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級和弦是什麼:深入解析、功能應用與實踐指南
在音樂的世界裡,和弦是構成旋律與情感的基石。不同的和弦如同色彩各異的顏料,能夠繪製出豐富多樣的音樂圖景。然而,在眾多和弦家族中,有一個和弦特別引人注目,它既能帶來出乎意料的轉折,又能營造出獨特的情感氛圍,那就是我們今天要深入探討的主角——六級和弦。
你或許曾在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中聽到它,卻不曾意識到它的存在;你也許在學習樂理時對它感到困惑,不明白它為何如此重要。本文將帶你一窺六級和弦的奧秘,從其定義、構成、功能、常見應用到實踐技巧,讓你徹底掌握這個在音樂創作與欣賞中不可或缺的和弦。
Table of Contents
理解六級和弦:何謂「六級」?
要理解六級和弦,我們首先要從「級數」的概念說起。在樂理中,音階上的每一個音都有其對應的級數。以C大調為例:
- C 是第一級音 (I)
- D 是第二級音 (II)
- E 是第三級音 (III)
- F 是第四級音 (IV)
- G 是第五級音 (V)
- A 是第六級音 (VI)
- B 是第七級音 (VII)
因此,所謂的「六級和弦」,就是以這個調的第六個音(即第六級音)作為根音所建立的三和弦。這個和弦在西方大小調體系中,通常以羅馬數字「VI」來表示。
六級和弦的構成:大小調的差異
雖然都是建立在第六級音上,但六級和弦的性質會因為調性(大調或小調)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這是理解六級和弦的關鍵:
在大調中的六級和弦
在大調中,六級和弦是一個小三和弦(minor triad)。它的構成音是:
- 根音(第六級音)
- 根音上方的小三度音
- 根音上方的大三度音(或稱為根音上方完全五度音)
範例:
-
在 C 大調中:
- C大調的第六級音是 A。
- 因此,C大調的六級和弦是 Am (A小調)。
- 其構成音為:A (根音)、C (小三度)、E (完全五度)。
-
在 G 大調中:
- G大調的第六級音是 E。
- 因此,G大調的六級和弦是 Em (E小調)。
- 其構成音為:E (根音)、G (小三度)、B (完全五度)。
-
在 D 大調中:
- D大調的第六級音是 B。
- 因此,D大調的六級和弦是 Bm (B小調)。
- 其構成音為:B (根音)、D (小三度)、F# (完全五度)。
在小調中的六級和弦
在小調中,六級和弦則是一個大三和弦(major triad)。它的構成音是:
- 根音(第六級音)
- 根音上方的大三度音
- 根音上方的小三度音(或稱為根音上方完全五度音)
範例:
-
在 A 小調中:
- A小調(自然小調)的第六級音是 F。
- 因此,A小調的六級和弦是 F (F大調)。
- 其構成音為:F (根音)、A (大三度)、C (完全五度)。
-
在 E 小調中:
- E小調(自然小調)的第六級音是 C。
- 因此,E小調的六級和弦是 C (C大調)。
- 其構成音為:C (根音)、E (大三度)、G (完全五度)。
請注意,雖然小調有自然小調、和聲小調和旋律小調之分,但六級和弦通常是基於自然小調音階的第六級音來構建。
六級和弦的功能與情感色彩
六級和弦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它的組成,更在於它在和聲進行中扮演的獨特角色及其帶來的情感影響。
最具代表性的功能:假終止 (Deceptive Cadence) V-VI
六級和弦最著名的應用之一,就是作為假終止(Deceptive Cadence)的終點。正常的終止式(例如完全終止 V-I)會給人一種強烈的結束感和穩定感。然而,當屬和弦(V)之後,預期將回到主和弦(I)時,卻轉向了六級和弦(VI),這種出乎意料的轉向,就形成了「假終止」。
假終止是一種和聲進行,它從屬和弦(V)走向六級和弦(VI),而非預期的主和弦(I),給人一種「未完待續」或「意外轉折」的感覺。
這種進行帶來的情感通常是:
- 出乎意料: 打破了聽眾的預期,增加了音樂的趣味性。
- 懸而未決: 雖然沒有完全結束,但也帶來了一種暫時的穩定感,像是在故事中插入了一個逗號,而不是句號。
- 柔和或帶有悲傷感: 在大調中,六級和弦是小和弦,因此假終止常帶有一絲憂鬱、柔和或內省的色彩,適合表達愁緒、思念或感慨的情感。
範例: 在C大調中,V-I 的完全終止是 G-C。但V-VI的假終止則是 G-Am。這種轉換可以讓音樂的氣氛瞬間從明亮轉為略帶哀愁,或是從緊張轉為一種意外的平靜。
作為主和弦的替代品(Tonic Substitute)
六級和弦與主和弦(I)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包含了主音。在大調中,I 和 VI 都含有根音、三音和五音,只是它們的根音和五音是相對的。例如,C大調的 C 和弦 (C-E-G) 和 Am 和弦 (A-C-E),它們都包含了 C 和 E 這兩個音。
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六級和弦可以作為主和弦的替代品,尤其是在和聲較為豐富的段落,用六級和弦來替代主和弦,可以避免主和弦過於頻繁出現而導致的單調感,同時也能為音樂增添一抹不同的色彩。
增添音樂色彩與情感深度
無論是在大調中的小三和弦,還是在小調中的大三和弦,六級和弦都能為音樂帶來獨特的情感層次:
- 大調中的六級和弦 (小三和弦): 常營造出內斂、憂鬱、深沉、回憶、夢幻或略帶悲傷的氛圍,與大調明亮的整體感形成對比,豐富了音樂的情緒表達。許多感人、抒情的流行歌曲都大量運用了這個和弦來加深情感。
- 小調中的六級和弦 (大三和弦): 則可能帶來一種相對光明、希望或較為堅定的感覺,在小調的基礎上提供了一絲暖色調,使得小調音樂不至於過於沉重。
如何找到並彈奏六級和弦?
了解了六級和弦的理論,接下來就是如何在樂器上實際找到並彈奏它。
-
步驟一:確定樂曲的「調性」
這是最關鍵的第一步。你需要知道當前音樂是處於哪個大調或小調。可以透過樂譜的調號、或音樂聽覺來判斷。
範例: 假設你要找C大調的六級和弦。
-
步驟二:找出該調的「第六個音」
從該調的主音開始,向上數六個音。這個音就是六級和弦的根音。
範例: C大調的音階是 C-D-E-F-G-A-B-C。數到第六個音,是 A。
-
步驟三:根據調性構建三和弦
- 如果你的調性是「大調」: 以第六級音為根音,向上疊加一個小三度音,再疊加一個大三度音(即一個小三和弦)。
- 如果你的調性是「小調」: 以第六級音為根音,向上疊加一個大三度音,再疊加一個小三度音(即一個大三和弦)。
範例: C大調的第六級音是 A。以 A 為根音,向上小三度是 C,向上大三度是 E。所以是 Am (A-C-E)。
範例: A小調的第六級音是 F。以 F 為根音,向上大三度是 A,向上小三度是 C。所以是 F (F-A-C)。
掌握了這個方法,無論在任何調性下,你都能迅速找到其對應的六級和弦。
六級和弦在常見和弦進行中的應用
六級和弦常被運用在各種和弦進行(Chord Progression)中,為音樂帶來豐富的層次感。
1. 經典的「I-VI-IV-V」進行(萬用和弦進行)
這是一個在流行音樂中最廣為人知,甚至被戲稱為「萬用和弦進行」的組合。其在大調中的進行為:主和弦 → 六級和弦 → 下屬和弦 → 屬和弦。
- 在 C 大調中:C – Am – F – G
- 在 G 大調中:G – Em – C – D
這個進行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它包含了強烈的調性中心(I),接著引入了帶有憂鬱感的六級和弦(VI),然後是穩定的下屬和弦(IV),最後是引向解決的屬和弦(V)。它在許多感人、浪漫或帶有淡淡憂傷的歌曲中頻繁出現,如披頭四的《Let It Be》、綠洲樂團的《Don’t Look Back In Anger》等。
2. V-VI 假終止進行
如前所述,這是六級和弦最經典的應用。它常常用來:
- 延遲樂句結束: 讓音樂在一個段落後不完全結束,而是延續下去,創造出更長的樂句。
- 營造情緒轉變: 將原本明亮的屬和弦導向帶有內省或憂鬱色彩的六級和弦,形成情緒上的對比。
例如,一段強烈的樂句本應在 V-I 結束,但作曲家選擇了 V-VI,給聽眾帶來一絲驚訝和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
3. 作為轉調的樞紐
由於六級和弦與主和弦共享部分音符,並且本身是小和弦(在大調中),它有時會被用作從大調轉向其關係小調(或反之)的橋樑。這種轉調手法能讓音樂色彩瞬間改變,帶來戲劇性的效果。
深入理解六級和弦的應用技巧
掌握了六級和弦的基礎知識和常見進行後,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索如何巧妙地運用它,讓你的音樂更具表現力。
1. 聲部配置與和弦轉位
即使是同樣的六級和弦,其構成音的排列方式(即和弦轉位)也能帶來不同的聽覺感受。例如,Am 和弦的根音轉位是 A-C-E,第一轉位是 C-E-A,第二轉位是 E-A-C。選擇不同的轉位,可以讓和聲線條更流暢,聲部走向更自然,避免突兀的跳躍。
2. 情感表達的掌握
在創作或演奏時,意識到六級和弦所能帶來的「憂鬱」、「內省」、「柔和」或「出乎意料」的情感色彩至關重要。當你希望音樂在一個高潮後稍微平息,或是想為一個明亮的段落增添一抹深思的意味時,不妨考慮運用六級和弦。
3. 聽力練習的重要性
樂理知識固然重要,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聽覺的感知。多聽不同風格的音樂,特別留意那些帶有六級和弦的段落。嘗試辨識 V-VI 的假終止,感受它所帶來的情緒變化。透過大量的聆聽和模仿,你將能更直觀地理解六級和弦在音樂中的「語氣」和「表情」。
總結
六級和弦,這個看似簡單卻又蘊含豐富表現力的和弦,是音樂語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是一個基於第六級音的三和弦,更是樂句中情感轉折、懸念營造與色彩變化的關鍵。無論是作為假終止的樞紐,還是作為主和弦的巧妙替代,六級和弦都能為音樂注入更深層次的情感與動態。
希望透過本文的詳細解析,你已對「六級和弦是什麼」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從現在開始,嘗試在你的音樂聆聽中主動辨識它,在創作或演奏中勇敢地運用它,相信你將發現音樂世界的無限魅力!
常見問題 (FAQ)
如何判斷一首歌曲是否使用了六級和弦?
判斷六級和弦最常見的方法是透過聽覺和樂理分析。如果你聽到一組和弦進行,在預期應該結束(例如主和弦I)的地方,卻轉向了一個帶有小調色彩(在大調中)的和弦,而且這個和弦的根音是當前調性的第六個音,那麼很可能就是六級和弦。例如,在C大調的歌曲中,你聽到G和弦後面跟著Am和弦,這就是典型的V-VI假終止。
為何六級和弦在大調中通常是小和弦?
這是因為大調音階的結構所決定。當你以大調音階的第六個音為根音,然後按照大調音階的音程關係(根音、小三度、完全五度)來疊加三和弦時,自然形成的結果就是一個小三和弦。例如,C大調的第六音是A,以A為根音,向上數小三度是C,再向上數大三度是E,因此構成Am和弦(A小三和弦)。
六級和弦和主和弦(I)有何相似之處?
六級和弦(VI)和主和弦(I)在大調中被稱為「關係和弦」,因為它們共享了兩個共同音。例如,在C大調中,主和弦C (C-E-G) 和六級和弦Am (A-C-E) 都包含了C音和E音。這種共同性讓六級和弦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作為主和弦的替代品,提供類似的穩定感,但又帶有一點不同的色彩,常用於增加和聲的變化。
如何利用六級和弦為歌曲增添情感?
利用六級和弦增添情感最有效的方式是將它置於關鍵的轉折點。在大調中,當你希望為歌曲注入一絲憂鬱、回憶、柔和或內省的情緒時,從屬和弦(V)導向六級和弦(VI)的假終止是個絕佳的選擇,它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轉折感。此外,在主和弦(I)之後加入六級和弦(VI),也能為原本明亮的旋律增添層次,讓情感表達更為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