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都用什麼搜尋引擎:深入解析中國主流搜尋引擎市場與應用
Table of Contents
引言:探索中國網路搜尋的獨特風景
當我們談論全球網路搜尋時,Google 無疑是大多數人心中的第一選擇。然而,若將目光轉向中國大陸,情況則大相徑庭。由於獨特的網路監管環境與本土企業的強勁發展,中國的搜尋引擎市場呈現出與世界其他地區截然不同的格局。許多人好奇:「中國都用什麼搜尋引擎?」這個問題的答案遠非單一,它牽涉到複雜的市場動態、使用者習慣以及政策影響。本文將深入解析中國主流搜尋引擎,幫助您全面了解這個龐大且充滿活力的數位生態系統。
了解中國大陸的搜尋引擎市場,不僅對於個人使用者掌握資訊獲取方式至關重要,對於希望進入或已身處中國市場的企業而言,更是制定數位行銷策略的基石。百度無疑是市場的領頭羊,但絕非唯一的玩家。還有許多其他平台在特定領域或用戶群中佔有一席之地。
百度(Baidu):無可爭議的搜尋霸主
百度(Baidu):中國搜尋市場的絕對領先者
在中國大陸的搜尋引擎市場中,百度(Baidu)毫無疑問是佔據主導地位的巨頭。根據大多數市場研究報告,百度擁有超過七成的市場佔有率,其品牌名稱甚至在許多中國網民口中,已成為「搜尋」的代名詞。
百度不僅僅是一個搜尋引擎,它更是一個龐大的數位生態系統。其搜尋結果頁面(SERP)整合了豐富的自有產品內容,例如:
- 百度百科:類似於維基百科的協作式線上百科全書。
- 百度知道:問答社區,用戶可以提出問題並獲得其他用戶的解答。
- 百度貼吧:基於興趣的論壇社區。
- 百度文庫:文檔分享平台。
- 百度地圖:地圖導航服務。
- 百度網盤:雲端儲存服務。
- 百度新聞:新聞聚合平台。
- 愛奇藝:線上影音平台(百度系公司)。
這些自有內容在百度搜尋結果中往往享有優先展示的權重,這也進一步鞏固了百度的市場地位,並使得使用者在一個平台內即可滿足多種資訊需求。
百度主導地位的形成原因:
百度的成功絕非偶然,其主導地位的形成基於多重因素:
- 本土化優勢:作為一家中國本土企業,百度在早期就深入理解中國網路使用者的習慣和語言特點,提供更符合本地需求的搜尋體驗。其對中文語義的理解,以及對拼音、簡體字、繁體字混輸等複雜輸入習慣的處理能力,都遠超國際競爭對手。
- 早期進入者紅利:百度成立於2000年,在中國網路產業發展初期就佔據了先發優勢,在搜尋市場尚未完全成熟時就建立起用戶基礎和品牌認知。
- 符合監管要求:百度嚴格遵守中國政府的網路審查和內容監管政策,這使得其能夠在符合法規的前提下穩健發展,避免了國際競爭者可能面臨的政策風險。這也是Google最終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
- 龐大的產品生態系:如前所述,百度圍繞搜尋業務構建了龐大的產品矩陣,這些產品相互協同,形成一個閉環,極大地增強了用戶黏性,並為百度提供了豐富的數據來源以優化搜尋算法。
- 持續的技術投入:百度在人工智慧(AI)領域投入巨大,將AI技術應用於搜尋結果的優化、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方面,不斷提升搜尋的精準性和智能化水平。
其他重要的搜尋引擎與平台內搜尋
儘管百度獨占鰲頭,但中國大陸的搜尋市場並非鐵板一塊。以下是一些在特定領域或擁有獨特優勢的其他搜尋工具:
搜狗搜尋(Sogou Search):
搜狗是中國第二大搜尋引擎,其最大的特色是與騰訊(Tencent)的深度合作。搜狗搜尋是騰訊旗下微信(WeChat)和QQ等產品的默認搜尋引擎,這為搜狗帶來了龐大的流量入口。特別是微信搜尋,它允許用戶在微信應用程式內部搜尋公眾號文章、朋友圈內容、小程序、甚至商品和服務,這使得搜狗在移動搜尋和應用內搜尋方面具有獨特的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搜狗還以其強大的「搜狗輸入法」聞名,許多用戶在使用輸入法的同時,也會順手使用搜狗搜尋。
360搜尋(360 Search):
由奇虎360公司開發,該公司最初以免費殺毒軟體聞名。360搜尋憑藉其在安全軟體領域的巨大用戶基礎,通過默認設置等方式快速佔領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其主要競爭策略之一是強調「安全搜尋」,承諾提供更乾淨、無惡意網站的搜尋結果。
神馬搜尋(Shenma Search):
神馬搜尋是阿里巴巴(Alibaba)與UC優視聯合推出的移動搜尋引擎。顧名思義,它專注於移動端搜尋市場。藉助阿里巴巴龐大的電商和內容生態系統(如淘寶、天貓、優酷土豆等),神馬搜尋在購物搜尋和移動資訊流方面具有優勢。它嘗試為移動用戶提供更簡潔、更直觀的搜尋體驗。
微軟必應(Microsoft Bing):
微軟的必應搜尋是少數幾個能夠在中國大陸合法運營的國際搜尋引擎之一。儘管市場佔有率較小,但它為一部分需要搜尋國際內容或不願受限於百度生態的用戶提供了選擇。必應在國際學術搜尋和技術資料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一些科研人員、外資企業員工或對英文內容有需求的使用者會選擇必應。
Google(谷歌):雖然被屏蔽,但其存在感不容忽視
自2010年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以來,Google搜尋在中國境內通常無法直接訪問。然而,這並不意味著Google在中國完全消失。部分用戶會透過虛擬私人網路(VPN)等方式繞過網路審查,訪問Google搜尋、Gmail、YouTube等服務。對於需要獲取未經審查的國際資訊、進行學術研究或使用Google特定服務的專業人士而言,VPN依然是他們連結外部世界的橋樑。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中國網民而言,Google並非他們日常使用的搜尋工具。
影響中國搜尋引擎選擇的關鍵因素
理解中國搜尋引擎市場的獨特性,需要剖析背後的幾個關鍵因素:
1. 嚴格的網路審查與監管(Great Firewall)
中國大陸實施嚴格的網路內容審查制度,即俗稱的「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所有在中國運營的網路服務,包括搜尋引擎,都必須遵守相關法規,對敏感內容進行過濾。這導致搜尋結果可能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部分資訊可能無法被搜尋到。這種政策環境直接影響了國際搜尋引擎的運營,也促使本土搜尋引擎在合規的前提下發展壯大。
2. 行動優先的網路環境
中國的網路普及率主要由行動裝置驅動。絕大多數網民通過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網。因此,搜尋引擎的行動端優化、輕量化以及與行動應用程式的整合程度,成為了衡量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神馬搜尋和微信搜尋的崛起,正是這種趨勢的體現。
3. 超級應用程式的崛起與整合
微信、支付寶、抖音(TikTok的中國版本)等「超級應用程式」在中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些應用程式不僅提供社交、支付、娛樂功能,也內嵌了越來越強大的搜尋功能。用戶在這些應用內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動,因此應用內搜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有時甚至超越了傳統的通用搜尋引擎。
4. 本土化內容與使用者習慣
中國網民的搜尋習慣、語言表達以及對內容的偏好與西方國家存在差異。本土搜尋引擎更能精準理解中文語義、流行語、方言,並提供符合中國文化背景的內容。例如,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問答社區提供的內容,更貼近中國網民的資訊消費習慣。
5. 龐大的數位生態系統
中國的數位巨頭(如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都建立了自己的龐大生態系統。搜尋引擎作為其中一環,與電商、社交、影音、支付等服務緊密結合,形成相互導流、相互促進的關係,使用戶更傾向於在同一個生態系統內完成各種操作。
對企業和行銷人員的啟示
對於希望在中國大陸進行數位行銷的企業而言,理解上述格局至關重要。僅僅考慮Google並不足夠,必須將策略重點轉向中國本土的搜尋引擎:
- 多平台佈局策略:不要只關注百度。應考慮在百度、搜狗、360搜尋等主流平台進行SEO和SEM投入。同時,也不能忽視微信、抖音等超級應用程式內的內容行銷和搜尋優化。
- 深入理解本土化內容:內容必須高度本土化,不僅是語言上的翻譯,更要符合中國的文化語境、使用者習慣和審美偏好。
- 關注超級應用程式的流量入口:隨著超級應用程式的崛起,越來越多的搜尋行為發生在應用程式內部。品牌應該積極在這些平台建立官方帳號、小程序、進行內容創作和社交互動,以吸引用戶並提升曝光。
- 嚴格遵守當地法規:所有行銷活動都必須遵守中國的網路內容監管政策,避免發布任何敏感或違規內容。
總結
「中國都用什麼搜尋引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百度是絕對的主流,但搜狗、360搜尋、神馬搜尋和微信內搜尋也在各自的利基市場和移動端佔有一席之地。中國的搜尋引擎市場是一個由政策、技術、使用者習慣和獨特數位生態系統共同塑造的、多元而複雜的環境。對於個人用戶而言,這意味著多種選擇;對於企業而言,這則是一個充滿挑戰但也蘊含巨大機遇的市場。成功進入並深耕中國市場的關鍵,在於深入理解並適應這種獨特的數位格局。
常見問題 (FAQ)
如何才能在中國大陸使用Google搜尋?
由於網路審查,Google搜尋在中國大陸境內通常無法直接訪問。若需使用,一般需要透過訂閱並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服務來繞過「防火長城」。但需注意,VPN在中國大陸的合法性存在爭議,且服務可能不穩定。
為何百度在中國能保持如此高的市佔率?
百度的高市佔率得益於多方面因素:作為早期進入者佔據先發優勢、嚴格遵守中國網路監管政策、對中文語義和本土使用者習慣的深度理解、以及其龐大且不斷擴張的自有產品生態系統(如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地圖等),這些都極大地增強了用戶黏性。
在中國大陸搜尋時,哪些內容會被屏蔽?
根據中國的網路內容審查規定,任何被認為是危害國家安全、洩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煽動民族仇恨、傳播謠言、宣揚邪教或涉及色情、賭博等內容,都會被搜尋引擎進行過濾和屏蔽。
除了搜尋引擎,中國網民還透過哪些管道獲取資訊?
除了傳統搜尋引擎,中國網民更多地依賴超級應用程式內的資訊流和搜尋功能。例如,透過微信公眾號和微信搜尋獲取文章資訊,在抖音和快手等短影音平台瀏覽內容,或是在微博、知乎(問答社區)、小紅書(生活分享社區)等社交平台獲取特定資訊。
對於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應該優先考慮哪個搜尋引擎進行推廣?
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百度仍是首要的推廣平台,因為它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和廣泛的用戶基礎。同時,也應考慮在微信生態(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搜尋)和抖音等短影音平台進行內容行銷和搜尋優化,以適應中國行動優先和超級應用程式的趨勢。具體選擇還需根據目標受眾和行業特性進行評估。
