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場可以用路亞嗎路亞海釣場完全攻略:從裝備到技巧,新手必讀!

海釣場可以用路亞嗎?當然可以!但有眉角!

許多剛接觸路亞釣法的朋友,或是習慣傳統餌料釣法的釣魚人,經常會好奇:
「海釣場可以用路亞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台灣,許多室內或半室內的海釣場,不僅允許使用路亞,甚至還有不少高手專精於此,享受路亞在海釣場中獨特的樂趣與挑戰。然而,與開放水域的路亞釣法不同,海釣場有其特殊性與限制,掌握這些「眉角」將是您成功體驗路亞海釣場的關鍵。

本文將深入探討在海釣場使用路亞的種種面向,從為何選擇路亞、適合的裝備、實戰技巧,到常見的目標魚種,提供一份全面的指南,幫助您在海釣場也能享受路亞帶來的搏魚快感!

為何選擇在海釣場使用路亞?

相較於傳統的餌料釣法,路亞釣法在海釣場中擁有一些獨特的優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釣友嘗試:

  • 更主動的作釣體驗:路亞釣法需要不斷地拋投、收線、操作擬餌,過程充滿動感與變化,讓釣魚不再只是等待,而是主動搜尋魚蹤,提升了參與感與刺激性。
  • 清潔便利:使用擬餌無需處理活餌或腥臭的餌料,作釣過程更加乾淨衛生,收竿後也更容易清理釣具。
  • 挑戰性與成就感:在有限的空間內,如何透過擬餌的選擇與操作,成功誘惑目標魚上鉤,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挑戰。當魚兒追逐、攻擊路亞並最終成功上鉤時,那份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
  • 針對特定魚種:某些掠食性魚種對動態的路亞有強烈的攻擊慾望,透過路亞釣法能更有效地鎖定這些目標。

在海釣場使用路亞的考量與限制

儘管路亞在海釣場潛力無窮,但在您前往作釣前,務必了解以下幾個重要的考量點:

  • 場地規定: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並非所有海釣場都允許使用路亞。有些場地可能完全禁止,有些則限制路亞的尺寸、種類,或僅在特定區域開放。在前往作釣前,
    務必提前詢問或查閱釣場的規章,以免白跑一趟或造成不必要的糾紛。

  • 魚種特性:

    海釣場放養的魚種主要以適應人工環境、成長快速且具經濟價值的魚類為主,例如金目鱸、紅鼓、七星鱸、曲腰、黑鯛、石斑等。並非所有魚種都對路亞感興趣,或對所有路亞類型都有反應。了解目標魚的習性有助於選擇合適的擬餌。

  • 環境複雜度:

    海釣場池底可能存在各種障礙物,如消波塊、水泥樁、網具殘留等,這些都可能造成路亞掛底損失。因此,在拋投和操作時需格外小心。

  • 釣友密度:

    週末或假日的海釣場往往人潮眾多,作釣空間有限。在人多時使用路亞,特別是需要大範圍操作的擬餌,容易造成打結或影響他人,需要特別注意禮儀與安全。

適合海釣場的路亞裝備選擇

針對海釣場的環境與目標魚種,路亞裝備的選擇會與開放水域略有不同,傾向於更輕巧、精準,且考量到操作空間。

1. 釣竿(路亞竿)

  • 調性與硬度:建議選擇L(Light)或ML(Medium Light)調性的路亞竿,能更好地感知路亞泳姿與魚訊。竿先稍軟,中段帶有足夠的腰力,能更好地操控輕量擬餌並承擔中小型魚的拉力。
  • 長度:考量到海釣場的作釣空間,通常選擇6~8尺(約1.8~2.4米)的路亞竿較為合適。過長的竿子在狹窄空間中不易操作,也可能干擾到旁人。
  • 類型:軟絲竿、根魚竿或專為輕型路亞設計的通用型路亞竿都可考慮。

2. 捲線器

  • 類型:紡車式捲線器是主流選擇,操作簡便,適合新手。
  • 尺寸:建議搭配2000型至3000型的捲線器。這個尺寸既能提供足夠的收線速度與容線量,又不會過於笨重,影響操作手感。
  • 性能:選擇出線順暢、煞車力道穩定且具備一定耐腐蝕性的捲線器。

3. 釣線

  • 主線(母線):推薦使用PE線(編織線),其低延展性有助於精準感知魚訊和擬餌動作。線號建議在0.6號至1.5號之間,視目標魚大小和路亞重量而定。細線可以拋投更遠,降低阻力。
  • 前導線(子線):由於PE線不耐磨且透明度低,務必搭配碳纖線或高品質尼龍線作為前導線。長度約一竿長,線徑約2號至4號(約8LB~16LB),以應對魚齒的磨損和防止魚兒察覺。

4. 路亞種類選擇:

在海釣場,擬餌的選擇是成敗的關鍵之一。以下幾種路亞是海釣場的常見利器:

  • 軟蟲 (Soft Plastics):

    這是海釣場最受歡迎且CP值最高的路亞種類之一。其柔軟的材質和多變的形態,能模仿各種小魚、蝦、蟲,對魚的誘惑力極大。

    • 捲尾(Curly Tail):入水後尾巴會產生誘人的擺動,適合慢速收線。
    • T尾(Paddle Tail):尾部扁平,能在水中產生強力擺動,模擬小魚游動。
    • 蝦型/蟲型:模仿底棲生物,特別適合釣底棲魚類如黑鯛、石斑。
    • 搭配:軟蟲通常需搭配
      汲頭鉤(Jig Head)使用,汲頭鉤的重量和鉤型需根據水深、水流和目標魚口徑選擇。
  • 硬餌 (Hard Baits):

    • 米諾 (Minnow):模仿小魚,有浮水、懸浮、沉水等多種款式。在海釣場主要用於中上層水域,透過抽動、停頓等操作引誘魚兒。
    • 顫泳 (Vibration / VIB):無唇片,在水中會產生高頻振動,能快速探底,搜尋廣闊水域。適合在魚群較為活躍或水深較深的區域使用。
    • 波趴 (Popper) / 鉛筆 (Pencil):屬於水面系路亞。在魚群追逐水面餌料或活性極高時使用,能製造水花和聲響,吸引魚兒上浮攻擊,視覺效果極佳。
  • 鐵板 (Jigs):

    • 微鐵 (Micro Jig):針對海釣場這種相對較淺、魚體中小型為主的環境,選擇3克到20克左右的微鐵板更為合適。透過小幅度的抽動和自由落體,模擬受傷小魚的姿態。
  • 亮片 (Spoons):

    經典的通用型路亞,透過反光和搖擺吸引魚兒。操作簡單,適合新手入門。

路亞海釣場的實戰技巧

擁有合適的裝備只是第一步,精妙的操作技巧才是成功釣獲的關鍵。

  1. 觀察與判斷:

    抵達釣場後,先不要急著拋竿。花時間觀察水面是否有魚花、水泡,是否有魚群跳躍或追逐小魚的跡象。觀察其他釣友的釣況,了解魚群可能聚集的泳層和區域。

  2. 試探與調整:

    一開始可以嘗試不同的路亞類型和操作手法。從水面、中層到底層,嘗試不同的收線速度(快收、慢收、等速),搭配抽動、停頓、抖動等動作。當您感覺到魚訊或看到追逐時,就代表找到了有效的組合。

  3. 擬餌操作:

    • 軟蟲:常採用「跳底」或「輕拖」的方式。將汲頭鉤軟蟲拋出後,待其沉到底部,再輕輕提竿讓路亞彈起一小段距離,然後讓它再次自由落體到底,模仿小蝦或底棲魚類跳動的樣子。也可以緩慢拖動,模擬爬行的昆蟲。
    • 米諾:可以採用「抽動」(Twitch)或「晃餌」(Jerking)的技巧。快速輕抽竿尖,讓米諾在水中呈現不規則的左右晃動,模擬受傷或驚慌的小魚。
    • 顫泳:通常採用「快速回收」或「Jigging」(小幅度的上下抽動)。快速回收時,顫泳自身會產生強烈振動。Jigging則是在不同水層搜尋魚群。
    • 水面系(波趴/鉛筆):透過竿尖的輕抽,讓波趴在水面發出「噗滋」聲響或「之」字型滑水,製造水花和聲響吸引魚兒注意。
  4. 拋投精準:

    海釣場空間有限,精準拋投至障礙物旁、增氧機周圍或魚群聚集處,能大大提高中魚機率。同時也要注意避免掛到周圍的建築物或電線。

  5. 作合時機:

    路亞釣法中,中魚時的作合(揚竿刺魚)非常重要。當感覺到魚訊(竿尖明顯下彎、手感傳來震動或被拉扯),應立即且有力地向上或向側揚竿,確保鉤尖牢固刺入魚嘴。

海釣場常見的路亞目標魚種

在台灣的海釣場,以下幾種魚是路亞釣法經常鎖定的目標:

  • 金目鱸:海釣場最常見的路亞目標魚,攻擊性強,對軟蟲、米諾、顫泳、鐵板都有很好的反應。
  • 紅鼓(美國紅魚):力量十足,中魚後拉力驚人,喜愛底棲的軟蟲和晃餌,也是路亞的熱門目標。
  • 七星鱸:與金目鱸習性類似,也是路亞的常客。
  • 曲腰魚:有時會群聚追食水面小魚,此時水面系路亞或小型米諾可能奏效。
  • 黑鯛:對底棲的軟蟲(如蝦型、蟲型)搭配輕量汲頭鉤有很好的反應,需要細膩的操作。
  • 石斑:同樣是底棲性魚類,對軟蟲和緩慢操作的鐵板有興趣,中魚後力量大。

新手入門海釣場路亞的建議

對於初次嘗試在海釣場玩路亞的釣友,以下幾點建議能幫助您更快上手,享受樂趣:

  1. 從軟蟲開始:軟蟲操作相對簡單,價格較便宜,即使掛底也不會太心疼,且對多數海釣場魚種都有不錯的誘惑力。
  2. 選擇合適的時段:剛放魚後或魚的活性較高的清晨、黃昏,通常會有較好的咬口,增加新手成功的機會。
  3. 多觀察、多學習:觀察釣場內其他路亞高手的操作方式、使用何種路亞,並虛心請教,能讓您快速累積經驗。
  4. 遵守釣場規定:再次強調,務必了解並遵守海釣場的規定,這不僅是釣魚人的基本素養,也是保護釣場資源和自身安全的表現。
  5. 保持耐心與樂觀:釣魚有時考驗的就是耐心,並非每次都能滿載而歸。享受過程,即使沒有釣到魚,也能從中學習與進步。

常見問題 (FAQ)

以下整理了幾個關於海釣場路亞釣法的常見問題,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全面的資訊:

1. 為何我在海釣場用路亞總是釣不到魚?

為何?路亞釣法在海釣場釣不到魚的原因可能有多種。最常見的是選用的路亞類型不對、操作手法不正確,未能有效模擬餌料生物的泳姿;魚的活性不高或已吃飽;目標魚種不吃路亞;或者您未能成功找到魚群的聚集點。
如何?建議您嘗試多種路亞類型和顏色,調整收線速度和操作節奏,並觀察水層是否有魚訊。如果場內有其他釣友用路亞釣到魚,可以觀察他們的裝備和技巧。此外,釣場環境、天氣、放魚時間也都是影響因素。

2. 海釣場路亞選用軟蟲還是硬餌比較好?

如何?對於海釣場而言,通常建議新手從軟蟲開始。軟蟲價格較低,損耗不心疼,且其柔軟的材質和多變的形態對大部分魚種都有很好的誘惑力,操作相對簡單,易於上手。硬餌則需要更精準的拋投和操作技巧,且成本較高。但若遇到特定魚種(如水面系的鱸魚)或魚群活性極高時,硬餌(如米諾、顫泳、波趴)可能會發揮奇效,帶來更具爆發性的咬口。建議先以軟蟲累積經驗,再逐漸嘗試硬餌。

3. 如何知道海釣場是否允許使用路亞?

如何?在前往海釣場前,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撥打電話詢問釣場管理人員,或查詢釣場的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團,通常會明確標示釣場的規定。部分釣場也會在入口處張貼公告。切勿盲目前往,以免浪費時間和精力。有些釣場會區分路亞區和餌料區,或對路亞的種類、尺寸有特定限制。

4. 路亞在海釣場的最佳作釣時間是什麼時候?

為何?海釣場的路亞最佳作釣時間通常與魚的活性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清晨和黃昏是最好的時段,此時光線較弱,水溫適中,魚的警戒心較低,且更為活躍,覓食慾望強烈。另外,剛放魚後也是絕佳的黃金時間,新放的魚對環境不熟悉,戒心較低,且尚未被大量餌料餵飽,通常會積極追食路亞。天氣狀況如陰天、小雨也可能刺激魚的活性。

5. 海釣場的路亞釣法,需要準備哪些特殊配件?

如何?除了基本的釣竿、捲線器、釣線和路亞外,以下這些配件在海釣場的路亞釣法中會非常有幫助:

  • 止血鉗或控魚器:方便取鉤,避免被魚鰭或魚齒刺傷。
  • 剪刀或專用鉗:用於剪PE線或前導線。
  • 路亞盒:分類和存放不同路亞,避免鉤子纏繞。
  • 釣魚帽和太陽眼鏡:防曬,且太陽眼鏡能幫助您看清水下狀況。
  • 毛巾:擦拭手和路亞。
  • 少量飲用水和點心:補充體力。
  • 備用路亞和前導線:防止掛底損失或磨損。

海釣場可以用路亞嗎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