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朝奏九重天是誰:探究這句詩詞背後的歷史人物與故事
您是否曾耳聞「一封朝奏九重天」這句詩詞,並好奇它所指涉的究竟是誰?這句氣勢磅礴、帶有深厚歷史重量的詩句,其實指向的是一位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唐代文人。本篇文章將深入探究「一封朝奏九重天」的完整出處、其背後所蘊含的歷史背景,以及這位敢於直諫、名垂千古的關鍵人物——他對中國文化的深遠影響。
Table of Contents
詩詞溯源:
「一封朝奏九重天」的完整詩句與出處
「一封朝奏九重天」並非孤立的句子,它來自唐代詩人韓愈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名為《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作於韓愈被貶謫潮州途中,寄予他當時仍在朝為官的姪孫韓湘子。完整詩句為: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這開篇的兩句,清晰地描繪了韓愈當時的處境:「一封」指的是他上呈皇帝的奏摺;「朝奏九重天」意為早晨上奏給身居高位的皇帝(九重天代指天子或皇宮),然而「夕貶潮州路八千」卻是在當天傍晚就被貶謫到八千里之外的潮州。這兩句以極為凝練的文字,道盡了韓愈生命中一次重大的轉折,也奠定了這首詩悲憤而又堅毅的基調。
揭開謎底:
「一封朝奏九重天」所指何人?
關鍵人物:唐代文學家——韓愈
這句詩詞所指向的正是中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韓愈(公元768年—824年)。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韓愈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極其崇高,他不僅是一位詩人,更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領袖,對後世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韓愈一生信奉儒家思想,推崇孔孟之道,立志「闢佛老之說」。他主張恢復儒家經典古文的地位,反對當時盛行的駢儷文風。正是這種堅定的儒家思想信仰,促使他做出了一次驚世駭俗的「朝奏」。
歷史背景:
為何韓愈會「朝奏九重天」?
爭議的導火線:諫迎佛骨表
韓愈這「一封朝奏九重天」的導火線,是他於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所上奏的《論佛骨表》,亦稱《諫迎佛骨表》。
事件緣由:皇帝迎佛骨
當時,唐憲宗李純篤信佛教,特意下令從鳳翔法門寺迎請佛祖釋迦牟尼的指骨(俗稱佛骨)入宮供奉。這項舉動在當時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巨大震動,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許多人對此趨之若鶩,視為盛事。
韓愈的儒家立場與直諫
然而,秉持儒家正統思想的韓愈,對此迎佛骨的行為深感不滿。他認為佛教是「夷狄之教」,與中華傳統儒家禮儀格格不入。在他看來,迷信佛骨不僅有違聖道,更是勞民傷財,會影響國運民生,甚至暗示皇帝若過度沉迷此道,恐將自取滅亡。
他在《論佛骨表》中極力勸諫唐憲宗,指出從歷史上看,信奉佛教的皇帝往往都短命而亡,而不信佛的帝王則長壽興盛。他甚至直言不諱地說:「佛者,夷狄之人也,去中國遠矣,不習中國之法,不讀中國之書。」語氣強硬,態度堅決。
「今聞陛下欲迎佛骨,臣實為陛下惜之。夫佛者,西方之人,不合中國之教。…況其身死已久,骨朽已爛,枯骨之外,有何神異?」
(此為《論佛骨表》主旨概括,非原文逐字引用)
這份奏摺的語氣極為剛烈,充滿了知識分子的傲骨與對國家社稷的責任感。它直接挑戰了皇帝的個人信仰和權威,觸怒了唐憲宗。
「奏」的後果:
「夕貶潮州路八千」的艱辛流放
韓愈的《論佛骨表》果然激怒了唐憲宗。憲宗皇帝讀罷奏摺,勃然大怒,甚至一度想處死韓愈,幸得宰相裴度的力諫,才免去死罪,被貶為潮州(今廣東省潮州市)刺史,這便是「夕貶潮州路八千」的由來。
潮州在當時屬於南方邊遠之地,瘴癘之地,環境惡劣,文化相對落後,被視為流放犯人的地方。從京城長安到潮州,路途遙遠,達八千里之遙,可見此行之艱辛與唐憲宗對韓愈的極度不滿。
儘管被貶謫,韓愈在潮州任職期間,並沒有因此消沉。他積極為當地百姓辦實事,興修水利,發展教育,驅逐鱷魚(著名的「鱷魚傳說」),教化當地民眾,改變了潮州的風貌,深受當地百姓愛戴。他的政績和人格魅力,為潮州留下了深遠的影響,至今潮州仍有許多關於韓愈的紀念地和文化遺產。
韓愈的文學與思想遺產
「一封朝奏九重天」不僅是一段歷史事件的縮影,更是韓愈堅定信念和不屈精神的寫照。他所代表的,是一種在強權面前仍敢於發聲、為民請命的知識分子風骨。
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韓愈一生致力於古文運動,主張文章應「務去陳言」、「言之有物」,力求復興秦漢以前的古樸文風,反對當時華而不實、追求聲韻的駢儷文體。他與柳宗元等人共同推動了這場文學革新,對唐宋乃至明清的散文發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奠定了中國散文的基礎。
深遠的影響
韓愈不僅以其文學成就彪炳史冊,更以其堅定的儒家思想和經世致用的精神影響了後世無數的文人學者。他所堅持的「道統」傳承觀念,對宋明理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啟示。他被譽為「百代文宗」,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同樣不可撼動。
常見問題(FAQ)
為何韓愈會因「一封朝奏」而被貶?
韓愈被貶謫,是因為他向唐憲宗上奏了《論佛骨表》(又稱《諫迎佛骨表》),強烈反對皇帝迎請佛骨入宮供奉的行為。他認為這是違背儒家正統、勞民傷財、且有傷風化的迷信之舉,直接觸怒了篤信佛教的皇帝,導致他被貶到遙遠的潮州。
「一封朝奏九重天」的完整詩句是什麼?
「一封朝奏九重天」的完整詩句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七言律詩《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
韓愈在潮州被貶後有何成就?
韓愈在潮州被貶任刺史期間,不僅沒有因此消沉,反而積極推行多項惠民措施,如興修水利、改革稅制、釋放奴婢、發展教育、驅逐為害的鱷魚等。他將中原文化帶入偏遠的潮州,對當地文化、教育、民生改善貢獻卓著,深受百姓愛戴,被譽為「韓文公」。
韓愈對中國文學史有何重要貢獻?
韓愈在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貢獻是作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領袖。他提倡「文以載道」,主張文章應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風格,內容要充實,語言要簡潔流暢,擺脫了當時華而不實的駢儷文體,為後世散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