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有哪些大學:台灣歷史學府總覽與選校指南
Table of Contents
探索歷史的殿堂:台灣歷史系大學深度指南
「歷史的潮流,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扭轉,但它可以被理解,被影響,甚至在某些時刻,被引導。」—— 李奧納多·達文西(虛構引用,旨在強調歷史研究的深度)
歷史,不只是一連串過去事件的紀錄,更是理解人類社會、文化演進與未來走向的關鍵。選擇歷史學系,意味著您將踏上一段充滿挑戰與樂趣的知識旅程,培養獨立思考、批判分析、資料整合與表達溝通等多項核心能力。對於許多高中生來說,面對多元的大學科系,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歷史學府,往往是一大挑戰。
本文將作為您的專業指南,詳盡羅列台灣各大學的歷史學系,深入探討其系所特色、研究方向,並提供實用的選校建議,助您在茫茫學海中,找到最能實現學術抱負的歷史殿堂。無論您對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文化史或數位人文有濃厚興趣,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資訊。
台灣公立大學歷史學系一覽
台灣的公立大學歷史學系通常擁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學術資源與深厚的學術傳統,是許多嚮往歷史研究的學子首選。它們在各歷史領域都有其獨特的專長與貢獻。
北部地區公立歷史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作為台灣最高學府,台大歷史系擁有最完整的師資陣容與最豐富的圖書資源。其研究範圍涵蓋中國史、台灣史、世界史(含西洋史、東洋史)等多元領域,尤其在思想史、社會經濟史、近代史等面向具有深厚底蘊。系所鼓勵跨領域研究,並積極推動數位人文學的發展,是培養頂尖歷史學者的搖籃。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政大歷史系以其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優勢而聞名,尤其在近現代史、區域研究(如中國近現代史、亞太史)、社會文化史方面表現卓越。系所教學重視理論與實務結合,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學術活動與田野調查,培養學生獨立研究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師大歷史系除了學術研究外,更肩負著培育優良歷史教育師資的重任。其課程設計兼顧學術研究與中等教育師資的養成,在文化史、思想史、臺灣史及教育史等領域擁有獨特優勢。師大歷史系鼓勵學生參與博物館實習、文獻整理等實務工作,提升應用能力。
-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學士班學生可透過學士班入學)
清華大學歷史學門雖以研究所為主,但其學術研究實力堅強,近年來積極發展數位人文學、科技史、環境史等跨領域研究,與校內理工、社會科學等學門緊密結合,提供學生更具前瞻性的學習視野。對於有志於學術研究或跨領域應用的學生,清華提供獨特的機會。
-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中央大學歷史學門在文化研究、社會史、全球史等方面有其特色。雖然學士班不設單一歷史系,但透過人文社會學院相關學程,學生仍有機會深入學習歷史。其研究著重於不同文明之間的互動與比較,以及新史學理論的應用。
中部地區公立歷史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中興大學歷史系位於中部,其研究特色除了中國史、世界史與台灣史的基礎教學外,近年來在區域史、社會經濟史、農業史、文化資產與數位人文等領域有獨特發展。系所鼓勵學生參與地方文史工作,將歷史研究與社區發展結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彰師大歷史學門同樣側重於師資培育,課程內容兼顧學術性與教育應用性。在中國思想史、台灣區域史、文化資產與博物館學等方面有所專精,為有志於教育或文史推廣的學生提供專業訓練。
南部地區公立歷史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成大歷史系位於南台灣,其研究特色與地域發展息息相關,尤其在臺灣史、海洋史、科技史、醫療史等領域有卓越表現。系所積極推動跨校、跨國學術合作,並結合數位科技,開展數位人文研究,為學生提供多元的研究視角與機會。
- 國立中山大學人文學系(含歷史組)
中山大學人文學系內含歷史組,其研究特色與高雄港都的海洋文化、區域發展息息相關。在海洋史、近現代中國與台灣史、地方文獻研究等方面有所著墨,鼓勵學生從跨學科視角探討歷史議題。
-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
中正大學歷史系在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等傳統領域之外,特別著重於社會史、經濟史、文化史等新興史學領域的發展。系所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研究,並積極引導學生將歷史知識應用於當代社會議題的分析。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高師大歷史系同樣肩負師資培育的使命,其教學與研究特色包含臺灣史、中國近現代史、文化史、藝術史等。系所重視教學實務與教育理論的結合,為有志成為歷史教師的學生提供優質的養成環境。
東部地區公立歷史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
東華大學歷史系坐落於花蓮,其研究特色充分利用了地理優勢,在原住民歷史、環境史、東台灣區域史等方面具有獨特性。系所鼓勵學生從在地關懷出發,結合多元文化視野,進行歷史研究與文化實踐。
台灣私立大學歷史學系特色分析
私立大學的歷史學系在教學內容與研究方向上,也展現出多元的特色,許多私立大學的歷史系在特定領域擁有優勢或其獨特的教學理念。
北部地區私立歷史學系
-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輔仁大學歷史系以其在基督宗教史、西洋史、中古歐洲史、世界文明史等領域的深厚積累而聞名,同時也兼顧中國史與台灣史的教學。系所國際交流頻繁,為學生提供參與國際學術會議與交換學習的機會。
-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東吳大學歷史系在中國史、世界史(尤其東亞史、西洋史)方面有其傳統優勢。系所重視基礎史學訓練,並積極推動數位史學與檔案學研究,培養學生紮實的史料分析與考證能力。
-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淡江大學歷史系除了傳統史學研究外,亦積極探索全球化下的歷史議題,如國際關係史、科技史、文化交流史等。系所教學特色在於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跨文化理解能力,鼓勵學生參與海外志工或文化交流活動。
-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文化大學史學系擁有悠久歷史,在中國史、台灣史、文化資產與博物館學等方面有其特色。系所注重傳統文化的研究與推廣,並積極與文化機構合作,提供學生實習機會。
中部地區私立歷史學系
-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東海大學歷史系在基督宗教思想史、文化史、社會文化史等方面有其獨特傳統。系所強調人文關懷與全人教育,鼓勵學生從多元角度思考歷史,培養其批判性與創造性思維。
南部地區私立歷史學系
-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含歷史文化組)
文藻雖以外語聞名,但其翻譯系中的歷史文化組,為學生提供了結合語言與歷史文化知識的機會,尤其在跨文化交流史、區域文化研究等方面有其獨特視角,適合對語言與歷史結合有興趣的學生。
- 長榮大學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此學系雖非純歷史系,但其課程內容涵蓋臺灣歷史、文化資產、在地知識等,與歷史學有緊密關聯。對於有志於將歷史知識應用於文化創意產業的學生,提供了一條務實的道路。
如何選擇最適合您的歷史學系?
選擇大學科系是一個關乎未來學習與職涯發展的重要決定。對於歷史學系,以下幾點是您在選擇時應考量的關鍵因素:
1. 了解各系所的「研究方向與特色」
- 歷史分期與地域: 您對中國史、台灣史、世界史(西洋史、東洋史、區域史)哪一部分更感興趣?各系所在這些領域的師資強弱與研究成果有所差異。
- 史學主題: 您偏好思想史、社會經濟史、文化史、性別史、環境史、數位人文學,還是文化資產與博物館學?不同系所會有其側重的研究主題與課程設計。
2. 評估「師資陣容與研究成果」
- 教授專長: 查閱各系所的師資介紹,了解教授們的學術背景、研究專長與近期研究計畫,看是否與您的興趣相符。
- 學術產出: 關注系所的學術會議、研討會、期刊論文發表等,這些都能反映其學術活力與研究深度。
3. 檢視「課程設計與多元性」
- 基礎與進階課程: 了解系所提供的必修與選修課程是否能滿足您對歷史知識的渴求,是否有足夠的廣度與深度。
- 跨領域學程: 是否有與其他學系(如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資訊科學)合作的跨領域學程或課程,能讓您學習更多元的知識與技能?
4. 考察「圖書資源與研究設備」
- 圖書館藏書: 大型圖書館的史學藏書量與專業期刊訂閱,對於歷史研究至關重要。
- 數位人文實驗室: 部分學校已建置數位人文實驗室,提供歷史研究的新工具與方法,對於現代歷史學的學習很有幫助。
5. 認識「未來發展與出路」
- 職涯輔導: 了解系所是否有提供職涯發展輔導或校友網絡,能幫助學生規劃畢業出路。
- 學術進修: 若您有志於攻讀碩博士,了解系所的升學輔導與推薦機制也很重要。
6. 考量「校園文化與學習氛圍」
- 學術風氣: 學校整體學術氛圍、社團活動、國際交流機會等,都會影響您的學習體驗。
- 自主學習: 歷史學系通常需要大量的閱讀與獨立思考,選擇一個鼓勵自主學習與討論的環境會更有利。
7. 掌握「入學方式與門檻」
- 學測/分科測驗: 了解各系所的採計科目與成績要求。
- 學習歷程檔案: 許多系所會看重學習歷程檔案中的多元學習表現、閱讀心得、小論文等,展現您對歷史的熱情與潛力。
結語:開啟您的歷史探索之旅
選擇一個歷史學系,不僅是選擇一所大學,更是選擇一種學習方式與未來志向。歷史學的訓練,將賦予您獨特的洞察力與分析能力,使您能從宏觀角度理解世界,從微觀細節發現真理。無論您最終選擇哪一所大學,都請記住,對歷史的熱情與不斷探索的好奇心,才是您在歷史學領域持續前進的最大動力。
希望本文能為您在茫茫學海中,點亮一盞明燈,助您找到最適合您的歷史學府,開啟一段豐富而有意義的歷史探索之旅。
常見問題 (FAQ)
Q1:歷史系畢業後出路好嗎?是不是只能當老師?
A1:歷史系的訓練培養了邏輯思考、批判分析、資料蒐集與寫作表達等多項核心能力,這些能力在各行各業都非常受用。除了傳統的教師、學術研究員外,歷史系畢業生也能在文教出版業(編輯、作者)、新聞媒體(記者、評論員)、公務員(如文化行政、檔案管理)、博物館與文化機構(策展人、導覽員)、文化創意產業(內容企劃、文案)、甚至跨國企業(國際關係、文化顧問)等領域找到發展空間。重要的不是科系本身,而是您在學期間如何將所學應用與延伸。
Q2:為何選擇歷史系而不選擇其他社會學科?
A2:歷史系的核心價值在於透過時間軸的深度探討,理解人類社會的演變軌跡,並從中汲取經驗與教訓。相較於其他社會學科可能更著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分析,歷史系提供的是一種回溯過去、理解「為何如此」的視角,它能幫助您建構更全面、更深刻的社會理解。如果您對人類文明的起源、發展與變革充滿好奇,歷史系將是您最理想的選擇。
Q3:如何準備歷史學系的入學申請?
A3:準備歷史學系申請,除了學業成績外,建議多閱讀相關書籍、雜誌,培養對歷史議題的興趣與見解。在學習歷程檔案中,可展現您對歷史的熱情,例如參加歷史相關的營隊、校內外文史社團、撰寫歷史類小論文或閱讀心得、參觀博物館與文化古蹟的心得分享等。口面試時,展現您獨立思考、批判分析的能力,以及對特定歷史議題的獨到見解,都會是加分關鍵。
Q4:歷史系會不會很難唸,都在背書?
A4: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歷史學習的確需要記憶基礎史料、人名、事件、年代等,但這只是基礎。歷史系的學習核心在於「理解」與「分析」,學生需要學習如何解讀史料、辨析其真偽、從不同史觀分析歷史事件、理解歷史人物的動機與影響,並進一步提出自己的詮釋與觀點。這是一個培養深度思考與邏輯推理能力的過程,遠非單純的「背書」可以概括。
Q5:歷史系與文化資產學系有什麼不同?
A5:歷史系主要著重於歷史事件、人物、社會文化變遷的「研究與詮釋」,目標是透過過去的經驗來理解現在並展望未來。而文化資產學系則更側重於「文化遺產的保存、修復、管理與活化」,將歷史知識應用於具體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雖然兩者都與「過去」相關,但歷史系偏向學術研究與理論建構,文資系則更偏向實務應用與專業技能培養。許多文資系會開設歷史相關課程,但其核心仍圍繞在資產的維護與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