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加多少水?淺談完美美式咖啡的黃金比例與萃取奧秘

你是不是也曾站在咖啡店櫃檯前,或是家裡的義式咖啡機旁,心裡默默想著:「美式咖啡,到底該加多少水才對味啊?」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是許多咖啡愛好者入門美式咖啡的必經之路。畢竟,一杯好的美式咖啡,它不只是單純的「濃縮咖啡加水」,而是一門關於比例、溫度、甚至咖啡豆個性的學問呢!

那麼,美式咖啡到底加多少水才最理想? 簡潔明瞭地說,一般而言,美式咖啡的水與義式濃縮咖啡的比例大約落在 1:1 到 1:4 之間,這是指每份義式濃縮咖啡(通常是 30ml 左右),您可以加入同等份量到四倍份量的熱水,端看您對濃淡的個人喜好與咖啡豆的風味特性。這是一個非常彈性的範圍,也是美式咖啡迷人魅力所在。

美式咖啡的本質:從何而來?

談到美式咖啡,我們總不能不提它的身世之謎,對吧?據說啊,美式咖啡(Americano)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當時,派駐歐洲的美國大兵們,可能不太習慣歐洲當地那種小杯又極度濃郁的義式濃縮咖啡(Espresso)。他們懷念家鄉那種大杯、可以慢慢啜飲的滴濾咖啡。於是,聰明的義大利咖啡師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在濃縮咖啡中加入熱水,既保留了義式咖啡的風味基底,又稀釋了濃度,讓它更接近美國大兵們熟悉的咖啡風味。這就是美式咖啡的由來,是不是很有趣呢?它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文化融合下的產物。

從本質上來看,美式咖啡就是以義式濃縮咖啡(Espresso)為基底,再兌入熱水調製而成的飲品。它的魅力在於既能保留濃縮咖啡的醇厚與香氣,又能透過熱水調整其濃度與口感,使其更加平易近人,適合大口品飲。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黑咖啡」,美式咖啡和滴濾咖啡、手沖咖啡喝起來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美式咖啡的黃金比例:水與濃縮咖啡的舞蹈

「黃金比例」這個詞聽起來有點玄妙,但對於美式咖啡來說,它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起點。前面提到,水與濃縮咖啡的比例大致在 1:1 到 1:4。這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變化性,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 1:1 比例(濃縮:水):「迷你美式」或「濃郁美式」

    這幾乎是將一份濃縮咖啡稍微稀釋,保留了極高的濃度和咖啡的原始衝擊力。如果你的濃縮咖啡萃取得非常完美,帶有豐富的堅果香或巧克力香,用這個比例能讓這些細膩的風味被稍微「舒展開來」,同時仍保有濃郁的口感。它適合喜歡重口味、喜歡快速提神的朋友,或是想要品嚐咖啡豆本真風味的行家。

  • 1:2 比例(濃縮:水):「標準美式」或「平衡美式」

    這是我個人覺得最常用、也最能展現咖啡風味平衡的比例。它既不會太濃,導致口腔壓力過大,也不會太淡,讓咖啡的個性蕩然無存。在這個比例下,濃縮咖啡的酸質、甜感和苦味能夠更好地融合,呈現出和諧的風味輪廓。無論你是咖啡新手還是老手,從這個比例開始探索,通常都不會出錯。

  • 1:3 或 1:4 比例(濃縮:水):「清爽美式」或「大杯美式」

    當你想要一杯可以悠閒品嚐,或是對咖啡因比較敏感,又或是習慣喝淡一點的黑咖啡時,這個比例就非常適合。它大大稀釋了濃縮咖啡的濃度,讓咖啡的口感變得更加輕盈,雖然某些細膩的風味可能會被稀釋掉一些,但整體飲用體驗會更為順滑,也更解渴。對於那些剛開始接觸義式濃縮咖啡,覺得它「太濃太苦」的朋友,這個比例會是很好的入門磚。

我的經驗是,大多數精品咖啡店所提供的「標準美式」,其水與濃縮咖啡的比例,往往落在 1:2 到 1:3 之間。這個範圍的咖啡最能展現咖啡師想呈現的豆子風味,也最符合大眾的口味偏好。

影響美式咖啡「加水」的關鍵因素

為什麼美式咖啡的加水比例會這麼有彈性呢?這背後其實有很多影響因素,讓我們一一來拆解,你就會發現這不單是憑感覺,而是有其道理的!

  • 義式濃縮咖啡的風味與萃取程度:

    這絕對是核心!一杯好的美式咖啡,首先要有一份好的義式濃縮咖啡。如果你的濃縮咖啡萃取得太酸(under-extracted),那麼你加再多水也無法掩蓋那股尖銳的酸味,反而會被稀釋得更明顯。相反,如果萃取得太苦、太澀(over-extracted),加水可能稍微緩和,但那股不愉快的餘韻依然存在。理想的濃縮咖啡,應該是平衡、醇厚、帶有豐富油脂層(Crema)的。這樣的基底,無論你加多少水,都能維持咖啡的骨架和香氣。想想看,如果基底都不穩,上面再怎麼裝飾也撐不住嘛!

  • 咖啡豆的烘焙度與特性:

    不同烘焙度的咖啡豆,其風味表現和適合的加水比例也會有所不同。

    • 淺烘焙豆: 通常帶有花香、果酸、柑橘等明亮風味。淺烘焙的濃縮咖啡本身可能就比較清爽,如果加太多水,這些細膩的香氣就容易被稀釋殆盡。我的建議是,淺烘焙的豆子,加水的比例可以稍微保守一點,例如 1:1 或 1:1.5,以保留其獨特的層次感。
    • 中烘焙豆: 這是最常見也最百搭的選擇,風味平衡,可能帶有堅果、巧克力、焦糖香。中烘焙的濃縮咖啡,無論是 1:2 還是 1:3 的比例,通常都能表現得很好,是探索個人喜好的絕佳起點。
    • 深烘焙豆: 往往帶有較強烈的苦甜、煙燻、可可風味,口感厚重。深烘焙的濃縮咖啡濃度很高,如果直接喝可能會覺得太「衝」。這時候,你可以大膽地多加一些水,例如 1:3 甚至 1:4,來稀釋它的苦味,讓咖啡的醇厚感和烘焙香氣更加柔和、易於入口。我個人就很喜歡用深烘焙豆來製作冰美式,那種濃郁卻又清爽的感覺簡直絕配!
  • 個人口感偏好:濃郁還是清爽?

    說到底,咖啡最終還是要滿足你的味蕾。有些人就是喜歡那種濃郁到幾乎能感受到舌頭被咖啡緊緊包裹的感覺,那種刺激和醇厚讓他們精神為之一振;而有些人則偏愛清爽、滑順,可以慢慢品味咖啡香氣的體驗。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最適合你的。所以,大膽去嘗試吧!從 1:2 開始,覺得太淡就少加點水,覺得太濃就多加點水,慢慢找出你的「黃金比例」。

  • 水的品質與溫度:

    你或許會覺得:「水不就是水嗎?」錯了!水的品質對咖啡風味的影響超乎你的想像。使用過濾水或軟水會比自來水更能帶出咖啡的原始風味,避免雜味。而熱水的溫度也至關重要。理想的熱水溫度大約在 80-90°C 之間。太燙的水(例如剛燒開的 100°C 熱水)可能會燙傷濃縮咖啡中細膩的風味物質,讓咖啡喝起來帶有焦味或苦澀感;太冷的水則無法充分「打開」咖啡的香氣,讓美式喝起來平淡無味。所以,用熱水壺將水燒開後,稍微等個 30-60 秒再倒入,效果會更好喔!

手把手教您調製完美美式:步驟與技巧

了解了這麼多理論,是不是有點迫不及待想自己動手試試看了呢?別急別急,製作一杯完美的美式咖啡,其實步驟很簡單,但有些小細節如果注意到了,就能讓你的咖啡美味程度大大提升!

  1. 準備好您的義式濃縮咖啡:

    這是美式咖啡的靈魂!無論您是用半自動義式咖啡機、全自動咖啡機,或是摩卡壺(雖然摩卡壺萃取出的不完全是正宗的Espresso,但作為居家替代方案也相當不錯),請確保您的濃縮咖啡是新鮮萃取,而且品質良好。一份標準的義式濃縮咖啡大約是 25-30ml,雙份則是 50-60ml。記得,一份好的Espresso是美式成功的關鍵!

  2. 預熱您的咖啡杯:

    這是一個經常被忽略,但卻極其重要的步驟!將準備好的咖啡杯用熱水沖洗一下,或是直接在杯中倒入熱水稍微靜置一會兒,然後倒掉。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一個冰冷的杯子會迅速吸收咖啡的熱量,讓你的美式咖啡很快就變冷,風味也會隨之流失。預熱咖啡杯能讓你的美式咖啡維持在最佳飲用溫度,確保風味的穩定性。

  3. 加入熱水(重點來了!):

    關於先加水還是先加濃縮咖啡,這在咖啡界其實也有點小爭議。有些人喜歡「先加水再加濃縮咖啡」,這樣做的優點是濃縮咖啡的油脂層(Crema)會漂浮在最上方,形成一層美麗的金黃色,讓美式咖啡看起來更有賣相,口感也更柔滑。我個人是偏愛這種做法,因為視覺上就先贏一半了,哈!

    另一派則喜歡「先加濃縮咖啡再加水」。這種做法可以讓濃縮咖啡與熱水更充分地融合,風味混合得更均勻,但油脂層可能會被熱水攪散。不過,最終的風味差異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巨大,主要還是看個人習慣和喜好。

    重點在於,熱水的溫度要適中(前面提過的 80-90°C),然後依據你喜歡的比例慢慢加入。如果你是新手,我建議你可以先加入一份濃縮咖啡量的熱水,攪拌後試飲,如果覺得太濃,再慢慢添加,直到找到你滿意的平衡點。

  4. 品嚐與調整:

    這是製作美式咖啡最有趣的部分。製作完畢後,先別急著喝光,花點時間好好品嚐它的香氣、口感和風味。下次再製作時,你就可以根據這次的經驗,微調水量、咖啡豆的選擇,甚至是濃縮咖啡的萃取參數,讓你的美式咖啡越來越接近完美!

更深一層探討:為何美式咖啡需要「加水」?

你或許會想,如果濃縮咖啡這麼濃郁,為什麼我們還要特意加水稀釋它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其實不然,美式咖啡之所以存在並受到歡迎,正是因為「加水」這個動作,為咖啡帶來了獨特的價值和飲用體驗:

「義式濃縮咖啡是咖啡風味的精髓,而加水則像是為這精髓打開了一扇窗,讓更多元的香氣得以釋放,同時也讓其高強度的風味變得更加平易近人,適合長時間的品飲與思考。」

具體來說,加水有以下幾個重要的功能:

  • 稀釋濃度,降低刺激感:

    義式濃縮咖啡的濃度極高,咖啡因含量也相對集中。對於不習慣這麼高濃度飲品的人來說,直接飲用可能會覺得過於刺激,甚至產生心悸。加水能有效稀釋咖啡的濃度,降低其對感官的衝擊,讓咖啡喝起來更柔和,更像一杯日常的飲品。

  • 釋放香氣,擴展風味輪廓:

    雖然濃縮咖啡的香氣很集中,但許多揮發性芳香物質在高度濃縮的狀態下,反而不容易被嗅覺捕捉。當加入適量熱水後,這些芳香物質會被稀釋並散發出來,讓咖啡的整體香氣變得更豐富、更立體。你可以想像成一瓶濃縮香水,加入少量水稀釋後,香氣的層次感反而更明顯,更容易被聞到。

  • 延長飲用時間,增加愉悅感:

    一份濃縮咖啡通常幾口就能喝完,但一杯美式咖啡則可以慢慢品味,享受其中的變化。它讓咖啡從「快速提神劑」變成了「享受生活的夥伴」,尤其適合在工作間歇、閱讀時光或朋友聊天時飲用。

  • 調整口感,創造不同體驗:

    加水量的多寡直接影響美式咖啡的口感。從濃郁厚重到清爽順滑,你可以透過水量精準地調整。這讓美式咖啡能夠適應不同人的口味需求,無論你喜歡厚實的Body感還是輕盈的口感,美式咖啡都能做到。

我的美式咖啡哲學:風味探索與微調建議

身為一個愛咖啡成癡的重度患者,我對於美式咖啡的探索從未停止。我發現,真正的樂趣不在於找到一個「終極黃金比例」,而是享受那個不斷嘗試、不斷微調的過程。以下是我的一些小撇步和心法,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

  • 從「已知」開始,向「未知」探索:

    如果你是在家裡自己沖煮,我的建議是從你最常喝的咖啡店的美式風味開始模仿。去問問店員他們的美式大約是什麼樣的比例(雖然他們通常會說「看咖啡豆」哈哈),或是自己多觀察幾次。這樣你就有了一個基準點,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喜好去調整。

  • 別害怕「實驗」:

    別擔心會浪費咖啡豆!每一次的嘗試,無論成功與否,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今天多加一點水,明天少加一點,後天換個水溫試試看。你很快就會發現不同水量對風味的影響,這些「失敗」的經驗反而能幫助你更了解咖啡的特性。

  • 記錄你的發現:

    買個小筆記本,記下你每次製作美式咖啡的參數:咖啡豆種類、濃縮咖啡的份量、加入的熱水量、水的溫度,以及最終的風味感受。例如:「A豆,雙份濃縮,加 90ml 熱水(85°C),口感平衡,帶有堅果香。」這樣長期下來,你就能建立起自己的「美式咖啡資料庫」了!

  • 注重「儀式感」:

    即便只是一杯簡單的美式,用心對待也能讓它變得更美味。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咖啡杯,感受熱水注入時升騰的蒸汽,聞一聞那撲鼻而來的咖啡香。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都能大大提升你的咖啡體驗。畢竟,咖啡不只是一杯飲料,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對吧?

常見問題 Q&A

在探索美式咖啡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朋友都會問到一些重複的問題。在這裡,我就針對這些常見的疑問,提供一些我個人的見解和專業的建議,希望能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美式咖啡!

美式咖啡加冰塊需要調整水份比例嗎?

喔,這絕對是個好問題!如果你是冰美式的愛好者,那麼水的比例絕對需要調整,而且通常是要「減少」水量,甚至可以考慮用冰塊取代部分熱水。

為什麼呢?因為冰塊在融化的過程中會持續釋放水分,稀釋你的咖啡。如果你用熱美式的相同水粉比去製作冰美式,等到冰塊融化一部分後,你的冰美式可能就會變得非常淡,甚至索然無味。

我的做法通常是:先將義式濃縮咖啡萃取出來,然後直接倒入裝滿冰塊的杯子中,這時候可以完全不加或只加極少量的冷開水。 讓冰塊慢慢融化來稀釋咖啡。這樣可以確保咖啡在品嚐的過程中,從一開始的濃郁到後期的清爽,都有一個不錯的風味過渡。如果你實在很想加水,我會建議加入約一份濃縮咖啡量的「冰鎮過濾水」,然後再補滿冰塊。這樣既能快速達到所需的稀釋度,又不會因為熱水導致冰塊快速融化,影響冰美式的口感。所以下次製作冰美式時,記得減少熱水,讓冰塊來完成稀釋的工作吧!

為什麼有些美式咖啡喝起來會酸或苦?

這真的超常遇到!美式咖啡喝起來酸或苦,通常是義式濃縮咖啡的萃取出了問題,而不是加水的問題。熱水只是「放大」或「稀釋」了這種味道,而不是製造它。

  • 如果喝起來「酸」:

    通常是因為濃縮咖啡萃取不足(Under-extraction)。這可能是咖啡粉磨得太粗、咖啡粉量不夠、水溫太低、或萃取時間太短導致的。這些因素會使得咖啡中的酸性物質在苦味和甜味充分萃取出來之前,就先被溶解出來了。當你喝到這樣的濃縮咖啡製成的美式時,會感覺到一種尖銳、不愉快的酸味,有點像檸檬汁沒加糖那樣。

  • 如果喝起來「苦」或「澀」:

    這很可能是濃縮咖啡萃取過度(Over-extraction)。原因可能是咖啡粉磨得太細、咖啡粉量過多、水溫太高、或萃取時間過長。過度萃取會把咖啡豆中不好的苦味物質、木質素、甚至是澀味都給萃取出來了。這種苦味通常不是咖啡本身醇厚的回甘,而是一種令人不舒服的焦苦或藥草味,喉嚨會感覺到澀感。

所以,要解決美式咖啡的酸苦問題,根源還是要回到義式濃縮咖啡的萃取調整。如果自己在家沖煮,可以試著調整研磨度、粉量和萃取時間,目標是萃取出一份平衡、香醇的義式濃縮咖啡作為基底,這樣你的美式就成功了一大半!

除了熱水,還能加什麼讓美式更豐富?

美式咖啡雖然經典,但誰說它不能有點變化呢?除了最基本的熱水,你完全可以發揮創意,讓你的美式咖啡層次更豐富!

  • 氣泡水:

    這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喝法,特別是在夏天!在冰美式中加入氣泡水,立刻變身為清爽解渴的「氣泡美式」。氣泡的刺激感和咖啡的醇厚香氣結合,非常特別。你可以先將濃縮咖啡倒入冰塊中,再緩緩加入氣泡水,那種視覺上的分層也很療癒。

  • 檸檬片或柳橙片:

    加入一片新鮮的檸檬或柳橙,會為美式咖啡帶來一種意想不到的清新感。檸檬的酸度和柳橙的甜香,能與咖啡的醇厚形成有趣的對比,讓風味更加活潑,特別適合淺中烘焙的豆子。

  • 簡單糖漿(Simple Syrup):

    如果你喜歡甜一點的口感,但又不希望牛奶破壞黑咖啡的純粹,那麼加一點自製的簡單糖漿(糖與水 1:1 煮融放涼)是不錯的選擇。它能為咖啡增添甜度,同時又不會改變它的質地。

  • 少許牛奶或奶泡:

    雖然這樣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美式」了,但有些人喜歡在美式裡加一點點牛奶或奶泡,讓咖啡的口感更滑順,同時又不想喝拿鐵那麼多奶。這其實是介於美式和拿鐵之間的一種「折衷」喝法,味道也相當不錯喔!

總之,咖啡是個充滿實驗精神的世界。不要被既定的定義給框住了,勇敢地去嘗試,說不定你就能創造出下一款潮流飲品呢!

義式濃縮咖啡的品質如何影響美式?

這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義式濃縮咖啡的品質,幾乎是決定一杯美式咖啡美味程度的基石! 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如果沒打穩,上面的建築蓋得再漂亮也搖搖欲墜。

一份好的義式濃縮咖啡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 豐富的油脂層(Crema): 這層金黃色的泡沫是濃縮咖啡新鮮度與萃取品質的標誌。它含有豐富的芳香物質,能為美式咖啡帶來更醇厚、更滑順的口感。如果你的濃縮咖啡沒有Crema,或Crema很快就消散了,那表示萃取可能不理想。
  • 平衡的風味: 好的濃縮咖啡不應該只有單一的苦味或酸味,而是酸甜苦鹹平衡,風味醇厚,層次豐富。它可能帶有花香、果香、堅果、巧克力、焦糖等複雜的香氣。
  • 適中的濃度與體脂感(Body): 喝起來應該是濃郁飽滿,有存在感的,而不是水水的。

如果你的濃縮咖啡萃取得不好,例如萃取不足導致過酸、過度萃取導致過苦,那麼無論你加多少水,都只是把這些缺陷稀釋或放大而已,本質上的不愉悅感還是會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專業的咖啡師在製作美式時,會先確保濃縮咖啡的品質是合格的。所以,如果你想在家做出好喝的美式,投資一台性能穩定、能萃取出優質濃縮咖啡的機器,並學習如何正確地萃取Espresso,絕對是值得的!

在家沒有義式咖啡機怎麼辦?

這絕對是許多咖啡愛好者的心聲!雖然義式咖啡機是製作正宗美式的首選,但如果家裡沒有,也別氣餒,你還是有辦法享受到美味的黑咖啡,只是風味會有些許不同,不能完全稱之為「美式」了。

以下是一些替代方案,讓你也能在家輕鬆喝到類似的黑咖啡體驗:

  1. 摩卡壺(Moka Pot):

    摩卡壺是我個人最推薦的家用替代品!它利用蒸汽壓力萃取咖啡,雖然壓力不如義式咖啡機高,無法產生真正的Crema,但它萃取出的咖啡液濃度非常高,風味濃郁,非常接近義式濃縮咖啡的口感。你可以用摩卡壺煮出來的咖啡,再加入熱水稀釋,就能得到一杯類似美式咖啡的風味。操作簡單,價格實惠,是許多咖啡愛好者入門的首選。

  2. 手沖咖啡(Pour Over):

    手沖咖啡能展現咖啡豆的豐富層次和細膩風味。如果你喜歡清爽、有層次的黑咖啡,手沖絕對是你的好選擇。雖然它不如摩卡壺萃取的濃郁,但你一樣可以調整咖啡粉的用量和沖煮比例,來達到你想要的濃度。我會建議,如果你想用手沖做出「濃郁一點」的黑咖啡,可以稍微增加粉量,或是減少沖煮水量。

  3. 法式濾壓壺(French Press):

    法壓壺萃取出的咖啡口感豐富、油脂感強。它的操作更簡單,只需將粗研磨的咖啡粉與熱水混合浸泡,再將濾網下壓即可。法壓壺沖出的咖啡雖然會有較多的細粉,但那種厚重的口感,也是許多人喜歡它的原因。同樣地,你可以透過調整粉水比來控制濃淡,再加入熱水稀釋。

  4. 掛耳包或即溶咖啡:

    這是最方便快速的選擇。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精品掛耳包和高品質的即溶咖啡,風味已經比以前進步很多了。雖然它們無法提供義式濃縮咖啡那種醇厚的基底,但作為日常方便的選擇,也是不錯的替代方案。只需加入適量熱水,就能快速享用一杯熱騰騰的黑咖啡。

重點是,無論你選擇哪種沖煮方式,都要記得:咖啡豆的品質和新鮮度永遠是第一位的! 好的咖啡豆,無論用什麼方法沖煮,風味都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先從選購優質新鮮的咖啡豆開始吧!

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高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不一定」比其他咖啡高,但它所用的「義式濃縮咖啡」基底的咖啡因密度非常高。

讓我們來細說一下:

  • 義式濃縮咖啡(Espresso):

    一份標準的義式濃縮咖啡(約 30ml),其咖啡因含量大約在 60-100 毫克之間。雖然單份的量小,但它在短時間內萃取了大量的咖啡物質,所以咖啡因的「濃度」非常高。這也是為什麼,喝一份Espresso你會感覺到一股強烈的咖啡因衝擊。

  • 美式咖啡:

    美式咖啡通常是由一份或雙份的義式濃縮咖啡加上熱水稀釋而成。所以,一杯美式咖啡的總咖啡因含量,就取決於你用了多少份的濃縮咖啡。

    • 如果你點了一杯「單份濃縮」的美式,那它的咖啡因含量大概就是 60-100 毫克。
    • 如果你點了「雙份濃縮」的美式(這在咖啡店裡很常見,特別是大杯美式),那咖啡因含量就會翻倍,達到 120-200 毫克左右。
  • 與其他咖啡的比較:

    相比之下,一杯大約 240ml 的滴濾咖啡(例如手沖或虹吸),咖啡因含量可能在 95-200 毫克之間,甚至更高。所以,一杯雙份濃縮的美式咖啡,其總咖啡因含量其實與一杯標準大小的滴濾咖啡是相當的,甚至可能比某些大杯的滴濾咖啡還要低。

關鍵點在於「攝入的濃縮咖啡份數」和「飲用量」。 如果你只是偶爾喝一杯單份濃縮的美式,咖啡因攝入量並不會特別高。但如果你每天都喝好幾杯雙份濃縮的美式,那咖啡因的累積量當然就會非常可觀了。所以,了解自己對咖啡因的耐受度,並適量飲用,才是最聰明的選擇!

美式咖啡的世界其實充滿了無限可能。從最初的義式濃縮咖啡,到如何恰到好處地加入熱水,再到最終品嚐時的風味變化,每一步都蘊含著咖啡的奧秘。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了解「美式加多少水」這個問題,也讓你更勇敢地踏上探索美式咖啡風味的旅程。下次當你手中握著一杯自己調製的美式時,不妨細細品味,享受這份專屬於你的咖啡時光吧!

美式加多少水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