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聽成績可以沿用嗎:深入解析大學招生、檢定與重考政策
Table of Contents
英聽成績可以沿用嗎?深度解析大學招生與檢定規範
對於許多準備升學的學生與家長而言,學測英聽測驗的成績,究竟能否「沿用」或是「保留」,是個常見且重要的疑問。這不僅關係到備考策略的規劃,更可能影響大學入學申請的成敗。本文將從大學招生委員會的規定出發,深入探討英聽成績的有效期限、採計原則,以及其他英語能力檢定成績的沿用性,為您提供最詳盡的解答。
1.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大考中心)英聽測驗成績的沿用規定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舉辦的「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簡稱「英聽」),是目前臺灣大學招生入學管道中,最主要被採計的英語聽力成績。關於其沿用性,規定如下:
- 有效期限: 大學入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明確規定,各大學校系採計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時,限採計「當學年度」及「前一學年度」共兩次成績中擇優使用。
- 舉例來說,若您是申請113學年度的大學入學,招生單位會採計您在113學年度(例如112年10月或12月舉辦)以及112學年度(例如111年10月或12月舉辦)所取得的英聽成績。
- 換句話說,英聽成績的「沿用」期限為最長兩次考試成績,而非單純的「兩年」。因為每次英聽成績的發放,都與當年度的學測成績一同公布,並用於該學年度的招生。
- 擇優採計: 若考生在規定範圍內(即當學年度及前一學年度)參加了兩次英聽測驗,大學招生單位會自動採計其中較高的級別(A、B、C、F級)來進行篩選或檢定。這意味著考生不必擔心重考成績反而比舊成績差的問題,招生單位會以最有利於學生的成績來判斷。
- 成績級別: 英聽測驗成績分為A、B、C、F四個等級。許多大學校系會將英聽成績作為「檢定」項目,設定最低門檻(例如要求達到B級或A級);少數校系則會將其納入「篩選」甚至「採計」總分。
重要提醒: 務必留意,英聽成績的有效性是與大學招生學年度綁定的,而非單純以成績公告日期計算兩年。一旦超過了「當學年度及前一學年度」的範圍,該成績便無法用於大學入學招生。
2. 不同大學入學管道對英聽成績的採計方式
雖然英聽成績可以沿用,但其在不同大學入學管道中的重要性與採計方式不盡相同:
2.1. 繁星推薦
在繁星推薦管道中,英聽成績通常作為檢定標準或加分項目。少數校系會要求英聽成績達到特定級別才能通過檢定,否則即便學測總級分達標也無法錄取。此管道主要著重於學測總級分、校內在校成績及學群排名,英聽成績的角色相對較為輔助。
2.2. 申請入學
申請入學是英聽成績最常被採計或要求的管道。許多大學校系會明確要求英聽成績必須達到特定級別(例如:外語學群、國企系、醫學系等),作為第一階段篩選的門檻。若未達標,即使學測其他科目成績再優異,也無法通過篩選。部分校系甚至會將英聽成績納入第二階段面試或指定項目甄試的評分參考。
- 檢定: 最常見的應用,設定最低級分門檻。
- 篩選: 英聽成績可能與學測特定科目一同被用於篩選。
- 採計: 較為罕見,但少數校系會將英聽成績換算為分數,納入總分計算。
2.3. 分發入學(原指考分發)
分發入學主要依據分科測驗的成績進行分發,英聽成績在此管道中通常不被採計。然而,仍有極少數的校系可能在分發入學中對英聽成績設有「檢定」門檻,要求考生必須具備英聽成績並達到一定級別,才能被分發到該系。因此,若目標校系為這些特殊情況,即便不考分科測驗的英語科,也應留意英聽成績的要求。
3. 英聽成績「沿用」的實際操作與策略
了解英聽成績的沿用規定後,學生應如何規劃自己的考試策略呢?
- 若第一次英聽成績已達標: 如果您在第一學年度(前一學年度)的英聽測驗中,已取得目標校系要求的最高級別(例如A級),且您對該成績感到滿意,那麼您可以選擇不參加第二次英聽測驗,直接沿用舊成績。這樣可以將更多時間與精力投入學測其他科目的準備。
- 若第一次英聽成績未達標或想衝刺: 如果您的第一次英聽成績未達到目標校系的要求,或者您希望能爭取到更高的級別(例如從B級提升到A級),那麼您應該積極準備並參加第二次英聽測驗。由於招生單位會擇優採計,因此重考並沒有風險,只會有機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 預先查詢校系採計標準: 在規劃是否沿用或重考前,務必提早查詢目標大學校系在當年度的招生簡章,確認其對英聽成績的具體要求(是檢定、篩選還是採計?要求哪個級別?)。這些資訊通常會在「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的網站上公布。
4. 其他英語能力檢定成績(全民英檢、托福、雅思、多益)的沿用性
除了大考中心英聽測驗外,學生可能也持有其他國際或國內的英語能力檢定成績。這些成績的沿用性與適用範圍有所不同:
- 全民英檢(GEPT):
- 沿用性: 全民英檢成績本身無明確的「有效期限」,官方證書上並不會註明到期日。因此,理論上可以「終身沿用」。
- 適用範圍: 然而,各大學校系、企業或政府機構在採認全民英檢成績時,通常會設有「採認期限」,例如要求提供「兩年內」或「五年內」的成績證明。這並非成績失效,而是基於語言能力會隨時間有所變動的考量。主要用於甄選入學的加分、推甄、英語畢業門檻、公職考試、交換學生申請等。
- 托福(TOEFL)、雅思(IELTS):
- 沿用性: 這兩項國際公認的英語能力測驗,其成績的有效期限通常為兩年。超過兩年後,成績單便無法用於正式的申請(如留學、移民、簽證)。
- 適用範圍: 主要用於國外大學申請、交換學生計畫、部分國內大學的國際學程、碩博士班英語畢業門檻等。極少數國內大學校系會將其作為甄選入學的加分項目,但對於大學部入學而言,大考中心英聽仍是主流。
- 多益(TOEIC):
- 沿用性: 多益測驗本身並無「有效期限」的規定。但與全民英檢類似,許多學校和企業在採認多益成績時,通常會要求提供兩年內的成績。
- 適用範圍: 主要用於企業求職、國內大學的英語畢業門檻、部分大學推甄或轉學考的加分參考。對於大學部入學而言,也非主流採計項目。
總結來說,若目標是大學部入學,請務必將重點放在大考中心舉辦的英聽測驗。其他英語檢定成績雖然有其用途,但對於一般大學入學管道的直接採計機會較少。
5. 英聽成績沿用常見迷思與澄清
- 迷思一:所有大學校系都採計英聽成績?
澄清: 不盡然。並非所有大學校系都會採計英聽成績。有些科系可能完全不看英聽,或只看學測其他科目。因此,務必詳閱招生簡章,確認目標校系的具體要求。
- 迷思二:英聽成績只要考過一次,就可以無限期沿用?
澄清: 這是錯誤的觀念。如前所述,大考中心英聽成績的有效期限僅限於「當學年度」及「前一學年度」共兩次考試。超過這個範圍的成績,就無法用於當年度的大學入學招生。
- 迷思三:如果重考英聽成績退步,舊成績就不算數了?
澄清: 不會。大學招生單位在採計英聽成績時,採「擇優採計」原則。也就是說,如果在規定範圍內考了兩次,學校會自動選擇其中級別較高的那一次成績來進行判斷。所以,重考並沒有退步的風險。
結論:掌握英聽成績沿用原則,規劃升學之路
英聽成績的「沿用」與否,關鍵在於其是否落在大學招生委員會所規定的「當學年度及前一學年度」的有效範圍內。考生應提早了解目標校系的採計標準,並根據自身已有的英聽成績,策略性地決定是否需要再次應考。若成績已達標且在有效期限內,則可將精力用於其他科目的加強;若成績未達標或想追求更高層級,則可放心重考,因為招生單位將會擇優採計。清晰理解這些規定,將能幫助您更有效地規劃備考策略,為您的升學之路鋪平道路。
常見問題 (FAQ)
如何查詢我英聽成績的有效期限?
您英聽成績的有效期限,應根據您所申請的「大學招生學年度」來判斷。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規定,當學年度的招生,可採計「當學年度」及「前一學年度」所舉行的英聽測驗成績。例如,申請113學年度入學,可使用113或112學年度的英聽成績。
為何有些大學科系不採計英聽成績?
大學科系是否採計英聽成績,取決於其教學需求與人才培育目標。部分科系可能認為英語聽力能力並非該專業領域的核心能力,或者其課程內容較不依賴英語聽力,因此選擇不將英聽成績納入篩選或採計範圍。務必查閱各校系當年度的招生簡章以確認。
如何判斷我是否應該重考英聽?
判斷是否重考英聽,主要考量兩點:一是您目前的英聽成績是否已達到目標校系的最低要求?二是您是否還有提升成績的空間,且有信心考取更好的級別?由於大學招生會擇優採計,若您對目前的成績不滿意或目標校系要求更高,重考通常是無風險的選項。
如何知道目標校系對英聽成績的要求?
您需要查閱「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每年公布的《大學考試入學招生簡章》或《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招生簡章》。簡章中會詳細列出各大學校系對於英聽成績的「檢定」、「篩選」或「採計」標準,以及要求的級別。
為何我考了多次英聽,最後卻只採計一個成績?
這是因為大學招生單位在採計英聽成績時,遵循「擇優採計」原則。在規定範圍內(當學年度及前一學年度)的兩次英聽成績中,招生單位會自動選擇其中較高的級別來納入審查,而非將多次成績加總或平均。這對考生來說是有利的制度,確保您的最佳表現被採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