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設臨檢站可以酒測嗎?深入解析執法權限與您的權利義務

沒設臨檢站可以酒測嗎?您的疑問,我們詳盡解答

許多駕駛人常有個迷思,認為警方只有在設置「固定式臨檢站」時,才能對車輛進行酒測。然而,這是個常見的誤解。事實上,根據台灣現行法規,即使沒有設置任何臨檢站,警察在特定情況下,仍然有權力對駕駛人進行酒測。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警方執法權限的範圍、您的權利與義務,以及酒駕相關的法律規定,希望能為您釐清這個重要的交通法規議題。

警察在何種情況下可以進行酒測?

台灣的警察在執行職務時,為了維護交通秩序與用路人安全,被賦予了相應的執法權力。酒測的目的在於遏止酒駕行為,保障大眾生命財產安全。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即使沒有臨檢站,警察也能合法進行酒測的情況:

  1. 交通違規攔查時發現異狀

    當您因為超速、闖紅燈、未依規定變換車道、行車不穩、變換車道不打方向燈等任何交通違規行為而被警察攔下時,若員警在執勤過程中,察覺到駕駛人有明顯的飲酒跡象,例如:

    • 身上散發酒味。
    • 眼神渙散、反應遲鈍。
    • 口齒不清、說話含糊。
    • 臉部潮紅或動作遲緩。
    • 車內有酒瓶或酒氣。

    這些觀察足以構成「合理懷疑」駕駛人可能酒駕的依據。在這種情況下,員警便有權要求駕駛人進行酒測,以確認其體內的酒精濃度是否超標。

  2. 處理交通事故現場

    在台灣,不論是任何層級的交通事故(擦撞、追撞、肇事等),只要警察獲報前往現場處理,都會對所有相關駕駛人進行酒測。這是為了釐清事故責任歸屬,並確認是否有酒駕行為導致事故發生。即使您只是被追撞的無辜一方,或是在事故中沒有明顯的過失,員警仍會依法要求您進行酒測。此舉是為了確保事故調查的全面性與公正性。

  3. 駕駛行為異常或具危險性

    若員警在路上巡邏時,觀察到某輛車的駕駛行為異常,例如:

    • 車輛在道路上蛇行、不穩。
    • 忽快忽慢、異常減速或加速。
    • 頻繁跨越雙黃線或車道線。
    • 長時間龜速行駛於快車道上。
    • 在不合理的路段或時間停車、熄火。

    這些異常行為都可能被視為駕駛人精神狀況不佳或受酒精影響的跡象,足以引起員警的合理懷疑。此時,員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權攔停車輛並要求駕駛人配合進行酒測。

  4. 民眾檢舉通報

    當有熱心民眾撥打110或透過其他管道向警方檢舉,指出某駕駛人疑似酒駕(例如看到其從酒館搖晃走出上車,或觀察到其駕駛行為有異),警方接獲通報後,會立即派員前往攔截查證。若攔停後發現駕駛人確實有酒駕跡象,同樣會要求進行酒測。這種情況下,民眾的檢舉成為員警執行酒測的初步依據。

法律依據:警察執法的權力來源

警察得以在非臨檢站的情況下進行酒測,其法律依據主要來自《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及《警察職權行使法》。

  •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該法明文規定了飲酒駕車的相關罰則,且第35條針對酒駕行為有詳細規範。同時,該法也賦予了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為維護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及執行特定稽查任務時,得攔查車輛並要求駕駛人配合酒測的權力。這意味著,只要有合理的理由,警察便可依法執行職務。

  • 《警察職權行使法》:

    這部法律則更廣泛地規範了警察執行的各項職權,包括盤查、查證身分、要求配合等。其中第6條規定,警察對於合理懷疑有犯罪嫌疑或有事實足認為將有危害公共安全或社會秩序之虞者,得盤查其身分。酒駕行為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因此當員警有合理懷疑時,便可依此法要求駕駛人配合酒測。

當您被要求酒測時的權利與義務

了解警方何時可以進行酒測後,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當您遇到這種情況時,您的權利與義務是什麼:

  • 配合義務:當員警依法要求進行酒測時,駕駛人有配合的義務。拒絕酒測在台灣會面臨比酒駕更嚴重的罰則,且幾乎沒有申訴成功的機會。
  • 詢問理由的權利:您可以禮貌地詢問員警攔查您的原因,以及要求酒測的具體理由。員警有義務說明其執法的依據。
  • 要求出示證件的權利:您可以要求員警出示警員證,以確認其身分。
  • 錄音錄影的權利:在不影響或妨礙員警執行公務的前提下,您可以對整個過程進行錄音錄影,以保障自身權益。但請注意,不可阻擋員警執法,也不得攻擊、侮辱、脅迫員警。
  • 選擇酒測方式的權利(有限):通常會先進行吐氣酒測。若駕駛人無法配合吐氣酒測或有其他合理事由,員警會請其前往醫院進行抽血檢測。

重要提醒:在台灣,拒絕酒測的罰則非常重。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第4項規定,駕駛汽、機車有酒駕行為而拒絕接受酒測者,處新臺幣18萬元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車輛、吊銷駕駛執照,且3年內不得考領駕駛執照。若有致人重傷或死亡,將面臨更嚴重的法律責任。因此,強烈建議您務必配合酒測,切勿心存僥倖。

酒駕的判定標準與罰則

了解酒測的時機與權利義務後,我們也要再次強調酒駕的判定標準與相關罰則:

  • 吐氣酒精濃度標準:

    • 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15毫克以上,未滿0.25毫克: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2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車輛、吊扣駕駛執照1年至2年。
    • 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除了上述罰鍰外,觸犯公共危險罪(刑法第185條之3),將面臨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萬元以下罰金。
  • 血液酒精濃度標準:

    • 酒精濃度達0.03%以上,未滿0.05%:依行政罰處罰。
    • 酒精濃度達0.05%以上:觸犯公共危險罪,與吐氣酒精濃度達0.25毫克以上的情況相同。
  • 累犯加重:

    如果5年內有酒駕或拒測紀錄,再次被查獲時,罰鍰會大幅增加,例如機車從9萬元起跳,汽車從12萬元起跳,並直接吊銷駕照且不得考領。

  • 致人死傷:

    酒駕致人受傷或死亡,刑責更重,最高可處10年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可併科鉅額罰金。

結論:酒駕零容忍,安全你我他

總而言之,「沒設臨檢站也可以酒測」是絕對肯定的答案。警察基於交通違規、交通事故、駕駛行為異常或民眾檢舉等合理懷疑,有權力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駕駛人進行酒測,以維護道路交通安全。作為駕駛人,我們有配合酒測的義務,並應了解自身在執法過程中的權利。最重要的是,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請務必堅守「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原則,共同為台灣的交通安全努力。

常見問題(FAQ)

如何拒絕酒測,避免罰則?

在台灣,您無法合法拒絕酒測而不受罰。拒絕酒測會面臨比酒駕更嚴重的行政罰鍰(新臺幣18萬元),並會當場吊銷駕照且3年內不得考領。因此,強烈建議您務必配合酒測,這是避免更嚴重後果的唯一途徑。

為何警察可以隨意攔車進行酒測?

警察並非「隨意」攔車進行酒測。他們必須有《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或《警察職權行使法》所賦予的合法依據,例如:發現您有交通違規行為、您是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您的駕駛行為異常,或是接獲民眾檢舉等。這些情況構成了員警進行酒測的「合理懷疑」或「職權範圍」。

酒測值多少才算是酒駕?

根據台灣法律規定,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15毫克以上,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3%以上,就構成行政罰的酒駕標準。若吐氣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則會觸犯刑法公共危險罪。

遇到酒測時可以錄影嗎?

可以。在台灣,民眾有權利在不影響或妨礙員警執行公務的前提下,對整個酒測過程進行錄音錄影。這樣做有助於保障自身的權益,並作為日後若有爭議時的證據。但請注意,錄影時切勿阻擋、攻擊、侮辱或脅迫員警。

酒測後如果沒有超標,會被開罰單嗎?

如果您的酒測值未達酒駕標準(低於每公升0.15毫克),則不會因酒駕行為被開罰單。然而,若您最初被攔查的原因是其他交通違規(例如超速、闖紅燈、蛇行等),即使酒測沒超標,您仍會因為該項交通違規而收到罰單。

沒設臨檢站可以酒測嗎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