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行業不用開發票:台灣免用統一發票營業人資格詳解與稅務指南
在台灣,許多創業者或小型商家在剛起步時,常會對「要不要開發票」這個問題感到困惑。究竟哪些行業或情況可以「不用開發票」?這背後牽涉到哪些稅務規定?本文將深入淺出地為您解析台灣財政部國稅局對於「免用統一發票」營業人的資格認定、適用範圍、優缺點及相關稅務規範,幫助您釐清疑惑,合法經營。
Table of Contents
什麼是「免用統一發票」?
「免用統一發票」在稅法上的正式名稱是「免用統一發票營業人」。顧名思義,就是指經主管稽徵機關(國稅局)核定,
可以免除使用統一發票,但仍需依法繳納營業稅的營業人。這項措施主要是為了簡化稅務行政,方便那些規模較小、
交易頻繁且不易開立發票的營業人。
定義與適用對象
所謂「免用統一發票」,指的是營業人向消費者收取貨款或服務費時,無需開立統一發票交付予買受人。
這項規定主要適用於小規模營業人,其營業性質和規模通常符合以下描述:
- 營業性質特殊,以致開立發票有困難。
- 交易零星、金額較小,不具備使用統一發票的能力。
- 每月平均營業額未達財政部規定的標準。
簡單來說,政府考量到部分小型商家實際營運狀況,給予彈性,使其能更專注於本業,同時仍確保稅收的公平性。
誰符合免用統一發票的資格?具體標準為何?
並非所有行業都能自動免用統一發票。國稅局會根據營業人的「營業性質」和「營業規模」進行綜合判斷。這兩項標準缺一不可。
營業性質的認定
國稅局會根據營業人所從事的行業特性、銷售方式、交易型態等因素,判斷其是否具備使用統一發票的能力或必要性。常見的符合營業性質「特殊」的行業包括:
- 攤販: 路邊攤、夜市攤販、流動攤販等,由於營業地點不固定,交易頻繁且零星。
- 小本生意: 如自助餐店、麵攤、早餐店、飲料店等,如果其經營模式不使用收銀機且交易量未達一定規模。
- 家庭手工業者: 在家中從事代工、手工藝品製作並販售,規模不大者。
- 理髮、沐浴業、計程車業等: 這些服務業通常不涉及大量進銷存管理。
重點:不具備使用統一發票能力
這裡的「不具備使用能力」是指營業場所沒有裝置收銀機、無法提供發票聯供買受人報帳等情況。如果營業人自行使用收銀機或曾主動申請使用統一發票,即使規模不大,也可能不符合「免用統一發票」的條件。
營業規模的評估:關鍵的「每月營業額」
除了營業性質外,每月平均營業額是判斷是否能免用統一發票的另一個關鍵標準。根據財政部規定:
- 一般小規模營業人: 每月平均營業額新台幣20萬元以下。
- 特定行業: 如經營餐飲業、小吃店等,若其符合性質特殊且每月平均營業額在新台幣8萬元以下,也可能被核定為小規模營業人。
請注意,這20萬元的門檻是一個參考標準,而非絕對的死線。國稅局會根據實際查核情況,綜合判斷您的營業額及經營模式。即使營業額略微超過,但性質確實符合小規模營業人特點,仍有可能被核定為免用統一發票。但若長期穩定超過,則會被輔導或直接核定使用統一發票。
哪些行業或情況「不適用」免用統一發票?
即使每月營業額低於20萬元,但若有以下情況,通常也無法適用免用統一發票:
- 組織型態為公司行號: 凡依公司法或商業登記法設立之法人組織(如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行號、商號),原則上都必須使用統一發票。
- 具備使用統一發票能力者: 例如設有總機構及其他固定營業場所之營業人、連鎖店、加盟店、或採用電腦開立統一發票、使用收銀機開立統一發票者。
- 網路銷售規模較大者: 即使是個人網路賣家,若經國稅局查核認定其銷售額已達一定規模且有固定營業場所,也可能被要求辦理營業登記並使用統一發票。
- 自行申請開立統一發票者: 即使符合小規模營業人條件,但若營業人為了買家需求(如報帳、對獎等)而主動申請使用統一發票,則不得再申請免用。
免用統一發票的優勢與潛在劣勢
對於小規模營業人而言,免用統一發票確實帶來不少便利,但也伴隨著一些限制。
免用統一發票的五大優勢:
- 簡化稅務作業: 無需購買、開立、作廢、申報統一發票,大幅減少帳務處理時間和人力成本。
- 降低經營成本: 免除了購買發票本的費用、印章費用以及相關會計處理費用。
- 減少查核頻率: 相對於使用統一發票的營業人,國稅局對於免用統一發票的查核頻率通常較低,稅務風險相對較小。
- 稅務計算簡便: 營業稅額由國稅局「查定課徵」,通常每季收到稅單後直接繳納即可,無需自行計算進銷項稅額。
- 彈性經營: 對於初期創業或流動性較高的攤販,提供更大的經營彈性。
潛在劣勢與限制:
- 進貨無法扣抵銷項稅額: 如果營業人向供應商進貨時有取得統一發票,其進項稅額無法用來扣抵銷項稅額,造成部分稅務負擔。
- 消費者無法取得發票: 消費者無法取得合法憑證進行報帳、對獎或作為消費證明,可能流失部分有報帳需求的客戶,尤其對於企業客戶而言。
- 影響企業形象與信任度: 在某些行業,無法提供發票可能被視為不夠專業或規模不足,影響客戶信任。
- 拓展業務受限: 若未來業務規模擴大,或需要與其他企業合作,無法開立發票會成為一個障礙。
- 營業額超過標準須變更: 若營業額穩定超過20萬元,就必須變更為使用統一發票,此時的轉換過程可能較為複雜,且需重新學習新的稅務流程。
免用統一發票後,如何申報與繳納營業稅?
雖然免用統一發票,但並不代表完全免稅。這些營業人仍需依規定繳納營業稅,只不過繳納方式與一般營業人不同,採用的是「查定課徵」制度。
「查定課徵」制度詳解
- 設籍課稅: 即使是免用統一發票的營業人,也必須向所轄國稅局辦理營業登記,取得稅籍編號。這表示您的營業行為已被政府掌握。
- 國稅局核定: 國稅局會定期派員實地勘查,或參考營業人的進貨憑證、同業狀況、市場行情等資料,核定其每月應繳納的營業額(稱之為「查定營業額」)。
- 稅率與繳納週期:
- 稅率: 一般小規模營業人的營業稅稅率為1%(查定營業額 × 1%)。
特殊飲食業(如小酒館、茶室等,不含供膳之餐飲業)為1%或5%。 - 繳納週期: 國稅局通常每季(或半年)寄發稅單(如:1-3月營業稅單會在4月收到),營業人收到稅單後,在指定期限內自行前往銀行、郵局或便利商店繳納即可。
- 稅率: 一般小規模營業人的營業稅稅率為1%(查定營業額 × 1%)。
- 無須自行申報: 與一般需按月或按雙月申報營業稅的營業人不同,免用統一發票營業人無須自行計算稅額和申報,一切由國稅局核定。
營業額超過20萬元怎麼辦?
如果您的營業額持續性地超過每月20萬元,國稅局將會主動輔導或發函通知您變更為使用統一發票的營業人。
屆時您需要購買發票、按期申報進銷項稅額,並建立更完整的會計帳務系統。
建議當營業額接近門檻時,就應開始規劃相關會計與稅務處理方式,甚至諮詢專業會計師的意見。
已經是免用發票營業人,可以申請開立發票嗎?
當然可以。如果免用統一發票的營業人因業務需要(例如:客戶要求發票、有大筆進貨可扣抵稅額等),
可以向所轄國稅局申請變更為使用統一發票的營業人。國稅局會派員輔導,
並要求您建立符合規範的帳務系統。一旦核定使用統一發票,就必須按規定開立、申報營業稅。
結語
台灣的稅務法規旨在兼顧公平與效率,針對不同規模的營業人提供相應的規範。
「什麼行業不用開發票」的核心在於是否符合「小規模營業人」的認定標準。
了解這些規定,不僅能幫助您合法經營,避免不必要的罰款,
更能讓您根據自身業務發展階段,做出最有利於經營的稅務選擇。
無論您是準備創業,或是已在經營中,務必密切關注您的營業狀況,
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會計師或稅務顧問的協助,確保稅務合規。
常見問題(FAQ)
如何知道我的行業是否適用免用統一發票?
您可以參考財政部頒布的「營業稅特種稅額徵收管理辦法」及相關解釋函令,但最直接且準確的方式是向您所在地的國稅局服務處諮詢,國稅局會根據您的實際營業性質與預估營業額進行初步評估與輔導。
為何有些小吃店有開發票,有些卻沒有?
這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該小吃店是否符合「小規模營業人」的條件(例如每月營業額是否超過國稅局的門檻,或營業性質是否被認定為不適合開立發票);二是該小吃店是否自行選擇申請使用統一發票。即使符合免用條件,許多店家為了提升形象或滿足消費者需求,也會主動申請使用發票。
免用統一發票的營業人,進貨時收到發票該如何處理?
即使是免用統一發票的營業人,進貨時仍應向供應商索取統一發票(或普通收據)。這些進貨憑證應妥善保存,因為它們是國稅局在「查定課徵」您的營業額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可以證明您的進貨成本,有助於國稅局更合理地核定您的營業額。
若我的營業額偶爾超過20萬元,會立即被要求開立發票嗎?
不一定。國稅局會觀察營業額是否為「持續性」或「常態性」地超過門檻。如果是偶發性、季節性或因特定專案而短暫超出,且營業性質仍符合小規模營業人,國稅局可能不會立即要求變更。但若連續數月或長期穩定超過,則會啟動輔導或變更程序。
免用統一發票後,還需要報營所稅嗎?
是的,免用統一發票僅是營業稅的繳納方式簡化,不代表免除所有稅負。只要有營業所得,就仍需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個人經營的小規模營業人通常會在每年5月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將其營利所得併入申報。若為法人組織,則需單獨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