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生死交戰在哪裡拍的?揭秘丹尼爾克雷格告別作的全球取景地
欸,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每次看完一部超讚的電影,心裡總會冒出個問號:「哇賽,這個場景也太美了吧!究竟是007:生死交戰在哪裡拍的啊?」尤其像《007:生死交戰》這種全球跑透透的大片,每一個畫面都精心設計,根本就是在挑戰你地理知識的極限嘛!這部作為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告別作的龐德電影,不僅劇情引人入勝,那些讓人屏息的拍攝地點更是功不可沒,簡直是讓影迷們在享受龐德冒險的同時,也來了一趟偽環球旅行呢!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這部電影的取景地充滿好奇,那恭喜你找對地方了!讓我來為你詳細揭秘,到底龐德這次的全球冒險都去了哪些地方,又是怎麼把這些美景融入電影,創造出震撼人心的視覺饗宴。準備好了嗎?我們這就出發!
Table of Contents
龐德足跡遍佈全球:核心拍攝地點一覽
說到《007:生死交戰》到底在哪裡拍的,其實答案是「遍及全球」!這部電影為了呈現最真實、最震撼的場景,劇組真的跑遍了歐洲、加勒比海等許多地方。以下就為你整理出主要的007:生死交戰拍攝地點,讓你看完電影,更能回味這些令人驚嘆的真實場景:
- 挪威(Norway):冰天雪地的開場戲碼,超有張力。
- 義大利(Italy):古老城市的追車戲,經典中的經典。
- 牙買加(Jamaica):龐德退休後的閒適生活,充滿熱帶風情。
- 英國(United Kingdom):當然是龐德的家,MI6總部所在地!
- 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反派老巢的絕美孤島。
這些地點不僅景色各有特色,更在劇情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為電影增添了無與倫比的氛圍感。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這些地方,看看它們是如何被電影團隊「玩」出新花樣的!
挪威:冰封回憶與驚心動魄的開端
還記得《007:生死交戰》開頭,那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冬季場景嗎?小瑪德琳在冰凍的湖面上掙扎,還有年輕的薩芬追殺的戲碼。這些充滿寒意又刺激的畫面,主要就是在挪威的廣闊自然景觀中取景的。挪威,真的是一個美得令人窒息的國家,它的自然風光簡直是電影取景的夢幻之地。
劇組特地選在挪威南部的納特達爾(Nittedal)一帶進行拍攝,那裡的湖泊在冬季會完全結冰,形成一片銀白色的世界,完美符合電影中那個既美麗又帶有威脅性的開場氛圍。我的天啊,光想像那零下幾度的氣溫,劇組人員和演員們要在冰面上工作,就覺得他們真的太敬業了!這種真實的嚴寒感,是棚內怎麼搭景都搭不出來的,所以導演凱瑞·福永(Cary Joji Fukunaga)堅持要到實地拍攝,我想這就是龐德電影之所以經典的原因之一吧,力求真實。
「在挪威的冰湖上拍攝,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將那份徹骨的寒意和兒時創傷的記憶,深深地烙印在觀眾心中。那種真實的冷冽,是任何視覺特效都無法取代的。」——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電影製片人曾這麼評價外景拍攝的重要性。
另外,電影中一些雪地追逐和飛機的鏡頭,也有部分是在挪威的阿特蘭大道(Atlantic Ocean Road)附近完成的。這條公路本身就是世界著名的旅遊景點,蜿蜒曲折地建在海中央的礁石上,當它被白雪覆蓋時,那種遺世獨立的景象簡直是為了龐德電影量身打造的!可以想像,當龐德在這樣的場景中奔跑、戰鬥,視覺效果會有多麼震撼。說真的,光是為了這些挪威的雪景,這部電影就值得一看了!
義大利:古城狂飆與絕境逃生
提起《007:生死交戰》,怎麼能不提義大利呢?龐德和瑪德琳在義大利馬泰拉(Matera)的古城中展開的驚險追車戲,絕對是影史留名的經典片段!馬泰拉這座城市,本身就是世界文化遺產,它那獨特的洞穴房屋和石窟教堂,還有蜿蜒曲折的狹窄街道,簡直就是為了一場充滿緊張感的追逐戲而生。
在電影裡,龐德駕駛著那輛經典的Aston Martin DB5,在馬泰拉的石板路上高速狂飆、漂移、甚至從高處飛躍,每一秒都讓人心跳加速。我很喜歡這一段,因為它不僅展現了龐德的駕駛技術,更把馬泰拉的古老魅力展露無遺。你想想看,在一個連車子都可能進不去的小巷裡,龐德的DB5卻能像幽靈一樣穿梭,這種反差萌和視覺衝擊力,真的太強了!
除了馬泰拉,電影中瑪德琳跳下火車的那個超高橋段,則是在義大利的另一個城市——普利亞大區的格拉維納(Gravina in Puglia)拍攝的。那裡有一座非常壯觀的古羅馬高架橋,叫做「Ponte Acquedotto」。瑪德琳從高處縱身一躍,雖然當時的拍攝是藉助了特效和特技,但那種視覺上的高度和驚險感,絕對是真真實實的。我的天,第一次看到這段的時候,我真的替她捏了一把冷汗,心想這龐德女郎也太剽悍了吧!
義大利的這兩處取景地,完美地融合了古老歷史與現代動作片的刺激元素,不僅為電影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讓觀眾對這些美麗卻又充滿挑戰的場景印象深刻。我想,這也是為什麼《007:生死交戰》能在眾多龐德電影中脫穎而出,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經典的原因之一吧。
牙買加:退隱江湖與重出江湖之地
當電影開頭,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詹姆士龐德退隱江湖,過著悠閒自在的日子時,那個充滿陽光、沙灘和雷鬼音樂的地方,就是牙買加(Jamaica)!牙買加對於龐德系列來說,其實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因為007系列的作者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就是在這裡寫下了大部分龐德小說的。所以,把龐德的「退休老家」設在牙買加,不僅是對原著的一種致敬,也讓整個故事更添一份情懷。
劇組主要在牙買加的波特安東尼奧(Port Antonio)一帶取景。這個地方風景如畫,有著茂密的熱帶植被、清澈的海水和隱秘的海灣,簡直是龐德享受退休生活的完美天堂。電影中,龐德在海邊的木屋裡釣魚、喝著雞尾酒,還有當地居民的熱情互動,都讓這個段落充滿了輕鬆愉快的氛圍。尤其那段他被M和中情局朋友費利克斯·萊特(Felix Leiter)找上門,被迫重出江湖的戲碼,在這麼美的地方發生,反而更顯得反差有趣。
我個人覺得,牙買加的戲份給了觀眾一個喘息的機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為人性化的龐德。他不再是那個永遠冷酷無情、西裝革履的特工,而是一個渴望平靜、享受生活的人。但命運嘛,總是喜歡給龐德開玩笑,哈哈!所以這份平靜也沒能持續多久。
在牙買加的拍攝,不僅展現了加勒比海的獨特風情,也為龐德這個角色注入了新的深度。你可以感覺到他對過去的掙扎,對未來的迷茫,這些都在牙買加的陽光下,顯得格外真實。
英國:倫敦的熟悉與神秘
當然,談到詹姆士龐德,英國倫敦是絕對不能缺席的。畢竟這裡是MI6的總部,是龐德的「家」。在《007:生死交戰》中,倫敦的許多標誌性地點都有露臉,雖然可能不是主要的動作戲發生地,但卻是不可或缺的背景板。
最經典的當然是松林製片廠(Pinewood Studios)了!這裡可以說是龐德電影的「老家」,絕大部分的室內場景,像是MI6的辦公室、Q博士的實驗室,以及各種複雜的佈景,都是在松林製片廠的巨大攝影棚裡搭建和拍攝的。這裡有著無數龐德電影的記憶和傳奇,每次看到電影中出現MI6的內部場景,我都會想像那是不是在松林拍的,超有歷史感!
除了松林,電影中還能看到一些倫敦的標誌性建築和街景,比如白廳(Whitehall)、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以及一些政府機構的外部鏡頭。這些場景雖然可能只是一閃而過,但卻在無形中強化了MI6作為英國情報機構的真實感和權威性。那種熟悉的倫敦氣息,會讓龐德迷們感覺格外親切,因為這就是龐德的「主場」嘛!
我覺得倫敦的鏡頭雖然不如義大利或挪威那樣驚心動魄,但它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些場景確立了龐德的歸屬,也提醒著我們,即使龐德遊走於世界各地,他的根始終在英國。這種「回家」的感覺,對於丹尼爾克雷格的最後一部龐德電影來說,尤其有意義。
法羅群島:薩芬的孤寂島嶼堡壘
電影中反派薩芬(Safin)的秘密基地,那個充滿危險與神秘感的孤島,是不是讓你印象深刻?那個地方真的不是隨便搭建的佈景,而是真實存在的、景色非常獨特的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準確來說,是在法羅群島中的卡爾斯島(Kalsoy),特別是著名的卡盧爾燈塔(Kallur Lighthouse)附近。
法羅群島位於北大西洋,介於冰島和挪威之間,由許多火山島組成,景色非常原始壯麗,常年被濃霧和強風環繞,給人一種遺世獨立的感覺。卡爾斯島的卡盧爾燈塔,坐落在懸崖邊緣,周圍是陡峭的海岸線和波濤洶湧的大海,這種地理環境簡直就是為了一個超級反派的秘密巢穴量身打造的!
劇組在這裡的拍攝,想必也是一大挑戰。你想想,要把所有拍攝設備和人員運到這樣偏遠且地形崎嶇的地方,光是物流就是個大工程。再加上這裡變化多端的天氣,可能前一秒陽光普照,後一秒就大霧瀰漫,對拍攝進度肯定造成不小的影響。但正是因為這樣的實地拍攝,才讓薩芬的基地顯得如此真實且令人膽寒,那種孤立無援的氛圍,真的不是在攝影棚裡能營造出來的。
我記得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時,就覺得超震撼的。那種被大海環繞,好像與世隔絕的感覺,完美地襯托了薩芬這個角色內心的孤獨與扭曲。所以說,這些007:生死交戰的取景地不僅僅是背景,它們本身就是電影敘事的一部分,為故事增添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007:生死交戰》拍攝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一部像《007:生死交戰》這樣規模宏大的電影,全球取景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一次換地點,都意味著巨大的物流挑戰、文化差異、天氣變數,甚至還有意想不到的狀況。這次的拍攝過程,可謂是困難重重,也正是這些挑戰,才讓最終呈現的電影更加令人驚豔。
疫情下的艱辛拍攝
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它受到了全球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原訂的上映日期一再延後,這對製作團隊來說,是巨大的財務和心理壓力。疫情讓跨國旅行變得異常困難,拍攝計畫被迫調整,劇組人員的安全也成了首要考量。可以想像,在義大利、挪威這樣多國籍團隊共同作業的環境下,要確保所有人的健康安全,同時維持拍攝進度,簡直是難上加難。這也讓大家對最終電影的呈現,多了一份期待與敬意。
古蹟保護與環境限制
在義大利馬泰拉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拍攝,當然也要面對嚴格的古蹟保護限制。劇組必須非常小心地操作,確保不會對這些歷史悠久的建築造成任何損害。例如,在進行飛車追逐戲時,所有的特技動作都需要經過精密的計算和規劃,避免實際撞擊到古老建築。這不僅考驗了特技團隊的專業性,也展現了劇組對文化遺產的尊重。這種在限制中追求極致的創作態度,才打造出了那麼多經典畫面。
天氣變幻莫測的挑戰
從挪威的冰天雪地到牙買加的熱帶豔陽,再到法羅群島的狂風暴雨,劇組幾乎把地球上所有極端天氣都體驗了一遍。尤其在挪威拍攝冰湖戲份時,氣溫驟降和冰面狀況的變化,都給拍攝帶來了不確定性。而在法羅群島,海島天氣的突變更是常態,可能前一秒還是晴空萬里,後一秒就被大霧籠罩,這對拍攝計畫和效率都是極大的考驗。但在這些挑戰下,電影呈現出來的真實感和壯闊感,卻也因此更加突出。
說真的,作為一個影迷,每當看到這些在艱難環境下完成的鏡頭,我都會由衷地佩服這些幕後工作人員。他們的辛勤付出,才是讓這些精彩的007:生死交戰拍攝地點活起來的關鍵。
常見問題:關於《007:生死交戰》取景地,你可能還想知道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對《007:生死交戰》的拍攝地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呢?不過,關於這部電影的取景,大家可能還有一些零碎的問題。這裡我就幫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見的,然後來詳細解答一下!
Q1:《007:生死交戰》的開場戲是在哪個國家拍攝的?
A1:《007:生死交戰》那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開場戲,也就是小時候的瑪德琳在冰湖上被追殺的片段,主要是在挪威拍攝的喔!
劇組特別選擇了挪威東南部納特達爾(Nittedal)的一個冰凍湖泊——朗湖(Langvann)作為主要的取景地。挪威的冬季景色確實非常適合營造那種孤寂、寒冷又帶有懸疑感的氛圍。想想看,在真實的冰面上進行拍攝,那種視覺的衝擊力和現場的真實感,絕對是搭景無法比擬的。這也讓整個電影一開始就奠定了一個強烈且令人不安的基調,直接把觀眾拉進了故事的核心。
Q2:電影中龐德開車飛越古城的高難度追逐戲,是在哪個城市拍的?
A2:電影中那段超級經典,而且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Aston Martin追逐戲,發生在義大利南部古老的城市馬泰拉(Matera)!
馬泰拉以其獨特的「Sassi di Matera」(馬泰拉的岩洞民居)而聞名,這些都是鑿建在山坡上的古老石灰岩洞穴住宅。它的街道非常狹窄且曲折,高低起伏的坡度更是增加了拍攝的難度。但正因為如此,才讓龐德的飛車追逐顯得更加驚險刺激,每一轉彎都彷彿要撞上古老的牆壁,非常考驗演員(當然還有替身和特技團隊)的駕駛技巧。選擇這裡,也讓電影在視覺上增添了濃厚的歷史與文化氣息。
Q3:反派薩芬的秘密基地,那座看起來非常孤立的島嶼,是真的存在的嗎?
A3:是的,薩芬的秘密基地——那座充滿神秘感的孤立島嶼,是真實存在的!它位於北大西洋的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
具體來說,劇組是在法羅群島中的卡爾斯島(Kalsoy)取景,特別是利用了島上著名的卡盧爾燈塔(Kallur Lighthouse)及其周邊的陡峭懸崖和壯麗海岸線。法羅群島的地理環境非常獨特,常年被雲霧繚繞,海岸線崎嶇不平,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非常符合電影中超級反派的隱蔽巢穴設定。實地取景讓薩芬的堡壘顯得更具說服力,也讓觀眾對那種極致的孤立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Q4:龐德在電影開頭退休後住的那個熱帶國家是哪裡?
A4:在電影一開始,龐德退隱江湖後所居住的那個充滿熱帶風情、陽光普照的地方,就是牙買加(Jamaica)!
牙買加對於詹姆士龐德系列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因為007小說的作者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正是在牙買加的黃金眼莊園(Goldeneye estate)寫下了大部分龐德系列小說。劇組在牙買加的波特安東尼奧(Port Antonio)一帶進行拍攝,那裡有著迷人的海灘、翠綠的熱帶植被和悠閒的生活氛圍,完美呈現了龐德試圖享受平靜生活的一面。將龐德的「退休地」設在牙買加,也是對系列原創精神的一種致敬,讓影迷們感到格外親切。
Q5:《007:生死交戰》大部分的室內場景,是在哪裡拍攝的?
A5:《007:生死交戰》絕大部分的室內場景,包括MI6的內部辦公室、Q博士的實驗室,以及許多精緻的佈景,都是在英國著名的松林製片廠(Pinewood Studios)內搭建和拍攝的。
松林製片廠可謂是龐德電影的「老家」,自第一部龐德電影《第七號情報員》(Dr. No)以來,幾乎所有的龐德電影都在這裡進行了大量拍攝。這個大型製片廠提供了最先進的攝影棚、道具、服裝和特效製作設施,讓電影製作團隊能夠在受控的環境下,打造出各種複雜和逼真的場景。所以,雖然電影在外景上跑遍全球,但松林製片廠依然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基地,確保了製作的連貫性和精準度。
結語:一場跨越地理與情感的告別之旅
哇,說了這麼多,有沒有覺得《007:生死交戰》真的是一部在全球取景上非常大手筆的電影啊!從挪威的冰天雪地,到義大利的古老街道,再到牙買加的熱帶風情,以及法羅群島的荒涼之美,每一個007:生死交戰的拍攝地點都像電影中的一個角色,為故事注入了獨特的靈魂和氛圍。
對我來說,能夠深入了解這些電影背後的拍攝地點,就像是又重新看了一遍電影,而且這次是帶著「偵探」的視角去探索。每一處場景不再只是螢幕上的光影,而是真實存在於地球上的風景,這讓電影的魅力更加無遠弗屆。丹尼爾克雷格的最後一任龐德,能夠在如此多變且壯麗的景色中告別,也算是為他的007生涯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所以,下次你看《007:生死交戰》的時候,不妨多留意一下這些場景。你會發現,那些被精選出來的取景地,不只是美麗的背景,更是推動劇情、塑造角色情感的重要元素。電影藝術的魅力,往往就藏在這些細節裡呢!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對這部電影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和感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