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尺寸:從小型貨車到聯結車,全面解析載貨空間與應用指南

貨車尺寸:您需要知道的一切

無論您是企業主需要運送貨物、計畫自助搬家、或是物流業的專業人士,
貨車尺寸無疑是決定運輸效率、成本效益與行車安全的關鍵因素。
選擇不當的貨車尺寸,輕則浪費金錢和時間,重則導致貨物損壞或違反交通法規。
因此,深入了解各類貨車的尺寸規格及其適用情境,是每一位與貨物運輸相關人士的必備知識。

本文將為您全面解析台灣常見的各類貨車尺寸,從輕巧的自用小貨車到龐大的聯結車,
包含外部尺寸、內部載貨空間、載重限制,以及如何根據您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貨車,
並簡述相關法規,助您成為貨車尺寸的選擇達人!

了解貨車尺寸的重要性

為何貨車尺寸如此重要?它直接影響以下幾個核心環節:

  • 載貨效率:足夠的空間可以一次運送更多貨物,減少往返次數。
  • 運輸成本:選擇過大的車輛可能導致油耗增加、停車不易;過小則需分批運送,增加成本。
  • 行車安全:超載或超高、超寬都可能導致車輛不穩,增加事故風險。
  • 法規遵循:台灣對於貨車的長、寬、高及載重都有嚴格規定,超標將受罰。
  • 路線規劃:某些道路、橋樑、地下道或停車場可能對貨車的高度、寬度有限制。

台灣常見貨車類型與其尺寸解析

台灣的貨車通常以「噸位」作為分類依據,但噸位主要指其載重能力,
實際的車輛長度、寬度、高度以及內部載貨空間,才是我們判斷其承載能力的關鍵。
以下我們將依噸位區間,為您詳細說明各類貨車的尺寸特色:

一、小型貨車(3.5噸以下)

這類貨車因其靈活輕便,是日常家庭搬家、小型店家送貨或個體戶運輸的首選。
常見的車型如中華菱利(Veryca)、鈴木Carry、Toyota Town Ace等,或俗稱的「發財車」。

外部尺寸(約略範圍):

  • 長度:約 4.2 – 5.0 米
  • 寬度:約 1.6 – 1.8 米
  • 高度:約 1.9 – 2.2 米

內部載貨空間(貨斗尺寸,約略範圍):

  • 長度:約 2.0 – 2.6 米
  • 寬度:約 1.3 – 1.6 米
  • 高度:約 0.8 – 1.2 米(視有無加裝帆布或箱體而定)

載重能力:多在 1 噸以下,實際載重需視行照標示。

應用情境:
適合單人套房搬家、載運少量家具、網拍出貨、市場補貨、園藝資材運送、小型活動器材運輸等。
由於體積小,在市區巷弄穿梭或停車相對方便。

二、中型貨車(3.5噸 – 10.4噸)

台灣市面上最常見的車種,例如三菱堅達(Fuso Canter)、五十鈴(Isuzu)一路發等,
它們是中小型企業物流、建材運輸、生鮮配送的主力。這類貨車通常分為「標準型」與「加長型」。

外部尺寸(約略範圍):

  • 長度:約 5.5 – 7.5 米
  • 寬度:約 1.8 – 2.3 米
  • 高度:約 2.3 – 3.0 米

內部載貨空間(貨斗尺寸,約略範圍):

  • 標準型(3.5噸-6.5噸):
    • 長度:約 3.0 – 4.5 米
    • 寬度:約 1.7 – 2.1 米
    • 高度:約 1.5 – 2.0 米(視有無箱體)
  • 加長型(6.5噸以上,如8.5噸、10.4噸):
    • 長度:約 4.5 – 6.5 米
    • 寬度:約 1.9 – 2.3 米
    • 高度:約 1.8 – 2.3 米(視有無箱體)

載重能力:從 2 噸到 6.5 噸以上不等,需查閱車輛行照。

應用情境:
適合家庭整層搬家、中型商家物流、工廠原物料配送、裝潢廢棄物載運、機具設備運輸等。
可滿足大部分城際及城郊的運輸需求,部分車型有冷凍、冷藏功能。

三、大型貨車(10.4噸以上 – 20噸以下)

這類貨車通常用於長途運輸、大量貨物配送或特定重型物品的載運。
例如15噸、17噸的車型,常見於物流中心間的幹線運輸。

外部尺寸(約略範圍):

  • 長度:約 8.0 – 11.0 米
  • 寬度:約 2.3 – 2.5 米
  • 高度:約 3.0 – 3.8 米

內部載貨空間(貨斗尺寸,約略範圍):

  • 長度:約 6.0 – 9.0 米
  • 寬度:約 2.2 – 2.4 米
  • 高度:約 2.0 – 2.5 米

載重能力:可達 8 噸至 15 噸以上。

應用情境:
適合跨縣市大型物流運輸、大型機械設備載運、大量倉儲轉移、農產品批發運輸等。
由於車身較長,在市區巷道或狹窄路段行駛需特別注意。

四、聯結車/拖車(總重20噸以上)

聯結車(或稱半聯結車、拖車頭牽引半拖車)是運輸體積龐大或超重貨物的唯一選擇,
其載貨能力遠超單體貨車。其尺寸因拖掛的「半拖車」類型而異。

常見聯結車類型與其尺寸特性:

  1. 一般貨櫃車(20呎/40呎貨櫃):
    • 20呎貨櫃外部尺寸:長約 6.05米,寬約 2.44米,高約 2.59米。
    • 40呎貨櫃外部尺寸:長約 12.19米,寬約 2.44米,高約 2.59米。
    • 聯結車整體長度:拖掛40呎貨櫃時,總長可達 16.5 – 18 米。
  2. 平板車:
    • 用於載運超長或不規則形狀的貨物,如鋼筋、管材、大型機械。
    • 貨台長度:從 10 米到 13.5 米不等。
  3. 低板車:
    • 貨台較低,專為運輸超高或超大型設備(如挖土機、發電機組)設計。
    • 貨台高度:可低至 0.5 – 1.0 米。

載重能力:總重量可達 35 噸以上,甚至更高,需依規定申請超載許可。

應用情境:
港口貨櫃轉運、大型建設機械運輸、鋼鐵建材長程運輸、風力發電機葉片等超尺寸物品運輸。
行駛需遵守特定路線規範,且對駕駛技術要求極高。

貨車尺寸的詳細考量指標

在評估貨車尺寸時,除了籠統的長寬高,以下這些具體指標也至關重要:

1. 外部尺寸 (Overall Dimensions)

  • 車長 (Length):影響迴轉半徑、停車空間及是否能進入特定場所。
  • 車寬 (Width):影響通行狹窄道路、隧道、收費站車道。
  • 車高 (Height):決定能否通過橋樑、地下道、高架橋、或進入有高度限制的廠區及地下停車場。務必注意空車高滿載高的差異。

2. 內部載貨尺寸 (Cargo Space Dimensions)

這是最直接關係到您物品能否放入的關鍵:

  • 貨台長度 (Bed Length):從貨斗最前端到最末端的長度。
  • 貨台寬度 (Bed Width):貨斗左右兩側的內徑距離,需注意輪拱是否佔用空間。
  • 貨台高度 (Bed Height):從貨斗底部到車頂(若為廂型貨車)或帆布頂端的垂直高度。
  • 門框尺寸 (Doorway Dimensions):對於有後門或側門的廂型貨車,門的開口大小決定大型物品能否順利進出。

容積 (Volume):貨台長 x 貨台寬 x 貨台高 = 貨車的容積(立方米或立方英尺),可用來估算可容納物品的總量。

3. 載重限制 (Payload Capacity)

  • 空車重 (Curb Weight):車輛本身的重量,不含載重。
  • 總重 (Gross Vehicle Weight, GVW):空車重 + 最大允許載重。這是台灣法規最重視的指標之一。
  • 載重上限 (Payload Limit):車輛設計上安全載運的最大重量。切勿超載。

4. 其他重要考量

  • 迴轉半徑 (Turning Radius):影響車輛在狹窄空間的機動性,對於城市配送尤其重要。
  • 軸距 (Wheelbase):影響車輛的穩定性與載重分佈。
  • 離地高度 (Ground Clearance):影響車輛通過崎嶇路面或坡道的適應性。

如何選擇最適合的貨車尺寸?

選擇合適的貨車尺寸是確保運輸成功的首要步驟。請遵循以下步驟:

  1. 詳細盤點物品:
    • 列出所有需要運送的物品清單。
    • 丈量每件大型物品的長、寬、高。特別注意不規則形狀的物品,以其最長、最寬、最高尺寸計。
    • 估算所有物品的總體積與總重量。
  2. 考慮運輸路線與目的地:
    • 運輸路徑是否有低矮的橋樑、地下道或限高牌?
    • 目的地是否有狹窄的巷弄、陡峭的坡道或迴轉空間不足?
    • 裝卸貨地點是否有足夠的停車空間?是否有卸貨碼頭或斜坡?
  3. 預算考量:
    • 通常,貨車越大,租賃費用或運輸成本越高。在滿足需求的基礎上,選擇性價比最高的尺寸。
  4. 特殊需求:
    • 物品是否需要冷凍/冷藏?(需冷凍冷藏貨車)
    • 物品是否需要吊掛?(需有升降尾門或吊桿的貨車)
    • 物品是否為危險品?(需符合特定法規的車輛)

小訣竅:當您不確定時,寧可選擇稍大一號的貨車,也別選擇太小的。
預留一些空間可以避免裝不下或空間不足導致物品擠壓損壞的窘境。

台灣貨車尺寸相關法規簡述

在台灣,貨車的尺寸與載重受到《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及相關子法的嚴格規範。
主要目的是確保道路安全,避免超限車輛對道路設施造成損害,並維護交通秩序。

常見法規重點:

  • 長度限制:
    • 小貨車、大貨車、大客車:單車身總長度通常不超過12.2公尺。
    • 聯結車:全長通常不超過16.5公尺,部分特殊情況(如載運超長物品經申請)可放寬至18公尺。
  • 寬度限制:
    • 所有車輛總寬度通常不超過2.5公尺(含後視鏡)。
  • 高度限制:
    • 一般車輛(含貨物):高度通常不超過4公尺。
    • 特殊車輛或行經特殊路線:可能另有規定。
  • 載重限制:
    • 每種噸位貨車的「總重量」和「軸重」都有明確規定,超載將面臨高額罰鍰。
    • 載貨不得突出車身兩側,前後不得突出超過規定(通常為車身前伸不逾車頭、後伸不逾貨車全長百分之三十)。
    • 載貨高度不得超過車輛本身高度或特定限制。

務必注意:
超載、超高、超寬等行為不僅會受到交通罰款,還可能導致強制拖吊、吊扣駕照或牌照,
更重要的是,將大幅增加交通事故的風險,危及自身與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進行貨物運輸前,務必了解您所使用的貨車規格以及相關法規。

常見問題 (FAQ)

如何測量貨車載貨空間,以確保物品能放入?

要精確測量貨車載貨空間,您需要測量貨斗的「內部長度」、「內部寬度」和「內部高度」。
使用捲尺從貨斗最前端量到最尾端,再量測左右兩側的內徑距離,以及從貨斗底板到廂體或帆布頂端的垂直高度。
同時,別忘了丈量您欲載運物品的最大長、寬、高,並預留約10-15公分的餘裕空間,以利物品擺放與保護。

為何不同噸位的貨車尺寸差異這麼大?

貨車的「噸位」主要指其最大載重能力(總重量扣除空車重)。
為了承載不同的重量,車輛的底盤、懸吊系統、輪胎、引擎動力等都需要升級強化。
而為了提供更大的載貨空間來配合其載重能力,車身尺寸自然會隨之增加,以達到載重與容積的平衡。
例如,3.5噸的貨車主要針對輕型貨物和市區配送,而15噸的貨車則需應對更重、更大的工業產品或跨區運輸。

如何判斷我的物品是否能放入某種貨車?

首先,您需要知道所有物品的「總體積」與「最大單件尺寸」。
然後,對照您想租用或使用的貨車之「內部載貨空間」尺寸。
如果物品的長、寬、高都能分別小於或等於貨車內部空間的長、寬、高,並且總體積也在貨車容積範圍內,那麼通常就可以放入。
特別注意異形或無法拆解的超長、超寬、超高物品,它們可能是限制因素。
必要時,可向貨車租賃公司或物流業者提供詳細物品尺寸,請求專業建議。

超重或超長會有哪些罰則?

在台灣,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貨車超載(超過核定總重量或行駛證登載之載重限制)、
超長、超寬或超高,將會被處以罰鍰,金額會根據超載/超限的程度而增加。
情節嚴重者,可能還會被強制卸貨、禁駛、吊扣牌照或駕照。
此外,超載不僅受罰,更嚴重的是可能造成車輛機件損壞、煞車失靈,大大增加交通事故風險,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除了尺寸,租貨車時還需要注意什麼?

除了貨車尺寸,租貨車時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1. 駕駛執照:確認您的駕照等級是否符合您要租用的貨車噸位(例如,3.5噸以上可能需要職業駕照或更高等級)。
  2. 保險:了解租賃車輛的保險範圍。
  3. 費用計算:確認計費方式(按天、按里程、是否包含油費)。
  4. 附加設備:是否需要升降尾門、帆布、綁帶、手推車等。
  5. 車況檢查:取車時務必檢查車輛外觀及內部設施是否完好。

希望這篇關於貨車尺寸的詳細解析,能幫助您在運輸需求上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精確掌握貨車尺寸,不僅能提升運輸效率,更能確保您的貨物安全送達,讓每一次運輸都事半功倍!

貨車尺寸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