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深入解析、預防與治療全攻略
嘿,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啊?最近小明下班回家,洗澡的時候突然覺得「那裡」怪怪的,尿尿會有點刺痛,甚至還有點黃黃的分泌物跑出來。他心裡頭開始忐忑不安:「天啊,我這是怎麼了?會不會是尿道發炎啊?這種尷尬的問題,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是不是撐一撐,過幾天就沒事了?」
Table of Contents
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答案是:通常不會,而且拖延可能會很糟糕!
你或許也和小明一樣,有著「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的疑問。直白地告訴你,尿道發炎,尤其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通常是不會自己好的!而且,如果你選擇拖延不治療,不僅症狀會持續惡化,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到時候可就不是「尷尬」能形容的了,搞不好還會影響到你的「下半身」幸福和健康喔!所以,一旦發現有異狀,真的建議你趕快去泌尿科報到,讓專業的醫生來幫你找出原因並對症下藥,這才是最聰明、也最負責任的做法啦!
男生尿道發炎,到底是什麼碗糕?
講到「尿道發炎」,其實它在醫學上叫做「尿道炎」(Urethritis)。簡單來說,就是你的尿道——那個負責把尿液排出體外的通道——發生了炎症反應。它就像一條水管,如果裡面有細菌或受到刺激,就可能發炎、紅腫,讓你很不舒服。
常見原因大解析:誰是「GG」不舒服的幕後黑手?
造成男生尿道發炎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還是感染,特別是細菌感染。根據我的臨床觀察和醫學知識,主要可以分成這幾大類:
- 性傳染感染(STI)引起的尿道炎:
- 淋病性尿道炎 (Gonococcal Urethritis, GU): 這算是最惡名昭彰的一種了,由「淋病雙球菌」引起。它的症狀通常比較急、比較嚴重,分泌物會比較多,而且是濃稠的黃色或黃綠色膿狀物,有些人還會伴隨尿道口紅腫、刺痛。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這個細菌可是會往上跑,引起睪丸炎、副睪炎,甚至影響生育能力,可不是開玩笑的喔!
- 非淋病性尿道炎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NGU): 顧名思義,就是排除了淋病以外的尿道炎。這個範圍就廣啦,常見的致病原包括「披衣菌 (Chlamydia trachomatis)」、「黴漿菌 (Mycoplasma genitalium)」、「尿漿菌 (Ureaplasma urealyticum)」等等。這類的症狀通常會比較輕微,可能只是輕微的尿道搔癢、灼熱感,或是有透明、少量的分泌物。正因為症狀不明顯,很多人會輕忽,導致延誤治療,反而讓感染變成慢性,更難處理。據台灣疾管署的資料顯示,披衣菌感染在年輕族群中很常見,但因為症狀不明顯,常常被忽略。
- 陰道滴蟲 (Trichomonas vaginalis): 雖然在男生身上相對少見,但也是可能引起尿道炎的一種性傳染病。
- 單純皰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有時候生殖器皰疹的病灶如果長在尿道口或尿道內,也可能引起尿道發炎。
- 非性傳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
- 其他細菌感染: 有些不是經由性行為傳播的細菌,像是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等,也可能經由泌尿道系統逆行性感染,導致尿道發炎。這在女性比較常見,但男生如果衛生習慣不佳,或是做過一些泌尿道侵入性檢查或手術,也有可能發生。
- 化學性或物理性刺激: 有些男生對某些化學物質會過敏,像是肥皂、沐浴乳、殺精劑,甚至是有些內褲的材質,都可能刺激到尿道口,導致發炎。另外,像是一些泌尿道檢查(例如尿道鏡檢查)或放置導尿管,也可能對尿道造成物理性傷害,引發炎症反應。
這症狀,你是不是也有?尿道發炎的常見警訊
如果你發現自己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或多種症狀,那就要警惕了,很可能是尿道發炎的徵兆喔!別鐵齒,趕快去檢查吧!
- 尿道口搔癢、灼熱感: 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感覺GG前端癢癢的、熱熱的,特別是在排尿的時候,那種灼熱刺痛感更是明顯。
- 排尿疼痛、灼熱: 俗稱「尿尿會痛」,這是因為尿道發炎、紅腫,當尿液流經發炎的尿道時,就會產生劇烈的刺痛感。
- 頻尿、尿急: 總覺得膀胱好像沒裝多少尿,卻一直想上廁所,而且一有尿意就憋不住。
- 尿道分泌物: 這是尿道發炎最明確的信號之一。分泌物的顏色和性狀可能因感染原而異:
- 淋病通常是黃色或黃綠色膿狀,量多。
- 非淋病性尿道炎則可能是透明、白色或少量乳狀,有時只有在早上起床時會發現褲子上有一點點濕濕的。
- 尿道口紅腫: 觀察一下GG前端的尿道口,有沒有比平常更紅、更腫,甚至有點滲液?
- 褲子上有異樣斑點: 有些人會在內褲上發現黃色或白色的分泌物乾掉後留下的斑點,這也是分泌物的跡象。
- 下腹部疼痛或會陰部不適: 雖然不常見,但有些嚴重的發炎可能會引起下腹部或會陰部(就是蛋蛋和肛門之間那塊區域)的不適感。
我曾經遇過一位年輕患者,他一開始只是覺得「下面」有點癢,分泌物也不多,以為是天氣熱沒洗乾淨。拖了兩週才來就醫,結果一檢查,哇!是披衣菌感染,而且因為拖太久,已經有點擴散的趨勢。所以真的,這些小症狀別輕忽,它們可能都是身體在給你發出警報!
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為什麼不要賭運氣!
再強調一次,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答案是「很難」!為什麼我會這麼肯定呢?原因很簡單,就像你家裡的水管漏水了,你不去修,它會自己停止漏水嗎?當然不會!尿道發炎也是同樣的道理。
為什麼不會自己好?
大多數的尿道發炎,尤其是有症狀的,都是由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引起的。這些微生物可不會乖乖地自己消失,它們會在你的尿道裡不斷繁殖、搞破壞。我們的身體雖然有免疫系統,但對於這種特定部位的感染,單靠自身抵抗力通常不足以清除病原體。尤其是像淋病、披衣菌這類病原菌,它們非常狡猾,擅長躲避免疫系統的追殺,而且繁殖速度又快。如果沒有抗生素這種「外援」的介入,它們只會越生越多,讓發炎症狀越來越嚴重。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身體是個戰場,細菌是敵人。沒有醫生開的抗生素,就好比你的軍隊沒有足夠的武器彈藥,就算能撐一陣子,最終還是會被敵人攻陷。所以,指望它「自己好」,無異於在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
不治療的潛在風險,你敢承擔嗎?
如果你抱著僥倖的心態,覺得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選擇不治療,那可能會面臨一系列嚴重的健康風險,這些風險可能遠遠超乎你的想像,甚至會影響你未來的性福和生育能力:
- 慢性尿道炎: 最常見的結果。急性發炎如果沒有根治,細菌可能會在尿道裡「紮根」,導致症狀反覆發作,時好時壞,變成慢性病。慢性尿道炎不僅難以根治,症狀也可能長期困擾你。
- 感染向上蔓延: 這是最危險的。尿道就像一條路,如果細菌在這條路上沒被清除,它們就可能「沿路」往上跑,侵犯到其他泌尿生殖器官,像是:
- 膀胱炎: 引起頻尿、尿急、膀胱區疼痛。
- 攝護腺炎(Prostatitis): 攝護腺是男性的重要腺體,發炎會導致會陰部、下腹部疼痛、排尿困難、射精疼痛等,非常惱人且難治。
- 副睪炎(Epididymitis): 副睪位於睪丸後方,是精子成熟和儲存的地方。副睪發炎會引起睪丸部位的劇烈疼痛、腫脹、發燒,如果不治療,可能導致副睪管阻塞,進而影響精子的輸運,導致不孕。
- 睪丸炎(Orchitis): 極少數情況下,感染可能直接影響到睪丸本身,導致睪丸紅腫、劇痛,這對男性的生育功能會造成非常大的威脅。
- 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 最嚴重的後果,感染從膀胱、輸尿管一路蔓延到腎臟,會引起高燒、畏寒、腰痛等全身性症狀,嚴重時可能損害腎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 尿道狹窄: 長期的炎症反應可能導致尿道組織纖維化、形成疤痕,使尿道變窄,排尿會變得非常困難、費力,需要透過手術才能解決,非常麻煩。
- 不孕症: 特別是淋病或披衣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病菌可能向上感染到副睪、睪丸,造成精子生成或輸運障礙,最終導致男性不孕。
- 傳染給性伴侶: 如果是性傳染病引起的尿道炎,你拖著不治療,每一次的性行為都可能把病菌傳染給你的性伴侶。這樣不僅不負責任,也會讓疾病在關係中持續循環,很糟糕。
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這真的不是危言聳聽。所以,當身體給你發出訊號時,千萬別心存僥倖,以為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這句話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個會害了你的誤解。
醫生會怎麼幫你診斷?別害羞,勇敢就醫!
既然了解了尿道發炎的嚴重性,那麼一旦出現症狀,勇敢踏入診間就是你最明智的選擇。去哪裡看呢?泌尿科是首選,感染科醫生也行。別害羞,醫生看過千百種案例,你的「尷尬」對他們來說只是專業的一部分。
診斷流程:醫生會問什麼?會檢查什麼?
當你走進診間,醫生通常會依循一套標準流程來幫你診斷,好找出尿道發炎的真正原因:
- 詳細詢問病史:
- 症狀: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症狀?有哪些症狀?尿道口有沒有分泌物?分泌物的顏色、量、性狀如何?排尿時會不會痛?痛的程度?
- 性生活史: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環,醫生可能會問你最近有沒有新的性伴侶?有沒有不安全性行為?有沒有使用保險套?雖然有點隱私,但請務必坦誠相告,這有助於醫生判斷是否為性傳染病。
- 用藥史/過敏史: 有沒有在服用其他藥物?有沒有對任何藥物過敏?
- 近期有無外傷或泌尿道檢查: 有沒有做過導尿、膀胱鏡等侵入性檢查?
我常常跟我的病患說:「醫生不是來審判你的,我們只是想幫你找出問題、解決問題。你說得越詳細,我就能越快、越準確地幫到你。」所以,別有壓力,就當作是和醫生一起偵探你的身體。
- 身體檢查:
- 醫生會觀察你的尿道口有沒有紅腫、分泌物,輕輕擠壓尿道看是否有膿液流出。
- 有時候也會觸診你的下腹部、陰囊(檢查是否有副睪炎、睪丸炎的跡象)。
- 尿液檢查:
- 尿液常規分析: 最基本也重要的一步。醫生會要求你提供「中段尿」樣本(就是先排掉一點點尿,再把中間的尿液接到杯子裡)。化驗室會檢查尿液中是否有白血球(代表發炎)、紅血球、細菌等。
- 尿液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 如果常規尿檢有發炎跡象,醫生可能會進一步做細菌培養,找出是哪種細菌在作怪,並測試哪種抗生素對它最有效。這就好像找出敵人的弱點,才能精準打擊。
- 尿道分泌物檢查:
- 分泌物抹片檢查: 醫生會用棉棒輕輕採集尿道口的分泌物,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白血球、細菌、滴蟲等。對於診斷淋病和非淋病性尿道炎非常重要。
- 核酸擴增試驗 (NAAT): 這是診斷淋病和披衣菌感染最準確、最靈敏的方法,可以從尿液或尿道分泌物中直接檢測病原體的基因片段。這就好像直接找出嫌犯的DNA,鐵證如山!這項技術是近年來診斷性病的一大進步,也大大提升了診斷的準確度。
- 性病篩檢:
- 如果懷疑是性傳染病引起的尿道炎,醫生通常會建議你進行其他常見性病的篩檢,例如梅毒、愛滋病(HIV)等,因為性病常常不是單一出現的,可能合併感染。這是為了你的整體健康著想。
治療尿道發炎,有哪些方法可以選?
當醫生確認了尿道發炎的原因後,就會給你量身定做治療方案。記住,專業治療是關鍵,千萬不要聽信偏方或自行買藥!
藥物治療是主力:精準打擊病原體!
大多數尿道發炎都是由感染引起的,所以抗生素就是治療的主力武器!醫生會根據診斷出來的病原體種類,選擇最合適的抗生素:
- 針對淋病性尿道炎: 通常會使用像頭孢曲松(Ceftriaxone)針劑,搭配口服的阿奇黴素(Azithromycin)或多西環素(Doxycycline)。這是因為淋病菌有時候會同時合併披衣菌感染,所以通常會聯合用藥。
- 針對非淋病性尿道炎: 常用的口服抗生素有多西環素(Doxycycline)或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療程通常會比較長,可能需要服用7天到14天。
- 其他細菌感染: 根據尿液培養或藥敏試驗的結果,選擇對症的抗生素,像是喹諾酮類(Quinolones)等。
抗生素治療非常重要,但你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 按時服藥,完成整個療程: 就算症狀改善了,也絕對不能自行停藥!因為細菌可能還沒完全被清除,一旦停藥,剩下的細菌就可能捲土重來,而且還可能產生抗藥性,讓下一次的治療變得更困難。這是我看過很多病患會犯的錯誤,一定要引以為戒!
- 遵從醫囑: 醫生怎麼說你就怎麼做,不要自己亂加量或減量。
- 避免飲酒: 治療期間盡量不要喝酒,酒精可能會影響藥效,也可能加重身體負擔。
- 治療期間避免性行為: 在治療完成且症狀完全消失之前,請暫時禁慾,或是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避免把病菌傳染給伴侶,也避免自己再次感染。
輔助治療與居家照護:讓康復之路更順暢
除了藥物治療,日常的輔助措施和居家照護也對康復非常重要,而且可以幫助你減少不適感:
- 多喝水: 喝足夠的水可以幫助你稀釋尿液,增加排尿次數,把尿道裡的細菌沖刷出來。這是一個非常簡單卻有效的方法!
-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飲品: 像是辛辣食物、咖啡、酒精、碳酸飲料等,這些都可能刺激膀胱和尿道,加重不適。治療期間盡量清淡飲食。
- 保持個人衛生: 每天清洗生殖器,保持清潔乾燥,但不要過度清潔或使用刺激性肥皂。
- 安全性行為: 如果你是性生活活躍的人,請務必堅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這是預防性傳染病,也是預防尿道發炎復發的關鍵。
- 伴侶治療: 如果你的尿道發炎是由性傳染病引起的,那麼你的性伴侶也應該一同接受檢查和治療,即使他們沒有症狀。不然,你們之間就會形成一個「乒乓球效應」,你治好了,他又傳給你,無限循環,永無寧日。這是對彼此負責的態度。
治療期間注意事項,請你務必放在心上:
- 定期回診: 醫生通常會安排你回診,檢查治療效果,確認感染是否完全清除。特別是性傳染病,醫生可能會要求你在療程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再做一次複檢,確保萬無一失。
- 症狀未改善或惡化: 如果服藥幾天後,症狀沒有改善,甚至變得更嚴重,請立即回診告知醫生。這可能是抗生素選擇不對,或者有抗藥性,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如何遠離尿道發炎的困擾?預防勝於治療!
「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就是「根本不要讓它發生」!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重要。掌握以下幾個日常保健小撇步,可以大大降低尿道發炎的風險。
日常保健小撇步,讓GG永遠健康!
- 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 每天清洗生殖器: 特別是包皮內側,因為這裡容易藏污納垢。但清洗時請使用溫和的清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乳或肥皂,以免破壞皮膚的天然屏障。
- 穿著透氣內褲: 選擇棉質或透氣性好的內褲,避免過緊、不透氣的材質,這有助於保持生殖器部位的乾爽,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
- 足夠水分攝取:
- 多喝水: 每天喝足夠的水,讓尿液稀釋,並增加排尿頻率。頻繁排尿能幫助沖刷尿道內的細菌,減少感染的機會。這也是泌尿科醫生最常給的建議之一!
- 安全性行為:
- 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 這是預防性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保護自己和伴侶的關鍵。無論是固定伴侶還是新的伴侶,只要性關係有潛在風險,都請堅持使用保險套。
- 減少性伴侶數量: 性伴侶越多,感染性傳染病的風險就越高。
- 定期健康檢查: 如果你有多重性伴侶或性行為頻繁,建議定期進行性病篩檢,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避免刺激物:
- 避免接觸化學刺激物: 有些男生對洗衣精、潤滑劑、甚至某些避孕藥具的成分過敏,導致尿道口刺激發炎。如果懷疑是這些原因,請盡量避免使用。
- 減少攝取刺激性飲食: 咖啡、酒精、碳酸飲料、辛辣食物等,可能會刺激泌尿道,如果發現會引起不適,就盡量少碰。
- 不憋尿:
- 有尿意時就去上廁所,不要長時間憋尿。憋尿會讓細菌有更多時間在膀胱和尿道中繁殖,增加感染風險。
根據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的衛教資訊,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性行為安全,是預防尿道發炎最根本也最有效的方法。這不僅能讓你遠離尿道發炎的困擾,對整體健康都有益處。
大家都在問:關於男生尿道發炎的常見問題Q&A
在我多年的衛教經驗中,發現大家對於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這個議題,延伸出許多疑問。下面我整理了一些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並提供詳細的解答,希望能幫你解惑。
尿道發炎跟性病有關係嗎?
這是一個非常常見也相當重要的問題。答案是:有很大的關係!
事實上,在男性尿道發炎的案例中,絕大多數(特別是有明顯分泌物或急性症狀的)是由性傳染病(STI)引起的。最常見的性病病原體就是淋病雙球菌和披衣菌。這兩種病原體會透過不安全性行為傳播,進而引起尿道發炎。
當然,這並不代表所有尿道發炎都是性病。少數情況下,尿道發炎可能是由非性傳染的細菌(如大腸桿菌)、物理性刺激或化學物質過敏引起。但只要你過去有不安全性行為,或者有多重性伴侶,醫生在診斷時一定會高度懷疑性病感染,並建議你進行性病篩檢。所以,當你聽到醫生問及性行為史時,請務必坦誠相告,這能幫助醫生更快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千萬別因為害羞而隱瞞,這樣反而會延誤治療,甚至讓感染惡化或傳染給伴侶。
尿道發炎會傳染給伴侶嗎?
這要看引起尿道發炎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你的尿道發炎是由性傳染病(例如淋病、披衣菌、滴蟲、皰疹病毒等)引起的,那麼答案是肯定的,會傳染給性伴侶!
在有性行為的情況下,這些病原體很容易透過體液交換或黏膜接觸傳播給對方。即便你的伴侶目前沒有任何症狀,他們也可能已經被感染,成為無症狀帶原者,並且將病原體傳播給其他人,或者在未來出現症狀。因此,如果你的尿道發炎被診斷為性傳染病所引起,那麼你的性伴侶也應該一同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這是一個負責任、也對關係有利的行為。這也就是所謂的「伴侶治療」,避免「乒乓球效應」的發生,讓感染在你和伴侶之間反覆傳播。
如果尿道發炎是由非性傳染因素引起,例如物理刺激、化學刺激或一些非性傳播的細菌感染,那麼通常不會直接傳染給伴侶。但即便如此,治療期間也建議避免性行為,讓尿道有充分的時間恢復,減少不適,並預防其他繼發性感染。
治療好了還會復發嗎?
尿道發炎在治療後是有可能復發的,但這主要取決於幾個因素:
- 是否完成整個療程: 這是最常見的復發原因!很多人看到症狀改善了就自行停藥,結果細菌沒有被完全清除,過一段時間又會捲土重來。記住,一定要按照醫生的指示,把所有的藥吃完,即使症狀消失了也要堅持。
- 是否再次接觸感染源: 如果你是性傳染病引起的尿道炎,但在治療後又進行了不安全的性行為,或者你的性伴侶沒有一同接受治療而導致你再次被感染,那麼復發的機率就非常高。因此,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避免高風險性行為、伴侶一同治療,都是非常重要的。
- 是否有其他潛在問題: 某些男性可能存在尿道結構異常、攝護腺肥大、免疫力低下等問題,這些都可能增加尿道發炎的復發風險。在這種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進一步檢查,找出潛在的問題並加以處理。
- 個人衛生習慣: 如果平時的個人衛生習慣不佳,也會增加尿道再次感染的機會。
所以,治療後的持續性防護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避免復發的關鍵。如果你發現治療後不久又出現症狀,請不要猶豫,立即回診,這可能是抗藥性或其他問題的徵兆。
我可以自己去藥局買藥吃嗎?
強烈不建議你自己去藥局買藥吃! 尤其是在台灣,抗生素是處方藥,需要醫生開立處方才能購買,這也是為了你的健康著想。
原因很簡單:
- 無法確診病因: 你無法確定你的尿道發炎究竟是哪種細菌引起的,是淋病?披衣菌?還是其他細菌?不同的病原體需要不同的抗生素才能有效治療。盲目用藥可能根本無效,甚至會延誤病情。
- 可能產生抗藥性: 亂用抗生素、或者劑量不對、療程不足,都可能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一旦產生抗藥性,未來在面對這種細菌感染時,常用的抗生素就可能失去作用,導致治療困難。這是全球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
- 掩蓋真實病情: 某些藥物可能會暫時緩解症狀,但卻沒有真正殺死病原體,反而會掩蓋了真實的病情,讓你誤以為自己好了,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導致病情惡化或轉為慢性。
- 副作用風險: 抗生素不是萬靈丹,它有自己的副作用。不經醫生評估就自行用藥,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或傷害。
所以,當你懷疑自己尿道發炎時,最正確、最負責任的做法就是儘快尋求專業泌尿科醫生的幫助,讓他們進行診斷並開立正確的藥物。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為公共衛生盡一份心力。
尿道發炎會影響生育能力嗎?
這個問題是很多男性非常關心的,答案是:是的,如果尿道發炎沒有及時和有效治療,確實有可能影響到男性的生育能力。
特別是那些由性傳染病(如淋病、披衣菌)引起的尿道炎,由於病原體具有向上蔓延的特性,它們可能會從尿道逆行感染到更深層的生殖系統,包括:
- 副睪(Epididymis): 副睪是精子成熟和儲存的場所。如果感染引起副睪炎,炎症反應可能導致副睪管堵塞、纖維化,使得精子無法順利排出,進而影響精子的運輸功能。
- 輸精管: 如果副睪炎或攝護腺炎嚴重,也可能波及輸精管,導致其堵塞。
- 睪丸(Testis): 雖然較不常見,但嚴重的感染也可能導致睪丸炎,直接影響到精子的生成功能。
這些情況都可能導致梗阻性無精症或精子質量下降,最終造成男性不孕。此外,一些慢性炎症也可能導致精液的環境改變,不利於精子的存活和活力。
因此,如果你有生育計畫,或是還沒有生育計畫但希望保留生育能力,那麼及早發現並徹底治療尿道發炎就顯得尤為重要。別再想著「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這種僥倖心理真的可能讓你付出沉重代價。
結論:健康不能等,請給專業機會!
回到最初的問題:「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我想,現在你心裡應該很清楚了:通常不會,而且自行拖延的風險極高!身體給出的警訊,就像車子儀表板上的紅燈,它在提醒你「出問題了,趕快處理!」如果你對此視而不見,小問題很可能就會滾雪球般變成大麻煩,甚至影響到你一輩子的健康和「性」福。
我一直相信,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任,才是真正的男子漢。當你的「小弟弟」發出求救訊號時,別再猶豫或覺得尷尬了!趕快去掛號泌尿科,讓專業的醫生來幫你找出原因、給予正確的治療。這不僅是對自己身體的負責,也是對你所愛的人的負責。
記住,健康是最大的財富,沒有什麼比它更重要。所以,別再賭運氣,也別再想著「男生尿道發炎會自己好嗎」這種事,趕快行動吧!你的健康,值得你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