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詠有AI嗎?深度解析聯詠科技在智慧顯示與影像處理領域的AI佈局與實力

欸,最近朋友小陳問我:「欸,你對科技那麼懂,到底聯詠有沒有AI啊?我看他們家晶片好像很厲害,但AI這塊是不是別的廠商才比較專精?」這個問題其實還蠻有代表性的,很多人可能都隱約知道聯詠(Novatek)在顯示驅動晶片(DDIC)和系統單晶片(SoC)領域是個巨頭,幾乎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許多螢幕、智慧家電、甚至車用顯示器裡頭,都可能隱藏著聯詠的「心臟」。但一提到「AI」,大家往往會先想到NVIDIA、Qualcomm這類晶片巨頭,或是雲端AI服務商,聯詠這個「幕後英雄」是不是也有AI實力呢?

答案是:當然有,而且聯詠不僅僅有AI,它更是將AI技術深植於其核心產品線中,悄悄地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智慧裝置裡。聯詠的AI策略,不是追求單純的「AI算力」極限,而是更專注於將AI應用落地,透過其在顯示與影像處理的深厚積累,打造出更智慧、更高效、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簡單來說,聯詠的AI是那種你看不到,卻時時刻刻都在為你提升體驗的「智慧引擎」。

聯詠AI佈局的核心基石:顯示與影像處理

要理解聯詠的AI實力,我們得先從它的本業說起。聯詠科技之所以能穩居全球顯示驅動晶片與時序控制器(T-Con)的龍頭地位,靠的就是它在影像處理上的多年耕耘。當今的顯示器,不再只是單純顯示畫面,它需要處理HDR(高動態範圍)、廣色域、高刷新率,甚至還要支援局部調光(Local Dimming)等複雜功能。這些技術如果沒有AI的加持,是很難達到最佳效果的。

聯詠DDIC裡的「隱形AI」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即使是我們每天在看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視螢幕裡面的顯示驅動晶片,聯詠也悄悄地融入了AI技術。這些AI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智慧畫質優化:聯詠的DDIC整合了AI演算法,能夠即時分析輸入的影像內容。舉例來說,當你播放一部電影時,AI會自動識別場景是黑暗的夜景、還是明亮的白天,進而精準地調整對比度、亮度、色彩飽和度。過去這些是固定的演算法,現在有了AI,它能更「聰明」地根據不同內容進行動態優化,讓畫面看起來更生動自然。
  • HDR/SDR轉換增強:目前市面上的影音內容格式多元,有的支援HDR,有的還是SDR。聯詠的AI能夠智能地將SDR內容提升至接近HDR的視覺效果,同時也能最佳化HDR內容在不同亮度面板上的呈現,避免過曝或細節缺失。這對於提升觀看體驗來說,可說是功不可沒。
  • 局部調光與分區背光控制:高階電視常有的「局部調光」技術,需要精準控制成百上千個背光分區的亮度。AI在這裡扮演著核心角色,它能基於影像內容的分析,智慧地控制每個分區的明暗,從而實現更深邃的黑色和更耀眼的白色,顯著提升畫面對比度。聯詠在這方面的AI演算法累積了深厚的經驗。
  • 面板老化補償:顯示面板長期使用可能會出現亮度不均或顏色偏差。聯詠的AI技術可以透過感測器收集數據,並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對這些偏差進行補償,延長面板的使用壽命並維持畫質的一致性。

我個人認為,聯詠在DDIC中融入AI,是個非常聰明的策略。這不僅讓傳統的驅動晶片有了「第二春」,更讓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具備了獨特的競爭力。畢竟,顯示效果好壞,直接影響了用戶的觀感,而AI正是提升這種觀感的最佳利器。

聯詠SoC裡的「智慧大腦」:從智慧家庭到車用電子

除了顯示驅動,聯詠在系統單晶片(SoC)領域的AI佈局更是廣泛而深入。他們的SoC廣泛應用於智慧電視、IP Camera(網路攝影機)、智慧家電、以及近年來快速成長的車用電子市場。這些產品都對AI能力有著旺盛的需求。

智慧電視SoC的AI賦能

現代智慧電視早已不只是一個顯示器,它更是一個家庭娛樂中心和智慧家庭的樞紐。聯詠的智慧電視SoC在AI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 AI畫質處理引擎:這可說是聯詠SoC的招牌功能之一。它包含AI超解析度(Super Resolution)、AI降噪、AI動態補償(MEMC)等技術。AI超解析度能將低解析度的內容升級到4K甚至8K畫質,而AI降噪則能有效消除影片中的雜訊,讓畫面更純淨。MEMC則能透過AI演算法預測並生成中間幀,讓快速移動的畫面更加流暢,告別殘影。
  • AI語音助理整合:許多智慧電視都內建語音控制功能。聯詠的SoC能夠支援遠場語音識別,並且具備AI語音喚醒、語音指令理解等能力,讓使用者可以輕鬆用語音操控電視,甚至查詢天氣、控制智慧家電。
  • 智慧場景辨識:AI能識別電視正在播放的內容類型,例如是體育賽事、電影、新聞節目還是遊戲。根據不同內容,AI會自動調整畫面模式和音效模式,提供最佳的觀影體驗。想像一下,當你在看足球賽時,電視會自動開啟體育模式,畫面更流暢,音效也更具臨場感。

IP Camera與影像監控SoC的AI進化

聯詠在影像監控領域也佔據重要地位。傳統的監控攝影機只是錄影,而搭載聯詠AI SoC的網路攝影機,則搖身一變成為「智慧監控大師」:

  • 智慧物件辨識:這是最核心的功能。聯詠的AI晶片能精準區分「人」、「車」、「寵物」等不同物件,減少誤報。例如,只在偵測到有人闖入時才發出警報,而不會因為貓狗經過就觸發。
  • 人臉識別與屬性分析:部分高階監控方案支援人臉辨識,甚至可以分析性別、年齡段等屬性。這對於商業場景(如門禁系統、人流分析)或特定安全需求有很大幫助。
  • 行為分析:AI能識別異常行為,如徘徊、翻越圍牆、物體遺留或被盜走。這極大地提升了監控系統的預警能力。
  • 邊緣AI運算:聯詠的IP Camera SoC通常會內建AI加速單元(NPU),將AI運算直接在攝影機本地完成,而不是將所有影像都上傳到雲端處理。這不僅降低了網路頻寬需求,提升了反應速度,也更好地保護了用戶隱私。

這類型的AI應用,對於提升監控效率和準確性是革命性的。我認為,聯詠透過提供邊緣AI解決方案,讓智慧監控不再是高門檻的奢侈品,而是能夠普及到更多商業和居家場景的實用工具。

車用電子SoC的AI前景

近年來,聯詠也積極佈局車用電子市場,特別是車載資訊娛樂系統(IVI)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用AI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長:

  • AI在IVI系統中的應用:聯詠的SoC可以支援多螢幕顯示、語音控制、手勢識別等功能。AI能夠優化車載導航的語音互動,並根據駕駛習慣提供個人化服務。
  • AI在ADAS中的潛力:雖然目前聯詠在ADAS晶片上可能尚未達到NVIDIA或Mobileye的頂級水準,但他們正努力將AI技術應用於車內監控(DMS,Driver Monitoring System)和環景影像系統。例如,透過AI識別駕駛者的疲勞狀態、分心駕駛等,提升行車安全。
  • 影像處理與融合:車用感測器(攝影機、雷達等)會產生大量數據,AI可以有效地融合這些數據,生成更準確的環境感知資訊,為駕駛輔助系統提供決策依據。

車用電子市場對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極高,聯詠憑藉其在影像處理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結合AI,正逐步在這個新興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聯詠的AI硬體與軟體佈局:兼顧效能與易用性

光有AI演算法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強大的硬體來支援運算,同時還要有方便開發者使用的軟體工具。聯詠在這兩方面都有明確的策略:

整合專用AI加速單元(NPU/DSP)

為了確保AI運算效率,聯詠的許多AI SoC都內建了專用的AI加速單元,通常稱為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經過AI優化。這些單元專為神經網路運算設計,能以更低的功耗提供更高的AI推理效能。這使得聯詠的晶片能夠在設備端(Edge)進行即時的AI處理,減少對雲端運算的依賴,不僅提升了反應速度,也更好地保護了用戶隱私。

以我的觀察,聯詠的NPU策略是傾向於針對特定應用場景進行優化,而不是追求通用型AI晶片的最高算力。這使得他們在成本控制和功耗表現上更具優勢,非常適合大量出貨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提供完善的AI開發工具與生態系

聯詠深知,晶片設計出來後,還需要有方便開發者在其晶片上部署AI模型的工具。因此,他們通常會提供以下軟體支援:

  • AI開發套件(SDK):包含用於模型轉換、優化和部署的工具鏈。支援主流的AI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等。
  • 參考設計與解決方案:提供基於其AI晶片的完整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快速開發產品,縮短上市時間。
  • 技術支援與合作夥伴生態系:與第三方AI演算法公司、軟體開發商合作,共同推動AI應用落地。

這種「硬體+軟體+生態系」的全面佈局,讓聯詠在AI領域不僅僅是提供晶片,更是提供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這對於他們的客戶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

我的觀點:聯詠在AI領域的獨特價值與市場地位

回過頭來,小陳問的「聯詠有AI嗎?」,其實問的不是聯詠有沒有「像NVIDIA那樣訓練大型模型的AI超級電腦」,而是問聯詠有沒有能力將AI技術應用於其產品,並產生實際價值。從上述分析來看,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聯詠的AI策略非常成功,並且有其獨特的市場定位。

聯詠的AI策略可以總結為「普惠型AI的踐行者」。他們不像某些晶片巨頭那樣,主攻高算力、通用型的AI應用,而是專注於將AI技術整合到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中,讓AI變得更普及、更實用、更具性價比。

聯詠的優勢在於:

  1. 深厚的影像處理底蘊:AI在顯示和影像領域的應用,聯詠憑藉其多年累積的know-how,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比一般AI公司更懂如何讓影像「看起來更好」。
  2. 龐大的市場出貨量:聯詠在DDIC和SoC的巨大市佔率,意味著他們的AI技術能迅速被成千上萬的裝置採用,形成規模效應。這也讓他們能更快地迭代和優化AI演算法。
  3. 邊緣AI的精準定位:聯詠的AI晶片更多是專注於邊緣運算,這符合當前物聯網(IoT)和智慧裝置的發展趨勢。在本地處理AI任務,不僅降低了延遲,也提高了數據安全性。
  4. 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透過優化設計和規模生產,聯詠能夠提供具備AI能力但成本效益極高的晶片,這對於廣大的消費性電子市場來說至關重要。

所以,如果你下次再拿起智慧型手機,或者打開家裡的智慧電視,或者看到監控攝影機在運作時,心裡可以想一下,說不定背後就有聯詠的AI晶片在默默地為你服務呢!它可能沒有聲稱自己是「AI晶片」,但它的確將AI的精髓融入了產品功能之中,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智慧便捷。聯詠的AI,更多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存在,這也正是它最迷人之處。

常見相關問題

聯詠的AI晶片主要應用在哪裡?

聯詠的AI晶片,或者更精確地說,是整合了AI加速單元與演算法的SoC與DDIC產品,主要應用於對顯示畫質與影像處理有高度需求的智慧裝置。最常見的應用包括:

  • 智慧電視:利用AI進行畫質增強、超解析度升頻、動態補償(MEMC)、語音控制與智慧場景辨識。幾乎所有你在高階智慧電視上看到的「AI畫質引擎」,很可能就有聯詠的技術成分在裡面。
  •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在顯示驅動晶片中融入AI,用於自適應亮度、HDR優化、色彩管理和面板老化補償,讓你的螢幕顯示效果更上一層樓。
  • 網路攝影機(IP Camera)與監控系統:透過AI實現精準的人形/車輛偵測、人臉辨識、異常行為分析、以及智慧追蹤功能,大幅提升監控效率並減少誤報。這些AI運算多半在攝影機本地完成,兼顧效率與隱私。
  • 車用電子:主要應用於車載資訊娛樂系統(IVI),提供智慧化的多媒體體驗和語音互動。未來也將進一步滲透到駕駛輔助系統(ADAS),特別是車內監控(DMS)和環景影像處理方面。
  • 其他物聯網(IoT)智慧裝置:例如智慧家電的顯示螢幕優化,或者一些具備視覺感知能力的邊緣運算裝置。

總之,只要是需要處理影像輸入或輸出,並且對「智慧化」有需求的產品,都可能是聯詠AI技術的應用場景。

聯詠的AI技術是否領先業界?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定義「領先」的標準。如果以「通用型AI算力」或「訓練大型AI模型」的指標來看,聯詠確實無法與NVIDIA這類專攻AI運算卡的巨頭相提並論。畢竟,它們的產品定位和目標市場是不同的。

然而,如果從「將AI技術應用於特定領域並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角度來看,聯詠在顯示與影像處理的AI應用上,絕對是業界的領先者之一。他們在這些垂直領域的AI技術,具備以下領先優勢:

  • 市場佔有率:聯詠在顯示驅動晶片和時序控制器市場的長期領導地位,意味著其AI技術能隨著產品大量出貨而快速普及,影響力巨大。
  • 專業深度:聯詠在畫質處理、影像識別等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大量專利和Know-how。它們的AI演算法是針對顯示和影像應用進行深度優化的,而非通用型AI。
  • 成本效益:聯詠的AI解決方案,通常在提供足夠效能的同時,還能保持極高的成本效益。這使得客戶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為產品增添AI功能,加速AI的普及。
  • 邊緣AI專長:在許多需要即時、低功耗AI處理的場景(如IP Camera、智慧電視),聯詠的邊緣AI晶片表現出色,這正是目前產業發展的趨勢。

因此,可以這麼說,聯詠的AI技術在「特定應用領域的落地能力與普惠性」方面,是絕對領先的。

聯詠的AI與其他競爭者有何不同?

聯詠的AI策略與其他競爭者,特別是那些通用型AI晶片廠商(如NVIDIA、Qualcomm、MediaTek的部分產品線),存在顯著差異:

  1. 垂直整合與應用專注:
    • 聯詠:其AI能力深度整合在其核心的DDIC和SoC產品中,高度專注於顯示畫質優化、影像分析與邊緣智慧。AI是為其既有產品線服務,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和競爭力。他們更像是「應用導向」的AI公司。
    • 其他競爭者(部分):可能更傾向於提供通用的AI運算平台或AI加速器IP,讓客戶自行開發和部署AI應用。它們的AI可能更注重通用性和最高算力。
  2. 邊緣AI與功耗效益:
    • 聯詠:極度重視在裝置端(Edge)進行AI運算,其晶片設計在提供足夠AI推理能力的同時,能有效控制功耗和成本。這使得AI能廣泛應用於對功耗敏感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 其他競爭者:部分廠商可能在追求更高算力時,會犧牲一部分功耗效益,更適用於資料中心或高效能運算場景。
  3. 生態系統與客戶群:
    • 聯詠:與全球主要的面板廠、電視品牌、安防設備商等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其AI解決方案是基於這些客戶的實際需求和產品特性量身定制的。
    • 其他競爭者:可能服務更廣泛的AI開發者社群,從研究機構到雲端服務商,應用場景更多元。

簡而言之,聯詠的AI更像是「為顯示而生,為影像而智」,它並非要成為通用AI的霸主,而是要成為特定領域AI應用的最佳實踐者和推動者。這種差異化策略,讓聯詠在競爭激烈的半導體市場中,穩固地佔據了自己的獨特位置。

一般消費者是否能接觸到聯詠的AI產品?

當然可以!而且你很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每天都在接觸聯詠的AI產品了!

聯詠是一家「幕後英雄」型的晶片設計公司,它不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而是將晶片銷售給三星、LG、Sony、TCL、小米、華為等全球知名的電子產品品牌商。這些品牌商再將聯詠的晶片整合到他們生產的產品中,銷售給我們消費者。

所以,當你:

  • 使用一支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它的螢幕顯示驅動晶片很可能就是聯詠的,其中就可能包含AI畫質優化技術。
  • 觀看一台智慧電視,尤其是一些具備「AI畫質引擎」功能的電視,其內部SoC很可能採用了聯詠的解決方案,你的視覺體驗正在被聯詠的AI提升。
  • 使用家中的網路攝影機(IP Camera)進行監控,如果它具備人形偵測、智慧追蹤或人臉識別功能,那麼裡頭的AI晶片就有可能是聯詠的。
  • 駕駛一部新世代的汽車,其中的車載資訊娛樂系統(中控螢幕)或某些智慧駕駛輔助功能,也可能採用聯詠的相關晶片方案。

所以,儘管聯詠的品牌名稱不會出現在你購買的產品外包裝上,但它的AI技術,早已深入我們的數位生活,默默地提升著我們使用各種智慧裝置的體驗。這就是晶片設計公司的魅力所在——它們是科技創新的基石,讓各種酷炫的功能得以實現!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