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一生會得幾次:深度解析麻疹免疫力與重複感染的可能性

麻疹,一個曾經在全球範圍內造成嚴重影響的傳染病,現今因疫苗的普及而大幅減少。關於麻疹,許多人普遍認為,一個人一生中只會感染一次麻疹,之後便能終身免疫。這個說法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正確的,然而,是否存在例外情況?麻疹一生會得幾次的可能性究竟有多高?本文將深入探討麻疹的免疫機制、疫苗的保護力,以及極其罕見的重複感染情況,為您提供最詳細、具體的解答。

麻疹是什麼?為何其傳染力如此之高?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的一種高傳染性疾病。這種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主要透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例如病患咳嗽或打噴嚏時,病毒顆粒會散布到周圍環境中。麻疹病毒在空氣中可存活長達兩小時,因此即便病患離開後,未免疫者仍可能因吸入帶有病毒的空氣而被感染。

  • 傳染途徑: 主要經由空氣飛沫、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傳播。
  • 潛伏期: 通常為7至18天,平均約14天。
  • 典型症狀:
    • 發燒(通常高燒至40℃以上)
    • 咳嗽、流鼻水、結膜炎(俗稱「3C」症狀:Cough, Coryza, Conjunctivitis)
    • 口腔內出現柯氏斑點(Koplik’s spots):於發疹前1至2天,口腔頰黏膜處會出現0.1至0.2公分的白色斑點,周圍有紅暈,是麻疹的典型特徵。
    • 全身性皮疹:通常於柯氏斑點出現後1至2天,從耳後、臉部開始,逐漸擴散至頸部、軀幹,最後蔓延至四肢。皮疹初期為紅色斑丘疹,之後會融合成片,約3至4天後會逐漸消退,並可能留下棕色斑痕及脫屑。
  • 併發症: 雖然麻疹多數情況下會自行痊癒,但仍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尤其是在幼兒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身上,例如中耳炎、肺炎、腦炎,甚至導致死亡。

自然感染麻疹後:通常可獲得終身免疫

關於「麻疹一生會得幾次」這個問題,對於曾經透過自然感染而罹患麻疹的個體而言,答案幾乎是「一次」。這是因為人體在遭受麻疹病毒入侵後,會啟動一系列複雜的免疫反應,產生針對麻疹病毒的特定抗體和免疫細胞,形成持久的免疫記憶。

「當身體首次接觸麻疹病毒時,免疫系統會學習如何識別並對抗它。這種『學習』過程產生了記憶B細胞和記憶T細胞,它們能記住病毒的特徵。一旦再次暴露於麻疹病毒,這些記憶細胞會迅速活化並大量增殖,快速產生足夠的抗體來中和病毒,阻止疾病的發生或顯著減輕症狀。」

這種由自然感染所產生的免疫力被認為是終身有效且堅不可摧的保護屏障。這意味著,一個人在經歷過一次完整的麻疹感染並康復後,其體內通常已建立起足夠強大的防禦機制,足以抵禦未來任何形式的麻疹病毒入侵,使其不再發病。

麻疹疫苗(MMR)與其提供的保護

麻疹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式。在台灣,我們使用的是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這是一種減毒活疫苗,意味著疫苗中含有弱化後的麻疹病毒,它不足以引起疾病,但足以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

台灣的MMR疫苗接種時程如下:

  1. 第一劑: 幼兒滿12個月大(1歲)時接種。
  2. 第二劑: 幼兒滿5歲至入小學前接種。

完成兩劑MMR疫苗接種後,其保護力通常可達97%以上,且能提供長期的免疫效果。大多數接種者在完成完整兩劑疫苗後,也能獲得與自然感染相似的持久保護力,從而有效預防麻疹的發生。

麻疹重複感染的可能性:極為罕見但非零

儘管自然感染麻疹或完整接種疫苗後,能提供高度且持久的保護力,但「麻疹一生會得幾次」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極為罕見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兩次」甚至更多次的可能性。然而,這類案例通常有其特殊的原因:

1. 第一次感染被誤診

這是最常見的「重複感染」解釋。許多病毒感染,如玫瑰疹、腸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引起全身性皮疹和發燒,其症狀在某些階段與麻疹相似。如果第一次的「麻疹」診斷並非真正的麻疹病毒感染,而是其他病毒引起的類麻疹症狀,那麼當該個體真正暴露於麻疹病毒時,仍然會感染麻疹。

  • 如何辨別: 真正的麻疹通常伴隨高燒、柯氏斑點,以及皮疹由臉部開始向全身擴散的典型順序。若無這些典型特徵,則應懷疑是否為其他病毒感染。

2. 免疫功能嚴重低下者

對於免疫系統有嚴重缺陷或抑制的個體,即使他們曾經感染過麻疹或接種過疫苗,其免疫反應可能不足以產生足夠的持久性抗體和記憶細胞來抵禦未來的感染。這類人群包括:

  • 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患者
  • 接受器官移植後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
  • 愛滋病晚期患者
  • 正在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的癌症患者

在這些極端情況下,他們再次暴露於麻疹病毒時,可能會再次感染,且症狀通常會更加嚴重。

3. 疫苗免疫力隨時間減弱(極少數情況)

雖然MMR疫苗提供高達97%的保護力,且多數人能獲得長期甚至終身免疫,但在極少數個體中,其疫苗引起的免疫力可能會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減弱,尤其是在數十年之後。這種情況下,即便再次感染,其症狀通常會比第一次感染輕微許多,甚至可能只有輕微發燒和零星皮疹,被稱為「變異麻疹」(attenuated measles)或「非典型麻疹」。這種情況在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的人群中非常罕見,但在只接種一劑疫苗或疫苗接種史不詳的人中,發生的機率可能稍高。

4. 嬰兒的被動免疫與疫苗接種不足

新生兒如果母親對麻疹具有免疫力,在出生後的前幾個月可能會透過胎盤獲得母體的抗體(被動免疫),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嬰兒免受麻疹感染。然而,這種被動免疫是暫時的,會隨時間逐漸消失。如果嬰兒在此之後、接種疫苗之前暴露於麻疹病毒,則仍可能感染。這並非重複感染,而是首次感染。

5. 病毒株變異(極其罕見)

雖然麻疹病毒的基因相對穩定,不太容易像流感病毒那樣頻繁變異,但理論上,如果出現了顯著的病毒株變異,可能會導致現有的免疫力或疫苗保護力失效。然而,截至目前為止,麻疹病毒的變異程度並不足以影響現有的疫苗效力,且未有確鑿證據顯示因病毒株變異而導致的普遍重複感染現象。

如何確認是否具有麻疹免疫力?

如果您不確定自己是否對麻疹具有免疫力,可以透過以下方式確認:

  • 查詢疫苗接種紀錄: 最直接的方式是查閱您的疫苗接種紀錄,確認是否完整接種過兩劑MMR疫苗。
  • 血清學抗體檢測: 可以前往醫院或診所抽血,檢測血液中麻疹IgG抗體的水平。如果抗體呈現陽性,通常表示您具有麻疹免疫力,無論是透過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種獲得。

結論:絕大多數情況下,麻疹一生只會得一次

綜合以上所述,「麻疹一生會得幾次」的答案,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次」。無論是透過自然感染或完整接種兩劑MMR疫苗,人體都能建立起非常強大且持久的免疫保護,足以抵禦麻疹病毒的再次入侵。

雖然極少數特殊情況(如首次診斷錯誤、嚴重免疫功能低下、或疫苗免疫力極微弱的個體)可能導致所謂的「重複感染」,但這並非普遍現象。這些罕見情況通常需要醫學專業判斷與進一步檢測。

最重要的仍是透過廣泛的疫苗接種來維持人群的整體免疫力(群體免疫),這是預防麻疹爆發、保護社區健康最有效且最重要的策略。如果您不確定自己的麻疹免疫狀態,建議諮詢醫師,以確保自身及周遭親友的健康安全。


常見問題(FAQ)

Q1: 為何麻疹疫苗需要打兩劑?

A: 接種兩劑麻疹疫苗是為了確保建立更強大、更持久的免疫保護。部分個體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後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即「無反應者」),或者其免疫力可能隨時間減弱。第二劑疫苗能有效彌補這些不足,確保絕大多數接種者都能獲得高達97%以上的保護力,並維持長期有效的免疫記憶。

Q2: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對麻疹有免疫力?

A: 最直接的方法是查詢您的疫苗接種紀錄,確認是否曾完整接種兩劑MMR疫苗。若紀錄不詳或未曾接種,可以前往醫院或診所抽血進行血清學抗體檢測,檢測血液中是否有麻疹IgG抗體。若抗體呈陽性,通常表示您具有免疫力。

Q3: 為何有些人打過疫苗還是會得麻疹?

A: 雖然麻疹疫苗保護力很高,但仍非100%。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因疫苗接種後免疫力未完全建立、隨著時間推移免疫力減弱(尤其是只接種一劑或多年後),或本身免疫系統功能不佳等因素,導致即使打過疫苗仍可能感染麻疹。但即使感染,症狀通常會較輕微。

Q4: 麻疹的症狀與其他病毒疹如何區分?

A: 麻疹的典型特徵包括:高燒(常達40℃以上)、咳嗽、流鼻水、結膜炎(3C症狀),以及發疹前1-2天口腔內出現的「柯氏斑點」(Koplik’s spots)。麻疹皮疹通常從耳後、臉部開始,然後逐漸向下擴散至全身,皮疹融合成片。其他病毒疹(如玫瑰疹、德國麻疹、腸病毒疹)的發燒型態、皮疹分佈、顏色和是否有柯氏斑點等細節會有所不同,需由醫師專業判斷。

Q5: 如果懷疑自己得了麻疹,應該如何處理?

A: 如果您或家人出現類似麻疹的症狀,請立即戴上口罩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接觸史及相關症狀,以利醫師評估與診斷。在等待診斷期間,應自主隔離,避免前往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以防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同時,應通知您曾接觸過的人,讓他們留意自身狀況並評估是否需要採取預防措施。

麻疹一生會得幾次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