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多少算殘障 – 台灣身心障礙鑑定標準與視力等級詳解

當談到「視力多少算殘障」這個問題時,許多人心中會浮現一個疑問:是不是只要眼睛看不清楚,就能符合身心障礙的資格?事實上,台灣對於視力障礙的認定,並非單純僅憑視力表上的數字,而是一套涵蓋醫學評估、功能限制及社會參與等多面向的綜合鑑定標準。本文將深入解析台灣現行的視力障礙鑑定標準,幫助您了解哪些情況下,視力不佳會被認定為身心障礙,以及相關的申請流程與重要注意事項。

認識台灣身心障礙鑑定新制:以ICF為基礎

在台灣,自2012年起,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制度已從過去的「殘障手冊」轉型為更完善的「身心障礙證明」。這項制度改革的核心精神,是導入世界衛生組織(WHO)頒布的「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簡稱ICF)。ICF模式強調的不再只是單純的疾病或身體損傷,而是將身心障礙視為一種個人健康狀況與其所處環境因素互動下的結果

  • 不再只看缺損: 舊制較著重於生理損傷的程度。
  • 重視功能與環境: 新制則更關注個案因身體結構或功能損傷,導致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及社會參與等面向所受到的限制,以及環境因素(如輔具、無障礙設施、社會支持)的影響。
  • 鑑定與需求評估並行: 鑑定結果除了確認身心障礙類別與程度外,還會同時進行需求評估,以提供更符合個人需求的福利與服務。

因此,「視力多少算殘障」的答案,不再只是視力表上的冰冷數字,而是要看這些數字所反映出的功能限制,如何影響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執行各種活動的能力。

視力障礙的醫學鑑定標準:關鍵數據與綜合評估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發布的《身心障礙鑑定基準》,視力障礙(分類代碼為第7類: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的鑑定主要會考量以下幾個核心面向:

1. 最佳矯正視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這是最常被提及的指標,指的是透過眼鏡、隱形眼鏡或其他光學矯正後,所能達到的最佳視力。鑑定時,醫師會以優眼(視力較好的一眼)的最佳矯正視力作為主要判斷依據。具體的視力值對應標準如下:

  • 極重度視力障礙(通常對應第1項、第2項鑑定基準):
    • 優眼最佳矯正視力在0.01以下:這意味著即使經過最佳矯正,看物體的清晰度也極為低下。在醫療上,0.01以下的視力被視為幾乎完全失明,或僅剩光覺。
    • 若優眼為「無光覺」,即完全失明,則也直接認定為極重度。
  • 重度視力障礙(通常對應第3項、第4項鑑定基準):
    • 優眼最佳矯正視力在0.02以下,或僅能辨識手指數(手指數意指在特定距離外,能辨識手指的數量):這表示視力已嚴重受損,對日常生活造成顯著影響。
  • 中度視力障礙(通常對應第5項、第6項鑑定基準):
    • 優眼最佳矯正視力在0.04以下:此階段的視力受損程度已達中等,可能在閱讀、辨識人臉或遠距離事物上遇到困難。
  • 輕度視力障礙(通常對應第7項、第8項鑑定基準):
    • 優眼最佳矯正視力在0.06以下:儘管視力相對較好,但仍可能在某些特定環境或任務中面臨挑戰,例如夜間視力、視野周邊的辨識等。
    • 更廣泛的定義也可能包含優眼最佳矯正視力在0.08以下,或雙眼視野各為20度以下,但此會根據具體鑑定基準的項次不同而有差異。

重要提醒: 這裡的視力值是指小數點視力表(如0.1, 0.05)。若您習慣使用E字圖或C字圖,醫師會進行轉換。且這些數字必須是最佳矯正後的結果,意即醫師會排除可以透過配戴眼鏡等方式改善的情況。

2. 視野缺損(Visual Field Defect)

視野是指當眼睛注視前方某一點時,所能看到的範圍。視力再好,如果視野範圍極度縮小(俗稱「管狀視野」),也會嚴重影響功能。鑑定標準對視野缺損也有明確規定:

  • 優眼視野各為10度以下(包含中央視野狹窄、周邊視野缺損):這通常被認定為極重度或重度視力障礙。想像一下,看東西就像透過一根吸管一樣,儘管中央可能清晰,但周圍環境完全無法感知,極大地影響行動與安全。
  • 優眼視野各為10度至20度以下:可能被認定為中度視力障礙。
  • 優眼視野各為20度至30度以下:可能被認定為輕度視力障礙。

視野的評估通常需要透過專業的視野檢查儀器進行。

3. 綜合評估與功能限制

除了單純的視力與視野數字,專業醫師在鑑定時還會綜合評估以下因素,這也是ICF精神的體現:

  • 兩眼功能狀況: 不僅看優眼,兩眼的協調、立體感等也會納入考量。
  • 眼球運動功能: 如斜視、眼球震顫等,是否影響視覺穩定性。
  • 其他視覺功能障礙: 例如對比敏感度、色覺、光覺、適應黑暗的能力等。
  • 造成原因與預後: 視力損傷是否穩定、是否會惡化、是否為可逆性等。
  • 對日常生活活動的影響: 這是最核心的部分。醫師和專業團隊會評估視力障礙如何影響個案的:
    • 自我照顧: 如穿衣、進食、清潔等。
    • 行動能力: 如走路、避開障礙物、搭乘交通工具等。
    • 溝通能力: 如閱讀、書寫、辨識非口語訊息等。
    • 學習能力: 如閱讀、寫字、使用科技產品等。
    • 工作與休閒活動: 是否能從事特定工作、參與社交活動等。

重點提示: 即使您的最佳矯正視力數值尚未達到上述「輕度」的門檻,但若因其他眼部疾病導致嚴重的視覺功能限制,且這些限制對您的日常生活造成顯著影響,仍有可能透過鑑定過程被認定為身心障礙。因此,最終的鑑定結果,是醫療專業評估與功能性評估的綜合判斷

身心障礙鑑定與證明申請流程

了解了「視力多少算殘障」的標準後,如果您認為自身情況符合,可以依照以下步驟申請身心障礙證明:

  1. 提出申請: 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市、區)公所社會課提出申請。您會拿到一份「身心障礙鑑定申請表」及相關資料。
  2. 指定鑑定醫院: 公所會協助您預約或提供衛生福利部認可的「身心障礙鑑定指定醫療機構」名單。您必須前往這些指定醫院進行鑑定。
  3. 專業團隊鑑定:
    • 前往醫院,由專業醫師(眼科醫師)進行身體功能與構造評估,這部分會測量您的最佳矯正視力、視野等。
    • 同時,還會有功能活動與參與限制評估,由專業人員(如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社工師等)依ICF架構,評估您的功能限制程度與需求。
  4. 鑑定報告送交社政單位: 醫院完成鑑定後,會將鑑定報告函送至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社會局/處)。
  5. 需求評估與核發證明:
    • 社政單位會審核鑑定報告,並進行需求評估,考量個案的個人、家庭、社會需求及福利服務需求。
    • 經核定後,符合資格者將核發「身心障礙證明」。

整個流程可能需要數週至數月不等,請耐心等候。

取得身心障礙證明後的權益與福利

一旦您的視力障礙被正式鑑定並取得身心障礙證明,您將有權利獲得政府提供的多項福利與服務,旨在協助您減輕生活負擔、促進生活參與:

  • 醫療輔助: 醫療費用減免、輔具費用補助(如擴視機、點字機、導盲杖等)。
  • 教育支持: 特殊教育資源、升學與就學輔導、教育輔具補助。
  • 就業服務: 職業訓練、就業轉介與媒合、庇護性就業服務、創業輔導。
  • 交通優惠: 大眾運輸工具票價折扣、停車優惠、復康巴士服務等。
  • 經濟扶助: 生活補助、急難救助、租金補貼等。
  • 稅賦減免: 綜合所得稅、牌照稅等。
  • 居住服務: 輔助住宅改裝、住宿式服務等。
  • 其他服務: 心理諮詢、社區日間照顧、居家服務、行動協助服務等。

這些福利與服務的具體內容會根據您的身心障礙等級、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個人需求而有所不同。

結語

視力多少算殘障」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值題,而是一個涉及醫學專業、功能評估與社會支持的複雜議題。台灣現行的身心障礙鑑定制度,旨在更全面地了解個體因視力障礙所面臨的挑戰,並提供適切的資源與協助。如果您或您身邊的人正為視力問題所困擾,且懷疑可能符合身心障礙的資格,請務必尋求專業眼科醫師的評估,並向當地社會福利單位諮詢,以確保自身的權益。

提早發現、提早評估,並積極尋求協助,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一步。

常見問題(FAQ)

如何知道自己的視力是否符合殘障標準?

要確定視力是否符合身心障礙標準,最佳方式是前往眼科診所或醫院,由專業眼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視力檢查,包括最佳矯正視力、視野檢查等。醫師會根據您的檢查結果,參考衛生福利部《身心障礙鑑定基準》的相關規定,初步判斷您是否可能符合申請資格。最終的鑑定需在指定醫院進行。

為何身心障礙鑑定不只看視力數值?

身心障礙鑑定不單看視力數值,是因為台灣採用ICF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這套系統強調身心障礙不僅是生理損傷,更需評估這些損傷如何影響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參與能力,以及環境因素(如輔具、社會支持)的影響。因此,即使視力數值不佳,若對日常生活功能影響不大,或功能限制程度不符標準,可能也無法取得證明。

如何進行視力障礙的鑑定申請?

您需要先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市、區)公所社會課提出身心障礙鑑定申請,並領取相關表格。公所會協助您預約或提供指定鑑定醫院名單,您需自行前往指定醫院接受眼科醫師的醫療鑑定與專業團隊的功能活動評估。鑑定報告會送交社政單位審核,通過後即可核發身心障礙證明。

為何有些視力損傷人士無法考取駕照?

台灣的駕照考取有明確的視力標準。根據交通法規,申請普通汽車駕照者,兩眼視力裸視或矯正後達0.6以上,且單眼各達0.5以上;申請機車駕照者,兩眼視力裸視或矯正後達0.6以上,且單眼各達0.5以上。若任何一隻眼睛失明,或矯正後視力未達標準,則無法考取駕照。這與身心障礙的鑑定標準是不同的評估系統,主要考量行車安全。

身心障礙證明需要如何定期重新鑑定?

身心障礙證明通常會有一個有效期限(最長5年,或依疾病穩定性可能為期更短)。在證明到期前,您會收到政府的通知,需依照通知上的指示,再次前往指定鑑定醫院進行重新鑑定。這個過程與初次申請類似,旨在確認身心障礙狀況是否有變化,以及是否仍符合相關標準與需求。

視力多少算殘障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