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聯盟2021:深度解析查克史奈德導剪版與其文化影響力

你是不是也曾疑惑,為什麼會有一部四小時的《正義聯盟》?是不是有朋友跟你說,這部「正義聯盟2021」簡直是完全不同的電影?是的,你沒聽錯!當你第一次看到這部片長驚人、畫面比例獨特的「查克史奈德導剪版」時,肯定會覺得這不只是單純的導演剪輯,它根本是從骨子裡脫胎換骨,重新定義了DC宇宙的史詩篇章。

「正義聯盟2021」,更廣為人知的是查克史奈德導剪版(Zack Snyder’s Justice League),它並非僅僅是2017年院線版《正義聯盟》的加長版,而是一部真正由導演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按照其最初的願景和劇本,幾乎從零開始重新剪輯、補拍並完成特效的獨立作品。這部於2021年3月在HBO Max上線的電影,是全球數百萬粉絲多年來聲嘶力竭、不懈努力發起的「#ReleaseTheSnyderCut」運動的最終成果。它糾正了院線版中許多敘事上的破碎與人物動機的缺失,將史奈德導演原本想呈現的宏大且黑暗的DC宇宙觀,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查克史奈德導剪版:浴火重生的電影史詩

要理解「正義聯盟2021」的誕生,我們得回溯到幾年前那段充滿爭議和心碎的歷史。2017年,當《正義聯盟》上映時,全球影迷都對其支離破碎的敘事、奇怪的幽默感以及倉促的結局感到困惑與失望。事後才揭露,導演查克史奈德因個人家庭悲劇(女兒自殺)而退出製作,華納兄弟影業便找來了《復仇者聯盟》的導演喬斯·溫登(Joss Whedon)接手。溫登在大幅修改劇本、進行大量補拍後,將電影剪輯成符合華納要求(約兩小時片長、更輕鬆的基調)的院線版本。

然而,許多粉絲和內部人員都知道,史奈德導演手裡還握著一個幾乎完成的版本。這個「史奈德剪輯版」成了影迷心中的聖杯,他們堅信這才是DC英雄們應有的史詩。於是,一場席捲全球的「#ReleaseTheSnyderCut」社群運動應運而生,粉絲們透過各種方式表達訴求,從社群媒體、廣告看板,甚至到眾籌飛機拉橫幅,其熱情和毅力令人咋舌。最終,在粉絲壓倒性的呼聲下,華納兄弟影業史無前例地撥出巨額資金(據報導超過7000萬美元),讓查克史奈德得以完成他的原始願景。這不僅是對粉絲的回應,更是電影史上一個獨特的里程碑。

為何「正義聯盟2021」如此與眾不同?核心差異點解析

要深入了解「正義聯盟2021」的魅力,我們必須直接點出它與院線版之間的本質區別。這絕對不是「多個幾分鐘」這麼簡單,而是從故事骨架到細節血肉,幾乎全面性的重塑。對我來說,觀看這部導剪版,就像是把原本的「點狀資訊」串成了清晰的「線條」,甚至拓展成了完整的「平面」世界,很多之前想不通的地方突然就豁然開朗了。

  • 片長與敘事深度:

    院線版只有短短兩小時,而導剪版長達四小時,足足多了一倍的時間,並被分成六個章節。這可不是隨便拖長的,而是讓每個角色、每個情節都有了充足的呼吸空間。史奈德導演得以詳細鋪陳每個英雄的背景故事、內心掙扎,並將反派的動機與威脅解釋得更加透徹。這讓原本看似隨機發生的事件,變成了環環相扣、層次豐富的史詩篇章,觀眾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並感受劇情的重量。

  • 畫面比例與視覺呈現:

    導剪版採用了4:3的IMAX Academy畫幅,而非我們常見的16:9寬螢幕。一開始可能會有點不習慣,畫面兩側有黑邊,但這其實是史奈德導演為IMAX影院特別拍攝和設計的。這種比例使得垂直構圖更為突出,能將更多的人物和環境納入畫面,尤其是在展現那些高聳的超級英雄時,更能彰顯他們的氣勢和神性。它帶來一種更沉浸、更宏偉的觀影體驗,個人覺得這種選擇非常有膽量,而且也成功地強化了影片的史詩感。

  • 更黑暗成熟的調性:

    院線版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強行加入了許多不合時宜的笑話和輕佻的橋段,使得整體氛圍顯得不倫不類。導剪版則完全回歸了史奈德導演標誌性的黑暗、嚴肅、寫實的風格。暴力場景更加直接,人物情感表達更為壓抑和真實,甚至因為血腥和成人內容而被評為R級。這種不妥協的調性,讓電影的戲劇張力和危機感大幅提升,也更符合DC漫畫原著中那種深刻、多層次的成人史詩感。

  • 反派的全面昇華:達克賽德(Darkseid)與荒原狼(Steppenwolf):

    這是導剪版最令人驚豔的改造之一!院線版中的荒原狼簡直就是一個缺乏動機、設計老套的CGI怪物,而達克賽德更是連影子都沒出現。在「正義聯盟2021」中,達克賽德這位DC宇宙的終極大反派終於完整登場,他不僅是荒原狼的主子,更是遠古時期企圖征服地球的惡魔,他的每一次出場都充滿壓迫感和毀滅性力量。荒原狼的造型也重新設計,變得更具侵略性和威脅感,他的動機也清晰許多:他是在達克賽德面前失寵後,為了贖罪而急切地收集母盒。這種層次感的加入,讓整個反派陣容顯得更具說服力,也讓英雄們所面對的威脅變得更加真實和龐大。

角色弧線的完整蛻變:找回靈魂的超級英雄們

如果說反派的重塑是驚喜,那麼英雄們的全面「補完」就是感動。在「正義聯盟2021」中,每個角色都獲得了足夠的篇幅來展現他們的深度、弱點與成長,他們不再只是平板的符號,而是有了血有肉的個體。這點對我來說特別重要,因為超級英雄電影的魅力,往往就體現在角色的人性層面,而非單純的超能力。

  • 鋼骨(Cyborg)—— 靈魂核心與情感錨點:

    維克多·史東(Victor Stone),也就是鋼骨,絕對是查克史奈德導剪版的核心人物,他可說是電影的靈魂!院線版中,他幾乎是個可有可無的工具人。但在導剪版裡,我們看到了他從一個被高科技改造、對自己身體和人生充滿怨恨的少年,如何逐漸接納自我、掌握力量,並最終成為關鍵英雄的完整歷程。他與父親之間複雜的親子關係、對失去常人生活的痛苦、以及他與母盒之間獨特的聯繫,都得到了細膩的描繪。他透過「電子幽靈」的能力,駭入系統、拯救平民、分析母盒的過程,都展現了他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可以說,沒有鋼骨的完整故事,這部電影的深度將大打折扣。

  • 閃電俠(The Flash)—— 速度力的覺醒與扭轉乾坤:

    貝瑞·艾倫(Barry Allen)在院線版中更像個搞笑役,能力也沒怎麼好好展現。但在導剪版裡,我們看到了他對自己力量的困惑,以及在危急關頭那令人屏息的「速度力」(Speed Force)覺醒!尤其是他穿越時間、扭轉末日浩劫的那一幕,簡直是全片最震撼的高光時刻之一,完美展現了他作為DC宇宙中「時間旅行者」的獨特潛力。那種時間停滯、電流激盪的視覺表現,真的會讓你看得雞皮疙瘩都起來,感覺整個人都被拉進了他的超速世界。

  • 超人(Superman)—— 黑色戰服與完整復活儀式:

    超人不再是那個被粗糙CGI修過臉,復活後行為異常的工具。導剪版完整展現了他穿上黑色戰服,從氪星飛船中走出的史詩感。他的復活過程更加詳盡,也解釋了他一開始的混亂與後來的覺醒。黑色戰服不僅在視覺上更具衝擊力,也象徵著他從死亡中歸來,帶著更沉重的使命感。超人在片中展現出的力量與希望,遠比院線版更加強大和令人信服。

  • 蝙蝠俠(Batman)—— 更具策略性與領導力:

    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在導剪版中不再是那個愛說冷笑話的蝙蝠俠。他變得更加沉穩、老練,作為團隊的招募者和領導者,他展現了驚人的策略頭腦和對團隊成員的深刻信任。他對達克賽德威脅的擔憂,以及他為阻止末日所付出的努力,都讓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立體,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接近漫畫原著中「人類大腦」的蝙蝠俠。

  • 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與水行俠(Aquaman):

    儘管他們的改動不如鋼骨和閃電俠那麼巨大,但導剪版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細節。神力女超人黛安娜(Diana Prince)更加深入地挖掘了對母盒的古老知識,並在戰鬥中展現了更為殘酷和強悍的一面。水行俠亞瑟(Arthur Curry)則增加了更多關於他與亞特蘭提斯之間關係的鋪墊,讓他作為海王子的身份更加堅實,而不僅僅是個帥氣的戰士。

史奈德宇宙的擴展:宏大世界觀的展現

「正義聯盟2021」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查克史奈德構築DC宇宙宏大藍圖的關鍵一環。它不像院線版那樣僅僅聚焦於眼前,而是打開了一扇通往更廣闊、更深層次世界的大門。這些元素的引入,對我而言,就像是拼圖上突然多了好幾塊關鍵的碎片,讓整個圖景變得完整而震撼。

  • 達克賽德(Darkseid)的完全登場與其在DC宇宙中的重要性:

    這絕對是導剪版最大的加分項!達克賽德,這位新神族(New Gods)的暴君,終於以他應有的威嚴和力量全面登場。他不再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幕後黑手,而是親自現身指揮荒原狼,並清晰地展現了他對反生命方程式(Anti-Life Equation)的痴迷。電影透過倒敘,展示了達克賽德在遠古時期入侵地球的失敗,這不僅提升了他的威脅性,也為未來的DC電影埋下了巨大的伏筆。理解達克賽德的存在,才能真正感受到正義聯盟所面臨的威脅是多麼的宇宙級。

  • 反生命方程式(Anti-Life Equation)的提及:

    這個DC漫畫中最神秘、最強大的概念之一,在導剪版中被明確地提及並作為達克賽德追尋的終極目標。它是一種能剝奪自由意志,將所有生物變成奴隸的數學公式。雖然沒有完全揭示其運作方式,但光是這個概念的引入,就足以讓整個故事的調性變得更加黑暗、更加絕望,也讓達克賽德的邪惡本質更加深刻。

  • 「夢魘未來」(Knightmare)片段的意義:

    院線版中幾乎被剪光的「夢魘未來」片段,在導剪版中得到了更為清晰且詳細的呈現。這個片段預示了在超人黑化後,地球被達克賽德征服的末日景象,以及倖存英雄(蝙蝠俠、閃電俠、鋼骨、喪鐘、梅拉、雷射眼)組成的抵抗軍。這不僅為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衝擊,更暗示了DC宇宙未來發展的潛在方向,也為蝙蝠俠招募正義聯盟的緊迫性提供了更強的動機。這一段對於理解查克史奈德的整體規劃是至關重要的。

  • 火星獵人(Martian Manhunter)的出現:

    雖然戲份不多,但火星獵人瓊恩·瓊斯(J’onn J’onzz)的兩次現身,是導剪版最令人驚喜的「彩蛋」之一。他在片尾以人形與蝙蝠俠對話,表明自己一直在觀察著地球。這不僅將DC漫畫中的重要成員引入了史奈德宇宙,也為未來的更多可能性留下了懸念。這也說明了史奈德導演確實有一套完整、且考慮到未來發展的宏大敘事藍圖。

「正義聯盟2021」的文化影響與社群效應

「正義聯盟2021」的成功發行,遠遠超出了單純的電影範疇,它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文化事件,甚至可以說,它改變了影史的某些規則。對我來說,這不僅證明了粉絲力量的巨大,也引發了對導演剪輯權和影業決策的深層思考。

  • #ReleaseTheSnyderCut 運動的成功:

    這場運動的勝利,是前所未有的。它證明了在數位時代,粉絲的聲音不再是單純的呼籲,而可以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凝聚成一股足以影響好萊塢巨頭決策的實質力量。這場運動不僅僅是關於一部電影,更是關於導演藝術表達的自由、關於尊重創作者的願景。它樹立了一個榜樣,讓未來的影迷看到了改變的可能性。

  • 對導演剪輯版權的討論:

    導剪版的成功,讓好萊塢內部對於「導演剪輯版」的商業價值和藝術意義有了全新的認識。過去,導演剪輯版多半是作為DVD/藍光特典發行,通常不會獲得如此規模的投資和推廣。這次事件,促使更多人思考,在商業利益與藝術完整性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對於那些有獨特個人風格的導演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 粉絲力量的體現:

    這場運動的成功,也讓許多影業和內容創作者重新審視與粉絲社群的互動方式。過去,片商或許會認為粉絲只是消費者,但現在他們必須意識到,忠實的粉絲群體擁有巨大的能量,他們不僅能消費,更能發聲、能影響、甚至能共同創造。這種社群效應,將持續影響未來的娛樂產業。

  • 對華納兄弟與DC影業策略的影響:

    儘管華納兄弟官方表示導剪版不代表DC宇宙的未來主線(這一點我個人覺得有些可惜),但它的巨大成功,無疑讓華納看到了史奈德美學的市場潛力。這也促使他們對DC電影宇宙的發展策略進行了調整,或許更加重視獨立電影的品質,也更傾向於給予創作者更多的自由。雖然史奈德宇宙的續集目前看來遙遙無期,但它的影響力已然深遠。

我的觀點:這部電影為何能打動人心?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DC漫畫與電影的觀眾,我必須說,「正義聯盟2021」成功地打動了我。它不僅僅是彌補了2017年院線版的遺憾,更是以一種史詩般的、充滿重量感的方式,重新定義了這些我們所熟知的超級英雄。它的成功,在我看來,主要有幾個關鍵點:

首先,是對角色弧線的尊重與深度挖掘。特別是鋼骨,他的故事是如此引人入勝,充滿了掙扎、痛苦與最終的自我接納。史奈德導演賦予了他應有的地位,讓他成為整個故事的情感核心,這讓電影不再只是一堆超能力者的集合,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當你看完他完整的故事後,你會由衷地為他感到驕傲。

其次,是世界觀的完整與宏大。達克賽德的引入、反生命方程式的伏筆、「夢魘未來」的預示,這些都讓整個DC宇宙變得更具深度和潛力。它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有著清晰前因後果、且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性的宏大畫卷,而不是一個單薄的、為打怪而打怪的故事。這種格局感,是DC漫畫應有的風範。

再來,就是查克史奈德導演標誌性的視覺風格與敘事美學。他對慢動作鏡頭的運用、對人物神性的捕捉、對黑暗與光明對比的呈現,都讓這部電影充滿了藝術感。每一幀畫面都像是一幅精緻的油畫,搭配那磅礡的配樂,真的會讓你完全沉浸在那個世界裡。儘管有人批評他的電影過於「嚴肅」或「慢」,但我認為,正是這種不疾不徐的敘事,才讓那些史詩般的時刻顯得更加震撼人心。

總的來說,「正義聯盟2021」不僅僅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它更是一場關於藝術表達、粉絲力量和影業生態的勝利。它證明了,當創作者被賦予足夠的自由,當粉絲的聲音得到應有的重視時,能創造出多麼令人驚嘆的作品。它或許不是完美的,但它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奇蹟。

正義聯盟2021 常見相關問題

Q1:「正義聯盟2021」和院線版有什麼不同?

這是一個非常常見且關鍵的問題!簡單來說,「正義聯盟2021」(查克史奈德導剪版)和2017年的院線版,根本就是兩部不同的電影,而不是簡單的加長或刪減。最大的區別在於片長、敘事、畫面比例、角色刻畫以及反派的呈現。

首先,片長方面,導剪版足足有四個小時,而院線版只有兩小時。這多出來的兩小時,讓導演史奈德得以完整呈現他最初的劇本,包括許多被院線版刪剪掉的核心情節與人物鋪陳,使得故事邏輯更為清晰,情節發展也更為合理。

其次,在敘事與角色刻畫上,導剪版對所有正義聯盟成員都進行了更深入的描繪,尤其以鋼骨(Cyborg)的成長弧線最為顯著。他在導剪版中被設定為電影的「心臟」,他的背景故事、與父親的關係、對自身改造的掙扎,以及對母盒的獨特理解,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閃電俠(The Flash)的能力也得到了更完整的呈現,包括他覺醒「速度力」並逆轉時間的關鍵時刻。而達克賽德(Darkseid)作為終極反派在導剪版中首次完整登場,並明確了他的存在對地球構成的巨大威脅,這讓整個故事的格局和危機感遠超院線版中單薄的荒原狼。

此外,導剪版採用了4:3的IMAX Academy畫面比例,這與一般電影的寬螢幕比例不同,使得視覺效果更為壯闊,尤其在呈現高大的人物或場景時更具衝擊力。電影的整體調性也更趨於史奈德導演標誌性的黑暗、史詩且嚴肅的風格,沒有院線版中那些突兀的、強行插入的幽默感。總而言之,導剪版更忠於史奈德導演對DC宇宙的宏大願景,為觀眾帶來了截然不同的觀影體驗。

Q2:為什麼會有「正義聯盟2021」這個版本?

「正義聯盟2021」的誕生,是一場結合了不幸、爭議、以及粉絲巨大力量的獨特故事。最初,導演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是2017年《正義聯盟》的唯一導演,他已經完成了電影的初期剪輯與大部分拍攝。然而,在後期製作階段,史奈德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家庭悲劇(女兒自殺)而不得不退出製作。在他離開後,華納兄弟影業找來了喬斯·溫登(Joss Whedon)接手。

溫登在接手後,大幅修改了劇本,並進行了大規模的補拍,目的是將電影的片長縮短到兩小時以內,並改變其基調,使其更符合當時華納高層對「輕鬆、幽默」風格的追求,希望能模仿漫威電影的成功模式。結果,2017年上映的院線版,呈現出敘事破碎、角色衝突、風格不協調的狀態,評價與票房均不理想。

然而,許多粉絲和內部人員都知道,史奈德導演手裡還存在一個更完整的版本。他們堅信這個版本才能真正展現DC英雄們的史詩潛力。於是,一場名為「#ReleaseTheSnyderCut」的全球性社群運動在網路、甚至現實世界中聲勢浩大地展開。粉絲們通過各種方式,如線上請願、社群媒體發文、眾籌廣告等,向華納兄弟影業施壓,要求釋出查克史奈德的原始剪輯版。這場運動持續了數年,影響力越來越大,甚至引起了電影業界的關注。最終,在2020年,面對粉絲壓倒性的訴求與串流平台HBO Max的推出,華納兄弟影業決定投入超過7000萬美元的資金,讓查克史奈德有機會完成他的原始願景,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正義聯盟2021」。這不僅是對粉絲的回應,更是電影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例子,展現了社群力量如何影響好萊塢的決策。

Q3:觀看「正義聯盟2021」之前,我需要了解什麼?

如果你打算觀看「正義聯盟2021」(查克史奈德導剪版),我強烈建議你先回顧一下史奈德導演之前的兩部DC電影,這樣會讓你的觀影體驗大大提升,因為導剪版是建立在他之前作品的基礎之上的。

首先,必看的是2013年的《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這部電影是查克史奈德構建DC擴展宇宙(DCEU)的開端,它詳細講述了超人的起源故事,包括他在地球上成長的掙扎、氪星的毀滅,以及他如何成為地球的守護者。理解這部電影中超人的核心衝突與他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對於理解他在《正義聯盟2021》中的復活與形象轉變至關重要。畢竟,他是整個DCEU的希望象徵,他的死亡與重生是《正義聯盟》故事的中心驅動力之一。

其次,強烈推薦觀看2016年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的導演剪輯版(Ultimate Edition)。請注意,一定要看導演剪輯版,因為它比院線版多了半小時的內容,大大補足了劇情上的連貫性與人物動機,尤其是在盧瑟(Lex Luthor)的陰謀以及蝙蝠俠對超人的誤解方面。這部電影不僅詳細展現了蝙蝠俠對超人的恐懼與不信任,更引入了神力女超人,並簡要介紹了鋼骨、閃電俠和水行俠的背景。最重要的是,它鋪墊了超人的死亡,這個事件直接導致了《正義聯盟》的組建。理解《蝙蝠俠對超人》中「夢魘未來」(Knightmare)的片段,對於理解《正義聯盟2021》中的某些預示性場景也極為重要。

如果你沒有時間看這些電影,至少要了解以下幾個基本概念:超人在《蝙蝠俠對超人》中犧牲了自己,蝙蝠俠因此感到愧疚並決定組建正義聯盟。地球上存在著三個「母盒」(Mother Boxes),它們是來自外星的強大科技,也是荒原狼(Steppenwolf)和達克賽德(Darkseid)入侵地球的目標。

Q4:「正義聯盟2021」對DC電影宇宙有什麼影響?

「正義聯盟2021」的發行對DC電影宇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儘管其官方地位仍有些模糊,但它的實際影響力卻不容小覷。它不僅讓DC在內容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改變了華納兄弟對其超級英雄IP的策略。

首先,它證明了查克史奈德的導演願景具有龐大的粉絲基礎和市場號召力。在院線版失敗後,許多人對史奈德的DC風格感到悲觀,認為其過於黑暗且不受大眾歡迎。然而,導剪版的巨大成功,無論是社群熱度、訂閱數提升,都強烈證明了史奈德的DCEU宇宙觀在觀眾心中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這使得華納無法完全忽視這部分觀眾的期待,即便他們嘴上說導剪版是「獨立故事」,但在後續的決策中,仍能看到導剪版所帶來的影響,例如更傾向於給予導演更大的創作自由,以及對於角色深度和世界觀構築的重視。

其次,導剪版補完了許多關鍵角色和情節的背景,使得整個DCEU的敘事變得更加完整和有邏輯。特別是鋼骨閃電俠的弧線,在導剪版中得到了質的飛躍。這使得未來這些角色的獨立電影(例如《閃電俠》電影)在觀眾心理上有了更堅實的基礎,因為觀眾已經看到了他們完整的潛力。雖然《閃電俠》電影的劇情後來經過多次修改,但導剪版中閃電俠扭轉時間線的能力,仍被視為未來多重宇宙概念的重要鋪墊。

此外,導剪版也為DC電影引入了達克賽德(Darkseid)這個終極反派,確立了DCEU的宏大宇宙觀。達克賽德的登場不僅提升了正義聯盟所面臨威脅的層次,也為未來的DC電影提供了更廣闊的敘事空間,暗示了可能存在的「反生命方程式」威脅和「夢魘未來」等更黑暗的走向。儘管華納聲明導剪版不是主線,但這些概念和人物設定已經深入人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粉絲對未來DC電影的期待。

總體而言,雖然「正義聯盟2021」沒有直接開啟新的DCEU續集,但它在商業和文化層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重塑了粉絲對DC電影的信心,並向好萊塢證明了粉絲力量的影響力,也間接促使華納兄弟重新評估其DC電影策略,朝向更多元化和尊重創作者願景的方向發展。

Q5:史奈德導剪版是否有續集計畫?

很遺憾地告訴你,截至目前為止,華納兄弟影業和DC工作室官方沒有任何計畫要為查克史奈德導剪版《正義聯盟》拍攝續集。這對許多期盼看到史奈德宇宙繼續發展的粉絲來說,無疑是個令人失望的消息。

儘管「正義聯盟2021」的發行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在社群媒體上引發了空前的熱潮,甚至一度衝高了HBO Max的訂閱數,但華納兄弟高層多次明確表示,將其視為一個「獨立事件」,而非DC電影宇宙未來的主線。他們更傾向於發展獨立的DC電影,例如麥特·李維斯(Matt Reeves)執導的《蝙蝠俠》(The Batman)、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執導的《小丑》(Joker),以及詹姆斯·岡恩(James Gunn)和彼得·沙佛朗(Peter Safran)接管DC工作室後,正在規劃的全新DC宇宙(DCU)。

查克史奈德導演本人曾公開分享過他對《正義聯盟》續集(原計畫為三部曲)的構想,其中包括超人被反生命方程式控制、正義聯盟成員的犧牲、以及最終對抗達克賽德的史詩決戰等等。他甚至已經勾勒出許多令人興奮的劇情點和角色發展。然而,這些都僅僅是導演的個人願景,目前並沒有獲得華納的綠燈。雖然粉絲們持續發起「#RestoreTheSnyderVerse」等運動,希望華納能恢復史奈德的DC宇宙,但以目前DC工作室的重組和新計畫來看,史奈德宇宙的續集可能性微乎其微。

正義聯盟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