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上工作的人叫什麼:從船員到各專業職稱的完整解析
您是否曾經好奇,在廣闊無垠的大海上航行,操作著龐大船隻的專業人士們,他們究竟被稱作什麼?或者,當您在港口看到停泊的船隻時,是否想知道船上的工作人員各司其職,他們的職稱是什麼?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在船上工作的人叫什麼」這個問題,並為您揭示從最普遍的總稱到各部門、各類型船隻的專業職稱,讓您對這群海洋工作者有更全面的認識。
Table of Contents
在船上工作的人叫什麼?總稱:最普遍的稱謂
最直接也最普遍的答案是:船員(Seafarer 或 Sailor)或海員(Mariner)。這兩個詞彙泛指所有在船上執行職務、維持船隻運作及安全航行的人員。雖然兩者常被通用,但「海員」有時更強調其在海上航行的專業性,而「船員」則是一個更廣泛的統稱,包含各種船上職務。
- 船員 (Chuan Yuan):這是最常見且通用的稱呼,涵蓋了船隻上所有職位的工作人員,無論是甲板、輪機、事務或服務部門。
- 海員 (Hai Yuan):與船員類似,強調其海上職業的特性,通常用於正式文件或較為專業的語境中。
- 水手 (Shui Shou):這是一個較為傳統且具象的稱呼,早期多指操作帆船、負責甲板事務的人員。現今,它通常特指甲板部的基層操作人員,如幹練水手或普通水手。
- 船上工作人員 (Chuan Shang Gong Zuo Ren Yuan):這是一個非常籠統的稱呼,直接點明了工作地點在船上,但未具體說明其職務性質。
雖然這些總稱能夠回答基本問題,但船上的組織結構嚴謹,分工精細,每個職位都有其特定的職稱與職責。接下來,我們將深入了解這些專業的稱謂。
深入解析:各部門的專業職稱與職責
現代船舶的運作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和團隊合作。船上職位通常可分為以下幾個主要部門:甲板部、輪機部和事務部(或稱服務部)。
甲板部 (Deck Department)
甲板部是負責船舶航行、裝卸貨物、甲板保養、船舶安全及通訊等事務的部門,是船舶的指揮中心。
-
船長 (Captain / Master)
職責: 船上的最高指揮官,對整艘船隻、船員、乘客(若有)和貨物負有最終責任。負責船舶的航行安全、法律事務、行政管理及與岸上公司的溝通。是海上航行的權威代表。
-
大副 (Chief Mate / Chief Officer)
職責: 船長的左右手,僅次於船長的第二指揮官。負責船舶的貨物裝卸計畫、甲板部的日常管理、船舶穩度計算、設備維護、消防安全以及醫療急救等。在船長休息或不在崗位時,需代理船長職務。
-
二副 (Second Mate / Second Officer)
職責: 主要負責船舶的航海儀器操作與維護、航路規劃與繪製、氣象觀測、衛星導航系統(GPS)管理及各種航海出版物的更新。同時也負責部分的救生、消防器材檢查維護及信號設備管理。
-
三副 (Third Mate / Third Officer)
職責: 負責救生、消防器材的檢查、保養與記錄、信號設備管理以及部分的航行值班。通常是甲板部最基層的航海員,負責協助其他高級船員完成任務。
-
水手長 (Bosun / Boatswain)
職責: 甲板部基層人員的總領班,負責指導和監督普通水手和幹練水手進行甲板清潔、油漆、纜繩操作、貨物繫固、甲板機械保養等工作。是甲板部技術操作的骨幹。
-
幹練水手 (Able Seaman, AB)
職責: 具備較豐富航海經驗和操作技能的水手。能夠獨立值班操舵、進行繫纜操作、維護甲板設備、協助貨物裝卸等。是甲板部的核心操作人員。
-
普通水手 (Ordinary Seaman, OS)
職責: 甲板部最基層的船員,主要負責協助幹練水手和水手長進行日常甲板清潔、油漆、防鏽、搬運物資等較為基礎的工作,同時學習航海技能。
-
舵手 (Helmsman)
職責: 在航行時,根據船長或值班高級船員的指令,實際操作船隻的舵,維持船舶的航向。通常由幹練水手兼任。
輪機部 (Engine Department)
輪機部負責船舶的推進系統、發電系統、輔助機械、冷凍空調系統、水處理系統及所有機械設備的運轉、維護與修理,確保船舶動力和正常運作。
-
輪機長 (Chief Engineer)
職責: 輪機部的最高負責人,對船舶所有機械設備的運轉、保養、修理及燃油、物料管理負最終責任。與船長同級,是船舶的另一位重要管理者。
-
大管輪 (Second Engineer)
職責: 輪機長的副手,負責輪機部的日常管理、維修計畫執行、備件管理、燃油加注監督以及部分發電機和輔助機械的維護。
-
二管輪 (Third Engineer)
職責: 負責主機、副機及鍋爐的日常操作與維護,以及燃油系統、潤滑油系統的監控。也可能負責貨油泵、壓載水泵等設備的維護。
-
三管輪 (Fourth Engineer)
職責: 輪機部最基層的管輪,主要負責輔助機械如壓縮機、泵浦、分離機的維護,以及部分輪機日誌的記錄。是未來輪機幹部的重要基礎。
-
電機師 (Electro-Technical Officer, ETO)
職責: 專責船舶上的所有電力系統、電子設備、自動化控制系統、通訊設備以及導航儀器的維護與故障排除。在一些船舶上可能由管輪兼任。
-
機匠 (Fitter / Oiler)
職責: 輪機部的基層操作人員,負責執行輪機長或管輪指示的機械保養、清潔、潤滑、簡單修理等工作。協助監測機械運轉狀態。
事務部/服務部 (Catering / Steward Department)
事務部主要負責船上人員的伙食供應、生活起居、物料管理以及船艙衛生等,尤其在客船或郵輪上,服務部更是核心。
-
大廚 (Chief Cook)
職責: 負責所有船員的伙食供應、菜單設計、食材採購與儲存、廚房衛生管理等。確保船員在海上也能享用到營養均衡的餐點。
-
管事 (Steward)
職責: 負責船員居住區的清潔、餐桌服務、物資庫存管理、洗衣服務等。在一些小型船舶上,管事可能兼任廚師。
-
服務人員 (Service Staff)
職責: 主要出現在郵輪或客船上,包括客房服務員、餐廳服務員、酒吧服務員、娛樂活動策劃人員、店鋪銷售人員等,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船上工作的環境特殊,遠離陸地,團隊成員必須緊密合作,才能確保船舶的安全與效率。因此,無論職位高低,每一位在船上工作的人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特定船隻類型與其工作人員的獨特稱呼
除了上述的通用部門職稱外,根據船隻的用途和類型,船上工作人員也可能有其特定的稱呼:
-
漁船上的工作人員:漁夫或漁民
在漁船上工作的人,我們通常稱他們為漁夫或漁民。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捕撈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並負責漁具的維護、漁獲的保鮮處理等。漁夫的生活通常更為艱辛,需承受風浪的考驗和長時間的工作。
-
郵輪或客船上的工作人員:服務人員、娛樂人員、餐飲人員等
郵輪或客船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因此,除了基本的航海和輪機人員外,還會有大量的服務業專業人士:
- 客房服務員 (Cabin Steward):負責旅客客房的清潔與整理。
- 餐廳服務員 (Restaurant Server):負責餐飲服務。
- 調酒師 (Bartender):提供飲品服務。
- 娛樂總監 (Cruise Director):負責規劃及執行船上所有娛樂活動。
- 表演者 (Performer):如歌手、舞者、魔術師等。
- 導遊 (Tour Guide):在靠港時帶領旅客進行岸上觀光。
- 醫生、護士:提供醫療服務。
- 安全人員:維護船上秩序與安全。
他們共同為乘客提供舒適、愉快的航程體驗。
-
軍艦上的工作人員:海軍官兵、艦長
在軍艦上工作的人員,我們稱之為海軍官兵。他們是軍人,承擔著保衛國家海疆的重任。職稱會依據軍階和職務而定,例如:
- 艦長 (Commanding Officer):一艘軍艦的最高指揮官。
- 副艦長 (Executive Officer):艦長的副手,負責艦上的行政管理。
- 士官長、士官、士兵:各級基層軍事人員,負責操作武器、設備、通訊等各項軍事任務。
-
科學考察船上的工作人員:科學家、研究員、技術員
科學考察船上除了船務人員外,還有大量的科學家、研究員、技術員。他們在海上進行各種科學實驗、數據採集、地質探勘、海洋生物研究等,為科學發展貢獻力量。
-
港口作業相關人員:領港員、拖船船長
雖然他們不常在遠洋船上長時間工作,但在船舶進出港時,有兩類專業人員扮演關鍵角色:
- 領港員 (Pilot):在船舶進出複雜港口或危險水域時,會登船引導船長航行,他們是熟悉當地水域狀況的專家。
- 拖船船長 (Tugboat Master):駕駛拖船協助大型船舶靠離碼頭、轉向或在狹窄水域中移動。
在船上工作的特性與挑戰
了解了船上各種職稱後,我們也應該理解這份工作的獨特性。在船上工作,不僅需要專業技能,更需要適應特殊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 高專業性與責任感: 無論是航行操作、機械維護還是安全管理,都要求高度的專業知識和嚴謹的態度。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 長期離家與生活作息: 船員通常需要簽訂數月甚至更長時間的合約,長期漂泊海上,與家人分離。船上的作息也可能因為值班和任務而與陸地生活大相徑庭。
-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船隻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所有船員必須緊密合作、互助互信,才能克服海上可能遇到的各種挑戰。
- 高壓與緊急應變: 海上天氣多變,突發狀況頻繁,船員需要具備冷靜應對、快速反應的能力,例如面對惡劣天氣、火災、機械故障或醫療急症。
- 全球視野與文化交流: 遠洋船舶通常會在世界各地港口停靠,船員有機會接觸不同國家和文化,拓展國際視野。
總結:航海世界的多元專業
回到最初的問題:「在船上工作的人叫什麼?」答案絕非單一。從最普遍的船員或海員,到分工細膩的船長、輪機長、大副、二副、三副、水手長、機匠、大廚,乃至於漁夫、郵輪服務員、海軍官兵、科學家等,每一個稱謂都代表著一個獨特而重要的專業領域。
他們是維持全球貿易、運輸、休閒、漁業、國防和科學研究順暢運行的幕後英雄。他們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堅守崗位,用專業與汗水連結世界,值得我們由衷的尊敬。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助您更深入地了解這群默默奉獻的海洋工作者,以及他們在船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常見問題 (FAQ)
1.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船員?
成為船員通常需要具備相關的學歷背景(如航海、輪機、船舶管理等科系),並通過專業的培訓課程,取得國際認可的船員證書(例如STCW公約要求的證書)。此外,身體條件符合海事體檢標準也是必備條件。
2. 在船上工作有哪些常見的福利?
船員工作通常享有相對優渥的薪資待遇,且在船上食宿由公司提供,消費較少,有助於積累財富。部分職位享有免稅或減稅優惠。此外,長期離家後的休假時間通常也較長,並且有機會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港口,體驗多元文化。
3. 為何許多船上職位需要長時間離家?
長時間離家是海員工作的特性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國際航線往往漫長,船舶在海上航行數週甚至數月才能抵達目的地或靠港。為了確保船舶不間斷運作並降低頻繁換班的營運成本,船員通常會簽訂數個月的合約,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
4. 船員的職業發展路徑通常是怎樣的?
船員的職業發展路徑通常是從基層做起,如普通水手或三管輪,通過累積經驗、持續學習和考取更高級別的證照,逐步晉升為幹練水手、二副、大副,最終晉升為船長;或從三管輪晉升為二管輪、大管輪,最終成為輪機長。此外,許多資深船員在結束海上生涯後,也會轉往岸上的航運公司、造船廠、港口管理、海事教育或相關服務業工作。
5. 台灣目前對船員的需求狀況如何?
台灣作為海島國家,航運業是重要的經濟支柱。儘管全球航運景氣波動,但台灣對高素質船員的需求依然存在且相對穩定。特別是隨著老一輩船員退休,年輕船員的補充顯得更為重要。政府和業界也積極推動海事教育,鼓勵年輕人投身航海事業,以滿足國際航運市場的競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