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鎖粉刺怎麼清?深度解析閉鎖性粉刺成因、有效清潔與預防全攻略
小雅最近照鏡子,發現臉頰和額頭上總有一些惱人的小突起,摸起來粗粗的、一粒一粒,看起來又不像是痘痘,也擠不出什麼東西,問了身邊的朋友,才曉得這就是傳說中的「閉鎖性粉刺」。這可讓她煩惱死了,到底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這些煩人的閉鎖粉刺「退散」呢?
面對閉鎖粉刺,這真的讓很多人一個頭兩個大。別擔心!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來好好聊聊,到底「閉鎖粉刺怎麼清」才最有效、最不傷皮膚。其實啊,清閉鎖粉刺的關鍵,不在於暴力擠壓,而是在於『溶解角質、暢通毛孔、搭配溫和清潔與耐心』。透過選用適當的酸類保養品,並建立一套正確的日常保養流程,輔以必要時的專業治療,才能真正有效且溫和地改善這些惱人的內包粉刺喔!
Table of Contents
閉鎖性粉刺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它那麼難搞?
在我們深入探討怎麼清之前,先來搞懂一下這位「閉鎖性粉刺」到底是何方神聖,對吧?了解敵人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
閉鎖性粉刺,通常我們稱它為「白頭粉刺」或是「內包粉刺」。它跟那種開口向外、氧化後變黑的「開放性粉刺」(也就是黑頭粉刺)很不一樣喔。閉鎖性粉刺的特點就是毛孔的開口被一層厚厚的角質給「蓋住」了,就像是蓋子一樣。裡頭的皮脂和老廢角質、髒污,因為沒有辦法排出,就這樣悶在毛孔裡頭,慢慢累積形成一個個凸起的小白點或膚色小丘疹。它們摸起來是硬硬的,用手擠也很難擠出來,硬擠只會讓周圍的皮膚發炎、紅腫,甚至留下難看的疤痕呢!
閉鎖性粉刺的「形成故事」:一個不小心毛孔就塞住了!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的毛孔會這麼不乖,自己蓋住自己啊?嗯,這背後其實有很多原因,通常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好幾個壞習慣或體質因素疊加的結果:
- 角質代謝異常: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們的皮膚會不斷地更新,老舊的角質會自然脫落。但如果這個脫落過程出了問題,老廢角質沒有好好離開,反而堆積在毛孔周圍,就會把毛孔開口給「堵住」,讓皮脂無法順利排出。
- 皮脂分泌過盛:油性肌膚的朋友們可能比較有感,當皮脂腺分泌過於旺盛,油脂量大到超過毛孔的負荷,但出口又被堵住時,自然而然就會在裡面積聚形成粉刺囉。
- 保養品不適合:這點超重要!有些保養品成分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太過滋潤,或是含有「致粉刺性」(Comedogenic)的成分,像是某些礦物油、羊毛脂衍生物等,長時間使用就容易悶住毛孔,導致閉鎖性粉刺的產生。我的經驗是,尤其是那種質地很厚重、很黏膩的乳霜或隔離霜,如果清潔沒做好,就很容易悶出問題來。
- 清潔不徹底或過度清潔:清潔不足,當然髒污和老廢角質會堆積。但你以為拼命洗臉就沒事了嗎?錯!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膚的天然屏障,讓肌膚變得脆弱、更容易受到刺激,反而導致皮脂分泌失衡,更容易長粉刺!這真是個兩難,對吧?所以「恰到好處」才是王道!
- 內分泌失調:特別是青春期、生理期前後、懷孕期間,或是壓力過大時,體內的荷爾蒙波動都可能刺激皮脂腺,讓粉刺大軍冒出來。
- 生活作息與飲食:雖然沒有絕對的醫學證據,但普遍認為高糖、高油、乳製品等食物可能與粉刺痘痘的發生有關聯。熬夜、壓力大這些更是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當然也會反映在皮膚上囉。
所以你看,閉鎖性粉刺的產生,可不只是單純的臉沒洗乾淨這麼簡單,它其實是身體內外多種因素交織的結果呢!
閉鎖粉刺怎麼清?實戰攻略大公開!
好啦,廢話不多說,既然知道閉鎖粉刺這麼難搞,那究竟要怎麼對付它呢?這裡我會手把手教你一套溫和又有效的策略,從日常清潔到進階保養,讓你告別那些惱人的小突起!
第一步:溫和潔顏,奠定健康肌膚基礎
清潔永遠是保養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對於閉鎖性粉刺肌膚來說,溫和潔顏是絕對的黃金法則。你不需要把臉洗到「吱吱作響」那種乾澀感,因為那代表你的天然皮脂膜已經被破壞殆盡了,反而會讓肌膚失去保護力,更容易出問題。
-
選擇對的潔顏產品:
- 推薦:選擇溫和、不含皂鹼、不含SLS/SLES(強力去脂界面活性劑)的潔面乳或洗面乳,最好是胺基酸系列的潔顏產品。這類產品清潔力足夠,但又不會過度帶走皮膚原有的油脂,洗完臉是舒服的、不會緊繃或乾澀。
- 避免:含有顆粒的磨砂膏、去角質凝膠,或是洗淨力過強的洗面乳。這些產品可能會過度摩擦或刺激皮膚,反而導致發炎。
-
正確的清潔手法:
- 用溫水(不是熱水喔!)將臉部打濕。
- 擠出適量的潔顏產品在掌心,加水搓揉出豐厚的泡沫(泡沫越細緻,清潔力越好,對皮膚刺激越小)。
- 用指腹輕輕地在臉上畫圈清潔,T字部位和粉刺較多的地方可以稍微多停留一下,但力道一定要輕柔,避免拉扯。
- 用溫水徹底沖洗乾淨,確保沒有殘留任何潔顏產品。
- 用乾淨柔軟的毛巾輕輕「按壓」臉部,吸乾水分,而不是用擦拭的方式。
- 清潔頻率:早晚各一次就足夠了。除非你今天有大量流汗或接觸髒污,否則不要頻繁洗臉喔。
我的心得是,很多人洗臉時都喜歡搓得很用力,覺得這樣才洗得乾淨,但真的母湯啊!洗臉是要溫柔地「帶走」髒污,而不是「刮掉」髒污。輕柔慢洗,才是王道!
第二步:酸類保養,溶解頑固角質,暢通毛孔
清閉鎖粉刺最核心的策略,就是利用「酸類保養品」來幫助角質代謝,溶解毛孔內堆積的髒污。但酸類百百種,到底該怎麼選、怎麼用呢?別急,我來幫你分析一下常見的幾種酸類。
水楊酸 (Salicylic Acid / BHA) – 油性肌與粉刺肌的救星!
- 特點:水楊酸是「油溶性」的,這點超級重要!因為油溶性,它能夠深入毛孔,溶解毛孔內的老廢角質和油脂,所以對於清除黑頭、白頭粉刺,以及預防痘痘非常有效。它還帶有一點點抗發炎的效果喔。
- 如何選擇:台灣法規規定,市售保養品水楊酸濃度最高為2%。對於居家保養,0.5%到2%的水楊酸產品都很適合。新手可以從低濃度開始,觀察肌膚反應。
-
使用方式:
- 洗完臉後,在化妝水或精華液之前使用(或直接作為精華液步驟)。
- 可以局部塗抹在粉刺較多的區域,也可以全臉使用。
- 初期建議一週2-3次,等皮膚適應後,可逐漸增加到每天使用(如果肌膚耐受性好)。
- 剛開始用可能會有一點點刺癢感,這是正常的,但如果刺痛感持續不退、紅腫,就代表濃度太高或不適合你,要立即停用喔!
水楊酸的油溶性,讓它像個小間諜一樣,能鑽進你的毛孔深處去執行任務,把堵塞的髒東西都清出來,所以我個人超推薦給容易長閉鎖粉刺的朋友們試試看!
杏仁酸 (Mandelic Acid) – 溫和煥膚,新手入門款!
- 特點:杏仁酸屬於果酸(AHA)的一種,但它分子量比較大,所以滲透速度相對緩慢,對皮膚的刺激性也比較低,非常適合敏感肌或新手入門。它除了能幫助表層角質代謝,也有一些美白、淡化痘疤的效果。
- 如何選擇:市售杏仁酸濃度從5%到20%都有。新手可以從5%或10%開始。
-
使用方式:
- 通常在清潔後、化妝水前使用,讓它直接作用在皮膚上。
- 初期可以從一週2-3次開始,觀察肌膚反應。
- 跟水楊酸一樣,如果沒有不適,可以逐漸增加使用頻率。
杏仁酸相對溫和,就像是肌膚的「居家煥膚小幫手」,可以慢慢地把老廢角質推開,讓皮膚摸起來更滑嫩喔。
A酸/A醇 (Retinoids) – 粉刺痘痘界的終極武器!
- 特點:A酸(Retinoic Acid)及其衍生物A醇(Retinol)、A醛(Retinaldehyde)都是維生素A的家族成員。它們在治療粉刺和痘痘方面,可以說是「終極武器」等級的。它們能全面調節角質細胞的生長與分化、抑制皮脂分泌、抗發炎,對於改善閉鎖性粉刺和預防未來粉刺形成的效果非常顯著。
- 如何選擇:A酸是處方藥,需要醫師開立。而A醇和A醛則是可以在保養品中找到的非處方成分。A醇的濃度通常從0.1%到1%不等。新手務必從最低濃度開始嘗試。
-
使用方式:
- 因為A酸和A醇的作用比較強,初期使用很可能會經歷「爆痘期」或「適應期」,也就是原本內包的粉刺會被代謝出來,看起來像長了更多痘痘。這是一個正常過程,但如果持續太久或反應太劇烈,務必諮詢醫師。
- 建議在晚上使用,因為它們具有光敏感性,白天使用會增加曬傷風險。
- 一定要從極低頻率開始:例如第一週一週一次,第二週一週兩次,慢慢建立肌膚耐受性。
- 搭配「三明治」塗法:先上一層保濕乳,再擦A醇,最後再補一層保濕乳,這樣可以減少刺激。
- 白天務必嚴格防曬!嚴格防曬!嚴格防曬!(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A酸家族,可以說是粉刺痘痘界的「終極武器」,但它也像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效果驚人,用不好可能會導致皮膚敏感、脫皮,所以使用上一定要特別小心,而且要有耐心!
果酸 (AHA) – 適合全臉煥膚,但對閉鎖粉刺效果不如水楊酸
- 特點:果酸(如甘醇酸、乳酸)是水溶性的,主要作用於皮膚表層,幫助老廢角質脫落,改善粗糙暗沉,讓皮膚摸起來更光滑。對於閉鎖性粉刺,它能幫助「打開」毛孔開口,但對於毛孔深處的油脂溶解效果不如水楊酸。
- 如何選擇與使用:市售濃度從5%到30%都有。可以選擇低濃度作為日常溫和煥膚。
我的專業小叮嚀:
「酸類保養」不是濃度越高越好,也不是越多種一起用就越有效!請務必「從低濃度開始、逐步建立耐受、一次只導入一種酸類產品」。觀察肌膚的反應,如果出現泛紅、脫皮、刺痛等嚴重不適,請立即停止使用,並加強保濕!還有啊,白天用酸類產品,防曬真的要做到滴水不漏!因為酸類會讓皮膚對光線更敏感,如果沒做好防曬,很容易曬黑,甚至引發反黑和更嚴重的皮膚問題喔。
第三步:精準保濕,維持肌膚屏障健康
很多人以為長粉刺就不需要保濕,這可是個天大的誤解啊!保濕對於穩定膚況、維持肌膚屏障健康超級重要!尤其是當你開始使用酸類產品時,皮膚可能會出現乾燥、脫皮的現象,這時候更需要清爽、不致粉刺的保濕產品來修護。
-
選擇對的保濕產品:
- 選擇標示有「不致粉刺」、「Non-comedogenic」或「Oil-free」的產品。
- 質地輕盈,例如凝露、清爽型乳液,避免厚重、油膩的乳霜。
- 成分單純,避免過多香料、色素或其他可能刺激皮膚的成分。
- 使用方式:在酸類產品之後,輕拍或薄擦一層保濕產品,幫助鎖水並舒緩肌膚。
記住,皮膚的油水平衡非常重要。不是控油控到「滴水不剩」就好,而是要讓肌膚維持在一個健康的平衡狀態。充足的保濕,其實也是在幫助肌膚穩定,減少過度出油的機會喔。
第四步:日常防曬,避免惡化與色素沉澱
防曬,防曬,還是防曬!這句話我真的說到爛了,但它就是這麼重要!尤其是當你在治療閉鎖粉刺時,因為角質代謝加速,皮膚會變得比較脆弱,更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如果沒有做好防曬,很可能會導致:
- 粉刺痘痘惡化:紫外線會加劇皮膚的發炎反應。
- 發炎後色素沉澱(PIH):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痘疤」。即使粉刺消失了,但如果皮膚曾有發炎,又沒做好防曬,就很容易留下惱人的黑褐色印記。
-
選擇對的防曬產品:
- 選擇SPF30/PA+++以上,且標示「不致粉刺」或「清爽型」的防曬產品。
- 質地輕透,避免堵塞毛孔。
- 使用方式:每天出門前塗抹足量,並記得定時補擦,特別是流汗或下水之後。
這些NG行為千萬別犯!告別閉鎖粉刺的地雷區
光知道怎麼做還不夠,更要知道哪些事情千萬不能做!以下這些行為,絕對是你在清閉鎖粉刺的路上要避免的地雷區,切記切記!
- 用手擠粉刺:我知道啦,看到臉上一顆顆小突起,手真的很癢對不對?拜託!請你忍住!自己擠粉刺,十之八九會把原本只是內包的粉刺,硬生生擠成發炎的痘痘,不僅容易留下痘疤、痘印,甚至還可能引起更嚴重的感染。專業清粉刺,交給專業的來!
- 過度清潔或頻繁去角質:剛剛也提過了,洗臉洗太乾淨反而會破壞肌膚屏障,讓皮膚失去保護力,更容易出油或敏感。市面上那些強力去角質產品,像顆粒磨砂膏、或是每天都用洗臉機,對正在努力恢復健康的皮膚來說都是一種負擔。
- 盲目嘗試偏方:網路上一堆奇奇怪怪的偏方,什麼用牙膏敷臉、用鹽巴搓臉… 這些都是非常危險而且沒有科學依據的做法!不僅沒效,還會讓你的臉爛掉,真的別鬧了!
- 忽略防曬:這點我前面強調過很多次了!不管是為了治療效果,還是為了預防痘疤色素沉澱,防曬都是不能打折扣的日常保養。
- 頻繁更換保養品:肌膚需要時間來適應新的產品。如果你今天用這個、明天換那個,皮膚根本搞不清楚狀況,一下子接受太多刺激,反而容易出問題。給你的新產品至少2-4週的適應期,真的不適合再換。
- 使用過於滋潤或厚重的產品:特別是在夏季或天氣濕熱時,過於油膩的保養品容易悶住毛孔,導致閉鎖粉刺更嚴重。記得選擇清爽、不致粉刺的產品喔。
這些地雷真的很容易不小心就踩到,但為了你的皮膚健康,請務必避開它們喔!
什麼時候該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你已經嘗試了上述的居家保養方式,也堅持了一段時間(至少2-3個月),但閉鎖粉刺還是像「釘子戶」一樣,紋風不動,甚至有惡化的趨勢,那麼,是時候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協助了!
醫師可以根據你的膚況,開立更高濃度的A酸藥膏、或是口服藥物(例如口服A酸),這些都是保養品無法達到的治療效果。此外,皮膚科醫師或醫美診所也提供一些專業的醫美療程,對於改善閉鎖性粉刺非常有幫助:
- 專業清粉刺:由受過訓練的美容師或護理師,使用專業器械,在適當的環境下進行粉刺清除。他們懂得如何溫和且有效地清除粉刺,減少發炎和留疤的風險。但這也不是萬靈丹,也不是一次性解決的,仍需搭配日常保養。
- 酸類煥膚:比居家保養更高濃度的果酸、水楊酸、杏仁酸等,由專業人員操作,作用於皮膚上更深層,效果更顯著。通常需要一系列療程。
- 雷射光療:某些雷射(例如淨膚雷射、皮秒雷射)可以改善膚質、減少皮脂分泌,對於後續預防粉刺或改善痘疤都有幫助。
總之,別害羞看醫生!皮膚科醫師是你的最佳戰友,他們會給你最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建議。有時候,單靠保養真的不足以解決問題,這時候專業的介入就顯得非常重要囉!
我的經驗與心得分享:耐心與堅持,是美麗肌膚的基石
在我多年的經驗裡,我發現很多人在改善閉鎖粉刺的過程中,最缺乏的就是「耐心」。皮膚的更新週期大約是28天,一個月,但這只是個平均值。你不可能今天開始用酸類,明天粉刺就全部不見。那是不可能的啦!
閉鎖性粉刺的改善,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時間,更需要你持之以恆地堅持正確的保養步驟。通常,你可能需要2-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顯著的效果。在這段期間,肌膚可能會經歷一段「適應期」,甚至出現輕微的脫皮、泛紅,這是正常的。但如果你能撐過去,並且持續下去,你會發現你的肌膚真的會變得越來越光滑、透亮。
此外,我也要提醒大家,保養真的不是照抄別人的功課就好。每個人的膚質、生活習慣、所處環境都不一樣,所以最重要的是「傾聽你肌膚的聲音」。當你嘗試新的產品時,一定要小範圍測試,觀察肌膚的反應。如果感覺不舒服,請立刻停用。保養,終究是一場與自己肌膚對話的過程。
最後,別忘了,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雖然不是直接導致閉鎖粉刺的主因,但絕對是影響膚況的重要因素。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度運動、保持心情愉快,這些都會讓你的皮膚狀態更健康、更有光澤喔!
閉鎖粉刺相關常見問題 Q&A
Q1:閉鎖粉刺會自己消失嗎?
嗯,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對吧?老實說,閉鎖粉刺很少會自己完全消失,尤其是有明確的致粉刺性原因存在時。因為它們的特點就是毛孔開口被堵住了,裡面的皮脂和角質無法排出,會一直累積在裡面。除非你的角質代謝突然變超級好,或是皮脂分泌量大幅減少,否則這些堵塞物不太會自己「蒸發」掉。
不過,有些很小、很淺層的閉鎖粉刺,如果你的肌膚狀況有所改善(例如調整了保養品、生活作息變規律),它們可能會慢慢地自行代謝掉。但對於那些比較大顆、深層的閉鎖粉刺,通常還是需要透過適當的保養品(如酸類)或專業治療來幫助它們代謝出來喔。
Q2:清閉鎖粉刺會留疤嗎?
會不會留疤,這真的要看「你怎麼清」還有「你原本的粉刺狀況」。如果你是自己用手或是不潔的工具去擠壓閉鎖粉刺,那非常容易會留疤!因為閉鎖粉刺沒有開口,你硬擠的時候,很可能會造成皮膚組織受損、毛囊破裂,進而引發嚴重的發炎反應。這種發炎後的皮膚,特別容易留下紅色的痘印(發炎後紅斑)、黑色的痘疤(發炎後色素沉澱),甚至凹凸不平的凹疤。這些疤痕一旦形成,要消除就非常困難了。
但如果你是透過溫和的酸類保養品來代謝粉刺,或是尋求專業美容師/皮膚科醫師進行清粉刺,留疤的風險就會大幅降低。因為專業人士會使用無菌的工具和正確的手法,將粉刺輕柔地清除,盡量減少對周圍皮膚的傷害。所以,為了不留疤,千萬不要手癢自己亂擠喔!
Q3:擠閉鎖粉刺可以嗎?
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就像上面提到的,自己擠閉鎖粉刺是非常不建議的行為。閉鎖粉刺的特性就是沒有開放的出口,它被角質「封印」在皮膚裡面。當你用手或不專業的工具去擠壓時:
- 你施加的壓力很可能會導致毛囊破裂,讓裡面的皮脂、細菌、角質碎屑等內容物跑到周圍的真皮層,引發更嚴重的發炎反應,甚至變成又紅又腫的囊腫型痘痘。
- 手上的細菌可能會進入傷口,導致感染。
- 不當的擠壓手法會對皮膚造成物理性傷害,留下難看的疤痕,包括色素沉澱、凹疤或凸疤。
如果你真的很想清粉刺,而且粉刺已經浮出表面,建議還是尋求專業的皮膚科醫師或美容師協助。他們知道如何判斷粉刺是否適合清除,並使用專業工具以正確的方式處理,把風險降到最低。
Q4:飲食會影響閉鎖粉刺嗎?
關於飲食與粉刺痘痘的關聯,醫學界仍在持續研究中,但目前有些研究和臨床觀察確實發現,某些食物可能與粉刺痘痘的發生和惡化有關聯。這些食物通常被稱為「高升糖指數(GI)食物」和「乳製品」。
- 高升糖指數(GI)食物:像是精緻澱粉類(白麵包、蛋糕、甜點)、含糖飲料等,這些食物會讓血糖快速上升,刺激胰島素分泌。胰島素又可能進一步影響體內的荷爾蒙,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進而增加粉刺和痘痘的風險。
- 乳製品:一些研究指出,乳製品(特別是牛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會刺激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的產生,這也可能導致皮脂分泌增加和毛孔角化異常,從而促進粉刺痘痘的形成。
雖然飲食對每個人的影響程度不同,但如果你發現自己每次吃了這些東西就容易長粉刺,或許可以試著減少攝取量,觀察看看有沒有改善。畢竟,均衡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對身體整體健康和皮膚狀況絕對是有益無害的喔!
Q5:男生女生清閉鎖粉刺有差別嗎?
從生理結構上來看,男生和女生在「閉鎖粉刺怎麼清」這件事情上,基本原則是一樣的。因為粉刺的形成機制(角質堵塞毛孔、皮脂堆積)對兩性來說都一樣。
不過,由於生理特徵和生活習慣的差異,還是有些地方可以稍微注意一下:
- 皮脂分泌:男性的雄性激素普遍比女性旺盛,這也導致男性通常皮脂腺較大,皮脂分泌量也相對較多,因此男性更容易出現油性肌膚和閉鎖性粉刺問題。這代表男性在控油和角質代謝方面的保養可能需要更積極一點。
- 清潔習慣:有些男生洗臉比較「隨便」,或是會直接使用洗臉皂、沐浴乳洗臉,這就容易造成過度清潔或清潔不足。所以男性更需要學習溫和且正確的潔顏方式。
- 刮鬍習慣:男性刮鬍子時,如果刮鬍刀不乾淨、刮鬍方式不正確,或是刮鬍後沒有適當舒緩,都可能刺激皮膚,導致毛囊炎或粉刺惡化。
- 保養品偏好:男性可能偏好清爽、簡單的保養品,不喜歡層層疊疊的複雜步驟。因此,在選擇酸類或保濕產品時,可以優先考慮質地輕盈、多效合一的產品。
所以,無論男生女生,只要掌握了「溫和清潔、適度酸類、清爽保濕、嚴格防曬」這四大原則,都能有效地改善閉鎖性粉刺喔!
Q6:為什麼我用酸類產品反而長更多粉刺?
這個問題太常見了!很多人剛開始用酸類(特別是A酸/A醇)的時候,會發現臉上的粉刺痘痘反而變得更多、更明顯了,這種現象在皮膚學上稱為「爆痘期」或「排毒期(Purging)」。
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酸類產品(尤其是A酸/A醇)的作用機制,是加速皮膚細胞的更新和代謝。它們會把那些原本躲藏在皮膚深處、還沒成熟的「潛在粉刺」或「微粉刺」加速推向表面。所以你會感覺好像一夜之間,冒出了更多小顆粒,甚至有些會變成紅腫的痘痘。
如何判斷是爆痘期還是惡化?
-
爆痘期(正常反應):
- 粉刺痘痘出現的位置,通常是你平常就容易長粉刺的區域。
- 這些粉刺痘痘通常來得快,消得也比較快。
- 整個皮膚的狀況,除了這些冒出來的粉刺,大致上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的(例如膚色更均勻、毛孔看起來更細緻)。
- 爆痘期通常會持續2-6週,最長可能到3個月,之後就會趨於穩定。
-
惡化(需要調整或停用):
- 粉刺痘痘出現的位置是你以前從來不長的地方。
- 新的粉刺痘痘持續不斷地冒出,而且數量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甚至出現囊腫、結節等嚴重發炎情況。
- 伴隨嚴重的紅腫、刺痛、脫皮、搔癢等不適,讓你的皮膚非常難受。
- 皮膚整體狀況變得更差,例如屏障受損、敏感度增加。
如果你在用酸類產品時遇到爆痘期,請保持耐心,這表示產品正在發揮作用。但如果你的情況更像是「惡化」,那麼很可能是你選的濃度太高、使用頻率太頻繁,或是該產品根本不適合你的膚質,這時候就應該立即減量、降低頻率,甚至暫停使用,並諮詢皮膚科醫師的建議喔!記得,肌膚的感受永遠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