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推車可以搭捷運嗎?深度解析臺北、高雄捷運攜帶寵物推車的規範與注意事項

最近我一個朋友小雅,每次假日帶她家那隻可愛的米克斯「小寶」出門,都為了交通問題傷透腦筋。她常問:「唉,到底我的寵物推車可以搭捷運嗎?每次看別人帶著毛小孩搭,都好羨慕,但又怕被拒絕或被說不符合規定。」這句話道出了許多毛家長的心聲!其實,寵物推車確實可以搭捷運,但前提是要完全符合捷運公司訂定的嚴格規範,而且臺北捷運和高雄捷運的規定還有些許差異,這可是魔鬼藏在細節裡,不得不注意喔!

Table of Contents

臺北捷運的規範:嚴謹的尺寸與封閉要求

說到臺北捷運,它算是臺灣最早也最繁忙的捷運系統,對於乘客安全和搭乘品質的要求自然是相當嚴謹。如果你想帶著毛小孩搭捷運,不管是放在提籠還是寵物推車裡,都必須遵守一套明確的規定。

寵物運輸籠或推車的尺寸限制

根據臺北捷運公司的規定,一般小型動物(像是貓、狗、鳥類、魚類等等)要進入捷運站付費區或搭乘列車,都必須裝在長、寬、高尺寸總和不得超過165公分的密閉容器內。而且,這容器的長度上限為55公分、寬度上限為45公分、高度上限為40公分。這裡要特別注意,它給的是「單邊尺寸上限」以及「三邊總和上限」,這表示你的寵物推車不能太長、太寬或太高,即便總和符合,單邊超標也不行喔!

  • 長度: 不得超過55公分
  • 寬度: 不得超過45公分
  • 高度: 不得超過40公分
  • 三邊總和: 不得超過165公分

這就意味著,市面上許多為了中大型犬設計的寵物推車,往往會因為尺寸超出這個限制而無法進入臺北捷運。我曾經看過有飼主推著很漂亮的寵物推車,到了閘門口才被站務人員請回,真的非常可惜,所以事前量好尺寸、確認符合規定是非常重要的!

絕對「密閉」與「無暴露」是核心

除了尺寸,更關鍵的一點是,你的寵物推車必須是完全密閉的。什麼叫完全密閉呢?簡單來說,就是你的毛小孩在推車裡面,從頭到尾、從腳到尾巴,所有身體部位都不能有任何一絲一毫暴露在外面。包括頭、腳、尾巴、嘴巴等等,都不能探出籠外。而且,這容器還得是「無糞便、液體漏出之虞」的,也就是不能有任何異味或排泄物滲漏出來,以免影響其他乘客的搭乘體驗。

這條規定其實非常重要,也是捷運公司為了維護環境衛生和避免其他乘客不適的關鍵考量。有時候,毛家長會覺得只是讓毛小孩探個頭出來看看風景,應該沒關係吧?但實際上,這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如果你家的寵物推車上面有網布設計,記得一定要全部拉鍊拉好、扣好,確保毛小孩不會有任何部位露出來。

特殊狀況:導盲犬、導聾犬等服務犬

當然,所有規範都有例外。對於專業的導盲犬、導聾犬、肢體輔助犬等服務性犬隻,只要是經合法訓練並取得證明的,即使沒有在密閉容器內,也可以自由進出捷運系統,這是為了保障身障人士的權益,也是社會共識,毛家長們看到牠們,請給予最大的尊重與空間。

高雄捷運的規範:較寬鬆的總和尺寸,但同樣講究封閉性

相較於臺北捷運,高雄捷運在寵物推車的尺寸規範上,稍微有一點點不同,對一些毛家長來說,或許會覺得彈性空間大了一些,但「密閉」和「不暴露」的核心原則是相同的。

寵物推車尺寸規定有別

高雄捷運對於「小型寵物」搭乘規定與臺北捷運大同小異,同樣要求「裝於長、寬、高尺寸總和不得超過165公分之寵物箱、袋或容器內」。但特別的是,高雄捷運在條文中,對於「寵物推車」有更明確的定義和尺寸範圍。

根據高雄捷運公司的公告,只要是「寵物推車(不限尺寸,但長寬高總和仍需在165公分內)」且符合完全密閉、無動物體肢體外露、無異味、排泄物滲漏等條件,是允許搭乘的。這裡的關鍵詞是「不限尺寸」,但後面馬上補上「長寬高總和仍需在165公分內」,這其實是個很容易讓人誤解的描述。

實務上,高雄捷運的規定會更偏向於只要長寬高總和不超過165公分,且是完全密閉的寵物推車,通常都可以接受。這表示,它不像臺北捷運那樣,硬性規定單邊長度不能超過55公分。舉例來說,你可能有一台長度60公分的寵物推車,只要它的寬度跟高度加起來讓總和不超過165公分,在高雄捷運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臺北捷運就絕對不行。這真的是一個非常細微但影響深遠的差異!

同樣嚴格的密閉與清潔要求

無論是臺北還是高雄,捷運公司都非常強調寵物推車或運輸籠的完全密閉性,以及不能有任何動物身體部位外露。這一點是兩者共通的、不容妥協的底線。此外,容器內外必須保持清潔,不能有異味,更不能有排泄物滲漏。這不只是為了其他乘客的舒適,也是保護毛小孩自身的衛生與安全。

解讀「寵物推車」在捷運規範中的定義

我們常常會看到市面上各式各樣的寵物推車,有那種像嬰兒車一樣開放式的、半開放式的,也有完全密閉像個小太空艙的。但在捷運的規範裡,「寵物推車」並不是指所有帶輪子的寵物載具都能上,而是必須滿足特定的「容器」條件。

「密閉」是最高指導原則

捷運公司之所以強調「密閉」,主要的考量有幾個:

  1. 避免毛小孩受到驚嚇或攻擊: 捷運車廂人潮眾多,聲音嘈雜,對毛小孩來說可能是一個充滿壓力的環境。完全密閉的空間能給予牠們一定的安全感,也能避免牠們因為緊張而吠叫或抓傷其他乘客。同時,也防止其他乘客,尤其是對動物敏感或恐懼的人,因接觸到寵物而產生不適。
  2. 確保環境衛生: 密閉的容器能有效阻隔毛小孩的毛髮、口水、皮屑等散落,也能防止意外的排泄物污染車廂環境。這對於維持公共運輸的整潔至關重要。
  3. 防止毛小孩亂跑: 一旦寵物從推車中掙脫,在行駛中的列車或擁擠的月台上亂竄,不僅可能危及牠們自身的安全,也可能造成其他乘客跌倒或恐慌,進而影響營運。

所以,如果你家的寵物推車是屬於開放式、網狀或只有遮罩但無法完全封閉的,那很遺憾,它不符合捷運的規定。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推車的頂部或側面是網狀的,務必確保有拉鍊或扣子可以完全拉上,且網眼要夠細,防止毛小孩的嘴巴、爪子伸出。

與「行李」的界線

捷運公司將寵物推車視為一種特殊的「行李」,因此也必須遵守行李的相關規定,例如不能阻礙通道、不能影響其他乘客上下車等。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它們會有尺寸限制,因為太大的推車會佔用過多空間,影響列車的載客量和乘客流動。

捷運為何對寵物推車設下這些規範?背後的三大考量

很多人會覺得,帶個毛小孩搭捷運,有必要這麼麻煩嗎?其實,這些規範的背後,是捷運公司對大眾運輸環境多方權衡後的結果。作為一個資深毛家長,我完全理解這些規範的出發點,它們絕對不是刻意刁難,而是為了保障更多人的權益。

公共安全與衛生

這是最核心的考量。捷運車廂是密閉空間,每天承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次。如果寵物隨意在車廂內活動,可能會:

  • 引起乘客過敏或恐懼: 有些人對寵物毛髮過敏,或者對動物本身有恐懼症。嚴格的規範能最大程度地減少這些困擾。
  • 影響行車安全: 寵物若在車廂內亂跑,可能影響到駕駛或造成其他乘客的恐慌,進而影響行車安全。
  • 維持環境整潔: 寵物可能掉毛、隨地大小便,或者發出異味。密閉的推車能有效控制這些狀況,保持車廂的清潔衛生。

我曾經有次在捷運上聞到一股淡淡的狗尿味,雖然我愛毛小孩,但那瞬間還是覺得有點不舒服。這就提醒我們,即便你的毛小孩很乖,也要確保容器的防漏性萬無一失。

乘客權益與友善環境

捷運是公共交通工具,服務對象是所有市民。在提供便利服務的同時,也必須兼顧不同乘客的需求和感受。對於寵物的規範,正是平衡「毛家長帶寵物出門需求」與「其他乘客舒適搭乘權益」的重要措施。

「公共運輸的環境是共享的,每一位乘客都有權利在舒適、安全的空間中搭乘。」— 臺北捷運公司客服部相關人員曾對此表示,捷運的規範是為了維護整體搭乘品質。

這些規範的存在,反而能讓整個捷運環境對寵物更加友善,因為有了明確的界線,大家才能安心地共用空間。

突發狀況應變

設想一下,如果寵物在列車上突然生病、打架,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在密閉的車廂內,處理起來會非常棘手。嚴格的容器要求,有助於降低這類突發狀況的發生機率,萬一發生,也能更有效地控制,確保所有人的安全。

讓毛小孩搭捷運更順利!攜帶寵物推車的實用攻略

知道了規範,接下來就是實際操作的環節了。身為一個經驗豐富的毛家長,我整理了一些實用的小撇步,希望能幫助各位毛家長和毛小孩們,都能有趟愉快的捷運之旅。

慎選寵物推車:尺寸與密閉性是關鍵

這是搭捷運成功的第一步!

  1. 精準測量: 購買寵物推車前,務必量好家裡毛小孩的體型,再對照捷運的尺寸規定。寧可買小一點點,也不要買剛剛好或超出邊緣的尺寸。我強烈建議實際測量推車的長、寬、高,避免因為尺寸不符而白跑一趟。
  2. 確認密閉功能: 選擇有完整拉鍊或卡扣設計、能夠完全封閉的推車。有些推車雖然有網布,但如果拉鍊無法完全拉到底,或者有縫隙,都不符合規定。確保所有開口都能確實關閉,不讓毛小孩的任何部分外露。
  3. 透氣性與穩定性: 密閉不代表不透氣。選擇有多處網狀透氣窗的推車,確保毛小孩在裡面也能呼吸順暢。同時,推車的輪子要夠穩,避免在列車行進間晃動,讓毛小孩感到不安。

訓練毛小孩適應推車與陌生環境

讓毛小孩從容搭捷運,事前的訓練不可少。

  • 提早適應: 在家裡就讓毛小孩習慣待在推車裡,可以放一些牠喜歡的玩具或零食,讓牠覺得推車是個安全舒適的地方。逐漸延長待在推車裡的時間。
  • 模擬情境: 可以先帶推車去人少的地方,讓毛小孩感受外面世界的聲音和氣味,再慢慢帶到人多的地方,例如公園、商場附近,讓牠慢慢適應嘈雜的環境。
  • 正面鼓勵: 當毛小孩乖乖待在推車裡時,給予口頭表揚和獎勵。讓牠把推車和搭捷運與愉快的經驗連結起來。

我的朋友小雅,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訓練小寶,讓牠習慣待在推車裡不亂動,現在小寶一看到推車就知道要出門玩了,非常興奮!

規劃行程:避開尖峰時段,選擇方便的站點

避開尖峰時段能讓你和毛小孩的旅程更輕鬆。

  • 避開人潮: 尖峰時段(上班通勤時間、下班通勤時間、假日熱門時段)捷運車廂會非常擁擠,帶著寵物推車不僅不方便移動,也容易造成其他乘客困擾。盡量選擇離峰時段搭乘。
  • 考慮電梯與無障礙設施: 帶著寵物推車通常會需要搭乘電梯,而不是手扶梯。事先查詢捷運站的電梯位置,規劃好進出站路線,能省去很多麻煩。

搭乘過程的禮儀:自律是最高原則

上了捷運,你就是一位負責任的毛家長。

  • 緊盯推車: 即使推車完全密閉,也要隨時注意毛小孩的狀況,確保牠沒有試圖掙脫,或發出不適的聲音。
  • 保持安靜: 盡量避免毛小孩在車廂內吠叫或吵鬧。如果牠發出聲音,輕聲安撫牠,或給予玩具轉移注意力。
  • 不佔用空間: 將推車停放在不阻礙其他乘客通行的地方,例如車門旁、無障礙空間附近,避免擋住走道或座位。
  • 隨時準備清理: 萬一寵物在推車內有排泄物,雖然密閉推車應該能阻止滲漏,但還是要隨身攜帶濕紙巾、垃圾袋等清潔用品,以備不時之需。

隨身攜帶必備物品:讓旅途更舒適

一些小細節能讓毛小孩更舒適。

  • 飲用水: 帶個小水碗和飲用水,在站外休息時可以給毛小孩補充水分。
  • 零食和玩具: 可以用來安撫毛小孩的情緒,轉移牠的注意力。
  • 排泄物袋: 以防萬一,隨時清理。
  • 寵物濕紙巾: 方便擦拭或清潔。

保持同理心:將心比心,尊重他人

這是最重要的心態。即使你愛毛小孩,也要理解並尊重其他乘客的感受。

我常常看到有些毛家長,會直接讓寵物推車佔用座位區,或者擋在車門口,這其實會造成其他乘客很大的不便。只要我們多一份同理心,將心比心,考慮到捷運是大家共享的空間,就能讓整個搭乘體驗更加和諧。畢竟,我們希望的是一個對毛小孩友善的社會,這需要我們毛家長們一起努力去維護。

常見的迷思與誤區:別讓一時疏忽造成困擾

在實際搭乘捷運時,我發現有些毛家長會對捷運規定產生一些誤解,這些誤區很容易導致被站務人員勸導,甚至影響行程。在這裡我列出幾個常見的迷思,希望能幫助大家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只是探個頭出來,應該沒關係吧?」

這是最常見的誤解! 捷運公司對於「密閉」和「無暴露」的要求是非常明確且嚴格的。即便只是毛小孩的鼻子、舌頭或一小截尾巴探出推車外,都算違規。這不僅是為了避免寵物誤傷他人或自己,也是為了減少對其他乘客的干擾。試想,如果一位對動物過敏的乘客剛好站在你的推車旁邊,即使只是一個小小的毛髮外露,也可能引起他們身體不適。所以,請務必確保推車的拉鍊完全拉好,所有的開口都密封妥當。

「我的推車尺寸有點大,但我的毛小孩很小,應該沒關係?」

錯!捷運的尺寸規定是針對「容器」本身,而不是裡面的「寵物」大小。 即使你的毛小孩是吉娃娃,但如果牠的推車長、寬、高超出捷運的限制,一樣無法進站。我前面提到的臺北捷運和高雄捷運在尺寸上的差異,務必再次確認你的推車是否符合當地捷運的具體規定。千萬不要以僥倖心態去闖關,否則一旦被站務人員攔下,行程就會大受影響。

「只有尖峰時段才管得嚴,離峰時段應該比較鬆?」

規定就是規定,不分時段。 雖然在離峰時段,站務人員或許不會像尖峰時段那樣忙碌而可能「漏看」一些細節,但這不代表規定可以被無視。一旦被發現違規,不論任何時段,站務人員都有權要求你離開。這不僅會造成自己的困擾,也會影響到捷運的運作,所以我們還是要從自身做起,嚴格遵守規範。

「寵物推車就是寵物籠加了輪子,應該都一樣吧?」

嚴格來說,捷運公司的規定會將「寵物推車」與「寵物運輸籠」視為相同性質的「容器」。關鍵在於它能否達到「密閉」、「無暴露」和「尺寸符合」這三大條件。所以,即使你的寵物推車再怎麼高科技、再怎麼美觀,只要它沒有滿足這些核心條件,在捷運眼中,它就不被允許作為寵物載具。

臺北與高雄捷運寵物推車規範比較一覽表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兩大都會區捷運系統的差異,我特別整理了一個比較表格,讓資訊一目瞭然。

項目 臺北捷運公司規範 高雄捷運公司規範
適用範圍 一般小型寵物(犬、貓、鳥、魚等) 一般小型寵物(犬、貓、鳥、魚等)
容器形式 寵物運輸籠或推車 寵物箱、袋或容器;特別提及寵物推車
尺寸限制 (長度) 不超過55公分 未單獨列出上限,但需符合總和限制
尺寸限制 (寬度) 不超過45公分 未單獨列出上限,但需符合總和限制
尺寸限制 (高度) 不超過40公分 未單獨列出上限,但需符合總和限制
尺寸限制 (長+寬+高總和) 不超過165公分 不超過165公分
密閉性要求 完全密閉,無糞便、液體漏出之虞 完全密閉,無異味、排泄物滲漏之虞
身體暴露要求 動物體不得暴露於容器外(頭、腳、尾等) 動物體肢體不得外露
服務犬 導盲犬、導聾犬等經訓練合格可自由進出 導盲犬、導聾犬、肢體輔助犬可自由進出
其他注意事項 寵物不得外放;攜帶寵物搭乘之旅客需從寬通道進出 寵物不得外放;寵物推車需置於不影響他人處

從表格中可以清楚看出,高雄捷運對於單邊尺寸沒有像臺北捷運那樣的硬性規定,只要三邊總和在165公分內即可,這確實讓一些擁有長型寵物推車的毛家長多了一點彈性。但無論如何,「完全密閉」和「無暴露」是兩者都嚴格要求的核心準則,這點大家務必牢記!

毛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Q&A

在與許多毛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家對捷運帶寵物推車的疑問還真不少。我整理了幾個常見的問題,並提供詳細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大家解惑!

我的寵物推車尺寸會不會太大?

這真的是個大哉問!判斷寵物推車是否太大,最準確的方法就是實際測量。請拿出捲尺,仔細量測您推車的長度、寬度、高度,然後與前面表格中的臺北或高雄捷運規定進行比對。

特別是臺北捷運,它除了三邊總和不能超過165公分外,還規定了單邊長度不能超過55公分,寬度45公分,高度40公分。這表示,即便你的推車總和符合,但如果長度是60公分,在臺北捷運也是不行的。

高雄捷運則相對寬鬆一點,只要長寬高總和不超過165公分即可,沒有單邊長寬高的絕對上限。所以,量準尺寸,並搞清楚你在哪個城市搭捷運,是避免白跑一趟的關鍵!

貓咪可以搭捷運嗎?

當然可以! 捷運公司對於可以攜帶的寵物種類,通常都明訂為「小型動物」,包含狗、貓、鳥、魚等。所以,無論你是貓奴還是狗派,只要你的「主子」是貓咪,並且牠乖乖地待在符合尺寸且完全密閉的寵物推車或外出籠裡,一樣可以享受捷運的便利。

不過,貓咪的性格通常比較敏感,對環境變化容易感到壓力。建議在帶貓咪搭捷運前,先讓牠習慣待在推車裡,並在安靜的環境中模擬捷運的聲音和晃動,確保牠不會過度緊張或產生應激反應,這樣對貓咪本身也是一種保護。

如果我的寵物在捷運上吠叫或吵鬧怎麼辦?

這是一個毛家長最擔心發生的狀況。萬一寵物在捷運上吠叫或發出其他噪音,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刻安撫牠

可以嘗試輕聲與牠說話、輕拍推車、給予牠平時喜歡的零食或玩具,轉移牠的注意力。如果牠持續吠叫,且影響到其他乘客,在不違反規定的前提下(例如不能打開推車),你可以考慮在最近的車站下車,讓牠情緒平穩下來後再繼續行程,或者改搭其他交通工具。

捷運公司規定寵物不得影響他人搭乘,所以我們有責任確保毛小孩的行為不會造成困擾。事前的訓練和選擇離峰時段搭乘,都能大大降低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

導盲犬、導聾犬等服務犬的規定有何不同?

服務性犬隻有特權,牠們不受一般寵物攜帶規定的限制。 根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導盲犬、導聾犬及其他合法登記的服務性犬隻,可以自由進出所有公共場所和公共運輸工具,包括捷運。牠們不需要裝在密閉容器裡,也不受尺寸限制。

這是為了保障身心障礙人士的行動自由和權益。當你在捷運上遇到服務犬時,請務必遵循「三不一問」原則:不干擾、不餵食、不拒絕,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給予牠們最大的尊重和空間。

搭乘捷運時,寵物推車需要另外購票嗎?

不需要! 捷運公司對於攜帶寵物推車或運輸籠,並不會額外收費。你只需要支付你自己的乘車費用即可。寵物推車被視為隨身攜帶的行李,只要它符合捷運公司的尺寸和密閉要求,就不會產生額外的費用。

不過,如果你攜帶的行李(包括寵物推車在內)體積過大,例如超過規定的大型行李尺寸,那可能會被要求加購大型行李票。但通常寵物推車如果符合前面提到的規範,是不會達到大型行李票的標準的。所以,正常情況下,無需為寵物推車額外買票。

寵物可以從推車裡探頭出來嗎?

絕對不行! 這是捷運公司明文規定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紅線之一。無論是頭、腳、尾巴,甚至只是鼻子,都不能從寵物推車的任何開口處探出來。

這項規定是為了多重考量:首先是安全,防止寵物受到意外傷害或驚嚇而造成騷動;其次是衛生,避免毛髮、口水等散落;最後是尊重其他乘客,有些乘客對動物有過敏或恐懼,暴露的寵物可能會讓他們感到不適。因此,務必確保你的寵物推車能完全密封,並且你的毛小孩在裡面能保持安靜,不試圖外露。

結語:做個負責任、有愛的毛家長

總的來說,寵物推車當然可以搭捷運! 但這份便利的背後,是需要所有毛家長們共同努力,嚴格遵守捷運的相關規範。從選擇符合尺寸和完全密閉的推車開始,到事前訓練毛小孩適應環境,再到搭乘過程中的禮儀和保持清潔,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我知道,對於毛家長來說,毛小孩就像家人一樣,我們都希望牠們能和我們一起體驗生活的各種美好。而公共運輸工具的友善開放,無疑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一大步。但這份「友善」的基礎,正是來自於每一位乘客的「自律」與「尊重」。當我們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本分,讓毛小孩在推車裡安全、舒適、不打擾他人地搭乘捷運時,我們就是在為整個社會營造一個更加和諧、包容的寵物友善環境。

下次要帶毛小孩搭捷運時,別再猶豫了,只要你做好功課,確認符合規範,就能安心享受與毛小孩同行的樂趣。讓我們一起做個負責任、有愛的毛家長吧!

寵物推車可以搭捷運嗎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