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豬腳菜單:深度解析台南在地美味,從選材到烹飪的獨家秘笈與品味指南
嘿,各位美食愛好者!你是不是也曾為了尋找一份能暖心暖胃、Q彈入味的豬腳,而在茫茫網海中打轉,心裡默默想著:「到底哪裡才有那種令人魂牽夢縈的道地豬腳啊?」尤其當你來到美食之都台南,肯定會聽到「永康豬腳」這塊響噹噹的招牌!到底什麼是「永康豬腳菜單」?它可不是一張冰冷的點菜單這麼簡單喔!它代表的是一種獨特的台南在地滷豬腳文化,一種從選材、烹飪到上桌都充滿匠心精神的美味哲學。永康豬腳以其慢火細滷、皮Q肉嫩、膠質滿溢且滷汁香醇回甘的特色聞名,每一口都蘊含著濃濃的古早味與職人堅持,絕對是來台南不能錯過的經典美味啦!
Table of Contents
永康豬腳的獨特魅力何在?
說到永康豬腳,它可不只是台南永康區的在地特色,更可以說是台灣滷豬腳文化裡頭一個非常重要的代表。你知道嗎?許多外地朋友來到台南,除了牛肉湯、蝦捲之外,豬腳常常是他們指名要品嚐的項目之一。這永康豬腳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大家趨之若鶩呢?
台南在地風味的傳承
台南,這座古都,連美食都帶著一種歲月沉澱後的溫潤與甘醇。永康豬腳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它不像有些地方的豬腳會做得非常重鹹、重甜,或是偏向紅燒的強烈風味。永康豬腳的特色就在於它那恰到好處的「平衡」:滷汁不死鹹、不搶戲,而是溫和地滲透進豬腳的每一個細胞裡,讓豬皮達到一種入口即化的軟糯,肉質卻依然保持著Q彈的嚼勁,甚至還帶著一點點「齒頰留香」的黏性感,這就是豐富膠質的證明啦!
我記得有一次,帶著一位從台北來的朋友到永康吃豬腳。他本來對豬腳有點抗拒,覺得會很油膩。結果一吃到永康豬腳,哇賽,他眼睛都亮了!直說:「這哪裡油膩啊?根本是入口即化又不失彈性,而且那個滷汁拌飯,我可以吃三碗!」這就是永康豬腳的魅力,它能顛覆你對豬腳的刻板印象,讓你愛上它的膠質與滷香。
永康豬腳的靈魂:選材與處理
一道頂級的永康豬腳,絕對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出來的。它的美味,是從最源頭的「選材」就開始講究了。
豬腳部位的講究
想做出一流的永康豬腳,部位的選擇可是關鍵中的關鍵喔!一般來說,豬腳主要分成:
- 前蹄(豬手):這部位的皮通常比較薄,骨頭相對少,肉質細緻且帶有豐富的筋膜。滷出來的豬腳,皮Q肉嫩,口感是最棒的!永康豬腳店家普遍偏愛使用前蹄,因為它能提供最理想的「皮Q肉彈」體驗。
- 中段:這部分介於蹄膀和腳蹄之間,肉與皮的比例適中,也帶有不錯的筋。滷出來的口感也很不錯,但可能比前蹄稍微「扎實」一點。
- 後蹄(豬腳):相較於前蹄,後蹄的骨頭會比較大,肉會多一點,但皮相對厚且脂肪多一些。雖然滷製後也很美味,但在追求細緻口感的永康豬腳中,前蹄還是更受青睞。
所以啦,店家在挑選豬腳時,都會特別留意豬腳的完整度、皮的厚薄以及有沒有破損。好的豬腳,滷出來的光澤才會誘人,口感才對得起它的名聲!
食材新鮮度與來源
豬肉的品質直接影響豬腳的風味。永康許多老店都會與固定的肉販合作,確保豬腳來自健康、新鮮的豬隻。新鮮的豬腳色澤應該呈現自然的粉紅色,沒有異味,而且表皮光滑有彈性。這可不是一句「新鮮就好」這麼簡單,這背後是店家與供應商長期建立的信任與合作關係呢!
前置處理的精髓
哎呀,別以為豬腳買回來丟進鍋子裡就沒事了!豬腳的前置處理,可是決定成敗的「魔法」喔!
- 仔細刮毛與清洗:豬腳表皮的細毛一定要刮除乾淨,不然會影響口感。清洗時也要確保每一個角落都沖洗到位,確保衛生。
- 冷水下鍋川燙:將豬腳放入冷水中,慢慢加熱至沸騰,並持續滾煮一小段時間。這一步驟非常重要,能有效地去除血水和雜質,同時也能初步去除豬肉的腥味。川燙時浮起的那些浮沫,一定要撈得乾乾淨淨喔!這關係到滷汁的清澈度與豬腳的純粹風味。
- 冰鎮(部分店家會做):有些講究的店家在川燙後,會將豬腳迅速放入冰水中冰鎮,這有助於豬皮的收縮,讓滷出來的豬皮更Q彈,口感更好!
經過這些繁瑣的前置處理,豬腳才能乾乾淨淨、清清爽爽地進入滷鍋,準備迎接它的美味蛻變!
永康豬腳的烹飪工藝:慢火細滷的藝術
前置作業做好了,接下來就是永康豬腳最核心的工藝——「滷」了!這可不是簡單地把食材丟進去煮煮就好,它是一門需要耐心、經驗與精準火候掌控的藝術。
獨門滷汁的秘密
滷汁,就是永康豬腳的「靈魂」啊!每家老店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方,有些是祖傳的,有些是經過幾十年不斷改良的。雖然配方各有千秋,但萬變不離其宗,主要成分通常包含:
- 優質醬油:選擇好醬油非常重要,它是滷汁風味的基底。通常會選用經過長時間釀造、豆香濃郁的醬油,有些店家還會搭配不同品牌的醬油,創造出更豐富的層次感。
- 冰糖或二砂:用來提色增亮,讓豬腳呈現誘人的琥珀色澤,同時也能帶來溫和的甜味,平衡鹹度,讓滷汁回甘。
- 米酒:除了增香去腥,也能讓滷汁的風味更醇厚。
- 辛香料:這是賦予滷汁深層香氣的關鍵!常見的有八角、桂皮、甘草、花椒、小茴香、丁香等,有些店家還會加入蒜頭、紅蔥頭、薑片,甚至是一些獨門中藥材,讓滷汁帶有一絲獨特的藥膳香氣,但又不會搶走豬腳本身的風采。
- 高湯(或原味滷汁):許多老店會使用之前滷肉的老滷汁作為基底,經過歲月洗禮的老滷汁,風味會越滷越香,這就是所謂的「滷水傳承」啊!
將這些材料按照精準的比例混合,再經過長時間的熬煮,讓所有香氣充分融合,才能成為永康豬腳的美味基石。
火候控制的重要性
滷豬腳的火候掌控,簡直就是一門「功夫」!它絕對不是一鍋煮到底那麼簡單。
- 大火煮沸:一開始,將處理好的豬腳和滷汁一同放入鍋中,用大火煮沸,讓滷汁的香氣迅速滲透。
- 轉小火慢燉:煮沸後,立刻轉為小火,保持滷汁微滾的狀態。這就是「慢火細滷」的精髓所在!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小火慢燉能讓豬腳的膠原蛋白慢慢分解,肉質變得軟糯入味,同時也能讓滷汁的風味一層層地滲透進去,卻又不會讓豬皮燉得過爛而失去彈性。
- 適時翻動:滷製過程中,要適時地翻動豬腳,確保每一塊豬腳都能均勻地浸泡在滷汁中,吸收足夠的風味。
這種長時間的耐心熬煮,正是永康豬腳美味的秘密。它讓豬腳的皮、肉、筋都能達到完美的平衡,口感豐富卻不油膩。
膠質與風味的融合
滷製的過程中,豬腳本身的膠原蛋白會慢慢釋放,融入到滷汁中,使得滷汁變得更加濃稠且帶有黏性。這就是吃永康豬腳時,唇齒間那種迷人的「黏牙感」來源。這種天然的膠質,不僅讓口感更滑潤,也讓滷汁的風味更加醇厚,吃起來就是「欲罷不能」!我的看法是,永康豬腳之所以迷人,不單是肉香,更是那口滿滿膠質的滷汁,拌飯簡直是人間美味!
永康豬腳菜單上的常見品項與搭配
當你踏入一家永康豬腳店,除了豬腳本身,菜單上還有許多經典的搭配,讓你的美食體驗更加完整豐富喔!
永康豬腳菜單品項一覽表
為了讓大家一目瞭然,我整理了一個永康豬腳菜單上常見的品項及其特色:
| 品項 | 特色描述 | 推薦食用方式 |
|---|---|---|
| 豬腳飯 (或腿庫飯) | 永康豬腳的經典呈現!將滷得軟爛入味的豬腳或腿庫(通常是腿庫肉)切片或切塊,淋上香醇滷汁,搭配白飯、滷蛋、滷油豆腐、滷筍絲、小黃瓜片等。 | 將滷汁與白飯充分拌勻,每一口都充滿滷香。搭配配菜一同享用,口感層次更豐富。 |
| 豬腳麵線 | 滷豬腳搭配燙得恰到好處的麵線,通常還會灑上油蔥酥或香菜提味。在台灣,豬腳麵線象徵著「添福添壽」、「去霉運」,常在生日或重要節慶食用。 | 先品嚐麵線的滑順與滷汁的香氣,再搭配豬腳一同享用,口感豐富。 |
| 單點部位 (前蹄、中段、腳蹄) | 針對饕客對豬腳不同部位的偏好,提供單點服務。前蹄通常是連皮帶肉帶筋,口感最Q彈;中段肉質較多,適合喜歡吃肉的朋友;腳蹄則膠質最豐厚,皮多肉少。 | 依據個人喜好選擇,可以淋上蒜蓉醬油或辣椒醬,搭配啤酒或茶水。 |
| 滷蛋、滷油豆腐、滷筍絲 | 滷味小菜,同樣經過滷汁浸潤,風味與豬腳完美搭配,是豬腳飯不可或缺的配角。 | 搭配豬腳飯一同享用,解膩增味,提升整體滿足感。 |
| 清湯或苦瓜排骨湯 | 通常是店家附贈的清湯,或提供單點的湯品。清湯通常是用豬骨熬製的,清爽解膩;苦瓜排骨湯則有清熱降火之效,味道甘甜。 | 在享用豬腳的同時,搭配一碗清爽的湯品,能中和口中濃郁的滷味,讓味蕾重新整理。 |
| 涼拌小菜 (小黃瓜、海帶絲等) | 酸甜清脆的小菜,在重口味的滷味中扮演著解膩的重要角色。 | 搭配豬腳一同食用,能平衡口感,帶來清爽的味覺體驗。 |
品味永康豬腳:如何吃出門道
吃永康豬腳可不只是大口扒飯這麼簡單,要吃出門道,感受它的層次,才能真正領略它的魅力喔!
視覺、嗅覺、味覺的層次
- 視覺饗宴:首先,看看那滷得油亮、呈現琥珀色的豬腳,是不是光看就讓人食指大動?滷蛋、筍絲等配菜擺放得宜,也增添了視覺上的美感。
- 嗅覺引誘:靠近豬腳,聞一聞那撲鼻而來的滷香,帶有醬油的醇厚、辛香料的芬芳,以及豬肉本身的鮮甜,是不是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 味覺體驗:
- 皮:先嚐一塊豬皮,感受它在口中輕輕一抿就化開的軟糯,以及滿滿的膠質感。
- 肉:再嚐嚐肉質,看看它是紮實有彈性,還是入口即化,通常永康豬腳是軟爛中帶點Q彈。
- 筋:如果吃到帶筋的部位,感受筋的嚼勁與滷汁的完美結合。
- 滷汁:最後,用湯匙舀一勺滷汁,品嚐它的鹹甜平衡、醇厚回甘,這可是豬腳的「精華」所在啊!
搭配與食用建議
永康豬腳最常見的吃法就是搭配白飯,讓滷汁充分拌入米飯,每一口都是滿足。如果你是生日或逢年過節,來碗豬腳麵線更是傳統又應景。至於佐餐的醬料,通常店家會提供蒜蓉醬油、辣椒醬,甚至有些會有特調醬汁。我個人偏愛蒜蓉醬油,蒜香能解膩,也讓豬腳的風味更突出。但請注意,永康豬腳本身的滷汁風味就很足夠,蘸醬只是增添風味,可別過量喔!
永康豬腳的文化意義與地方連結
永康豬腳不只是一道菜,它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緊密連結著台南永康這個地方的脈絡與在地居民的生活。它代表了台灣人對於「家」與「溫飽」的樸實追求,以及對於傳統美味的堅持與傳承。
在台南,豬腳飯常常是家庭聚餐、朋友小聚時的選擇。它價格實惠、份量充足,能讓人吃得飽足又開心。尤其在台灣的傳統節日,像是冬至、過年,或是家裡有喜事、壽宴,豬腳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餚,象徵著圓滿、富足與長壽。許多永康的豬腳老店,都是傳承了好幾代,每一鍋滷汁、每一塊豬腳,都承載著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手藝與情感,這就是所謂的「人情味」吧!
永康豬腳的這種傳承精神,也吸引著許多年輕一輩的店家,他們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基礎上,也嘗試在服務、衛生或經營模式上做一些創新,讓這份美味能繼續在時代的洪流中發光發熱。這種新舊融合的平衡,正是永康豬腳持續吸引饕客的魅力之一。
消費者常見問題與深度解答
關於永康豬腳,大家肯定還有很多疑問吧?別擔心,我來為大家一一解答,讓大家對永康豬腳有更深入的了解喔!
永康豬腳跟其他地區的豬腳有什麼不同?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問題!台灣各地都有豬腳,但風味卻是大相徑庭。拿永康豬腳跟台灣其他幾個著名的豬腳來比較,你就會發現它的獨特之處:
永康豬腳(台南):永康豬腳的特色是「慢火細滷」,滷汁風味偏向甘醇回甘,鹹度適中不膩口。它強調豬腳的膠質豐厚,皮Q肉嫩,口感是軟糯中帶點彈性,非常適合拌飯。滷汁顏色通常呈深褐色,但滷出來的豬腳光澤誘人,不會過於油膩。它是一種溫潤的美味,讓人吃完嘴巴會微微黏黏的,都是膠質啊!
萬巒豬腳(屏東):萬巒豬腳的烹調方式,是先將豬腳汆燙後,再以特製滷汁滷製。它的特色在於豬皮彈性極佳,肉質緊實有嚼勁,口感相對清爽不油膩。萬巒豬腳通常是切盤後,搭配店家特製的蒜蓉醬油,甚至會加點辣椒,這種醬汁是它的靈魂所在,和豬腳本身的風味形成強烈對比,非常開胃。吃起來比較偏向「涼拌」的感覺,而不是像永康豬腳那樣熱騰騰的滷汁風味。
北部豬腳(如基隆、桃園):北部的豬腳則有更多樣的烹調方式,例如紅燒、清燉或藥膳。紅燒豬腳風味通常較濃郁,醬色也更深;清燉豬腳則強調湯頭的清甜和豬腳本身的鮮味;藥膳豬腳則加入了中藥材,帶有滋補養生的概念。相對來說,它們的滷汁風味和豬腳口感,與永康豬腳的甘醇滷香和Q彈軟糯,有著明顯的差異。
所以總結來說,永康豬腳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慢火細滷」的極致追求,以及滷汁那種恰到好處的甘甜與膠質,讓豬腳達到一種「入口即化又帶Q彈」的境界,這是在其他地方比較少見的風味體驗喔!
在家也能做出美味的永康豬腳嗎?步驟解析
哇,自己在家做永康豬腳?這聽起來是不是很有挑戰性啊?其實,只要掌握好關鍵步驟和材料,你也能在家裡複製出那份令人感動的美味喔!雖然不可能完全複製老店的「老滷」風味,但也能做出非常接近的口感啦。來,我把步驟分解給你聽:
材料準備:
- 新鮮豬腳:約2公斤(建議選前蹄或中段,口感較佳)
- 老薑:5-6片
- 蒜頭:約10瓣(拍扁)
- 紅蔥頭:5-6顆(切片或拍扁)
- 辣椒:1-2根(可省略或依個人喜好增減)
- 青蔥:2-3根(切段)
- 八角:3-4顆
- 桂皮:1小片
- 甘草:3-4片(可用滷包取代部分辛香料)
- 醬油:約200-250毫升(選擇品質好的台灣醬油)
- 冰糖:約50-80克(視個人喜好調整甜度)
- 米酒:約50毫升
- 水或高湯:約1000-1200毫升(需淹過豬腳)
- 鹽:適量(最後調味用)
滷製步驟:
- 豬腳前處理:
- 將豬腳仔細刮除殘餘豬毛,並用清水徹底洗淨。
- 取一個大鍋,放入豬腳,加入足量的冷水(需完全淹過豬腳),開大火煮滾。
- 水滾後,持續煮約5-8分鐘,同時不斷撈除浮起的血水和雜質。這是非常重要的「去腥」步驟!
- 將川燙好的豬腳撈出,用溫水仔細沖洗乾淨,確保沒有殘留雜質,瀝乾備用。
- 煸香辛香料:
- 取一個足夠大的深鍋(建議使用鑄鐵鍋或厚底鍋,保溫性好),加入少許食用油。
- 放入薑片、蒜頭、紅蔥頭,用中小火煸炒至香氣四溢,略呈金黃。
- 如果喜歡,可以加入辣椒段,略為翻炒。
- 炒糖色與醬汁調製:
- 將煸香好的辛香料撥到鍋邊,加入冰糖,用小火慢慢炒至冰糖融化,變成琥珀色。這一步能為滷汁帶來漂亮的色澤和特殊的焦糖香氣。
- 小心倒入醬油,快速翻炒幾下,讓醬油的香氣散發出來(這叫「嗆鍋」,讓醬油香更濃郁)。
- 接著倒入米酒和八角、桂皮、甘草等辛香料。
- 入鍋慢滷:
- 將處理好的豬腳放入鍋中,讓其表面沾滿滷汁。
- 加入足量的水或高湯,水量要完全淹沒豬腳。
- 大火煮沸後,轉為最小火,蓋上鍋蓋,開始慢燉。
- 長時間慢燉:
- 慢燉時間至少需要2.5到3小時,甚至更長,具體時間取決於你喜歡的豬腳軟爛程度。
- 在滷製過程中,每隔約30-40分鐘檢查一下滷汁狀況,如果水份蒸發太多,可以適量補充熱水,並輕輕翻動豬腳,確保受熱和入味均勻。
- 在滷製的最後30分鐘,可以加入青蔥段,增加香氣。
- 關火悶煮與調味:
- 滷到你喜歡的軟爛程度後,關火,讓豬腳繼續在滷汁中浸泡約30-60分鐘(甚至更久),這一步能讓豬腳更加入味,滷汁也能更好地滲透進去。
- 最後試一下滷汁的味道,如果覺得不夠鹹,可以適量加點鹽調整。
- 吃的時候,將豬腳撈出,淋上香濃的滷汁,搭配白飯、滷蛋、筍絲等小菜,就是一頓豐盛的永康豬腳飯啦!
自己動手做,雖然需要一點時間和耐心,但當那份香氣瀰漫在家中時,那種成就感和美味,絕對會讓你覺得一切都值得!
吃豬腳是不是很油膩?健康考量怎麼辦?
哎呀,這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呢!一聽到豬腳,腦海中可能就會浮現「油膩」、「高脂肪」這些詞彙。但其實啊,永康豬腳雖然看起來油亮亮的,但它可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罪惡」喔!
關於油膩感:
永康豬腳在滷製的過程中,許多店家都會經過長時間的慢燉,豬皮下的一部分脂肪會隨著高溫而融化,融入到滷汁中。同時,在滷製前的前處理(例如川燙、去浮沫),也能有效地去除一部分油脂和雜質。所以,你吃到的那種油亮感,更多的是來自於豐富的膠原蛋白和濃郁的滷汁,而不是單純的肥肉脂肪堆積。
膠原蛋白的好處:
豬腳最珍貴的就是那滿滿的膠原蛋白啦!膠原蛋白是人體結締組織的重要成分,對於皮膚、骨骼、關節的健康都有益處。當然,透過飲食攝取的膠原蛋白是否能直接補充到體內並完全發揮作用,科學界仍有討論,但至少它比純粹的脂肪更有營養價值嘛!
健康考量與建議:
雖然永康豬腳美味又富含膠質,但任何食物都應該適量攝取,才能達到健康與美味的平衡喔!
- 適量食用:不要一次吃太多,尤其是在晚餐時段。豬腳屬於高熱量食物,適量品嚐就好。
- 搭配蔬菜:在享用豬腳飯時,記得搭配店家提供的滷筍絲、小黃瓜等清爽配菜,這些蔬菜富含纖維,能幫助消化,也能平衡口中的油膩感。如果在家吃,可以自己多準備一些燙青菜或涼拌蔬菜。
- 選擇部位:如果你真的擔心脂肪,可以選擇豬腳中較瘦的部位,比如腿庫肉,或者在吃的時候,將過於肥膩的皮下脂肪去除一些。
- 減少醬汁攝取:滷汁雖然美味,但鈉含量通常較高。如果你有高血壓或其他健康考量,可以減少拌飯的滷汁量,或者單純只吃豬腳,不額外淋太多滷汁。
- 搭配飲品:可以搭配無糖茶飲或溫開水,有助於解膩。
總之,永康豬腳是一道值得品嚐的傳統美食,只要注意適量,並搭配均衡飲食,你就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兼顧到健康,不用太過擔心啦!
如何判斷一家永康豬腳店的品質好壞?
身為一個美食愛好者,我常常會用一些「小撇步」來判斷一家店的品質好壞,尤其對於像永康豬腳這種傳統小吃,更是有一些判斷的門道喔!
- 觀察色澤與光澤:
- 好的永康豬腳,滷出來的顏色會呈現均勻的琥珀色或深褐色,光澤油亮卻不顯得「死沉沉」的油膩感。
- 如果顏色過黑或顏色不均勻,可能滷製時間過長,或者滷汁比例不對。
- 聞香氣:
- 靠近豬腳聞一聞,應該是撲鼻而來的滷香,帶有醬油的醇厚、辛香料的層次感,以及豬肉本身的鮮甜味。
- 不應該有腥味、酸味或任何不自然的化學氣味。
- 品嚐口感(這是最重要的啦!):
- 豬皮:永康豬腳的豬皮應該是軟糯中帶點Q彈,輕輕一抿就能化開,但又不會爛成一團。吃完後,嘴唇會有微微的「黏感」,那就是膠質的證明喔!
- 肉質:肉應該是入味且軟爛,但仍保有肉的纖維感,不會柴柴的。用筷子輕輕一撥就能分開,這就對了!
- 筋:如果有吃到帶筋的部位,筋應該是軟而帶有彈性,不會硬邦邦的。
- 觀察滷汁濃稠度與風味:
- 永康豬腳的滷汁會因為滷製時間長、膠質釋放而帶有自然的濃稠度,但不會過於濃稠到像勾芡一樣。
- 品嚐滷汁,應該是鹹甜平衡,帶有回甘的滋味,而且香氣十足,不會死鹹或死甜。
- 店家的環境與人潮:
- 一家好的豬腳店,通常會保持環境的整潔。雖然是老店,但桌面、地板、廚房的清潔度,也能反映出店家的用心程度。
- 人潮也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指標。如果用餐時間高朋滿座,通常也代表了這家店的口味和口碑都不錯。
綜合以上幾點,你就能夠比較有把握地判斷一家永康豬腳店的品質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合不合自己的胃口」,畢竟美食是非常主觀的啦!
結語
哇賽!聊了這麼多,有沒有讓你對「永康豬腳菜單」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啊?它真的不只是一份菜單,它更是承載著台南永康地區在地文化與數十年手藝傳承的美味符號。從嚴選豬腳的部位、繁複的前置處理,到獨門滷汁的精心熬煮,每一個環節都飽含著店家對美食的堅持與對顧客的用心。
下次你來到台南,走進永康的某家豬腳店,不只單純地享受那皮Q肉嫩、膠質滿溢的絕妙滋味,更可以試著感受它背後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匠人精神。每一口豬腳飯,每一碗豬腳麵線,都藏著說不完的故事與道不盡的美味。所以,別猶豫了啦!找個時間,親自到永康走一遭,讓那份獨特的在地滷香,徹底征服你的味蕾吧!你一定會愛上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