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畫怎麼畫:從零開始掌握流動藝術的奧秘與技巧

嘿,各位藝術愛好者們!最近是不是常在社群媒體上看到那些美到令人屏息的抽象畫作?色彩絢爛、線條流動,每一幅都像宇宙星河,又像深海漩渦,充滿無限的想像空間。小君就是這樣,某天她在IG上滑到一張流體畫作品,立刻就被那種無法預測的美感深深吸引,心想:「天啊,這『流體畫怎麼畫』啊?是不是很難?」其實啊,流體畫(Fluid Art),又稱作壓克力流動藝術(Acrylic Pouring),遠比你想像中來得容易上手,它不需要任何繪畫基礎,就能讓你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那麼,究竟流體畫怎麼畫呢?簡單來說,流體畫的核心就是讓稀釋後的壓克力顏料,搭配流動介質,在畫布上自由流動、混合,形成各種驚艷的圖案和「細胞」。這個過程充滿了驚喜與偶然,每一次的嘗試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這就是它最迷人的地方!你不需要有畫筆的技巧,也不用苦惱構圖,只要掌握幾個關鍵的材料準備和倒畫技巧,就能輕鬆踏入這個充滿魔幻色彩的藝術世界,是不是很心動呢?

深入理解流體畫:流動的魅力何在?

流體畫之所以能在近年來風靡全球,絕非偶然。它顛覆了傳統繪畫對精準控制和細緻描繪的要求,轉而擁抱顏料的「自由意志」。當顏料與流動介質完美融合,輕輕傾斜畫布時,色彩便會像瀑布般傾瀉而下,互相碰撞、交織、融合,創造出令人驚嘆的紋理和漸層。這種藝術形式不僅僅是創作,更是一種療癒,一種放下控制、享受過程的冥想。許多人發現,在顏料流動的那一刻,所有的煩惱似乎都隨著色彩一起流走了,那種成就感和放鬆感是無可取代的。

你知道嗎?流體畫作品往往會出現一種獨特的「細胞」結構,這些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色塊就像生物細胞一樣,在畫面中散發著奇異的光澤。這些「細胞」的生成,主要是透過添加少量的矽油(Silicone Oil)和適當的熱處理來實現的。當矽油與顏料、流動介質混合後,由於其表面張力不同,會在顏料流動的過程中形成分離的效果,再透過熱風槍或噴火槍的加熱,將顏料中的氣泡和水分帶出,進一步促進細胞的膨脹和顯現,是不是很神奇?這就像一場小型的化學魔術,讓你的畫作充滿了生命力!

流體畫必備材料與工具: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要開始你的流體畫之旅,首先得把「傢俬」準備齊全。別擔心,很多材料都很容易取得,有些甚至家裡就有喔!

壓克力顏料(Acrylic Paints)

  • 顏料選擇: 建議使用藝術級的液態壓克力顏料,因為它們的色澤飽和度高,延展性好。當然,一般美術用品店賣的管狀壓克力顏料也可以,只是需要多一點流動介質來稀釋。我個人會推薦一些較為流動的壓克力顏料,例如Golden Fluid Acrylics或Liquitex Soft Body Acrylics,雖然價格稍高,但效果真的沒話說!
  • 顏色搭配: 初學者可以從兩到三種顏色開始,搭配一種中性色(如白色、黑色或灰色)作為基底色或點綴色。記住,選擇互補色或相近色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喔!

流動介質(Pouring Medium)

這是流體畫的靈魂!它能改變顏料的黏稠度,讓顏料能夠流動而不失色澤,同時也能防止顏料乾燥後開裂。

  • 常見類型:

    • Floetrol: 這是很多專業藝術家愛用的流動介質,價格相對經濟實惠,能產生很好的流動性。它原本是油漆添加劑,但因其特性非常適合壓克力顏料,所以在流體畫界廣受歡迎。
    • Liquitex Pouring Medium: 藝術專用品牌,品質穩定,價格較高,能提供極佳的流動性和光澤。
    • PVA白膠(稀釋後): 對於預算有限的朋友,白膠(如台灣常見的南寶樹脂)稀釋後也是一個不錯的替代品。但要注意,白膠的品質差異大,有些可能會導致顏料乾燥後發黃或開裂,所以一定要先小範圍測試。我曾試過用白膠,發現有些牌子的白膠需要更精準的比例,不然容易產生氣泡或是乾裂喔!

矽油(Silicone Oil)

它是創造「細胞」的秘密武器!

  • 類型: 可以使用專為藝術用途設計的矽油,或是純度較高的矽油,例如跑步機潤滑油、髮油(不含酒精的純矽油成分)等,但一定要確保是純矽油,不含其他添加物。
  • 用量: 只需要幾滴,過多的矽油反而會影響顏料附著力,讓你的畫作看起來油膩膩的。

畫布或其他創作表面(Canvas/Surface)

  • 畫布: 壓克力專用畫布是首選,建議選擇背面木框較厚的畫布,這樣顏料流下來比較不會沾到背面。
  • 其他表面: 木板、陶瓷杯墊、舊唱片、金屬片,甚至玻璃,只要表面光滑且不吸水,都可以拿來嘗試。我個人很喜歡用木板來做流體畫,顏料附著力很好,乾燥後也比較不容易變形。

攪拌棒與量杯

  • 塑膠量杯: 準備一些大小不同的塑膠量杯,方便調配不同顏色的顏料。
  • 攪拌棒: 免洗筷、冰棒棍或塑膠攪拌棒都可以,確保每個顏色都有獨立的攪拌棒,避免混色。

保護用品

  • 手套: 壓克力顏料一旦乾了很難洗掉,所以一定要戴手套保護你的手。
  • 圍裙: 或穿上舊衣服,顏料噴濺是很常見的事。
  • 防護墊/塑膠布: 鋪在工作檯面上,或直接在地上鋪報紙、塑膠布,確保你的工作環境不被顏料弄髒。我會建議用大型塑膠布,因為顏料真的會流很多下來,用報紙可能不夠力喔!

熱源工具(Torch/Heat Gun)

  • 噴火槍(Butane Torch): 小型的廚房用噴火槍即可,用來輕輕掃過顏料表面,有助於氣泡排出和細胞形成。

  • 熱風槍(Heat Gun): 如果你擔心用火,熱風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但效果可能沒有噴火槍那麼迅速和明顯。

水平儀

確保你的畫布是完全水平的,這樣顏料才能均勻流動,不然容易出現一邊厚一邊薄的狀況。

創作前的準備:打造完美環境

準備工作做得好,創作過程沒煩惱!這一步非常重要,能確保你的流體畫體驗順暢愉快。

  1. 選擇通風良好的空間: 壓克力顏料和流動介質會散發一些味道,保持空氣流通很重要。
  2. 保護你的工作區域: 在工作檯面下方鋪上厚厚的塑膠布或幾層報紙。記得邊緣也要鋪好,因為顏料會滴落下來。
  3. 將畫布或創作表面墊高: 找幾個小杯子或磚塊,把畫布四個角墊起來,讓顏料可以自由地從邊緣流下,而不會沾到底部。
  4. 檢查水平: 用水平儀確認畫布是否完全水平,這樣顏料才能均勻地分佈在畫布上。這一步真的不能偷懶,不然你會發現顏料都往一邊跑,畫面就歪了!
  5. 戴上手套和圍裙: 保護好你的雙手和衣物。
  6. 準備好所有工具: 將顏料、流動介質、矽油、攪拌棒、量杯、噴火槍等都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流體畫怎麼畫:掌握核心技法與步驟

終於來到最關鍵的部分了!流體畫的魅力就在於其無限的可能性,以下提供幾個基礎且受歡迎的流體畫技法,讓你一步步掌握流動的藝術。

第一步:顏料與流動介質的黃金比例

這是流體畫成功的基石!顏料的黏稠度必須恰到好處,才能流動順暢,形成美麗的紋理。

  1. 調配比例: 一般來說,流動介質與顏料的比例大約是 1.5:1 到 3:1。這是一個參考範圍,實際比例會因顏料品牌、濃稠度以及流動介質種類而異。

    例如,較濃稠的壓克力顏料可能需要更多流動介質,而較稀的顏料則可能需要少一點。如果你使用的是像水一樣稀的液態壓克力顏料,可能就只需要 1:1 甚至更少的流動介質。

    顏料與流動介質參考比例表:

    顏料濃稠度 流動介質:顏料比例 描述
    濃稠型(如管狀壓克力顏料) 2:1 ~ 3:1 顏料流動性較差,需更多介質
    中等型(如軟管或瓶裝液態壓克力顏料) 1.5:1 ~ 2:1 最常見的類型,易於調整
    稀薄型(如墨水般液態壓克力顏料) 1:1 ~ 1.5:1 本身流動性強,不需太多介質
  2. 測試黏稠度: 最好的方式是拿一支攪拌棒,沾取顏料後提起,讓顏料像蜂蜜或溫暖的糖漿一樣,緩慢但流暢地從攪拌棒上滴落,並在表面形成一個「小山丘」後緩慢消失。如果顏料太稀,會像水一樣快速滴落;如果太稠,則會結塊或滴落困難。
  3. 添加矽油(如果需要細胞): 在調配好的每一種顏色顏料中,滴入 1-3 滴矽油。記住,只需少量!攪拌時輕輕攪拌,不要過度攪拌,以免產生太多氣泡。你可以選擇只在部分顏色中加入矽油,創造出只有特定顏色產生細胞的效果。我通常會在我想要「凸顯」的顏色中加矽油,這樣它們在流動時就會變成畫面的主角!

第二步:選定你的配色

配色是流體畫的另一個關鍵!雖然顏料會自由流動,但合理的配色能讓你的作品更具視覺衝擊力。

  • 基礎原則:

    • 少即是多: 初學者建議從 2-4 種顏色開始,避免顏色過多導致畫面混濁。
    • 對比色: 選擇一組對比色(如藍與橘、紅與綠)可以創造強烈的視覺效果。
    • 相近色: 選擇色環上相近的顏色(如藍、綠、紫)則能創造柔和、協調的氛圍。
    • 加入中性色: 白色、黑色、金色或銀色都能作為很好的點綴色,特別是白色,它能讓其他顏色更顯飽和,也能幫助創造細胞。
  • 避免泥漿色: 某些顏色混合後會變成不漂亮的「泥漿色」,例如紅、黃、藍三原色混合比例不當就容易變濁。新手可以上網搜尋一些流體畫的配色參考,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我個人很喜歡用金屬色(金、銀、銅)來點綴,它們在光線下閃閃發光,超美的!

第三步:基礎流體畫技法

流體畫有許多不同的倒畫方式,每種都會產生獨特的視覺效果。以下介紹幾種最受歡迎的基礎技法:

  1. 髒杯倒法(Dirty Pour):

    • 這是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技法。將你調配好的不同顏色的顏料,一層一層地倒入同一個杯子裡。你可以選擇隨意倒入,也可以依照顏色的輕重或你希望的順序來堆疊。
    • 倒入顏料時,盡量讓顏料順著杯壁流下,減少氣泡。
    • 當所有顏料都倒入杯中後,可以稍微用攪拌棒輕輕攪拌一下(一兩圈就好),讓顏料產生一些預混的效果,但不要完全攪勻。
    • 然後,將顏料杯直接傾倒在畫布上,讓所有顏料一次性地流出。
    • 這個技法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層次和細胞,每次都像開盲盒一樣,充滿驚喜!
  2. 翻杯倒法(Flip Cup):

    • 在畫布中央放置一個空的塑膠杯。
    • 將顏料像髒杯倒法一樣,一層一層地倒入這個塑膠杯中。
    • 當所有顏料都倒入後,將畫布快速且小心地倒扣在杯子上,確保杯口完全蓋住。
    • 用一隻手穩住畫布,另一隻手抓住杯底,迅速將畫布和杯子一起翻轉過來,讓杯口朝下,顏料則被困在杯中。
    • 讓杯子靜置幾秒鐘,讓顏料完全流到畫布上。
    • 輕輕提起杯子,讓顏料自由地向外擴散。這個技法通常能產生非常集中的「細胞」爆發,效果很震撼!
  3. 環形倒法(Ring Pour/Tree Ring Pour):

    • 將所有調配好的顏料,輪流且緩慢地倒入同一個杯子的中央,讓每一種顏色都形成一個個同心圓的環狀。倒入時要非常輕柔,避免顏色過度混合。
    • 當所有顏料都倒入後,將杯子輕輕地傾斜,讓顏料從杯緣緩慢流出,並將杯子以一個穩定的速度在畫布上畫圓,或沿著一條直線移動。
    • 這個技法會創造出類似樹木年輪或靶心的效果,線條感和層次感非常強烈,非常考驗你的穩定性喔!
  4. 拖曳倒法(Swipe):

    • 先在畫布上倒上你選擇的底色(通常是白色或黑色),並輕輕傾斜畫布,讓底色均勻分佈。
    • 在底色上,分區或點狀地倒入你希望出現的顏色。
    • 拿一張廢棄的紙板、抹刀、尺子,或是塑膠片,輕輕地從一端拖曳過顏料表面。拖曳時,確保工具與畫布保持一定的角度,讓顏料能夠被「刮」動,而不是完全推開。
    • 這個技法可以創造出非常細膩的細胞和羽毛狀的紋理,效果很精緻。

第四步:創造細胞的奧秘

如果你希望你的流體畫出現漂亮的「細胞」,這個步驟就是關鍵!

  1. 何時使用熱源: 在顏料倒在畫布上並初步流動後,就可以拿出你的噴火槍或熱風槍了。
  2. 操作方法:

    • 將噴火槍或熱風槍開到小火或低溫檔,保持在顏料表面上方約 10-15 公分的距離。
    • 快速而均勻地掃過顏料表面,不要在同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以免顏料燒焦或產生不必要的氣泡。
    • 你會看到顏料中的氣泡開始破裂,然後神奇的「細胞」就會慢慢浮現並擴大,是不是很像魔術?
  3. 注意事項:

    • 使用噴火槍時務必注意安全,避免火焰直接接觸顏料太久,也別對著自己或易燃物。
    • 適度的加熱是關鍵,過度加熱反而會讓細胞消失或產生裂紋。
    • 有些顏料組合本身就容易產生細胞,有些則不然,這也是流體畫的有趣之處,每次都是實驗!

第五步:傾斜與流動

這是塑造畫作最終樣貌的藝術。

  1. 均勻覆蓋: 拿起畫布,輕輕地向四個方向傾斜,讓顏料均勻地流向畫布的邊緣,並覆蓋整個表面。
  2. 控制流動: 慢慢地傾斜,感受顏料的流動方向。你可以用手腕的力量輕微調整角度,引導顏料到達你想要的位置。記得,不要讓所有的顏料都流下畫布,要保留一些在畫面上。
  3. 移除多餘顏料: 當畫布表面完全被顏料覆蓋,且顏料開始從邊緣滴落時,就可以停止傾斜了。讓多餘的顏料自然滴下,直到你滿意畫面的構圖和流動感。

第六步:乾燥與保護

恭喜你,你的流體畫作品完成啦!但別急著碰它,乾燥和保護是確保作品壽命的最後一步。

  1. 耐心等待乾燥: 流體畫通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全乾燥,因為顏料層很厚。

    • 表面乾燥: 大約 24-72 小時後,表面會形成一層乾膜,但內部可能還是濕潤的。
    • 完全乾燥: 根據顏料厚度、環境濕度,可能需要 2-4 週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乾燥。在這期間,要將作品平放在一個完全水平、乾燥、無塵的環境中。
  2. 避免灰塵: 在乾燥過程中,灰塵是最大的敵人!你可以用一個箱子或架子輕輕地蓋在畫作上方,避免灰塵沾染。
  3. 上光保護(Varnishing):

    • 當畫作完全乾燥後,建議塗上一層壓克力保護漆(Varnish)。保護漆不僅能保護畫作免受紫外線、灰塵和潮濕的影響,還能讓顏料的色彩更加飽和,賦予作品光澤感。
    • 類型: 可以選擇噴霧式保護漆或刷塗式保護漆。噴霧式操作較方便,但需要均勻噴灑;刷塗式則能提供更厚的保護層。
    • 光澤度: 保護漆有亮光(Gloss)、半光(Satin)和啞光(Matte)等多種選擇,亮光漆最能凸顯顏色的飽和度和光澤,讓作品看起來晶瑩剔透。
    • 操作: 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確保畫作表面乾淨無塵,按照產品說明分層塗抹,讓每一層完全乾燥後再塗下一層。

流體畫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流體畫的創作過程中,新手難免會遇到一些狀況。別擔心,這些都是學習的一部分!我自己在剛開始的時候,也遇到過不少令人頭疼的問題,但經過多次嘗試,慢慢就摸索出解決辦法了。

顏料太稀或太稠,流動不順怎麼辦?

這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直接影響到顏料的流動性和細胞的形成。

  • 顏料太稀: 如果你的顏料像水一樣快速流動,或者細胞形成後很快就消失,那麼顏料可能太稀了。這時候可以適量地再加入一些壓克力顏料(不含流動介質),或是加入一點增稠劑(Thickening Agent,市面上有些品牌有推出),慢慢攪拌,直到達到理想的黏稠度。記住,少量多次地調整是關鍵。
  • 顏料太稠: 如果顏料流動緩慢,難以覆蓋畫布,或者根本無法形成細胞,那麼顏料就太稠了。這時候你需要再加入少量流動介質,或者考慮加入一點點水(注意,水會稀釋顏色,並可能影響顏料的附著力,所以非必要不建議加太多)。每次加入一點點,然後徹底攪拌並測試黏稠度,直到顏動暢順。

我的小撇步: 我發現,用手拿著杯子傾斜,讓顏料像絲帶一樣緩緩流下,同時觀察它在杯壁上的「殘留」情況,是判斷黏稠度的好方法。如果流下來後,杯壁上留下很薄一層均勻的顏料,那通常就是對的。

為什麼我的作品沒有細胞,或者細胞很小?

細胞的出現與否,受多種因素影響。

  • 矽油用量不足或過多: 矽油是細胞的催化劑,但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效果。一般來說,每100毫升混合好的顏料,加入1-3滴矽油就足夠了。可以嘗試在下次創作時,調整矽油的滴數。
  • 顏料黏稠度不對: 前面提到的顏料黏稠度是細胞形成的基礎。顏料過稀,矽油會很快沉澱,細胞難以維持;顏料過稠,矽油難以與顏料完全分離並形成細胞。
  • 攪拌方式: 攪拌矽油時要輕柔,過度攪拌會將矽油完全混入顏料中,降低其表面張力差異,從而影響細胞形成。
  • 熱源使用不足或不當: 加熱是幫助細胞浮現和擴大的關鍵。確保熱風槍或噴火槍的溫度適中,距離畫布適當,並均勻掃過表面。不要在同一個點停留太久。
  • 顏料品牌或流動介質影響: 有些顏料或流動介質的配方會影響細胞的形成。如果你試過所有方法都無效,可以考慮換個品牌試試看。

作品乾燥後出現裂紋或收縮?

這通常與顏料層過厚或乾燥環境有關。

  • 顏料層過厚: 流體畫的顏料層本來就比較厚,如果傾斜時沒有讓足夠的顏料流掉,或是顏料與流動介質的比例不對,導致顏料固體含量過高,乾燥時顏料體積縮小,就容易產生裂紋。下一次可以嘗試讓更多的顏料從畫布邊緣流下,減少畫布上的顏料厚度。
  • 乾燥速度過快或不均勻: 將作品放在陽光直射或通風太強的地方乾燥,會導致表面顏料迅速乾燥,而內部仍是濕的,造成表面拉扯形成裂紋。應該在陰涼、通風但不至於風力太強、且濕度穩定的地方乾燥作品。
  • 流動介質選擇: 有些品質較差的流動介質或自製的流動介質(如稀釋不當的白膠),可能會導致顏料乾燥後開裂或發黃。建議使用藝術專用的流動介質。

顏色變混濁或變成「泥漿色」?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顏色搭配不當或過度混合時。

  • 配色問題: 某些顏色混合後會產生不討喜的濁色,例如將太多種類的飽和色混在一起,或是不小心混合了紅、黃、藍三原色,就很容易變髒。在調色時,盡量選擇相近色系的顏色搭配,或使用白色、黑色作為分隔,減少顏色直接混合。
  • 過度攪拌或傾斜: 在顏料倒入杯中後,過度攪拌會讓顏色提前混濁。在傾斜畫布時,過度搖晃或長時間讓顏料在畫布上來回流動,也會讓顏色混雜在一起。學會適時停止傾斜,保留畫面的純粹感。
  • 底色選擇: 如果你的底色選擇了一個很容易被其他顏色「吃掉」的顏色,也可能讓整個畫面顯得混濁。

我的經驗分享: 我發現當我把所有的顏料都想放進去時,就很容易出錯。後來我學會了「斷捨離」,選好兩到三個主色,再配一個點綴色和一個基底色,效果反而會更乾淨、更吸睛。

進階技巧與藝術探索:打造獨特的個人風格

當你掌握了流體畫的基本技法後,就可以開始嘗試一些進階的玩法,讓你的作品更具個人特色!

  • 多層次流動: 不只一次性倒完所有顏料,可以分批次倒入,讓不同層次的顏料產生疊加和穿透的效果。例如,先倒一層顏料,讓它流動部分畫布,然後再倒入另一組顏料在未覆蓋的區域。
  • 結合其他媒材: 在流體畫還濕潤時,撒上一些亮粉(Glitter)、金屬粉末,或是在乾燥後用簽字筆、細筆描繪線條或圖案,創造複合媒材的作品。
  • 畫布之外的應用: 將流體畫應用到花盆、飾品盒、手機殼等生活用品上,讓藝術融入日常。
  • 負空間的運用: 有意識地保留畫布上未被顏料覆蓋的區域(負空間),讓它們成為畫面構圖的一部分,引導觀眾的視線。

  • 不同流動介質的混合: 嘗試將不同品牌的流動介質以不同比例混合,觀察它們對顏料流動性、光澤度和細胞形成的影響。這是一個需要實驗精神的玩法,但往往能帶來驚喜!

流體畫作品的保養與維護

辛辛苦苦創作出來的流體畫作品,當然要好好愛護它,讓它能長久地保持美麗。

  1. 避免陽光直射: 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可能會導致壓克力顏料褪色或變黃,影響作品的色彩飽和度。建議將作品掛在避免陽光直射的室內牆面。
  2. 定期清潔: 輕輕用柔軟的乾布或除塵刷清除作品表面的灰塵。如果有輕微污漬,可以用微濕的布輕輕擦拭,但千萬不要使用任何化學清潔劑。
  3. 避免濕氣: 雖然壓克力顏料乾燥後具有防水性,但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仍可能影響其穩定性,甚至導致發霉。保持作品存放環境的乾燥和通風。
  4. 小心搬運: 壓克力顏料乾燥後雖然堅固,但如果受到劇烈撞擊或不當擠壓,仍然可能導致顏料層剝落或開裂。搬運時請小心輕放,並避免尖銳物品刮傷表面。

常見問題與專業解答

Q1:流體畫一定要用專業的流動介質嗎?白膠可以嗎?

流體畫不一定非得使用專業流動介質,但專業介質確實能提供更穩定、更可預期的效果。專業流動介質如Floetrol或Liquitex Pouring Medium,它們的配方專為壓克力顏料設計,能確保顏料在稀釋後仍保持色彩飽和度,且乾燥後不易產生裂紋或發黃,同時也更容易形成漂亮的細胞。

白膠(PVA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流動介質的替代品,特別是對於預算有限的初學者來說。然而,使用白膠需要注意幾點:首先,不同品牌的白膠品質差異很大,有些可能含有會導致顏料發黃或脆化的成分;其次,白膠的稀釋比例需要更精準的控制,否則可能導致顏料過稀、乾燥慢,或者乾燥後出現細小的裂紋。我個人建議,如果作為嘗試可以先用白膠,但如果你想認真投入這項藝術,投資一款好的專業流動介質絕對是值得的,它會讓你的作品品質大幅提升。

Q2:流體畫的顏料比例要怎麼抓才對?

顏料與流動介質的比例是流體畫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也是影響作品成敗的關鍵。前面提到,一個通用的參考比例是顏料與流動介質約為 1:1.5 到 1:3。然而,這個比例並非固定不變,它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 顏料本身的濃稠度: 重質壓克力顏料(Heavy Body Acrylics)較濃稠,需要更多流動介質來稀釋;而軟質壓克力顏料(Soft Body Acrylics)或墨水狀壓克力顏料則相對較稀,可能只需少量流動介質甚至不加水即可。
  • 流動介質的類型: 不同品牌的流動介質黏稠度也不同,例如有些Floetrol的黏稠度就比Liquitex Pouring Medium來得低。
  • 想要的效果: 如果你希望顏料流動得非常快,或者作品呈現更多的拉絲效果,可能會需要稀釋得更稀一些;如果希望有更厚實的顏料堆疊感,則可能需要稠一點。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根據「黏稠度」來判斷。調配好顏料後,用攪拌棒提起,觀察顏料滴落的速度和形態:理想狀態是顏料像溫熱的蜂蜜或糖漿一樣,從攪拌棒上流下,能在顏料表面形成一個短暫的「小山丘」後慢慢融入。如果流速太快或太慢,就再微調顏料或流動介質的量。這種「看感覺」的方式,其實是流體畫最核心的訣竅之一,多試幾次,你就能找到屬於你的黃金比例了。

Q3:流體畫多久會乾?乾了之後還會變色嗎?

流體畫的乾燥時間比一般繪畫要長,因為顏料層通常比較厚。

  • 表面乾燥: 大約在 24 到 72 小時內,作品表面就會形成一層不黏手的乾膜。這時作品看起來已經乾了,但其實內部可能還是濕潤的。
  • 完全乾燥: 要讓作品完全乾燥,可能需要 2 週到 4 週,甚至更長的時間,具體取決於顏料的厚度、環境的濕度和溫度。在這段時間內,作品需要平放在水平且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灰塵沾染。

至於顏色會不會變,壓克力顏料在乾燥過程中確實會有一點點「色差」,通常是顏色會稍微變深一點,光澤度也會降低(除非你使用了高光澤的流動介質)。這主要是因為顏料中的水分蒸發,固體顏料顆粒變得更密集。但這種變化通常很微小,不會影響整體美感。為了讓色彩更飽和,並保護作品,強烈建議在作品完全乾燥後,塗上一層壓克力保護漆(Varnish),這樣不僅能鎖住色彩,還能增加光澤度,讓你的作品看起來更專業、更持久。

Q4:是不是任何顏料都可以用來做流體畫?

雖然流體畫的主流是使用壓克力顏料,但並非所有顏料都適用,或是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 壓克力顏料: 它是流體畫的首選,因為壓克力顏料本身是水溶性的,易於與流動介質混合,乾燥後形成堅固、防水的塑料層,且色彩飽和鮮豔。
  • 油畫顏料: 油畫顏料是油性的,無法與水性流動介質混合,所以不適用於流體畫。如果要用油畫顏料做流動效果,需要使用專門的油性流動介質和稀釋劑,且效果會與壓克力流體畫截然不同。
  • 水彩顏料/國畫顏料: 這些顏料雖然是水性的,但它們的顆粒較細,且乾燥後不易形成固定的塗層,通常不適合流體畫的厚重層次和流動感,也很難產生細胞。
  • 墨水/染料: 一些壓克力墨水或酒精墨水(Alcohol Ink)可以與壓克力流體畫結合使用,創造出不同的透明度和層次感,但它們不能單獨作為流體畫的主要顏料。

所以,如果你是流體畫新手,強烈建議從壓克力顏料和專用流動介質開始,這樣才能確保你得到最令人滿意的流體藝術體驗。當你熟練之後,可以再嘗試將其他媒材融入你的流體畫創作中,探索更多可能性。

流體畫真的是一門充滿魔力的藝術,它不需要你有多麼高超的繪畫技巧,只需要你敢於嘗試,享受色彩在畫布上自由舞動的過程。每一次的傾倒,每一次的流動,都是一次獨一無二的創作體驗。希望這篇詳細的「流體畫怎麼畫」教學能給你足夠的信心和知識,讓你也能親手創作出那些令人驚嘆的流動藝術品。現在,就拿起你的顏料,大膽地玩起來吧!你一定會愛上這種充滿驚喜的藝術形式的!

流體畫怎麼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