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兔颱風幾號深度解析:超級颱風「天兔」1319號的完整歷程與影響回顧

在台灣,每當颱風季節來臨,民眾對於颱風的動態總是特別關心。而在一連串曾經肆虐的颱風中,有一個名字至今仍讓許多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天兔」。許多人會好奇:「天兔颱風究竟是幾號颱風?」這篇文章將為您詳細解答這個問題,並深入探討天兔颱風(Usagi)從生成、發展到影響的全貌,重現這場世紀超級颱風的強大威力與對台灣及周邊地區帶來的衝擊。

天兔颱風的「身份證字號」:1319號的由來

「天兔颱風幾號?」這個問題的核心答案是:天兔颱風的國際編號為「1319」號。

這個編號的意義在於:

  • 「13」代表著該颱風生成於2013年。
  • 「19」則表示它是2013年西北太平洋地區所生成的第19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

在台灣,中央氣象局通常會以國際編號來稱呼颱風,例如「1319號颱風天兔」,或是直接以其國際命名「天兔颱風」來廣播。這個編號不僅便於全球氣象機構追蹤和記錄,也讓大眾能清楚辨識不同年份和序列的颱風。

天兔颱風的生成與發展:從熱帶低壓到超級颱風的狂暴之路

生成初期:潛伏於西北太平洋

天兔颱風於2013年9月16日在關島東南方海域生成為一個熱帶性低氣壓(JTWC編號為19W)。當時,它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天氣系統,但其所處的環境(包括溫暖的海水、低風切變)為其後續的快速發展提供了絕佳條件。

快速增強:超級颱風的誕生

進入9月17日,天兔開始顯著增強,並於當日升格為輕度颱風。在接下來的48小時內,它經歷了驚人的「爆發性增強」過程。其中心氣壓迅速下降,近中心最大風速持續飆升。到了9月19日,天兔颱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超級颱風(Super Typhoon),其強度達到了巔峰。

巔峰強度數據(依據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
近中心最大風速:約155節(約287公里/小時,相當於每秒80公尺)
陣風:更高達約185節(約343公里/小時)
中心最低氣壓:約900百帕(hPa)

天兔在巔峰時期的結構非常完整,擁有清晰的「颱風眼」,螺旋雨帶組織緊密,範圍廣大。它被許多氣象專家視為當年最強的颱風之一,其威力令人敬畏。

天兔颱風的路徑與台灣的警報歷程

路徑預測:直指巴士海峽

天兔颱風在發展過程中,其路徑預測始終牽動著台灣民眾的心。由於太平洋高壓的引導,天兔穩定地朝著西北西方向移動,目標直指台灣南部的巴士海峽。這表示雖然中心不會直接登陸台灣,但其暴風圈與外圍環流將會對台灣造成嚴重影響。

中央氣象局的警報發布:嚴陣以待

因應天兔颱風的強大威脅,台灣中央氣象局於以下時間點發布了警報:

  • 海上颱風警報: 2013年9月20日上午8時30分
  • 陸上颱風警報: 2013年9月20日下午5時30分

陸上警報的發布範圍包括屏東、台東(含蘭嶼、綠島)、花蓮等地,隨後擴大至高雄、台南、嘉義、雲林等縣市。政府也陸續發布停班停課資訊,提醒民眾做好防颱準備,避免前往山區、海邊及危險地區。

颱風漸遠:解除警報

隨著天兔颱風逐漸通過巴士海峽,向中國廣東沿海移動,其對台灣的威脅減低。中央氣象局於2013年9月22日上午5時30分解除所有颱風警報。

天兔颱風對台灣的影響:狂風、豪雨與災害

儘管天兔颱風的中心並未直接登陸台灣本島,但其龐大且強勁的暴風圈以及外圍環流仍對台灣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尤其在東部和南部地區。

狂風肆虐:蘭嶼首當其衝

天兔颱風的強風威力尤其驚人。位於颱風路徑上的離島蘭嶼,首當其衝承受了最猛烈的風勢。根據氣象局觀測資料,蘭嶼測站於9月21日凌晨錄得平均風16級(近52公尺/秒),陣風更達到17級以上(每秒超過56公尺),刷新該站設站以來的最高紀錄。強風導致當地電力供應中斷、房屋損毀嚴重,許多設施被連根拔起,猶如被炸彈轟炸過一般。

除了蘭嶼,台灣本島的恆春、成功等地也測得10至14級的強陣風,許多地區的招牌、路樹倒塌,農作物受損嚴重。

豐沛雨量:東半部與山區警戒

天兔颱風的外圍環流夾帶豐沛水氣,為台灣東半部、南部地區以及各地山區帶來了持續性強降雨。

  • 主要降雨區域:花蓮、台東、屏東、高雄等地的山區累積雨量達到局部大豪雨甚至超大豪雨等級。
  • 主要影響:造成多處道路坍方、土石流,部分低窪地區發生積水與淹水災情。尤其在山區,聯外道路一度中斷,影響居民通行與農產品運輸。

基礎設施與民生衝擊

天兔颱風造成的災害涵蓋多個面向:

  • 停電:全台曾有超過數十萬戶家庭停電,其中蘭嶼地區全島停電最久。
  • 交通中斷:部分鐵路、公路路段因樹木倒塌或積水而中斷,航空與海運班次大受影響。
  • 農業損失:香蕉、文旦、蔬菜等農作物因強風豪雨受損嚴重,導致市場價格波動。
  • 觀光影響:東部海岸線風景區及離島觀光受到嚴重衝擊。

天兔颱風的國際影響與後續

在肆虐台灣周邊後,天兔颱風繼續向西移動,並於2013年9月22日下午在中國大陸廣東省汕尾市沿海登陸。儘管登陸時強度已略為減弱,但仍對中國華南地區造成了廣泛而嚴重的影響,包括強風、豪雨、洪水及大規模停電,導致數十人傷亡,經濟損失高達數百億人民幣。

此外,菲律賓北部、香港、澳門等地區也受到天兔颱風不同程度的影響,包括陣風、大浪及航班延誤等。

天兔颱風的歷史定位與啟示

天兔颱風,這個編號為「1319號」的超級颱風,以其驚人的強度和廣泛的影響,在2013年的全球氣象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提醒了我們:

  • 颱風預警的重要性:精準的預測和及時的警報能為防颱爭取寶貴時間。
  • 防災準備不可或缺:即使颱風不直接登陸,其外圍環流仍可能造成巨大破壞。家庭和社區的防災準備是減輕災害損失的關鍵。
  • 氣候變遷的挑戰: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繁發生,促使我們必須更深入思考氣候變遷對地球和人類社會帶來的長遠影響與挑戰。

天兔颱風的記憶猶新,它不僅是一個氣象事件的編號,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訓,促使我們在面對大自然的力量時,保持敬畏之心,並不斷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


常見問題(FAQ)

以下是關於天兔颱風的一些常見問題與簡要回答:

如何判斷天兔颱風屬於哪一年?

天兔颱風的國際編號為「1319」。編號的前兩位數字「13」即代表該颱風發生於2013年。這種編碼方式是國際通用的,方便識別颱風的年份。

為何天兔颱風會被稱為「超級颱風」?

天兔颱風在發展巔峰時,其近中心最大風速達到每秒約80公尺(155節),符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對「超級颱風」的定義(持續風速超過130節或每小時240公里)。它在短短數天內從熱帶低壓快速增強,結構完整且風眼清晰,展現出極強的破壞力。

如何解釋天兔颱風對蘭嶼的影響特別嚴重?

蘭嶼位於天兔颱風穿越巴士海峽時,其暴風圈核心(或稱風眼牆)附近,直接暴露在颱風最猛烈的風力之下。加上蘭嶼地形較為開闊,缺乏遮蔽,導致強風效應疊加,創下了設站以來的最高陣風紀錄,因此災情特別慘重。

為何天兔颱風對台灣的降雨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山區?

天兔颱風的移動路徑是從台灣南方海面(巴士海峽)通過,其外圍環流與台灣中央山脈產生「地形抬升」作用。當飽含水氣的氣流在遇到山脈時被迫抬升,水氣凝結形成雲層,進而帶來豐沛降雨,這也是台灣東半部及山區經常在颱風來襲時出現豪雨的原因。

如何從天兔颱風的經驗中學習防災知識?

天兔颱風的經驗提醒我們,颱風路徑即使不直接登陸,其外圍環流的影響也不可小覷。應當建立家庭防災計畫,備妥緊急物資、確認緊急聯絡方式,並隨時關注氣象局發布的最新警報與資訊。尤其住在沿海、山區或低窪地區的居民,更應提高警覺,必要時配合政府指示進行撤離。

天兔颱風幾號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