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mini多少錢?2025年最新價格、配置選購與超值指南

嘿,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曾經在考慮購入一台Mac電腦時,對著琳瑯滿目的型號和價格,感到一頭霧水呢?尤其是那台小巧精悍的Mac mini,它的價格到底怎麼樣?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說的那麼「超值」啊?別急,別擔心!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來幫你把「Mac mini多少錢」這個問題徹徹底底地搞清楚,還會給你滿滿的選購建議,保證讓你買到心坎裡,不踩雷、不後悔!

Table of Contents

Mac mini到底多少錢?快速懶人包先幫你劃重點!

我想,你現在最想知道的,一定就是Mac mini的「起跳價」和「最高價」是多少吧?直接給你答案,讓你心裡有個底!目前(截至2025年),Apple台灣官網販售的Mac mini主要搭載M2和M2 Pro晶片。它們的價格區間從親民的新台幣17,900元(M2晶片基本款)一路向上,如果你選配到頂規的M2 Pro晶片、更高的記憶體和儲存空間,價格可以來到新台幣86,900元喔!哇,這價格範圍還真廣,是不是?

2025 Mac mini主要型號與起跳價一覽(台灣官網價)

為了讓你一目瞭然,我特別整理了一個表格,把幾款主流的Mac mini配置和它們的官方起跳價格列出來。這樣一比,你就知道哪種組合大概落在哪個價位區間囉!

型號 晶片 CPU/GPU核心 起始記憶體 (RAM) 起始儲存空間 (SSD) 台灣官方起跳價 (NTD)
Mac mini Apple M2 8核心CPU/10核心GPU 8GB統一記憶體 256GB SSD 17,900
Mac mini Apple M2 8核心CPU/10核心GPU 8GB統一記憶體 512GB SSD 23,900
Mac mini Apple M2 Pro 10核心CPU/16核心GPU 16GB統一記憶體 512GB SSD 34,900
Mac mini Apple M2 Pro 12核心CPU/19核心GPU 16GB統一記憶體 512GB SSD 41,900

所以吼,Mac mini的價格真的會因為你選擇的晶片等級、記憶體大小和儲存空間容量,而有非常大的彈性喔!基本款的M2晶片Mac mini,根本就是Mac家族的「入門級小鋼砲」,價格真的超有競爭力。但如果你追求極致效能,M2 Pro的版本當然就貴上不少,這就看你的需求和預算怎麼抓了。

我的Mac mini選購血淚史:到底該怎麼挑才能不後悔?

說到Mac mini,我可是有很深的體會啊!幾年前,當我開始考慮從Windows轉移到Mac生態時,就面臨了同樣的問題:到底該買哪一台?MacBook Pro太貴,iMac又有點佔空間,這時候,Mac mini就這樣走進了我的視線。它那小巧的體積,加上Apple晶片的強大效能,讓我心動不已。但第一次要入手Mac mini時,老實說,光是記憶體、儲存空間的選擇,就讓我在官網上來回猶豫了好幾次,深怕選錯了會後悔一輩子!

這就好像你去餐廳點餐,明明有主廚推薦套餐,但你又想單點,結果光是選「要不要加價升級飲料」,就想了半天。Mac mini的選購體驗,某種程度上就是這麼糾結,但也這麼有趣!

Mac mini的獨特魅力:為何它值得你考慮?

在我們深入探討價格細節前,先來說說為什麼Mac mini這麼受歡迎,值得你把它列入考慮清單:

  • 體積小巧,桌面好整理: 它大概就一個便當盒大小,放在桌上完全不佔空間,是打造極簡工作站的絕佳選擇。我個人的桌面就因為它變得超級清爽,看了心情都好!
  • 效能強悍,價格卻很甜: 搭載Apple M系列晶片後,Mac mini的效能真的是飛天遁地,對於日常辦公、影音編輯甚至是輕度遊戲都綽綽有餘,但它的起跳價卻是所有Mac產品線中最親民的,CP值真的很高!
  • 自由搭配,個人化程度高: 不同於iMac內建螢幕,Mac mini讓你完全自由選擇喜歡的螢幕、鍵盤和滑鼠,甚至可以沿用你舊有的周邊設備,這對於預算有限,但又想體驗Mac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啊!
  • 生態系優勢: 一旦你進入Apple生態,iPhone、iPad、Mac之間資料互通、接續互通等功能,會讓你體驗到無縫接軌的便利性。工作效率瞬間飆升,真的會用過就回不去!

搞懂Apple晶片:M2跟M2 Pro到底差在哪?

這絕對是影響Mac mini價格最核心的因素了!M2和M2 Pro晶片,雖然都冠以「M系列」之名,但它們的效能差異,可是會直接反映在你的使用體驗和荷包上喔!

Apple M2晶片:日常使用的效能怪獸

M2晶片是Apple第二代自研桌上型電腦晶片,它相較於前一代M1,在CPU和GPU效能上都有顯著提升。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M2晶片 Mac mini的效能已經非常非常夠用了!

  • 適合對象: 大部分學生、上班族、內容創作者、網頁開發者等。如果你主要用於文書處理、上網、看影片、輕度影像編輯(例如Final Cut Pro或DaVinci Resolve的4K影片剪輯)、程式編碼、修圖(Photoshop、Lightroom)等,M2絕對能勝任愉快,甚至會讓你驚訝它怎麼可以這麼順!
  • 主要規格特色: 通常搭載8核心CPU(4個效能核心、4個效率核心)、10核心GPU,以及16核心神經網路引擎。記憶體頻寬達到100GB/s。它還具備強大的媒體引擎,支援H.264、HEVC、ProRes等高效率編解碼,這對於影音工作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加速器。
  • 效能表現: 想像一下,你可以同時開著好幾個瀏覽器分頁、Microsoft Office、Photoshop、Spotify,甚至背景還在跑一個視訊會議,它依然能夠維持流暢,不會卡頓。這就是M2的厲害之處!

Apple M2 Pro晶片:專業人士的夢幻逸品

M2 Pro晶片則是在M2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它專為對效能有極致要求的專業人士設計。如果你是重度影音編輯師、3D動畫師、軟體工程師、科學運算研究者,或是任何需要處理大量數據、複雜運算的工作者,M2 Pro絕對能讓你事半功倍!

  • 適合對象: 電影製片、專業攝影師、遊戲開發者、大型程式碼編譯者、資料科學家等。這些使用者通常需要同時開啟多個專業應用程式,處理超高解析度的媒體檔案,或是執行長時間的複雜運算。
  • 主要規格特色: M2 Pro在Mac mini上最高可以配置到12核心CPU(8個效能核心、4個效率核心)、19核心GPU,以及16核心神經網路引擎。記憶體頻寬直接翻倍,達到200GB/s!它也具備更強大的媒體引擎,可以同時處理更多的ProRes影片串流,對於剪輯8K甚至更高解析度的影片簡直是遊刃有餘。
  • 效能表現: 如果你常常需要同時開啟Logic Pro、Final Cut Pro、Xcode、Maya等多個吃資源的軟體,並且在不同軟體間來回切換,M2 Pro的Mac mini就能提供「絲滑般」的體驗,大大減少等待時間,提升創作效率。例如,在Final Cut Pro中渲染複雜的特效,M2 Pro的速度會比M2快上好幾倍!

簡單來說,M2就像是一台性能卓越的豪華房車,載著你在城市裡自由馳騁,偶爾跑跑高速公路也很輕鬆;M2 Pro則更像一台超級跑車,專為那些需要突破極限、追求速度與效率的專業賽車手而生。所以,M2 Pro Mac mini的價格自然也高出一大截,但它的效能提升絕對是值得的,前提是你的工作真的需要它。

影響Mac mini價格的關鍵因素:這些細節你不能不知道!

除了晶片等級,還有哪些因素會讓Mac mini的價格「跳來跳去」呢?主要就是記憶體(RAM)和儲存空間(SSD)的選擇了。這些看起來只是數字的變化,但對實際使用體驗和價格的影響可大了!

記憶體(RAM):8GB、16GB還是24GB?效能與價格的甜蜜點在哪?

在Apple Silicon Macs上,記憶體是一種「統一記憶體(Unified Memory)」,它是由CPU和GPU共享的。這意味著CPU和GPU都能快速存取相同的資料,大大提升了效率,所以即便數字上看起來比傳統電腦的記憶體小,實際效能卻非常驚人。

  • 8GB統一記憶體:

    這是Mac mini的基本配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8GB已經夠用,例如上網、文書處理、輕度修圖或影音編輯。我身邊很多朋友的M1/M2 Mac mini就是8GB,他們用得很開心,因為Apple的記憶體管理做得非常好,很多時候8GB的Mac比某些16GB的Windows電腦還要流暢。但是,如果你常常同時開很多應用程式、分頁,或是需要處理大型檔案,例如高解析度圖片、4K影片剪輯,你可能就會感受到一些壓力了。

    價格考量: 最便宜的選項。

  • 16GB統一記憶體:

    我個人覺得,這絕對是大多數人的「甜蜜點」!16GB能給你更充裕的多工處理能力,無論是專業軟體、遊戲還是多媒體創作,都能更加流暢。如果你是內容創作者、程式設計師、設計師,或是喜歡一次開好幾十個瀏覽器分頁的朋友,16GB會讓你的體驗大幅升級。它能有效減少因記憶體不足而導致的應用程式卡頓或重新載入,讓你的工作流程更加順暢。以我的經驗,當我從8GB的MacBook Air升級到16GB的Mac mini時,那種順暢感真的是肉眼可見!

    價格考量: 相較於8GB,升級16GB通常會增加新台幣6,000元左右,這是筆值得的投資。

  • 24GB統一記憶體 (M2晶片專屬)、32GB/64GB (M2 Pro晶片專屬):

    這些是為那些對效能有極致需求、需要處理超大型專案的專業人士準備的。例如,8K影片剪輯、複雜的3D渲染、大型數據分析、虛擬機器運行等。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這麼大的記憶體,那通常就是不需要!因為對一般人來說,這些超大記憶體是預算上的「奢侈品」,但對特定專業人士,它們就是生產力的「必需品」。

    價格考量: 價格跳幅會非常大,例如M2的24GB通常會比8GB多出新台幣12,000元;M2 Pro升級到32GB更是要價不菲。如果你預算有限,務必謹慎評估。

儲存空間(SSD):256GB夠用嗎?512GB、1TB、2TB甚至8TB怎麼選?

Mac mini的儲存空間是SSD固態硬碟,速度非常快,但它也是直接焊死在主機板上的,未來無法自行升級!這點非常重要!所以你在購買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需要多大的容量。

  • 256GB SSD:

    這是最基本的配置。如果你只是上網、文書、看影片,而且大部分檔案都存在雲端(如iCloud、Google Drive、Dropbox)或外接硬碟,256GB或許夠用。但老實說,以現在的軟體體積和資料量,256GB很快就會捉襟見肘了。作業系統本身就佔了一部分空間,再加上一些應用程式、照片、文件,可能沒多久就會開始跳出儲存空間不足的警告。而且,據一些技術評測顯示,M2晶片Mac mini的256GB SSD版本,因為只使用了單顆NAND晶片,讀寫速度會比512GB或更高容量的版本慢一些。雖然日常使用感知不強烈,但對速度有要求的人還是要留意一下。

    價格考量: 最便宜,但未來最容易後悔。

  • 512GB SSD:

    我個人強烈建議,如果預算允許,直接上512GB!這是目前大部分人認為的「黃金標準」。它不僅提供了更充裕的儲存空間,讓你不用頻繁清理硬碟,而且速度也比256GB版本更快,更符合Mac mini的整體效能表現。對於大多數使用者來說,512GB是兼顧容量、速度和價格的平衡點。

    價格考量: 相較於256GB,升級到512GB通常會增加新台幣6,000元,這筆錢花得很值得,可以大幅提升你的使用體驗,減少未來擴充的麻煩。

  • 1TB SSD或更高:

    如果你是專業影音工作者、攝影師、遊戲玩家,或是需要安裝大量大型應用程式、處理超大檔案的人,1TB甚至2TB、4TB、8TB才是你的理想選擇。這些大容量配置提供了幾乎無限的儲存空間,讓你無需擔心容量問題。但相對的,價格也會非常可觀!

    價格考量: 每次升級儲存空間,價格都會大幅增加。例如,從512GB升級到1TB可能增加新台幣12,000元。這時候你可能就要考慮,是不是購買外接高速SSD會更划算,畢竟外接硬碟的價格相對便宜很多,而且也很有彈性。

我的個人經驗談: 如果你預算有限,在記憶體和儲存空間之間做取捨,我會建議你優先升級記憶體(RAM),其次才是儲存空間。為什麼呢?因為記憶體是影響多工處理和軟體流暢度的關鍵,它不像儲存空間可以透過外接硬碟來彌補。而儲存空間不足,你總可以買個外接高速SSD來解決,雖然麻煩了點,但總比電腦卡頓要好得多!

連接埠:M2 vs. M2 Pro的擴充性差異有多大?

Mac mini的連接埠數量和種類,也會因為晶片型號而有所不同喔!這直接影響你外接周邊設備的彈性。

  • M2晶片 Mac mini:
    • 2個 Thunderbolt 4 連接埠(支援充電、DisplayPort、Thunderbolt 4 最快可達 40Gb/s、USB 4 最快可達 40Gb/s、USB 3.1 Gen 2 最快可達 10Gb/s)
    • 2個 USB-A 連接埠(最快可達 5Gb/s)
    • 1個 HDMI 連接埠
    • 1個 Gigabit 乙太網路連接埠(可選配 10Gb 乙太網路)
    • 1個 3.5 公釐耳機插孔

    優點: 對於大多數日常使用來說,這些連接埠已經非常足夠了。兩個USB-A讓你方便連接傳統鍵盤滑鼠或隨身碟,HDMI可以直連顯示器。

  • M2 Pro晶片 Mac mini:
    • 4個 Thunderbolt 4 連接埠(功能同上)
    • 2個 USB-A 連接埠
    • 1個 HDMI 連接埠
    • 1個 Gigabit 乙太網路連接埠(可選配 10Gb 乙太網路)
    • 1個 3.5 公釐耳機插孔

    優點: 整整多了一倍的Thunderbolt 4 連接埠!這對於需要外接多個高速設備(例如多台4K/5K顯示器、RAID陣列、外接GPU或專業音訊介面)的專業人士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更多的Thunderbolt連接埠意味著更強的擴充彈性和更少的線材糾結。

我的建議: 如果你只是單螢幕使用者,或是不太需要外接太多複雜設備,M2版本的連接埠就夠了。但如果你是多螢幕工作者,或是有大量高速傳輸需求,M2 Pro的版本絕對能讓你省去買擴充埠的麻煩,而且體驗更好。

Mac mini這樣買最划算!省錢又能買到好機的實用撇步

了解了Mac mini的價格結構和影響因素後,接下來就是實戰環節啦!到底該怎麼買,才能買到最適合自己、又最划算的Mac mini呢?

什麼人適合買M2 Mac mini?

如果你符合以下幾點,M2晶片的Mac mini會是你的「命定款」:

  • 預算有限: 你想體驗Mac生態,但預算在兩萬到三萬元之間。
  • 日常使用需求: 主要用途是上網、文書處理(Office系列)、影音串流(Netflix、YouTube)、輕度修圖(如Photoshop、Lightroom)、一般程式設計或網頁開發。
  • 輕度影音編輯: 偶爾剪輯4K影片,但不需要長時間、複雜的特效渲染。
  • 初入Mac世界: 這是你第一台Mac,想先試水溫。

建議配置: 基本上,M2晶片,16GB統一記憶體,512GB SSD的配置,就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了。這個組合在效能和價格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絕對能讓你用得很開心!

什麼人該直上M2 Pro Mac mini?

如果你是「效能怪獸」的追求者,或是工作上對電腦性能有極高要求,那麼M2 Pro的Mac mini才是你的最終歸宿:

  • 專業內容創作者: 剪輯8K影片、製作複雜的3D模型、進行專業級的音訊混音或音樂製作。
  • 軟體開發者/工程師: 需要編譯大型專案、運行虛擬機器、進行機器學習模型訓練。
  • 科學研究/數據分析: 需要處理龐大數據集、執行高負載的運算任務。
  • 重度多工使用者: 總是同時開啟多個專業軟體,而且需要在它們之間快速切換。
  • 需要更多高速連接埠: 必須外接多台高解析度顯示器或其他Thunderbolt設備。

建議配置: M2 Pro晶片,至少16GB(建議32GB)統一記憶體,512GB或1TB SSD。當然,如果你的專案檔案非常大,可以考慮2TB以上的SSD,但這部分就可以搭配外接硬碟來做彌補。

選購配件的眉角:巧控鍵盤、滑鼠、外接螢幕真的必要嗎?

Mac mini是一台只有主機的電腦,所以螢幕、鍵盤、滑鼠都是要額外購買的喔!這部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務必列入你的總預算考量。我提供幾個小撇步:

  • 螢幕: 不一定要買Apple原廠的Studio Display(雖然它真的很美但貴鬆鬆),市面上有很多高CP值的4K螢幕選擇,例如Dell、LG、BenQ等品牌都有不錯的產品。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對畫質的要求來挑選。我個人覺得,一台27吋的4K螢幕是Mac mini的絕配!
  • 鍵盤與滑鼠: 如果你已經習慣了Apple的巧控鍵盤和巧控滑鼠/軌跡板,那當然是最無縫的體驗。但如果你預算有限,或是習慣了其他品牌,市面上也有很多相容Mac的無線鍵盤滑鼠組合。甚至,如果你是從Windows電腦轉換過來的,舊的USB鍵盤滑鼠也是可以直接用的喔!這點很方便,讓你可以在初期省下一筆錢。
  • 集線器/擴充埠: 由於M2 Mac mini的連接埠數量有限,如果你有很多USB-A設備或需要SD卡讀卡機,一個Type-C多功能集線器會是你的好幫手。但如果你選擇了M2 Pro版,這方面的需求就會大幅降低,因為它本身連接埠就夠多了!

在哪裡買Mac mini最優惠?官網、實體店面、還是電商平台?

買Mac mini,通路選擇也挺多的,每一種都有它的優缺點:

  • Apple台灣官網:

    優點: 最新型號、最齊全的配置選項(可以客製化記憶體、儲存空間)、教育優惠(學生及教職員可享折扣)、14天無理由退貨政策。如果你需要客製化配置,官網幾乎是唯一選擇。他們的售後服務也相對有保障。

    缺點: 價格通常比較「硬」,很少有大幅度折扣。

  • Apple授權經銷商(實體店面):

    例如Studio A、德誼數位等。
    優點: 可以親自體驗實機、獲得店員的專業諮詢(雖然品質參差不齊啦),偶爾會有搭售優惠或分期方案。買起來比較有實感。

    缺點: 配置選項通常有限,不一定能客製化。價格可能比官網稍低或持平。

  • 大型電商平台:

    例如PChome 24h、Momo購物網、蝦皮商城等。
    優點: 價格戰最激烈的地方!常常有限時優惠、折價券、購物金回饋,搭配信用卡活動更划算。配送速度快,退換貨也方便。

    缺點: 配置選擇通常是固定幾款熱門機型,客製化很難。要注意是否為官方授權店,避免買到來路不明的產品。另外,有時也會遇到「缺貨」的狀況。

  • Apple認證整修品(Refurbished):

    這是一個非常推薦的選項!Apple官網會不定期販售經過原廠翻新、檢測合格並提供一年保固的「認證整修品」。
    優點: 價格通常比新品便宜15%~30%,但品質幾乎等同新品。對於預算有限又追求原廠品質的人來說,這是超級划算的選擇!我個人就買過好幾次Apple的整修品,從來沒出過問題。

    缺點: 不一定隨時都有你想找的型號和配置,需要耐心等候。型號可能不是最新的,但通常也只差一代。

我的購買心得: 如果我需要客製化配置,我會直接在Apple官網下單,搭配教育優惠或信用卡回饋。如果我不急著用,我會時不時地去Apple認證整修品專區逛逛,看有沒有心儀的M2或M2 Pro Mac mini出現,那真的會是超值到手軟!如果只是購買基本款且沒有客製化需求,電商平台的限時優惠搭配回饋,通常是最划算的。

Mac mini常見問題Q&A:你的疑問,我來解答!

既然都講到Mac mini的價格和選購了,肯定有很多朋友心裡還有一些疑問吧?我把一些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整理出來,希望能幫你解惑喔!

Mac mini可以外接幾台螢幕?

這要看你選的是M2還是M2 Pro晶片的Mac mini了。

M2晶片 Mac mini: 它最多可以同時支援兩台外接顯示器。通常的配置是透過一個Thunderbolt連接埠連接一台最高達6K解析度(60Hz)的顯示器,同時再透過HDMI連接埠連接另一台最高達4K解析度(60Hz)的顯示器。

M2 Pro晶片 Mac mini: 這款就厲害了,它最多可以同時支援三台外接顯示器!例如,你可以連接一台8K解析度的顯示器(透過HDMI)、兩台最高達6K解析度的顯示器(透過Thunderbolt),或者其他更複雜的多螢幕組合。這對於需要多螢幕工作、例如股市看盤、專業影音剪輯等需求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

Mac mini適合玩遊戲嗎?

嗯,這是一個很棒的問題!過去Mac在遊戲領域一直被戲稱是「遊戲沙漠」,但自從Apple Silicon晶片推出後,情況真的大大改善了。

Mac mini搭載的M2或M2 Pro晶片,內建的GPU效能非常強大。對於大部分主流的輕度到中度遊戲,例如《英雄聯盟》、《CS2》、《文明帝國VI》、《原神》等,Mac mini都能提供非常流暢的遊戲體驗,甚至在Wine或Parallels虛擬機上跑一些Windows遊戲也有不錯的表現。

不過,如果你是追求極致3A大作、光線追蹤效果、高刷新率的「硬核」PC玩家,那麼Mac mini,甚至是整個Mac生態,目前依然不是最理想的遊戲平台。主要原因是大型遊戲的優化和支援還是以Windows平台為主,很多頂級遊戲並沒有推出Mac版本。但如果你只是偶爾玩玩遊戲、輕鬆一下,Mac mini絕對能滿足你的需求,而且還能兼顧工作和娛樂,真的挺不賴的!

Mac mini的記憶體和儲存空間可以自己升級嗎?

很抱歉,答案是不行喔! 這是Mac mini(以及所有搭載Apple Silicon晶片的Mac)一個很重要的特性。

Apple的統一記憶體和儲存空間都是直接焊死在晶片封裝或主機板上的,無法在購買後自行更換或升級。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文章前面會一再強調,你在選購時務必「一次到位」決定好記憶體和儲存空間的大小。因為一旦你買了8GB記憶體或256GB儲存空間,未來如果覺得不夠用,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把整台Mac mini賣掉,然後再買一台新的,這可是很耗費金錢和時間的喔!

所以,我真的強烈建議,寧願在記憶體和儲存空間上多花一點點錢,也不要為了省小錢而讓自己未來後悔。如果你真的擔心儲存空間不足,可以考慮購買外接的高速SSD來擴充,這會是一個比較彈性且經濟的解決方案。

Mac mini跟MacBook Air/Pro或iMac相比,哪個更適合我?

這真的是一個「選擇困難」的問題!讓我幫你分析一下,看看哪款Mac最對你的味:

  • Mac mini:

    適合對象: 預算有限但想體驗Mac效能的入門者、已經有自己喜歡的螢幕/鍵盤/滑鼠的用戶、桌面空間有限的極簡主義者、需要一台穩定高性能的工作站但不需要移動性的人。它就像一台「迷你主機」,給你最高的CP值體驗。

    優點: 價格最親民,效能強大,體積小巧,可自由搭配周邊設備。

    缺點: 不含螢幕、鍵盤、滑鼠,沒有移動性。

  • MacBook Air/Pro(筆電):

    適合對象: 需要高度移動性、經常在外工作、學生、業務、數位遊民。如果你是咖啡廳工作者或喜歡躺在沙發上辦公,筆電就是你的不二之選。

    優點: 整合度高(螢幕、鍵盤、觸控板全內建),輕薄便攜,電池續航力長。

    缺點: 同樣配置下價格比Mac mini高,螢幕尺寸固定,擴充性相對有限。

  • iMac(一體式電腦):

    適合對象: 追求極致桌面體驗、喜歡簡潔一體式設計、對螢幕品質有高要求、不需要移動性的用戶。它就是一台「藝術品」般的電腦。

    優點: 內建高解析度Retina顯示器(24吋4.5K螢幕),外型美觀,線材簡潔,開箱即用。

    缺點: 價格較高,尺寸固定,無法自行升級,沒有移動性。

總之,如果你已經有了螢幕、鍵盤、滑鼠,而且大部分時間都在固定地點使用電腦,那麼Mac mini絕對是你兼顧預算和效能的最佳選擇!

Mac mini需要額外購買螢幕、鍵盤、滑鼠嗎?

是的,沒錯!這點超級重要,請你務必把它算進你的總預算裡喔!Mac mini本身只是一個主機,就像你買一台傳統的桌上型電腦主機一樣,它是不包含顯示器、鍵盤、滑鼠這些周邊設備的。

不過,好消息是,你可以沿用你現有的設備!如果你以前是用Windows桌機,你的USB鍵盤、滑鼠、以及任何具備HDMI或DisplayPort輸入的螢幕,都很有可能可以直接用在Mac mini上。這可以幫你省下一大筆錢呢!

如果你沒有這些設備,或是想升級,那你就需要額外購買。Apple原廠的巧控鍵盤、巧控滑鼠或巧控板雖然價格不菲,但與Mac的整合度是最好的。你也可以考慮市面上其他品牌相容Mac的周邊設備,選擇非常多元!

Mac mini的散熱表現怎麼樣?長時間使用會不會過熱?

這真是Apple Silicon晶片的一大亮點!相較於過去使用Intel晶片的Mac mini,M2和M2 Pro晶片在功耗和散熱方面表現都非常出色。

M2和M2 Pro晶片採用的是先進的台積電製程,本身發熱量就相對較低。加上Mac mini內部設計有主動式散熱風扇(雖然很小),這使得它在大多數日常使用情境下,幾乎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而且機身溫度也能保持涼爽。

即使在長時間進行高負載任務,例如渲染4K影片、編譯大型程式碼,或是執行壓力測試時,Mac mini的風扇也只會輕微轉動,聲音幾乎聽不到,機身也只是溫溫的,很少會出現過熱降頻導致效能下降的問題。這得益於Apple Silicon晶片的高效率和精妙的散熱設計。

所以,你可以放心,Mac mini在長時間使用下,不太會出現過熱的問題,它的散熱表現絕對是同級產品中的佼佼者!

Mac mini的耗電量高嗎?

這又是Apple Silicon晶片的一個驚人之處!Mac mini的耗電量真的非常低,堪稱節能環保小尖兵。

以M2晶片的Mac mini為例,在一般日常使用,例如上網、看影片、文書處理時,它的功耗可能只有10幾瓦到20幾瓦,甚至比一顆節能燈泡的耗電量還低!即使在進行重度任務時,功耗也很少會超過100瓦(M2 Pro版本可能會略高一些,但仍然遠低於同效能的傳統X86桌機)。

這麼低的功耗,意味著幾個好處:首先,它省電,長期下來可以為你節省不少電費。其次,發熱量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它的散熱表現那麼好,風扇幾乎不用怎麼轉動。第三,對於某些需要長時間開機的應用情境,例如作為伺服器或智慧家庭中樞,Mac mini也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我舊的Windows電腦周邊設備可以用在Mac mini上嗎?

大部分情況下,答案是可以的! 這也是Mac mini非常友善的一個特點。

  • 鍵盤與滑鼠: 絕大多數的USB有線或無線鍵盤滑鼠,只要是標準的HID(人機介面設備)規格,都可以直接插在Mac mini上使用。Mac mini會自動辨識並安裝驅動。當然,一些Windows專用的快捷鍵功能可能無法直接對應,但基本功能絕對沒問題。
  • 螢幕: 只要你的螢幕有HDMI輸入(這是最常見的),就可以直接用HDMI線連接到Mac mini。如果螢幕支援DisplayPort,也可以透過Thunderbolt to DisplayPort的轉接線或傳輸線連接。Mac mini幾乎支援所有主流的顯示器規格。
  • 外接硬碟/隨身碟: 大部分格式化為exFAT或FAT32的隨身碟和外接硬碟,Mac mini都能直接讀取。NTFS格式的Windows硬碟,Mac mini預設只能讀取不能寫入,但你可以透過安裝第三方驅動程式來實現寫入功能。如果你未來需要購買新的外接硬碟,建議格式化為exFAT或APFS(Mac專用格式),這樣Mac mini能完美支援。
  • 印表機/掃描機: 大部分主流品牌的印表機和掃描機,Apple的macOS都有內建驅動支援,或者你可以到製造商官網下載Mac版的驅動程式。

總之,Mac mini的兼容性非常好,這讓很多從Windows平台轉移過來的用戶可以無縫接軌,省下了額外購買周邊設備的費用,這也是我個人非常喜歡它的一點!

我的Mac mini使用心得與總結:真的是超值小鋼砲!

說了這麼多,最後我想分享一下我使用Mac mini的真實感受。入手Mac mini之後,我真的覺得它是一台「超值的小鋼砲」!

我的M2 Mac mini,配上16GB記憶體和512GB SSD,每天承擔著我內容創作的重任。無論是同時開啟Final Cut Pro剪輯4K影片、多軌音訊編輯的Logic Pro、還是幾十個瀏覽器分頁外加Photoshop,它都能遊刃有餘,幾乎沒有出現過卡頓。以前用Windows電腦時,光是開啟Chrome瀏覽器分頁一多,風扇就狂轉,現在Mac mini卻能一直保持安靜,真的讓人驚艷。

它的體積小巧,讓我的桌面變得非常整潔,這對於像我這樣喜歡簡約工作環境的人來說,簡直是完美。而且,能夠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螢幕、鍵盤和滑鼠,也讓我的工作體驗更加個人化。

最重要的是,相較於其他Mac產品線,Mac mini的價格真的非常親民,尤其是基本款的M2 Mac mini,用不到兩萬塊的價格就能體驗到Apple Silicon的強大效能和macOS的流暢操作,我覺得這根本就是「入門Mac世界的最佳門票」!

總之,如果你正在考慮入手一台Mac,對性能有一定要求但預算又有限,而且不需要移動性,那麼Mac mini絕對是你應該優先考慮的選項。好好評估你的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配置,相信我,Mac mini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它會成為你高效工作的最佳夥伴,讓你愛不釋手!

Mac mini多少錢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