容易找回。但請注意,一般眼鏡在運動中固定性不如運動眼鏡,仍有風險。

我的建議是,如果度數不深,不戴也行,感受大自然模糊美也是一種樂趣。如果度數深,優先考慮拋棄式隱形眼鏡或專業運動眼鏡。

Q5: SUP一定要穿救生衣嗎?

絕對是!這是強制性且攸關生命安全的規定。無論你多會游泳、水性多好,都務必穿上救生衣。許多水域管理單位都有明文規定,未穿救生衣下水可能會被開罰。這不僅是為了遵守規定,更是為了你自己的生命安全。

水面狀況瞬息萬變,可能有突如其來的浪、急流,或身體突然不適(如抽筋、心臟不適),救生衣能提供持續的浮力,讓你保持頭部在水面上,等待救援。它在你體力不支或意識不清時,是你的最後一道防線。請選擇合身、浮力足夠且顏色鮮豔的救生衣,讓你的SUP之旅更加安心。

Q6: 玩SUP要帶手機嗎?怎麼帶?

建議要帶手機,但必須妥善保護。帶手機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緊急聯絡、拍照記錄和定位導航。

1. **緊急聯絡:** 萬一在水上發生突發狀況(身體不適、迷路、裝備損壞等),手機是唯一的對外聯繫工具,可以撥打求救電話。

2. **拍照記錄:** 美麗的風景和開心的瞬間,當然想用手機拍下來!

3. **定位導航:** 在陌生水域或進行長途划行時,手機的地圖和GPS功能可以幫助你定位,防止迷航。

攜帶方式:

  • **專業手機防水套:** 這是最常見且實用的方式。選擇有IPX8防水等級的防水套,並務必在下水前先用紙巾測試其防水功能,確保沒有破損。建議選擇帶有頸掛繩的款式,方便掛在脖子上隨時取用,也避免不小心掉落。
  • **防水袋:** 如果你不打算隨時拿手機拍照,可以將手機裝在專業的防水袋中,連同其他乾淨衣物、鑰匙等一起收納。防水袋通常有捲口式或拉鍊式,務必確保密封確實。

我的小提醒: 即使有防水保護,我也建議將手機放在防水套內,然後再放入防水袋裡,雙重保護更安心。同時,避免長時間讓手機直接曝曬在陽光下,高溫可能會損壞手機電池和內部元件。而且,隨時保持手機電量充足也非常重要!

希望這篇全方位的玩SUP要穿什麼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準備你的立槳之旅。記住,準備充分,才能玩得盡興、玩得安全喔!下次見啦!

玩SUP要穿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