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會得青光眼嗎:兒童青光眼的原因、症狀、診斷與治療
Table of Contents
小孩會得青光眼嗎:兒童青光眼的全面解析
當談到青光眼,許多人直覺地聯想到老年人。然而,令人意外且可能感到擔憂的是,青光眼並非成年人的專利,小孩同樣可能罹患青光眼。兒童青光眼,雖然相較於成人青光眼不那麼常見,但其對視力的潛在危害卻更為嚴重,因為兒童的視覺系統仍在發育階段,任何形式的視力損傷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或照護者,了解兒童青光眼的相關知識至關重要,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保護孩子的寶貴視力。
青光眼不只威脅成人,兒童也可能罹患!
青光眼是一種會損害視神經的眼部疾病,通常與眼內壓升高有關。視神經負責將視覺訊息從眼睛傳送到大腦,一旦受損,將導致視野缺損,甚至失明。在兒童時期,由於眼球結構仍在發展中,青光眼可能表現出與成人不同的特徵,且其進展速度可能更快。
兒童青光眼可以根據其發生時間、原因和類型,分為以下幾大類:
- 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 (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 PCG):這是最常見的兒童青光眼類型,通常在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後數月內被診斷出來。這類青光眼是由於眼睛的排水系統(房水排出通路)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異常,導致房水無法順利排出,眼壓升高。
- 幼年型青光眼 (Juvenile Open-Angle Glaucoma, JOAG):這種類型通常在3歲以後,甚至青少年時期才出現,其病理機制與成人原發性開放角青光眼相似,但發生在年輕個體。常與遺傳有關。
- 繼發性青光眼 (Secondary Glaucoma):這類青光眼是由於其他眼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眼部外傷、眼部手術併發症或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類固醇)所引起的。例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眼睛炎症、腫瘤等都可能導致繼發性青光眼。
兒童罹患青光眼的原因是什麼?
兒童青光眼的原因複雜多樣,有些是先天性的,有些則是後天獲得的。了解這些原因有助於高風險群體的篩查與預防:
- 遺傳因素:
- 許多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和幼年型青光眼都與特定的基因突變有關。如果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尤其是兒童青光眼病史,則孩子罹患青光眼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
例如:
MYOC、CYP1B1等基因的變異與青光眼密切相關。
- 眼部發育異常:
- 在胎兒發育過程中,眼睛的房水排出通路(如小樑網或前房角結構)可能未能正常發育,導致房水排出受阻,從而引起眼壓升高。這通常是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
- 其他眼部疾病:
- 某些眼部疾病可能併發青光眼,例如:
-
無虹膜症 (Aniridia)
:一種先天性虹膜發育不全或缺失的疾病。 -
彼得氏異常 (Peters’ Anomaly)
:一種角膜和前房發育異常的疾病。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可能導致新生血管形成,進而阻塞房水排出。 -
葡萄膜炎 (Uveitis)
:眼睛內部發炎可能導致眼壓升高。 -
眼部腫瘤
:如視網膜母細胞瘤,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房水循環。
- 全身性疾病或症候群:
- 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遺傳症候群也可能增加兒童罹患青光眼的風險,例如:
-
Sturge-Weber症候群
:一種影響皮膚、腦部和眼睛的先天性疾病。 -
神經纖維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一種遺傳性疾病,可影響神經系統和皮膚。 -
Rubella(德國麻疹)
:懷孕期間感染德國麻疹可能導致嬰兒先天性青光眼。
- 眼部外傷或手術:
- 嚴重的眼部外傷,如鈍挫傷,可能直接損害眼睛的排水系統。
- 白內障手術或其他眼部手術後,也可能因術後發炎、疤痕形成或晶體移位等原因,導致繼發性青光眼。
- 藥物引起:
- 長期局部或全身性使用某些藥物,特別是類固醇,可能導致眼壓升高,進而引起青光眼。這在治療慢性發炎性疾病的兒童中尤其需要注意。
兒童青光眼有哪些症狀?家長該如何察覺?
與成人青光眼不同,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無法清楚表達他們的感受,這使得早期診斷變得更具挑戰性。家長和照護者必須保持高度警覺,留意以下可能預示兒童青光眼的特殊症狀:
重要提示:兒童青光眼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視力損傷。因此,一旦發現任何可疑症狀,務必立即帶孩子尋求專業眼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 淚水分泌過多 (Epiphora):
孩子眼睛總是濕潤,頻繁流淚,即使在非哭泣狀態下也一樣,可能不是簡單的淚腺問題,而是眼壓過高刺激的表現。
- 畏光 (Photophobia):
孩子對光線特別敏感,在明亮環境中會頻繁瞇眼、用手遮眼或迴避光線,甚至表現出煩躁不安。這是因為高眼壓使角膜膨脹、水腫,對光線的敏感度增加。
- 角膜混濁或變大 (Corneal Clouding/Buphthalmos):
這是兒童青光眼最典型的「三大主徵」之一。正常的角膜應該是清澈透明的。如果角膜看起來霧濛濛、失去光澤,甚至變成藍白色,就像「牛奶眼」一樣,則極有可能是眼壓長期升高導致角膜水腫。由於嬰幼兒的眼球壁彈性較大,高眼壓會使眼球不斷擴大,導致角膜直徑變大,整個眼球看起來異常突出,俗稱「牛眼」。
- 眼球變大或不對稱:
家長在觀察孩子眼睛時,如果發現一隻眼睛明顯大於另一隻,或雙眼都異常增大,與同齡兒童的眼球大小不符,則需警惕。
- 眼瞼痙攣 (Blepharospasm):
孩子可能表現出眼睛頻繁眨動、緊閉,甚至眼皮抽搐,這也是眼睛受到刺激的反應。
- 視力退化或遲緩:
隨著視神經的損傷,孩子可能表現出看東西困難、對周圍環境反應遲鈍、無法跟隨物體移動等視力受損的跡象。對於年齡較大的兒童,他們可能會抱怨視力模糊或視野變窄。
由於這些症狀可能與其他眼部問題(如結膜炎、鼻淚管阻塞)混淆,因此,一旦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上述任何症狀,切勿自行判斷,應立即尋求專業眼科醫師的診斷。
兒童青光眼如何診斷?
診斷兒童青光眼需要經驗豐富的眼科醫師進行詳細檢查。由於兒童的配合度較低,有時需要鎮靜或全身麻醉才能完成某些檢查。
- 詳細的眼部檢查:
醫師會仔細觀察孩子眼球的大小、角膜的透明度、有無水腫或混濁,以及瞳孔的反應和眼睛運動情況。
- 眼壓測量:
這是診斷青光眼的核心指標。對於嬰幼兒,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手持式眼壓計,或在鎮靜/麻醉狀態下進行精確測量。
- 隅角鏡檢查 (Gonioscopy):
透過特殊的鏡片直接觀察眼睛前房角的結構,評估房水排出通路的發育情況和有無異常阻塞。
- 視神經評估:
醫師會檢查視神經盤的形態、顏色和杯盤比(Cup-to-Disc Ratio),這是判斷視神經是否受損的重要依據。可能需要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OCT) 等影像學檢查輔助。
- 眼部影像檢查:
包括眼軸長度測量(判斷眼球是否增大)、B超、超聲生物顯微鏡 (UBM) 等,用來評估眼球內部結構和房水流動情況。
- 視野檢查 (Visual Field Testing):
對於能夠配合的學齡期兒童,會進行視野檢查以評估視神經受損對視野的影響程度。
兒童青光眼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兒童青光眼的治療目標是降低眼壓,保護視神經,並盡可能維持和挽救視力。治療方式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手術往往是兒童青光眼的首選治療方法,特別是對於先天性青光眼。
藥物治療
- 主要用於術前臨時控制眼壓,或作為術後輔助治療。
- 常用藥物包括:
-
前列腺素類滴眼液
:如拉坦前列素,增加房水排出。 -
β-受體阻滯劑
:如噻嗎洛爾,減少房水生成。 -
碳酸酐酶抑制劑
:口服或滴眼液,減少房水生成。 -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對藥物的反應可能與成人不同,且長期用藥可能存在副作用,需在醫師指導下嚴格監測。
手術治療
手術是兒童青光眼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尤其對於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越早手術效果越好。
- 小梁切開術 (Trabeculotomy):
這是治療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最常用的手術之一。醫師會在眼睛內部創建一個新的通路,直接切開阻塞的小樑網,讓房水能夠順利排出。此手術通常不需要在眼球外部開口,創傷較小。
- 隅角切開術 (Goniotomy):
適用於角膜透明度較好的嬰幼兒。醫師會透過角膜上的小切口,利用特殊器械切開前房角的異常組織,恢復房水引流。
- 小梁網膜切除術 (Trabeculectomy):
當上述兩種手術效果不佳或不適用時,可能會考慮此手術。醫師會在鞏膜(眼白)處製作一個微小的引流通道,讓房水可以從眼內引流到鞏膜下,形成一個濾過泡,從而降低眼壓。
- 青光眼引流裝置植入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 Implantation):
對於複雜或難以控制的青光眼,如繼發性青光眼或多次手術失敗的病例,可能會植入一個人工引流裝置(如Ahmed閥門),將房水從眼內導引至眼球表面下的一個儲存囊,以穩定眼壓。
- 睫狀體光凝術或冷凍術 (Cyclophotocoagulation/Cryotherapy):
通過雷射或冷凍破壞部分睫狀體,減少房水的生成。這種方法通常作為其他手術效果不佳時的補救措施。
手術後,孩子仍需定期回診,長期追蹤眼壓、視神經狀況和視力發展。有時可能需要多次手術或輔助藥物治療來維持眼壓控制。
早期發現與治療的重要性
對於兒童青光眼而言,早期發現與及時治療是挽救視力的關鍵。由於兒童的視覺系統仍處於發育階段,青光眼造成的視神經損傷若不加以控制,不僅會導致不可逆的視野缺損,還可能抑制視力發育,導致弱視。即使眼壓控制良好,如果視力已經受損,可能仍需結合弱視訓練來改善。因此,家長應重視兒童的視力健康,定期帶孩子進行眼科檢查,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的兒童。
如何預防兒童青光眼?
雖然多數兒童青光眼是先天性的,難以完全預防,但仍有以下措施可以幫助早期發現和管理風險:
- 定期眼科檢查:特別是對於有青光眼家族史、早產、低出生體重或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兒童,應從嬰兒期開始定期接受眼科檢查。
- 警惕症狀:家長應熟悉兒童青光眼的典型症狀(如畏光、流淚、角膜混濁或眼球變大),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就醫。
- 謹慎使用類固醇:如果孩子需要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滴眼液或口服),應在醫師指導下定期監測眼壓。
- 保護眼睛免受外傷:教育孩子注意用眼安全,避免眼部外傷。
結論
小孩會得青光眼嗎?答案是肯定的。儘管兒童青光眼相對罕見,但其對視力的威脅不容小覷。家長們應提高對兒童青光眼的認識,了解其原因、症狀和治療方法。早期診斷和及時有效的治療,對於保護兒童的寶貴視力至關重要。如果您對孩子的眼睛健康有任何疑慮,請務必尋求專業眼科醫師的幫助。
常見問題(FAQ)
如何判斷我的孩子是否得了青光眼?
判斷孩子是否罹患青光眼需要專業眼科醫師的診斷。但家長可觀察孩子是否有異常的畏光、持續流淚、眼球看起來比正常大或不對稱、角膜(黑眼珠部分)變得混濁或像霧氣一樣的現象。若有以上任一症狀,應立即帶孩子至眼科進行詳細檢查。
為何兒童青光眼比成人更難被發現?
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無法口頭表達眼睛的不適或視力下降的感受,這使得他們無法像成人一樣主動尋求幫助。此外,兒童青光眼的症狀有時不典型,容易與其他常見的眼部問題混淆,因此需要家長的高度警覺和專業醫師的經驗判斷。
兒童青光眼治療後還會復發嗎?
兒童青光眼治療後,特別是手術後,仍有復發或眼壓再次升高的可能性。這需要孩子長期且定期的回診追蹤,醫師會根據眼壓、視神經和視力情況來評估是否需要輔助藥物治療或再次手術。因此,術後遵從醫囑進行定期檢查和護理至關重要。
如果孩子有青光眼家族史,應該怎麼辦?
如果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特別是兒童青光眼或早發性青光眼,您的孩子罹患青光眼的風險會增加。建議您在孩子出生後,及早安排第一次全面的眼科檢查,並根據醫師建議,定期進行追蹤檢查,即使目前沒有任何症狀,也要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