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有終身俸嗎海巡人員退休金制度全解析:軍職與文職差異、年資計算與年金改革影響

許多人對於我國海巡人員的福利待遇,特別是退休金制度,常存有疑問。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便是:「海巡有終身俸嗎?」答案是:「海巡人員享有退休金制度,但這與傳統認知中『終身俸』的概念有所不同。」在現行的制度下,退休金是依據服務年資、職等、薪俸以及適用法規計算而得的「月退休金」或「一次退休金」,而非過去無條件領取至終身的「終身俸」。

本文將深入剖析海巡人員的退休金制度,釐清「終身俸」的迷思,並詳細說明海巡人員因其身份(軍職或文職)而適用的不同退休金體系,以及年金改革對其退休權益的影響,幫助您完整理解海巡人員的退休保障。

釐清「終身俸」的迷思:從舊制到新制的轉變

在過去,軍公教人員確實曾享有俗稱「終身俸」的退休金制度,其特色是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即可按月領取至身故。然而,由於國家財政永續性的考量,我國自2018年起陸續推動了「年金改革」,對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制度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這項改革的宗旨是讓退撫基金能永續經營,並使退休金的給付更為合理。

  • 舊制「終身俸」: 早期制度設計,具備較高的所得替代率,且部分搭配優惠存款利率。
  • 新制「退休金」: 改革後,已無「終身俸」之稱,改為「月退休金」或「一次退休金」。其計算基礎、所得替代率、支領條件等都經過調整,旨在平衡國家財政與退休人員權益。雖然仍是按月發放,但已不再是傳統認知中不隨任何條件改變的「終身俸」。

因此,當討論海巡人員的退休金時,應明確指出其適用的是經年金改革後的「退休金制度」,而非舊制的「終身俸」。

海巡人員的身份與其適用之退撫制度

海巡署(全名為「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是一個特殊且重要的單位,其人員組成相當多元,主要分為兩大類:軍職人員文職人員(公務人員)。這兩種不同身份的海巡人員,其退休金制度適用截然不同的法規與計算方式。

1. 軍職海巡人員的退休金制度

在海巡署中,大部分的第一線執勤人員,包括軍官、士官及士兵,都是以軍職身份服役。這些人員的退休金制度主要適用《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及其相關子法規。

(1) 適用法規與退撫基金:

  • 主要適用法規:《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
  • 退撫基金來源:由政府、服務機關(構)及軍職人員共同撥繳費用建立的「軍人退撫基金」。

(2) 退休條件:

軍職人員的退休條件相對複雜,通常結合了「服役年資」與「年齡」等要素:

  • 志願役軍官、士官:
    • 屆齡退伍: 依階級不同有不同的服役年齡上限,屆齡即強制退伍。
    • 服役年限屆滿: 依志願役人員服役條例規定,各階有最低及最高服役年限。
    • 志願退伍: 服役滿一定年限(通常為20年,或符合其他特定條件)後可申請退伍。
    • 領取月退休金條件: 通常需服役滿20年且達規定年齡(年金改革後逐年調高最低支領年齡)。未滿20年者,僅能領取「一次退伍金」。
  • 義務役士兵: 主要為短期服役,不涉及退休金制度,僅領取退伍金。

(3) 退休金計算方式(年金改革後):

軍職人員的月退休金計算方式,在年金改革後有了顯著變化,主要影響有:

  • 計算基礎: 以退伍生效時之本俸、專業加給及主管職務加給為基礎,並考量服役年資核算「俸率」。
  • 所得替代率調整: 年金改革目標是逐步調降所得替代率,讓給付更符合社會平均水準,並確保基金永續。這意味著相同年資和職等的退休人員,領取的月退休金金額會比改革前減少。
  • 最低保障金額: 設有軍人月退休俸之「最低保障金額」,以確保退休軍人基本生活。
  • 「恩給制」與「儲金制」轉換: 新制強調共同儲金的概念,軍人個人也需固定提撥費用至退撫基金。

舉例而言: 一位服役25年的志願役海巡軍官,其退休金計算會依據其退伍時的薪資水準、25年的服役年資,並套用《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中改革後的俸率計算月退休金。如果選擇一次退,則會依規定計算一次性的退伍金。

2. 文職海巡人員(公務人員)的退休金制度

海巡署除了軍職人員,也設有許多行政、後勤、專業技術等公務人員編制。這些文職海巡人員的退休金制度,與一般政府機關的公務人員完全相同,適用《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及其相關規定。

(1) 適用法規與退撫基金:

  • 主要適用法規:《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
  • 退撫基金來源:由政府、服務機關及公務人員共同撥繳費用建立的「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

(2) 退休條件:

文職公務人員的退休條件主要也包含「服役年資」與「年齡」:

  • 自願退休:
    • 任職滿25年,年滿55歲。
    • 任職滿30年。
    • 任職滿15年,年滿60歲。
    • 部分因危勞職務(如海巡外勤人員可能符合)得降低自願退休年齡或年資限制。
  • 屆齡退休: 年滿65歲強制退休。
  • 領取月退休金條件: 通常需任職滿15年以上,且達規定之支領年齡。未滿15年者,僅能領取「一次退休金」。

(3) 退休金計算方式(年金改革後):

公務人員的月退休金計算在年金改革後也發生重大變化:

  • 計算基礎: 以最後在職俸(薪俸)及專業加給為基礎,依服公職年資核算「所得替代率」。
  • 所得替代率逐年調降: 改革目標是將公務人員的月退休金所得替代率,逐步從高點調降至合理範圍,以確保基金財務健全。
  • 取消優惠存款利率: 針對公務人員早期適用之「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後分年或分期逐步取消,大幅減少退休人員的利息收入。

舉例而言: 一位在海巡署服務25年的文職行政人員,其退休金將依據其退休時的職等、薪俸,以及25年的服務年資,並套用《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中改革後的所得替代率計算月退休金。其退休金將不再享有18%優惠存款。

影響海巡退休金數額的關鍵因素

無論是軍職或文職海巡人員,其最終能領到的退休金數額,都受到以下幾個關鍵因素的影響:

  1. 服務年資: 這是最重要的因素。服務年資越長,通常能領取的退休金數額會越高。月退休金的計算都以年資為基礎,年資不足者則僅能領取一次退休金。
  2. 最終職等與俸級(或階級與薪俸): 退休時所擔任的職務等級、俸點或軍階與薪俸,是計算退休金的基數。職等越高、薪俸越高,計算出的退休金自然也越多。
  3. 選擇「一次領」或「月退」: 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通常可選擇一次性領取退休金,或按月領取。兩者的計算方式不同,且一旦選擇就難以更改。月退休金提供長期穩定收入,一次退則可提供較大筆的資金運用彈性。
  4. 年金改革的細節與進程: 由於年金改革是分階段實施的,不同時間點退休的人員,其適用所得替代率的調降幅度、優惠存款的取消進程等都會有所差異,直接影響最終領取的金額。瞭解最新的改革條例至關重要。

結論:海巡人員的退休金是保障,而非傳統「終身俸」

總結來說,海巡人員確實享有完善的「退休金制度」,能夠在符合條件後領取退休金,為其退休生活提供穩定的經濟保障。然而,這個制度已經過年金改革,不再是過去傳統意義上「無條件領取至終身」的「終身俸」。相反地,它是一個基於個人貢獻、服務年資,並兼顧國家財政永續性而設計的「月退休金」或「一次退休金」制度。

欲加入海巡行列或已在職的海巡同仁,理解自身適用的是軍職或文職的退休金法規,並密切關注年金改革的最新資訊,才能更精準地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涯,確保自身的權益。

常見問題(FAQ)

Q1: 海巡人員若服務未滿15年,還能領到退休金嗎?

A: 若服務未滿規定年資(軍職通常20年,文職15年)但已達退伍/退休條件,通常只能領取「一次退伍金」或「一次退休金」,而非按月領取的月退休金。其金額會依據服務年資及基數計算。

Q2: 年金改革對海巡人員的退休金影響最大的是什麼?

A: 年金改革對海巡人員退休金影響最大的層面主要有二:一是所得替代率的逐年調降,這意味著退休金的給付比例會比改革前降低;二是針對公務人員,「18%優惠存款利率」的逐步或全面取消,大幅減少了這部分利息收入,對其退休所得影響甚鉅。

Q3: 海巡署的文職人員與軍職人員的退休金制度有何主要差異?

A: 主要差異在於適用的法規依據退撫基金來源退休條件的細節以及退休金的計算方式。軍職人員適用《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及軍人退撫基金;文職人員適用《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及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兩者雖都經歷年金改革,但改革內容和影響方式有所不同。

Q4: 如何查詢我的海巡退休金權益及預估金額?

A: 您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查詢:
1. 洽詢服務機關人事業務單位: 他們會提供最直接、最符合您個人狀況的資訊。
2. 查閱主管機關網站: 銓敘部(公務人員)及國防部(軍職人員)皆設有相關法規、解釋令及試算工具。
3. 登入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網站: 透過個人帳戶查詢提撥狀況及部分退休金預估資訊。

Q5: 海巡人員是否還有「優惠存款」的福利?

A: 針對公務人員的「18%優惠存款」,在年金改革後已逐步取消或調降。部分退休金仍依改革後規定辦理。對於軍職人員,其退休金制度中並無類似18%優惠存款的設計,但早期部分一次退伍金的金額,曾經允許辦理優惠存款。現行制度下,相關優存福利已大幅限縮或取消。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