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港濾水廠每天可處理水量達多少萬立方米:深度解析香港水資源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對於地狹人稠的香港而言,穩定且優質的供水系統更是維持城市運作不可或缺的基石。香港雖然降雨豐沛,但缺乏足夠的天然集水區,因此長期以來仰賴從中國大陸輸入原水(東江水),並輔以本地集水區的貯水。這些原水在進入千家萬戶之前,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處理程序。那麼,目前全港濾水廠每天可處理的水量究竟有多少萬立方米呢?本文將深入探討香港水務設施的處理能力、其重要性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香港濾水廠的總處理能力:滿足城市用水需求

香港的水務署負責全港的食水供應及污水處理。為了確保市民能獲得安全、潔淨的飲用水,水務署在全港設立了多個現代化的濾水廠,對原水進行嚴格的淨化處理。根據香港水務署的官方資料顯示,目前全港主要濾水廠的每日設計總處理容量約為270萬立方米。這個數字代表了香港濾水系統在最佳運作狀態下,每天可以淨化並供應給市民的最大水量。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270萬立方米」是濾水廠的設計容量,而非實際每天處理的固定水量。實際處理水量會根據每日的用水需求、東江水供應量以及本地集水區的貯水量等因素而浮動。然而,擁有如此龐大的處理能力,確保了香港即使在用水高峰期或突發狀況下,也能夠穩定地提供足夠的優質飲用水。

香港主要濾水廠及其地理分佈

香港的濾水廠分佈在不同區域,以應對各區的用水需求並優化供水網絡。其中,一些規模較大且重要的濾水廠包括:

  • 沙田濾水廠: 作為全港最大的濾水廠之一,主要處理來自船灣淡水湖及萬宜水庫的原水,供應九龍和香港島部分地區。
  • 木湖濾水廠: 位於新界東北部,主要處理來自東江水的原水,是香港重要的供水樞紐。
  • 牛潭尾濾水廠: 服務新界西北地區。
  • 小蠔灣濾水廠: 位於大嶼山,服務大嶼山及附近地區。
  • 屯門濾水廠: 服務新界西部地區。

這些濾水廠的協同運作,構成了香港高效且可靠的食水供應系統。

食水處理流程:從原水到可飲用水

將每日數百萬立方米的原水轉化為符合國際標準的飲用水,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且嚴謹的處理步驟。香港的濾水廠普遍採用現代化的多級處理技術,確保水質安全。主要的處理流程包括:

  1. 混凝(Coagulation): 在原水中加入化學混凝劑(如硫酸鋁),使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和微生物凝聚成較大的絮狀物。
  2. 沉澱(Sedimentation): 讓凝聚後的絮狀物在沉澱池中因重力作用而下沉,分離出大部分雜質。
  3. 過濾(Filtration): 沉澱後的清水通過砂濾或活性炭濾池,進一步去除微小懸浮物和殘餘雜質。這是濾水廠名稱的由來。
  4. 消毒(Disinfection): 通常使用氯氣或次氯酸鈉對水進行消毒,殺滅水中的細菌和病毒,確保飲用水的生物安全性。
  5. 加氟(Fluoridation): 在香港,為了預防蛀牙,會在食水中加入適量的氟化物。
  6. 水質監測(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在整個處理過程中以及供水網絡中,水務署都會持續對水質進行嚴格的監測,確保水質符合香港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飲用水標準。

香港水務署對水質的嚴謹監管,確保了香港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這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個高標準的成就。

水資源管理的挑戰與未來策略

儘管香港的濾水處理能力充足,但面對氣候變遷、人口增長以及市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水資源管理仍然充滿挑戰。為了確保長期穩定的水供應,香港水務署正積極推行多方面的策略:

1. 開源:拓展多元化水源

海水化淡廠

近年來,香港重啟了海水化淡的策略。位於將軍澳的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階段已於2023年投入運作,初期每日產水量可達13.5萬立方米,並預留擴展至每日27萬立方米的空間。海水化淡技術的發展,為香港提供了擺脫過度依賴單一水源的有效途徑。

再造水和循環再用

推動污水處理後的再造水應用,例如用於沖廁、灌溉、冷卻等非飲用目的,減少對飲用水的需求。

2. 節流:提升用水效率與節約用水

推廣節約用水

透過教育宣傳、派發節水器具等方式,鼓勵市民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智能水錶與漏水管理

引入智能水錶系統,提升用水數據的精準度,同時加強供水管網的檢測和維修,有效減少漏水率。

3. 智慧水務:科技助力水資源管理

利用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AI)等先進技術,建立智慧水務管理系統,實時監測水質、水壓和流量,預測用水趨勢,提升運營效率和應變能力。

結論

目前全港濾水廠每天可處理的水量達約270萬立方米,這不僅是香港供水系統強大能力的體現,更是水務署對市民健康和城市永續發展承諾的證明。面對未來的挑戰,香港正透過多元化的水源策略、積極的節水措施以及智慧水務的發展,為城市的長期水資源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確保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且珍貴可靠。

常見問題(FAQ)

以下是一些關於香港水資源和濾水廠的常見問題:

  • 為何香港需要從東江進口大量原水?

    香港雖然有一定降雨量,但由於地理環境限制,缺乏足夠的大型天然集水區來儲存本地雨水以滿足其龐大的人口用水需求。因此,從鄰近的中國大陸東江進口原水,成為確保香港食水供應穩定的重要策略,約佔香港食水總量七至八成。

  • 如何確保從濾水廠處理後的水質符合飲用標準?

    香港水務署對食水處理過程設有嚴格的多級淨化程序,包括混凝、沉澱、過濾和消毒等。同時,水務署設有全面的水質監測計劃,從水源到用戶水龍頭,全程進行超過100項水質參數的檢測,確保水質完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飲用水指引。

  • 為何香港要重啟海水化淡廠?

    重啟海水化淡是香港水務署為應對氣候變遷可能導致的降雨不穩定性、確保水資源供應多元化和減低對單一水源依賴的策略。這有助於提升香港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的水資源韌性,確保長期穩定的供水。

  • 如何查詢香港水務署的最新水質報告?

    市民可以直接瀏覽香港水務署的官方網站(www.wsd.gov.hk)。網站上會定期發布最新的水質報告、年度水務統計數據以及相關的水資源管理資訊,公開透明。

目前全港濾水廠每天可處理水量達多少萬立方米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